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二、指导看图。1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2图2,图3: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三、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四、查字典比赛。教学过程自我加减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生字读音你的字典的页码组词拜墓端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二、指导看图。1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2交流讨论: 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3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教学过程自我加减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4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5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教学反思:识字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二、看图读韵文。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1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饺子)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拜年)2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四、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五、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饺子、 拜年)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饺 拜 扫 墓 踏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扫”是平舌音。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学生口头说词。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6教师范写生字。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七作业设计。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生字卡片。2听写词语: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1第三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午 、粽子)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读一读: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2第四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五、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端 团 饼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学生口头说词。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6教师范写生字。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设计:1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端午节2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教学反思:识字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二、指导看图1图上有哪些景物?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碧水 秀峰 倒影对歌 榕树 壮乡象鼻 骆驼 笔架竹伐 鸬鹚 画廊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打开书。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5出示:bi feng ying碧 水 秀 峰 倒 影对 歌 榕 树 壮 乡 bi luo tuo jia 象 鼻 骆 驼 笔 架 Lang 竹 伐 鸬 鹚 画 廊学生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指名读,齐读。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看图理解词意。对歌:对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壮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渔夫常用来捕鱼。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料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以入药。齐读生字词。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出示: 碧 峰 影 鼻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4学生描红记字。5教师范写。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朗读生字以及韵文。2扩词:碧 ( ) ( ) ( ) 峰 ( ) ( ) ( )影 ( ) ( ) ( ) 鼻 ( ) ( )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指导学生写字。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二、看图说话。1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三、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3出示: 骆 驼 架 廊4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5学生描红记字。6教师范写。骆 、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架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廊: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选择合适的字填空。架 驾( )驶 笔( ) ( )势 劳( )峰 锋山( ) 秀( ) 刀( ) 笔( )2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漓江 故宫 西湖 长城 中山陵 黄山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暑假里 妈妈带我去桂林旅行漓江的风景多么迷人鹚的羽毛是黑色的吗教学反思:识字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a)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b)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二、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2出示“ ”,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3学“木”字旁。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5出示:bai yang liu yi松 柏 杨 柳 桌 椅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三、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2“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3教读“禾”字旁。教学过程自我加减4学习相关词语。5出示:yang秧 苗 稻 谷 庄 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齐读。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b)出示: 柏 杨 柳 椅 秧c)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d)学生描红记字。e)教师范写。f)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三、作业设计a)朗读生字以及词语。b)比一比,再组词。柏( ) 央( ) 杨( ) 伯( ) 秧( ) 扬( )c)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木:( )( ) ( ) ( )( ) 禾:( )( ) ( ) (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筐”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 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6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7抽读生字卡片。二、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2出示“ ”,古代人用“ ”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 ”旁。3现在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c)学习词语。 出示: lan luo kuang 竹 篮 箩 筐 筷子学生自由读。(“篮、箩”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箩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三、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8看图,图上画了什么?9出示“ ”,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 ”来表示 ,也就是说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3学习词语。 出示:cha bo luo 茶 叶 菠 萝 兰 花学生自由读。(“茶”是翘舌音;“箩”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齐读词语。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出示: 篮 箩 萝 茶 菠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4学生描红记字。5教师范写。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说词。教学过程自我加减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 ) ( ) ( )( ):( )( ) ( ) ( )( )3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三类写下来。松树 白菜 稻谷 柏树 麦子 玉米 冬瓜 萝卜 柳树教学反思:识字4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 、 ”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3新授“日、月、 、 ”偏旁。5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二、自主识字。a)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b)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c)出示: wen shai晴 空 温 暖 晾晒 miao 眼 睛 瞄 准 眺望 dong jie 寒 冷 冻 结 冰雪 东 海 黄 海 长江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齐读,男、女生比赛读。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班汇报交流。再读词语。三、探究规律a)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b)讨论交流。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c)齐读课文。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认读生字词。b)按照笔顺书写生字。c)教师范写。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d)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a)朗读生字以及词语。b)扩词。温( ) ( )()冻()()()c)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日:月:多音字组词。Jie ( ) zhang ( )结 长jie ( ) chang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指导写好生字。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抽读生字卡片。二、质疑解疑。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讨论交流: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3齐读词语。三、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 、 ”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四、指导书写。1出示:瞄 冻2学生描红。3教师范写。注意都是左窄右宽。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晴( ) 瞄( ) 冻( ) 冷( )睛( ) 苗( ) 练( ) 令( )2选词填空。眺望 仰望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夏天,我常常( )着天空,数着星星。温暖 温和李老师的态度总是( )的。妈妈的怀抱总是( )的。教学过程自我加减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冻( ) 瞄( ) 4猜字谜。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 谜底( )板书设计:晴空 温暖 晾晒眼睛 瞄准 眺望寒冷 冻结 冰雪东海 黄河 长江教学反思:练习1教学目标:1认清笔顺。2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检字法3学写铅笔字,注意写好横多的字。4熟记4个成语,并能初步理解成语意思。5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认清笔顺。1审题。2指导。(1)出示14个生字,让学生读读,并说说各字的结构。(2)讨论这14个字中,哪些字的笔顺容易写错?(小组讨论)二、教学第二题:读读对话,学习部首检字法。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孩子们,昨天小猴借了一本童话书,里面遇到好几个字不认识(出示“腔、粮、酣、敲” )这些字的上面又没注音,真是急死了,你们能帮帮它吗?2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1)学生自读对话内容。(2)领悟方法。一个字中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如果一个字的两个部分都是部首,就按照取左不取右,取上不取下,取外不取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3)反馈练习。出示“苇、取、困” ,让学生找出它们的部首并说明理由。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1)教师示范。重点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时,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找的部首项,然后在相应的笔画数中就可找到我们要查的字的页码了。(2)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表格。(3)集体交流。4学习选择正确义项。师:字是认识了,可我们怎样搞懂它们的意思呢?(1)教师讲解示范:(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个字往往有几个义项,必须根据这个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从字典上找出正确的义项。)(2)学生实践练习。(人人动手查字典,同桌共同讨论生字的意思。)(3)全班交流。第二课时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指导。(1)说说写字的要求和描红要注意的问题。(2)出示“拜”,指导书写。(3)学生说说这个字是什么部首,是什么结构的字,摆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拜”字,右边前三横短,最后一横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适中。提醒学生横画多的字,上下要写得紧凑些才好看。3学生练习写“拜”字。4按以上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瞄”、“鼻”鼻:笔画较多,上中下三部分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最后一横,要写得长而平,把这个字托住;“瞄”写时注意长短变化。二、教学第四题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1)指名读题。(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2指导。(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2)教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4)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3练习:(1)学生自由练读。(2)同座位练习背诵。4反馈。(1)集体齐背。 (2)指名背。5你还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课前准备: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一、揭题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3引导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2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3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4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5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6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2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五、教师小结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教后反思: 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难点:读懂诗歌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板书: 古诗两首)1同学们,这些天一直春雨绵绵。在你的眼中春雨是什么样的?(细、密、柔、美)2大作家朱自清的笔下,“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得斜织着。” (出示句子范读后交流)(细 柔 多、斜)3在朱自清的笔下春雨细、密、多,在小朋友的眼中春雨柔、细,在大诗人杜甫眼中春雨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一首古诗春雨。(板题,读题)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1简介诗人杜甫: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2大诗人杜甫眼中的春雨到底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听听课文录音。说说杜甫在描写春雨时用了哪些词语?3听录音,小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自由读古诗,注意字的读音“随风”“潜”“润”、诗的节奏。5指名读、齐读。6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的夜晚,大诗人杜甫住在成都。夜,是那么的寂静,突然他听到了“淅沥沥”的声音,是呀,冬日太漫长了,他正在盼望着下春雨呢!春雨仿佛知道一样就悄悄的来了。杜甫欣喜若狂,写下了这首诗。对于杜甫来说,这春雨真是一场什么雨?你能找到诗中的一个字来形容吗?(好)三、品味古诗,体会雨之“好”,诗人之“喜”。(一)学习第一句,感受春雨的“及时”1那这春雨究竟“好”在哪里呢?我们就好好去读读第一句。(生自由读)2理解句子,扫除障碍。知:知道。 时节:时令,季节。 乃:就3小结句意:好雨知道时令,当春天一来到,春雨就慢慢下起来了。4是呀,春雨是那么的善解人意。春天来了,淅沥沥的雨丝飘起来了,他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大地万物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它轻轻落在了桃树上,_ ;他轻轻落在了梨树上,_ ;他慢慢走到了小草上,_ ;他轻轻落到了(小麦、油菜、种子、柳枝、杏树、青蛙)上,_ 。(出示句子,练习说话)5是呀,他赶走了冬日的严寒与荒凉,他来的真是(及时)。(板书)怪不得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6让我们一起好好赞美赞美春雨的及时,善解人意。多种形式朗读句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二)学习第二句,感受春雨的“无声”。1是呀,春雨真是一常及时雨,不早不晚,当庄稼需要水,植物需要水,万物萌芽生长都需要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么好好的雨,他是轰轰烈烈的来的吗?他是怎么来的?2学生读第二句诗。相机理解 随,伴随; 潜,悄悄地; 润物,滋润万物。3是呀,春雨多好呀,他随着风,在夜里,细细无声的,来滋润万物了。为什么夜里来?(不打扰人们的工作,为别人着想,但又滋润着万物。)4春雨无声的滋润着万物,他轻轻的、悄悄地就来了,引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三)拓展下半首诗,了解全诗。1其实,这首诗还有一半呢!想知道吗?当时啊,诗人在屋里听着听着,忍不住想:这么好的雨会不会很快就停了呢?想到这儿,他赶紧推开窗往外看:只见外面黑黑的,只有江上的渔火在闪烁着。他吟道: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天这么黑,看来这雨要下一夜啦。他躺倒床上,高兴地想着:等到天亮后,那些被雨水滋润的红花,一定会更漂亮,一定会开满整个成都的城市。真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于是他又想了题目春夜喜雨。2从“喜”字你明白了什么?读懂了什么?3小结:对春雨的喜爱,对大自然热爱。四、诗句赏析:1春天给人带来了希望,而这一切变化都源于春雨对万物的滋润,所以,古代文人墨客对春雨都情有独钟。1)雨中之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雨中之人绝句【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五、总结全课 升华情感1学了这首古诗,谈谈体会。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你想到了什么。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3)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4齐读生字。5指名诵读古诗。6教师简介作者。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2提出研读的要求:(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2)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6)看画面,尝试背诵这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课件播放风雨声,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2)理解“夜来”“花落”的意思。(3)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6)看画面,尝试背诵。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指名背诵古诗。3提出课外学习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2默写“春晓、润物、随风、潜入、春眠”词语。二、指导背诵1指导背诵春雨。(1) 放录音。(2) 教师指着板书引背。(3) 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4) 各人轻声默念背诵。(5) 齐背。 (6) 指名背诵。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三、课堂练习1“找朋友”(扩词)。春 (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时 (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春天- 春雨- 3说话练习。(1) 话题: 春天来了(2) 提出要求: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3) 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4) 同桌二人相互说听、补充。(5) 指名几人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教后反思: 2蚕姑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学用具:课件 生字卡片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 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1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指名认读词语。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 三、 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 1 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 读完后用“_”的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 _ ”来说一说。 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 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 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按上面的方法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二模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湖南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教资考试体育真题及答案
- 2025交通安全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中药药学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三生地中考试卷及答案
- 支气管扩张症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学生挂号咨询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GB 15086-1994汽车门锁及门铰链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地质出版社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全套课件
- 动火许可证(模板)
- 女装纸样服装原型1东华原型
- 教学反思-学教评一致性的意义
- (新版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优秀教学课件
-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脑卒中的ot》教学课件
- 库仑滴定法测定硫含量知识点解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