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草莓》教案5 沪教版第三册.doc_第1页
高中语文《草莓》教案5 沪教版第三册.doc_第2页
高中语文《草莓》教案5 沪教版第三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莓教学目的:理清文章思路,知晓联想手法。教学重点难点:文章思路的理清。第一课时一、导入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二、初读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理清作者行文思路。三、正音槲树枝柯禀赋馨香璀璨惴惴不安葱茏茂密生意盎然兴味醋然湛蓝沁人心脾隐瞒如花似锦顷刻之间韶华灿烂荒诞赋予似水流年从容不迫四、研读1、自由朗读1-3自然段,说说这几段描写的主要内容。九月的农村景物2、第1段和第3段描写的是同一个时节的几乎又是相同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着墨?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反应出来的人的心境也不相同。3、第1段中的景物有何特点?人的心境如何?第3段呢?4、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是与六月的景物形成比照,从而强调已逝的六月,景物的“另一种模样”和人的“另一番滋味”。5、能不能揣测一下其中更为深层次的意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强调时光是从不随人的意志在流逝着。6、可人们的思维有时却会陷入一下误区,这个误区是什么呢?以为一切都没有变。7、作者这样一番感悟缘于什么呢?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8、由此可见,文章第2段的作用是什么?过渡,点题9、概括1-3自然段的内容,并根据全文行文的思路,说说它的作用。叙写了季节更替的不可抗拒,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第二课时一、导入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文章的第一部分,叙写因季节更替而触发的情思,这一感悟的核心就是流年不再,作者借此为后文的联想作了铺垫。二、研读1、齐读4-6自然段,说说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是写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2、说说这部分文字与前文的照应关系。4、5段分别照应1、3段3、找一些相关的句子。例:A:第1段: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第4段: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B:第3段: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第5段: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C:第3段: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第5段: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4、作者借此来说明什么道理?时光的一去不复返。5、那么作者是否一味地沉浸在逝者如斯的消极感伤里?请从文中找出一些句子来说明。例:A、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B、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C、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D、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这些句子表明作者并不是沉浸在一种消极的感伤中,更多的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6、说说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作者将“六月草莓”与“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