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 求实 创新 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 所有实验 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 鱼亟墨 日期 7 0 q 禾链丛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2 虱 苤圣 日期 三 生如 三 中文摘要 绣孺记 是出现于明代成化 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 取得了较高的艺 术成就 本文第一部分考证出 绣襦记 的版本从文字内容上分为两大系统 一 个是宝晋斋本系统 一个是陈眉公批评本系统 批语情况比较复杂 宝晋斋本与 李卓吾批评本文中的总批相同 但缺少李本的眉批和卷首的总评 宝晋斋本与陈 眉公批评本的总批完全不同 李卓吾批评本和陈眉公批评本的眉批完全不同 朱 墨本的眉批主要套用了李卓吾批评本和陈眉公批评本的眉批 推断出李卓吾批评 本是最早的版本 第二部分 绣襦记 作者考辨 对己提出的关于作者的说法一 一无名氏浇 郑若庸说 薛近兖说 徐霖说 进行了一一考辨 认为徐霖是 绣 襦记 的真正作者 第三部分是 绣襦记 的演变研究 从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和婚姻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并揭示了演变的社会原因和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 绣襦记 的艺术成就 首先 情节铺排很成功 用 绣襦 作为贯 穿全剧的道具 伏笔与照应手法的运用成功 情节的调整合理 其次 语言取得 了较高成就 人物的语言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化用民间语言非常成功 关键词 绣襦记版本考作者考演变研究艺术成就 a b s t r a c t x i u r 巧fi sal e g e n dw o r k s w i t hr a t h e rh i g h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w h i c hc a l t l ei n t o b e i n gd u r i n gt h er e i g no fc h e n g h h a a n dh o n g z h ii nt h em i n g d y n a s t y p a r to n ed o e s 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nt h ee d i t i o no f x i u r u j ia n df i n d st h a tt h ee d i t i o nc a nb e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t w om a j o rs y s t e m so nc h a r a c t e r sa n dc o n t e n t o n ei st h es y s t e mo f b a o j i n z h a i e d i t i o n t h eo t h e ri st h es y s t e mo fc h e nm e i g o n gc r i t i c i s me d t i o n t h eg e n e m l r e m a r k si nb a oj i n t 出a ie d i t i o na n dl iz h u o w uc r i t i c i s me d i t i o na r et h es a m e b u tt h e r e m a r k si nb a oj i n z h a ie d t i o nl a c k so fn o t e sa n dc o m m e n t a r ya tt h et o po fa p a g e a n d g e n e r a lr e m a r k s o nt h et o po ft h eb o o k t h e g e n e r a l r e m a r k si nb a nj i n z h a ie d i t i o n i sc o m p l e t e l yd i f f e r e n tw i t hc h e nm e i g o n gc r i t i c i s me d i t i o n t h en o t e sa n d c o m m e n t a r y a tt h et o po f a p a g ei nz h u m o b e nu s e dt h en o t e sa n dc o m m e n t a r yi nl i z h u o w uc r i t i s me d i t i o na n dc h e n m e i g o n g c r i t i s me d i t i o n i n d i s c r i m i n a t e l yj u d g i n g f r o m t h e s e id e d u c et h a tl iz h u o w uc f i t i s me d i t i o ni st h ee a r l i e s te d t i o n p a r tt w o i s t h ei n v e s t m e n to nt h ea u t h o r o f x i u r u j i ii n v e s ta n d d e b a t et h ea r g u m e n t sa b o u t t h ea u t h o rw h i c hh a v ea l r e a d yb e e n p u tf o r t h t h e s et h r e s sa r g u m e n t si n c l u d e st h e a r g u m e n to f a na n o n y m o u s t h ea r g u m e n to f z h e n g r u o y o n g t h ea r g u m e n to f x u e j i n y a na n d t h ea r g u m e n to f x u l i n t h e nit h i n kt h a tx u l i ni st h er e a la u t h o r o f x i u r u j i p a r tt h r e ei s t h es t d yo n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x i u r u j i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d i s c u s s e s 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t h r e ea s p e c t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p l o t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i m a g e s o f f i g u r ea n d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a t r i m o n i a lv e i wa n dr e v e a l st h es o c i a lr e a s o na n d t h er e a s o n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l i t e r a t u r ei t s e l fw h y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c c u r r e d p a r t f o u ri s t h e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o f x i u r u j i f i r s t l y p l o ta r r a n g e m e n t i sq u i t e s u c c e s s f u l x i u r ui su s e da st h es t a g e p r o p e r t yp e r m e a t i n g a l lt h eo p e r a f o r e s h a d o w i n ga n dc o o r d i n a t i o na r es u c c e s s f u l l ya p p l i e d a d j u s t m e n to fp l o ta r e r e a s o n a b l e s e c o n d l nl a n g u a g eo fx i u r u j ia l s og e th i g ha c h i e v e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x i u r u j i e d i t i o nr e s e a r c ha u t h o rr e s e a r c h s t u d y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2 前言 绣孺记 是出现于明代成化 弘治年问的一部传奇作品 有着旺盛的艺术 生命力 明代一直盛演不衰 清代中叶以后 折子戏盛行 绣孺记 中的不少 片断 成为昆剧的保留剧目 直到今天还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绣襦记 虽然不 属于一流的戏曲作品 但是它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 它是少数取材于唐传奇 并经过话本小说 元明杂剧 明代传奇几个发展阶段 至今仍有舞台生命力的传 统剧目之一 郑振铎先生在他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中给予 绣襦记 很高的评价 称 它为 伟大的一部名著 还说 绣襦 实为罕见的巨作 艳而不流于腻 质 而不入于野 正是恰到浓淡深浅的好处 这里并没有刀兵逃亡之事 只是反反覆 覆的写痴儿少女的倦恋与遭遇 却是那样的动人 触手有若天鹅绒的温软 入目 有若蜀锦的斑斓炫人 郑振铎先生的这段评价是对 绣襦记 艺术成就和地位 的重要肯定 从本世纪初至八十年代中期 对 绣襦记 的研究论文寥寥无几 集中在对 川剧 绣襦记 的研究上和对 绣襦记 演变的探索上 九十年代以后 主要 集中在对 绣襦记 的作者和曲家徐霖的研究上 这是因为 n 历来对 绣襦已 的作者就有争议 二则很早就有 绣襦记 的作者为徐霖的说法 而徐霖又是一 个既有 奇才 又有 奇遇 的文人 容易引发研究者的兴趣 徐朔方先生作了 徐霖年谱 并在 晚明曲家年谱自序 中说明把徐霖作为 晚明曲家年谱 的第 一位剧作家 是为了便于人们溯源而列入 但是徐朔方先生认为 绣襦记 并非 文人作品 而是一本经文人改编的南戏 徐霖可能是它的一个改订者 邓长风先 生则在他的 徐霖和他的 绣襦记 一文中对徐霖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较为细 致的研究并明确提出徐霖为 绣襦记 的作者 另外 这一时期也有一些关于 绣 襦记 的演变的研究论文 首先 从 绣襦记 的版本考证方面入手 一则是因为还没有人对 绣襦记 的版本做过专门的研究 二则是因为 绣褊记 的版本比较复杂 明代版本比较 多 批语情况亦有较大差别 很有必要对其进行考证和研究 于是我除了利用南 京图书馆古籍部的资料之外 又专门到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室查阅资料 亲见了一 些重要版本 比较了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 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首先 从文字内 容上而言 绣襦记 的版本分为两大系统 一个是以宝晋斋本为代表的系统 另一个是以陈眉公批评本为代表的系统 其次 从批语上来说 绣襦记 不同 版本的批语区别很大 情况比较复杂 宝晋斋本和李卓吾批评本文中的总批完全 相同 但与陈眉公批评本的总批完全不同 李卓吾批评本的眉批和陈眉公批评本 的眉批差别很大 朱墨套印本的眉批主要是套印了这二者的眉批而来 根据比较 结果推断出李卓吾批评本是最早的版本 其次 对 绣襦记 的作者进行考辨 虽然 笔者在资料的占有和考证的方 法上都比邓长风先生逊色许多 但是论文中提及的资料绝大多数都是笔者见到的 第一手资料 不仅介绍了关于 绣襦记 作者的几种说法及其来由 而且对三种 说法进行一一考辨 最后得出结论 徐霖是 绣襦记 的真正作者 第三部分是 绣襦记 的演变研究 绣襦记 是在前代故事题材的基础上 进行加工创造的 在它之前已有说话 传奇小说 杂剧 话本及拟话本小说等不 同文学体裁的作品出现 因此 对它的演变轨迹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笔者从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婚姻观三个方面阐述了 绣襦记 的演变情况 揭示了这 些演变背后的社会原因和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 第四部分是 绣襦记 艺术成就的研究 绣襦记 出现在传奇发展的过渡 期 本身还不是很完善成熟 但是也耿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 情节铺排很 成功 绣襦汜 是李娃故事的集大成者 它的成功主要是源于情节铺排上的成 功 以 绣襦 做为一个贯穿全剧的道具 伏笔与照应手法的运用 情节的调整 从而 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丰满 剧情更加曲折生动 其次 绣襦记 的语言 也取得了较高成就 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 地位和性格 化用古典诗词生 动自然 化用民间语言非常成功 特别是 四季莲花落 的化用 取得了很好的 艺术效果 历来为人所称赞 此外 关于 绣襦记 的流传情况也是很值得研究的 它在清代折子戏中的 演出情况和剧目的保留情况 以及当今舞台上的改编和演出情况 以及是干1 么原 因使得这部戏曲保有着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还有论文中存疑未能解决的问 题 这些 都给 绣襦记 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4 第一章 绣襦记 版本考述 第一节 绣襦记 的版本情况 一 中国善本古籍书目 一书中所列 绣襦 己 的版本情况如下 1 宝晋斋绣襦记 二卷 明刻清初读书坊重修本 北京图书馆藏 2 鼎镌绣襦记 二卷 明书林萧腾鸿刻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华东 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藏 3 重校绣襦记 二卷 明文林阁刻本 上海图书馆减 4 绣襦记 二卷 明刻本 辽宁省图书馆减 5 绣襦记 四卷 明刻朱墨套印本 北京图书馆 天 n 文物保管所藏 6 绣襦记 二卷 绣刻演居4 十本所收本 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北京图书馆 残 北京市文物局藏 7 鼎镌绣襦记 二卷 六合同春所收本 明书林萧腾鸿刻清乾隆十二年修文颦 印本 北京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8 绣襦记 二卷 六十种曲未集所收本 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 二 傅惜华的 明代传奇全目 中记录 绣襦 己 版本的情况 1 明万历间刻本 宝晋斋绣襦记 北京图书馆藏 2 明万历间萧腾鸿原刻本 二卷 3 明末刻朱墨套印本 四卷 北京图书馆 日本内阁文库均藏之 4 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 二卷 5 汲古阁刻六十种曲 未集所收本 6 清康熙五十九年 一七二0 沈氏泳风堂钞本 二卷 中国戏曲研究院藏 7 清乾隆间修文堂缉印六合同春所收本 用明萧腾鸿刻本重印 北京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均藏 8 一九二六年武进陶氏 湘 涉园缉喜咏轩丛书乙编所收本 据明末刻朱墨套 印本石印 9 一九五四年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所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五十三种 据 明末刻朱墨套印本影印 按 梨园雅调 亦收此记 惜今未传 此外尚有明万历问刻李卓吾批评本 惟不详收藏者 三 郭英德的 明清传奇综录 中提到的版本情况如下 1 万历问刻本 题 宝晋斋绣襦记 2 卷 2 万历间萧聘鸿刻本 题 陈眉公批评绣襦记 清乾隆间修文堂辑印 六 合同春 用此本重印 2 卷 3 明末刻朱墨套印本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 据之影印 4 卷 4 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 2 卷 5 汲古阁刻 六十种曲 所收本 6 清康熙五十九年 1 7 2 0 沈氏袜风堂钞本 2 卷 凡4 1 出 四 李修生的 古本戏曲剧目提要 中记录的 绣襦记 版本有八个 是除了 明 代传奇全目 第七 第八个版本之外的其它七个和孙崇涛校注 颜长珂批评本 五 郑振铎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中记录的 绣襦记 版本有五个 李卓吾批 评本 陈眉公批评本 凌氏朱墨刊本 六十种曲本 暖红室刊本 六 庄一佛的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中已录的 绣襦记 版本有 万历刊本 万 历间庆云萧腾鸿原刊本 万历间文林阁刊本 李卓吾评本 汲吉阁本 明末凌氏 朱墨套印本等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 据朱墨本影印本 以上资料中提到的 绣襦记 版本共计十六个版本 宝晋斋本 明万历萧腾 鸿原刻本 明万历萧腾鸿刻本 李卓吾批评本 文林阁刊本 绣刻演剧卜本所收 本 朱墨套印本 明刻本 明末汲古阁原刻初印本 六十种曲本 清沈氏袜风常 钞本 六合同春本 喜咏轩丛书乙编所收本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 暖红室刊本 孙岽涛校注颜长珂批评本 李卓吾批评本在 明代传奇全目 和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中都提到了 但 是都未详其所藏处 现已确定藏于日本东洋文库 宝晋斋本应以 中国善本古籍书目 一书中所记录的情况为准 因为据所有 记载情况来看 此本只有国家图书馆藏 笔者在国家图书馆亲见的情况与 中国 善本古籍书目 一书中所记录的情况吻合 而 明代传奇全目 和 明清传奇练 录 中只说是明万历间刻本 没有说明是清初读书坊重修本 明万历萧腾鸿原刻本 明代传奇全目 未详其收处 笔者经过多方查找未 见其它记载 只有明万历萧腾鸿刻本 卷下配清抄本 和用明万历萧腾鸿刻本重 印的六合同春本 而此二本的版本情况与傅惜华先生描述的明万历萧腾鸿原刻本 的情况一致 疑国内未藏或为傅惜华先生笔误 笔者见到了宝晋斋本 明万历萧腾鸿刻本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 朱墨套印 本 六十种曲本 六合同春本 喜咏轩丛书乙编所收本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这 八个版本 并间接得到了李卓吾批评本的相关资料 其它的版本由于各方面的条 件限制未能亲见 郭英德编 中国十大古典悲喜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1 9 8 9 年版 中山火学古文献研究所的黄仕忠先生在日本东洋文库亲见此本 6 第二节 绣襦记 版本考述 一 笔者所见的 绣襦记 的版本情况如下 1 宝晋斋本 明万历间刻本 清仞读书坊重修本 二卷 国家图书馆藏 封面标日 精 镌古本 绣襦 读书坊梓 下有红色印章 读书坊图章 的字样 分上 下两卷 回目开篇一次标完 标回目时 把 下卷 又误标为了 上卷 每卷 正文首行书名标作 宝晋斋绣襦记x 卷 上或下 下有红色印章 国立北平图 书馆收藏 的字样 版心题作 绣襦记卷x 上或下 下标页数 自口 四周 单边 有单鱼尾 每半页十行 每行二十一字 小字单行 每行二十一字 每出 尾均有总批 第一 三 四 五 六 七 九 十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七 三十四 三十八 四十出没有总批 其余皆有 批文用的是小字 此本的回目情况如下 首先 开篇标回目 只是按顺序标出了回目的内容 而没有标出第几出 文中每一出前只标明 第x 韵 而没有标出回目的内容 其次 值得注意的是此本的回目全是两个字 而其它版本的回目都是四个字 再 次 此本回目中的第三十九出 诡伐 和第四寸 出 鸳鹣 是其他所见版本中的 第 九出和第二十出的回目 此本回目中的第十九出和第二十出 受赚 潜移 是其它版本的四字回目中没有的 另外 文中第三十三出 剔目 又误标为第三 十二出 这样一来 除了第三十三出之外 文中出现了两个第三十二出 回目中 标的是四十出 文中实际上是四十一出 2 李卓吾批评本 o 李卓吾先生批评绣襦记传 二卷 明薛近兖撰 明李贽评 明刊本 藤 四 x i 一3 一a d 1 8 3 藏于日本东洋文库 共四册 高2 7 5 毫米 宽1 6 7 毫米 属 贵 重图书 四周单边 白口 十行二十二字 眉栏镌评 又 日本东北大学藏 系一册装 首为 绣襦记总评 次录 李卓吾先生批评绣襦记传 李娃传 第三 为目录 上卷 二十出目录 内文不复标出目 有图 一 小阁陶情楸抨戏 二 启南轩把桐丝复操 三 燕蹴飞花落舞筵 四 马嘶柳巷 五 斜倚玉栏杆 六 客窗樽酒共论文 七 懒策金鞭 下卷目录至四十一出 有图 一 鸾萧愎月春 楼冷 二 密计遣仙郎 香闺刺绣 青灯展卷 三 竹林仙院 柏子碧云开 四 两岸楼台松枝 五 龙楼风阁五云迷 空漾香雾月转回廊 3 鼎镌绣襦记 鼎镌绣襦记 二卷 明万历间萧腾鸿刻本 卷下配清抄本 此本只有前十 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的黄仕忠先生曾在日本东洋文库亲见此本 记录了版本的情况 抄 录了所有的评语 并将其未发表的这些宝贵资料提供给了笔者 笔者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四回是明刻本 其余皆配以清抄本 清抄本中没有批语和图 所以 笔者主要描 述的是前半卷明刻本的情况 上卷二十出 下卷二十一出 上卷正文首行标作 鼎镌绣襦汜 卷之x 上或下 次行分署 云间眉公陈继儒 一斋敬止余文熙 书林庆云萧腾 鸿 版心题作 陈眉公批评绣襦 记 卷之x 页数 四周单边 没有鱼尾 有眉栏 眉栏内有批语 每行四字 有总批 草书 只有十三出后的总批用的是 和正文一样的字体 每半页十行 每行二十六字 小字双行 每行二十五字 有 图 插于文中 第二 六 十 十四出文中皆有图 其中十四出的图缺失半页 有两处目录中的回目与文中不一致 第十一出 面讽背逋 文中是 面讽背捕 第十三出 姨鸨夸机 文中是 老鸨夸机 另外 第十四出文中回目缺失 4 鼎镌绣襦记 六合同春本所收本 鼎镌绣襦记 二卷 六合同春所收本 明书林萧腾鸿刻清乾隆十二年修文掌 印本 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此版本的前四十回与 鼎镌绣襦记 的 明代刻本部分完全一致 文字内容 批语 插图的情况和回目的情况完全相同 由此可以断定六合同春所收本用的底本与 鼎镌绣襦记 的版本是一个 此外 全书共有十一幅插图 除了上述四副图外 其它七幅分列于第十九 二十一 二十五 二十九 三十一 三十四 三十九出文中 李孛吾批评本中也 有插图 但是都放于各卷卷首 并且每幅图皆有名称 这也是两个版本的 个区 别 此本有七出目录中的回目与文中的回目不同 除上述两处外 其余五处为 第十九出 诡伐僦居 文中是 诡代僦居 第二十出 生折鸳鹣 文中是 生 拆鸳鹣 第二十四出 逼娃逢迎 文中是 逼女逢迎 第二十六出 卑阳抹 养 文中是 卑田救养 第三十四出 策射头名 文中是 策射夺元 4 朱墨套印本 朱墨套印本 四卷 开篇有十四幅图 版心题作 绣襦图 下标页数 页 数有误 没有第三页 卷首附 坍国夫人传 版心题 淠国传 下标页数 其后是 绣襦记目录 版心题 绣襦汜目 下标页数 共计四卷 每卷正文首 行书名标作 绣襦记卷x 一 二 三或四 版心所题相同 下标页数 白口 四周单边 每半页八行 每行十八字 小字单行 每行十七字 标点 批点皆用 红笔 有眉批 每行四字 回目用的是 出 文中出现了一个 第五折 其余全是 出 第二十四出 回目中是 逼娃逢迎 文中是 逼女逢迎 第三十三出回目中是 剔目励学 文中是 剔目劝学 5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 绣刻演剧十 本所收本 二卷 封面标日 绣刻演剧十本第四套 后面是十部 传奇的名称和剧中女主角的名字 绣襦记 是第一本 次页标作 影演剧四套 花朝雨过闲一道人影 卷首标 绣襦记x 上或下 版心所题相同 下标 页数 白口 四周单边 没有鱼尾 每半页九行 每行十九字 小字单行 每行 十八字 上下卷的回目分别在两卷卷首标出 文中只标明 第x 出 不再标回 目的内容 文中第三十三出又标成了第三十二出 也就是说除了第三十三出外 有两个 三十二出 此误与宝晋斋本的错误相同 6 六十种曲本 六十种曲本 二卷 卷首标 绣襦记x 上或下 版心所题相同 下标页 数 白口 四周单边 没有鱼尾 每半页九行 每行十九字 小字单行 每行十 八字 上下卷的回目分别在两卷卷首标出 文中只标明 第x 出 不再标回目 的内容 文中第三十三出又标成了第三十二出 也就是说除了第三十三出外 有两个 三十二出 此误亦与宝晋斋本的错误相同 7 喜咏轩丛书乙编所收本 一九二六年武进陶氏 湘 涉园缉喜咏轩丛书乙编所收本 据明末刻朱墨套 印本石印 8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 一九五四年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所辑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五十三种 据 明末刻朱墨套印本影印 二 对上述版本进行比较 确定 绣襦记 的版本从内容上分为两个系统 一个 是宝晋斋本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 六十种曲本系统 另一个是萧腾鸿刻本 六 合同春本 朱墨套印本 喜咏轩丛书乙编所收本 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系统 1 宝晋斋本系统 宝晋斋本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 六十种曲本这三个版本的内容基本相同 只有五处区别 如下 宝晋斋本中 贾二妈竹林投计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中为 贾 二妈竹林设计 投计 变为 设计 宝晋斋本中是 你意下如何 大相公一向在学中勤惰如何 绣刻演剧十 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中为 你意下何如 大相公一向在学中勤惰何如 国 如何 变为 何如 宝晋斋本中 不将苦辛易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用的是 不将辛苦易 见六十种曲本第一出 传奇纲领 见六十种曲本第二出 正学求君 菊花新 见六十种曲本第七出 长安税寓 9 六十种曲本同宝晋斋本 苦辛 变为 辛苦 宝晋斋本中为 汗奔驰 旬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为 我 汗马奔驰 我汗马奔驰 比 汗奔驰 多了两个字 意思更完整 宝晋斋本中 小乞儿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为 小吃儿 小乞凡 变为 小吃儿 除却了上述的五处区别之外 这三个版本的曲词 宾白等完全相同 而这五 处区别中有两处是语序的倒置 如何 变为 何如 苦辛 变为 辛苦 两 处可能是误抄 投计 变为 设计 小乞儿 变为 小吃儿 一处是字的增 补 汗奔驰 增补为 我汗马奔驰 这些区别对理解作品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所以 这三个版本确定为一个系统的版本是毫无疑问的 从回目上来看 宝晋斋本的回目是两个字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 十曲 本的回日是四个字 但是 四个字的回目几乎都是在两个字回目的基础上形成的 比如 纲领 传奇纲领 缠头 套促缠头 谋脱 谋脱金蝉 母念 慈 母感念等等 宝晋斋本文中只标明 第x 出 不再标回目的内容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 和六f 种曲本也是如此 宝晋斋本把第三十三出误标成了第二个三十二出 绣刻 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也是如此 从上述比较可以断定宝晋斋本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属于同 系统 但是回目上的差别还有待研究 姑且存疑 2 萧腾鸿刻本系统 为了便于比较 以下简称为陈眉公批评本 喜咏轩本 古本戏曲丛刊本分别是朱墨套印本的石印本和影印本 所以内容 上相同 所以 主要是比较陈眉公批评本与朱墨套印本的文字内容 陈眉公批评本与朱墨套印本的文字内容绝大部分相同 不同之处如下 第十四出 杀马调琴 逍遥乐 陈本为 火暖椒兰烟雾袅 朱墨本为 火暖椒兰烟霞袅 烟雾 变为 烟霞 后面的宾白 陈本为 丑 我被老歪货哄了你的银钱该多少 恨不得把他 一刀两断方趁我心 忒会 生 杀什么 丑 你叫我杀李大妈 生 不是 乃叫你杀我骑的五花马 而朱墨本为 丑 我被老歪货马扁了相公银钱 不 知多少 恨不得把他一刀两断 我忒会杀 忒会杀 生 杀什么 丑 杀李 大妈 生 不是 叫你杀骑的五花马 陈本为 哄 朱墨本为 马扁 语句 的语序不同 第十九出 诡伐僦居 福清歌 后面的宾白 陈本是 受人之托 必当终 人之事 稍待他来 自有道理 前日李大妈央我税一所房子 在此暂住 掇赚郑 见八十种曲本第十九出 诡伐僦居 9 见六十种曲本第三十一出 襦护郎寒 沽美酒 1 0 元和 朱墨本是 前日李大妈央我税一所房子 在此暂住 掇赚郑元和 受 人之托 必当终人之事 稍待他来 自有道理 两个版本的字句完全相同 只 是语句的顺序不同 陈本读起来更顺口一些 第三十一出 襦护郎寒 醉太平 陈本为 来兴童儿跟着 朱墨本为 来兴保儿跟着 童儿 变为 保儿 陈本为 引入了窝巢 朱墨本为 引入了窠巢 窝 变为 窠 第三十三出 剔目励学 金珑璁 陈本为 卖金收古典 朱墨本为 卖 钗收古典 金 变为 钗 陈眉公批评本和朱墨套印本文字上的区别主要是个别字的误刻和语序上的 次序颠倒 如 烟雾 变为 烟霞 窝 变为 窠 很可能就是误刻造成的 第十九出 诡伐僦居 福清歌 后面的宾白是语序的前后颠倒 还有些是属于常 用语的变化 如 童儿 变为 保儿 金 变为 钗 除了上述文字的差别之外 绝大部分还是相目的 可以断定是 个系统的本 子 3 以宝晋斋本和陈眉公批评本为例 比较两个系统版本的异同 第一 陈眉公批评本补出了宝晋斋本中一些脱漏的地方 第一出 传奇纲领 宝晋斋本开篇就是 末 仁 郑子元和 荥阳人氏 而陈眉公批评本开篇多出了这些内容 凤凰阁 末上 嗟蝶梦 香沉浑如翠幄 迷酣一片桃花萼 可恨狂风妒雨 忒煞情薄 尽把韶华送却 杨花无奈 是处穿帘透蟆 岂知人意正萧索 伤心也 这般愁没处安脚 茬 子薰时莲花落 问内科 后房子弟今f i 演什么传奇 内应科 郑元平 i 李亚仙绣襦记 末j 待小子点缀儿句 遍见全传 沁园春1 f 接 郑子元和 从传奇的体制来看 陈眉公批评本更为完整 通常传奇开场时 由副末登场 致词两首 说明创作缘起 介绍剧情梗概 以引起观众兴趣 第三出 伪儒乐聘 前腔 后有一段来兴与乐道德的对话 宝晋斋本是这样 的 净 老弟没奈何 有便作成在下 你把相公的铺盖到下处 只说是我的 壮观 壮观 这个能事在此 丑 你且说怎么样能事 前言后语之间有些不 连贯 本来说着铺盖 突然又提到 这个能事在此 陈眉公批评本在 壮观一 壮观 的后面加了这么几旬 且住 这都是外面铺张的事 自指科 我的铺张 能事尽在此 丑 你且说伴我大相公去 用些什么样能事 然后下面 大迓鼓 一曲就是乐道德唱的自己的 能事 什么 相随赴帝畿 共登山玩水 吊古留 题 什么 与他马上扶沉醉 替他石上和新诗 等等 这样一来 语意就非常清 楚明白了 再l l 女i i 第十出 鸣珂嘲宴 凤凰阁卜 曲后的 段宾白 宝晋斋本是这样 的 生 乐兄令只不是诗联 况又粗糙 该吃一大杯 净 取笑 取笑 郑 兄 我夜来在灯下 诌得一个歌儿 赞美公子与大姐 陈眉公批评本在 该吃一大杯 的后面加上了以下内容 净 这等妈妈与弧仙都该罚一大杯 生 他说的是诗句 净 是他家的熟令 该罚 生 怎么是他家的熟令 净 令中只要水晶二字 他家原是水人的精 贴 这等说起 来 乐相公是精光棍 光棍精 净作色科 生 乐兄 酒后戏谈 不必介意 净 我也 是取笑 郑兄 我夜来在灯下 诌得一个歌儿 这样一来 文中的意思前后就连贯起来了 是亚仙与老鸨的嘲讽惹垴了乐 道德 在元和的调节下菜暂时作罢 又用 诌得一个歌儿 赞美公子与大姐 来 打圆场 但是从后面内容可以得知乐道德还是怀恨在心了 第二 陈眉公批评本的用语比宝晋斋本中的用语更准确 更文雅 第二出 正学求君 满庭芳 郑儋唱词 宝晋斋本为 撼忠荩 免渐尸素 竭悃报君王 陈眉公批评本为 撼忠荩 每惭尸素 竭悃报君王 撼忠 荩 抒发忠心之意 尸素 是 尸位素餐 之省文 居位食禄而不理事之意 后常用做作官的谦词 竭悃 是竭尽忠诚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每每为自 己屠位食禄而不能有大的作为感到惭愧 因此更要竭尽忠诚报答君王 免断j 素 自然有些蜕不通了 第三出 伪儒乐聘 秋夜月 一曲后有段乐道德的宾自 其中有一句 和 光棍 惟以利欲是图 陈眉公批评本中为 和光混俗 惟以利欲是图 和光 混俗 是指把光荣和陈俗不加区别 f 司样看待之意 也作 和光同尘 老予 和其光 同其尘 王弼注 无所特显 则物无所偏争也 无所特贱 则物无 所偏耻电 后多指与世沉浮 随波逐流而不立异 这里是乐道德叙说自己那种 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的 和光混俗 恰是此意 而 和光棍 明显就有些浼不 通了 第四出 厌习风 二t h f 一剪梅1 中的唱词 宝晋斋本为 于今两鬓点秋霜 色犟红妆 镜里清光 陈眉公批评本为 于今两鬓点秋霜 色谢红妆 镜掩 清光 谢 掩 比 里 耍更文雅化 书面化 第六出 结伴毗陵 前腔 中的唱词 宝晋斋本为 蝇随骥尾 陈眉公批 评本为 蝇附骥尾 附 比 随 要更书面化 第三 两个版本的回目差别较大 列表如下 l 宝晋斋本陈眉公批评本 第一出纲领传奇纲领 第2 2 出求君正学求君 第三出乐聘伪儒乐聘 第四出厌尘厌习风尘 第五出遣试载装遣试 第六山结陵 结伴毗陵 第七出税寓 长安税寓 第八出遗策 遗策相挑 第九出逑俦逑叶照俦 第十 t j嘲宴鸣珂嘲宴 第十一出讽逋面讽背逋 第十二出传凶 乳婿传凶 第十三出夸机姨鸨夸机 l第十四出调琴试马调琴 第十五出缠头套促缠头 第叶 六出鬻兴鬻卖来兴 第十七出谋脱谋脱金蝉 第斗 八出祈嗣竹林祈嗣 第十九出受赚诡伐僦居 第一二十山潜移生折鸳鹣 第二十一出堕计堕计消魂 第二十二出竞技歌郎竞技 第二十三出知音得觅知音 第二十四出逼娃逼娃逢迎 第二十五出责善责善则离 第二十六出救养卑田抹养 剪二十七出罢舞孤鸾罢舞 第二十八出教唱敦喝莲花 第二十九出闻信闯信增思 第三十出母念慈母感念 第三十一出襦护襦护郎寒 第三十二出 追奠追奠亡辰 第三十三出剔曰剔目励学 第三十四出筻射策射头名 第三十五出却婚却婚受仆 第三十六出偕发偕发剑门 第三十七出驰驿驰驿认丞 第三十八出共宿邮亭共宿 第三十九出诡伐父子萍逢 l第四十出鸳鹣 帮宦重媒 i第四十一出 淠国流馨 宝晋斋本标明的回目是四十出 但文中除了三十三出之外有两个三十二出 所以 文中实为四十一出 陈眉公批评本的四字回目几乎都是与宝晋斋本的两字 回目相对应的 而且四字回目是在两字回目的基础上形成的 区别是宝晋斋本中 第十九出 受赚 二十出 潜移 在陈眉公批评本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 而第 四十出 四十 出的回目与陈眉公批评本的第十九出 二十出的回目相对应 由回目的情况来看 宝本的两字回目是陈本的四字回目形成的基础 宝晋斋 本应早于陈眉公批评本 但是 内容上与宝晋斋本一脉相承的绣刻演剧十 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的回 目与陈眉公批评本的回目相差就很小了 只有五处不同 列表如下 陈眉公批评本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 第二十出生折鸳鹣生折鸳鸯 第二十八出卑田抹养卑田救养 f第二十九出闻信增思闻信增悲 第三十三山剔目励学剔目劝学 第三十八出 自日亭共宿共宿邮亭 这五处不同中 抹 与 救 是异体字 实为四处不同 从这四处不同来看 绣刻演剧十本所收本和六十种曲本的吲1 7 1 更加通俗化 口语化 但是为什么这两 个版本的回目与宝本差别大而与陈本更为接近呢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 批语上的比较 宝晋斋本二十六回后有总批 没有眉批 李卓吾批评本有 绣襦记总评 李卓吾先生批评绣襦记传 李娃传 总 批 文中有二十六回的总批 有眉批 陈眉公批评本三十六回后有总批 有眉批 朱墨套印本和喜咏轩本 古本戏曲丛刊本没有总批 有眉批 这三个版本的 个别回目下有小批注 为其它版本所无 共有五处 第四出 厌习风尘 的回目 下 题目好 第十一出 面讽背逋 的回1 7 i 下 刊 喜咏轩本为 刑 出郑 子一个怯书生 与荡子自别 第十六出 鬻卖来兴 回目下 描出来兴离别处 备见凄处 楚 第二十出 生拆鸳鹣 回目下 一曲一歌 错综如绣 第 二十八出 教唱莲花 回目下 此等事业 从风流得来 喜咏轩本 古本戏曲丛刊本的眉批相同 但朱墨套印本的眉批和二者共有九 处不同 喜咏轩本 古本戏曲丛刊本分别是朱墨套印本的石印本和影印本 眉批 本应相同 既然有区别 说明朱墨套印本的版本不止一个 姑且存疑 列举如 下 第六出 结伴毗陵 甘州歌 朱本有眉评 老实 喜本无批 第十一出 面讽背捕 的回目下批注 朱本是 干 j 出郑子一个怯书生 与荡 子自别 而喜本是 刑出郑子一个怯书生 与荡子1 9 别 刑 字应是 刊 字之误 本出 前腔 朱本有眉评 今父母富贵的何子孙反不哭 喜本无 第二十出 生拆鸳鹣 朱本有眉评 旅行晓景 状之曲尽 喜本是 旅行 小景 状之曲尽 第二十二出 歌郎竞技 朱本有眉批 世问长俊男儿如此经济 喜本是 世 间长袖男儿如此经济 第二十五出 责善则离 玉交枝 朱本评 岂不陋愧 喜本无 第三十一出 襦护郎寒 朱本有批 游戏之语 堪为三倒 喜本是 游戏 之语 堪为绝倒 第三十九出 闻信增思 f 前腔1 后有朱批 隔世父子 喜本无 第四十出 帮宦重媒 水底鱼 前有朱批 顾去再三处见高着 喜本是 顾 去再三处用高着 这九处不同主要是个别字的出入 没有大的区别 也可以说这三个版本的眉 批基本相同 从中选取朱墨套印本为代表 与宝晋斋本 李卓吾批评本 陈眉公 批评本的批语进行比较 1 总批的比较 宝晋斋本 李卓吾批评本 陈眉公批评本都有总批 但三者之间有羞别 李卓吾批评本首为 绣襦汜总评 次录 李卓吾先生批评绣襦把傅 李 娃俘 总批 此为宝晋斋本和陈眉公批评本所无 总评如下 首为 绣襦记总评 据唐自御史 李娃传 此妇有大识见 大主张 大经 济 男子所不如也夫 何一经法华之手 装点出许多恶态 如 马板汤 之类 装腔拿班 种种恶态 不可言尽 及考 杀马煮汤 乃元学士王元鼎与妓女顺 时秀事迹 不干元和 亚仙之事 所称点金为铁 非耶 玉玟主抑青楼 绣襦反之 相传薛君受青楼之赂 特与郑若庸相反者电 但 娟奴姓李 亚仙亦姓李 今评两家传奇者又姓李 李姓者 不为妓女 则为和尚 大难为太上老君也己 客日 若况老君 又有一生李道士矣 放笔大笑 次录 李卓吾先生批评绣襦记传 李娃传 总批 观郑生坠鞭 税院 托远 借夙谋匿 寻刎种种 所云世俗小聪明 小伎俩 小能事耳 却成乞丐本钱 安 能如l 坍国夫人说母 1 居 买书 劝读 倍业 辞婚 若大经济 若大主张 逼 真女中侠烈也 谁谓没须眉中 便无大男子哉 其四子皆为大官 弟兄姻媾皆甲 门 内外隆盛 莫之与京 悉所以报淠国也 如郑生者 不失乞儿本色 安得有 此 谚云 世间有福妇人多 然有福者定有识 今人内君 能劝夫买书 劝夫勤 读 劝夫倍业者 便是家道好消息矣 请各返观其内君可也 何必问阳宅先生 宝皆斋本 李卓吾批评本 陈眉公批评本的总批比较举例列表如下 李卓吾批评本陈眉公批评本 斋本 第二今人说起乐道德 无不以为笑柄 岂同李卓 劈口入手 就在米兴上着 出知也曾屡历科举来 o 极可笑者 是吾本 神 三家村里利科举人 不过地无朱砂 以赤十充之耳 彼竟忘其为赤土矣 o 请先生还须白家作主 安可以家人 之称扬 老婆之赞襄 遂易初念乎 郑老可鉴也 0 剑今日甚至有以乳母 荐先生者矣 可发人痂 第二无评 无评 个秀才无见识无 问的 山舆是在三家村里 第四无评 无评 只顾模拟亚m 1 1 娇媚献笑 出态 与元和伉俪f 寿致以何 张本 第五无评 无评 有子弟科举的 整日在家 中做梦 说梦 都是如此 蔸八 郯生的是嫩雏 不烦乐子多计较也 同李卓有这坠鞭顾盼一出 方好 小吾本 引入相见口口处 第十成之在色一语 出丁老鸨之口 所以同李卓惜李人妈是个妇人耳 若 五出为妙 代郑生答之口 你也须戒之在吾本 是个作官的更会赚钞 得 何如 第十描画王l 净处 不备丑态 甚得三白 篇同李卓这小厮亦不尚以奴仆看 六出和平之旨 吾本 他 虽忠臣义士不至推此 心而口之耳 鹅十 原来尼姑也是教坊出身 同李卓无评 八出吾本 第二歌曲部大雅不群 同李卓装腔作调 真口瞒人耳 十出吾本 目 第二 曲犬好 句句见成 字字自在 到家同李卓瘦力烟花 陷身风柳 十一矣 吾本 出 第二好个知音 同李卓借路令人莫测 文家侨 十三吾本 致 6 出 第二良家且淫奔 读至此 为之掩卷 可同李卓谁知风尘里 犹有傲霜 十四为世风发一大痛 吾本 节 出 第二郑太守不如娼妓多矣 同李卓淡真之景 不觉落寞 十七吾本 出 第三郑太守不成人 郑太守不成人 同李卓装出仁慈情状 甚似 其 十出吾本 似i 第三真上e 英雄 正不妨有此 同李卓烟花破浪 却义说烟花口 吾本 偿 山 第三 今憾内人 下者恣淫荒之习 上者操同卒卓文有煞处放松 此是放松 十三盐米之微 有劝郎瑶书者几人 但削吾本 处 不是收煞处 出有曲不读书者耳 第三亚仙忒装腔 反觉可厌 同李卓这样推凋亦理合 谈如此 十六吾本 文之有斟酌处 出 第四 朝廷特旨 嘉奖亚仙 己快人意 同李卓 心本一片苦心 爱f j 上 但郊老儿 不问他不慈之罪 亦缺典吾本 也 忧世也 却不是冷跟 出 也 又批 辱妇每出于名门 斯言笑j c 也 骂世也 何口恋 也 戏耶 真耶 作者之意 亦人狠总之 苦恶不悛 终是乞 蓐 亦大慈悲矣 骨 口口所摈毕 稳 里虽养出状元 终是不成 人品 种种现出地狱 口 为痴口 设捧心者慈悲佛 哉 又日 千层荣语 终是一部戒律 又日 关目极可丑 丑中讨出 娇娆 方许读妙曲 注 文中 口 指原书中模糊不清 难以辨认处 从上表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 宝晋斋本和李卓吾本的总批与陈屑公本的总批完全不同 二者在评论 的着眼点上就有很大差别 宝晋斋本和李卓吾本的总批对作品的用词 用曲等艺 术性方面关注的多一些 而且用语活泼生动 陈眉公本的总批对作品的思想性关 注得多一些 用语略微保守些 第二 宝晋斋本和李卓吾本文中的总批一样 但是缺少李卓吾本的开卷的总 批 而且也没有李卓吾本的眉批 可推测宝晋斋本的一部分批语是在清代读书坊 重修时漏掉或被删掉了 2 眉批的比较 李卓吾批评本 陈眉公批评本 明末刻朱墨套印本的眉批比较列表如下 李卓吾批评本陈眉公批评本朱墨套印本 第二出 榴花泣 外 就如家常话一般 无批 语近腐 然庭训不妨如 论古之学者 此曲之上乘也 是 第九出 孝顺歌 我 欲见又含羞 退画出动人模样 是乍相见光景 画出动人模样 后 第十一出 前腔 这 说得忒败兴 是一部风爿机芙 风月机芙 是锦套头 曲 第十二二 外上 如此清官 但不知无批 如此渍官 但4 i 知令郎 自 令郎嫖资从何得 嫖资从何得来 但批在 米 首曲 贺圣朝 上 第十三出 前腔 净 难道不顾仁义的都具大慈悲 不顾f i 义就是门户中 我门户中 顾是门户中人 不得甚么t 义 第十四出 逍遥乐 杀马事虽蠢 到底无批 杀马虽蠢 却是怜香惜 旦 我要马扳肠是个怜香惜玉之玉 煮汤吃 人 第十五出 黄莺儿 老鸨也讲道学 无批 老鸨讲道学 第十六出 相公你若好来兴 来兴是真艺人 真丈米兴真是义人 速归 愿卖身作夫 盘缠 第十九出 前腔 你 直如说话一般 至无批 无批 是青年才子 此圣矣 i 第二十出 红抽祆 真真 供状 无批 i 若有钱便是叫化 i 子也碳他 红衲袄 宽绰 无批 针对前一句批 这法朱墨本有二批 一云 8 绰 全曲为普度一切众生而 情词错落 煞甚留 说 恋 二针对 明年此 地知准在也 批 一语 凄然 万泪俱堕 第二二十一出 六么令 曲好 o 痴子 然 无批 是个痴呆 却是好人 却是蚶人 第二十二出 前腔 画出经纪 世间长俊男儿 如此世间匠袖男儿 如此经 钱财入手 经纪 纪 第二十四出 扑灯蛾 恶甚 无批 读至良家淫奔语 为之 掩卷 第二十五出 雁儿落 打吾家千里驹上e 须马打千里驹正须马稀 宗禄 取马捶来 捶 f 打 第二十九出 尔瓯令 骂得人多 太狠 不成 士语 不成学士语 眼前失在喜淫奔 情窦尚窥觅 尾声 从此帐冷美 无批 幽冷之景如 目前 幽冷之祭如往日前 蓉砍月白 第三十 j 啄术儿 无批 一时气起 就一子 情真语其 准容事后心悔 虽乞 丐晓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热开发增强型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测试及答案
- 设计院质量管理办法
- 订单管理办法适用于
- 不良事件管理办法分级
- 设备动态化管理办法
- 西藏车辆质押管理办法
- 大数据分发与处理的开源解决方案研究-洞察及研究
- 螺蛳粉采购管理办法
- 模拟游戏与儿童创造力-洞察及研究
- 天耀中华合唱简谱大剧院版
-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纪念抗战胜利主题班会
- 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课件
- 心律失常临床诊疗指南
- 食品存储和保鲜技巧
- 《现代服务业》课件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 腾讯基干领导力素质模型V4.0-最后版本
- 河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任务分解表
- 知识表示与处理(人工智能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