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法 律律 硕硕 士士 专专 业业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of the mentally ill 作 者 姓 名: 卫胜男 指 导 教 师: 温泽彬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内容摘要 对精神病人的关注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 推进,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压力也日益加大,精神病患者的数量也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 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志, 逐渐的被边缘化, 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地关注,尤其是在保障他们的医疗权利,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逐 渐的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 而且能减少由于精神病人侵犯正常人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 产损失状况的发生。本文践行宪法中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以精神病人医疗 权利保障为视角,以构建完善的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体系为落脚点,系统分析了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 本文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内容及重点等。 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对精神病人从医学角度做出界定,详细阐述了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理论,主 要从诊断、治疗和治愈环节三个方面来阐述精神病人所应享有的医疗权利。 第二部分从宪法的角度论述了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理论基础, 主要切入点为宪 法保障人权的角度以及宪法中国家权力限制和国家保障义务这两方面。 保障人权主要从 宪法保障人权的平等性和完善作为人权的福利权来论述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必要 性。权力限制主要从国家行使公权力应受到制约的角度出发,国家保障义务则是遵循我 国宪法序言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使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在保障其医疗权利时有充 分的宪法依据。 第三部分从我国现有的渊源性结构体系和内容性结构体系来阐述当前我国精神病 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体系的现状。在分析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时,主 要从以下几点:立法体系不够完整,存在结构性缺陷;立法内容不够清晰,完整;法律 责任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监督惩罚机制不够完善,落实不力。最后论述了精神病 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制度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人权意识的淡薄和立法技术的落后所造 成的。 2 第四部分阐述了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之处。 从坚持保障人权的宪 法原则和科学合理的立法理念出发来重构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制度。 在加强精神 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时注重完善立法体系,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精神病人的法律援 助制度。 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利于维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使精神病人早日融入 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当中, 也利于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社会福利权;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精神卫生立法;法律保障 1 abstract the mental patient care is one of the symbols of modern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with the advan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the rhythm of the community is growing fast, the peoples pressure is also growing,the number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also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special social group of mental patients can not fully express their will. we need to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m, especially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right to health care. this will not make them gradually into normal social life, but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odily injury and property damage caused by violations of normal human mental patients condition. the article practic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state respects and safeguards human right in the constitution, perspective of medic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 to build the perfect system of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of mental patients is the end result. the system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of the mental ill and give some perfect proposals. overall,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introduction,text and epilogue. in the introduction, it briefly illustrate this papers background,significance, key content, etc.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defined from a medical point of view to make the first part of the mental patients,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the health care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of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ure aspects to elaborate the medical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 should enjoy.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health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the mentally il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nstitution.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main entry point for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titutional guarantees of human rights and constitutional limits of their power and national security obligations.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from the constitution to protect the human rights of equality and universality discuss the need for health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limit of their power main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xercise of state power should be limited, the national safeguards obligations is to follow the spirit of serving the people of the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this special group of mental patients protect their right to health care, adequate constitutional basis. 2 the third part of the origins of our existing structural system and content structure system to illustr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of health care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 . i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f the security system of health care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the legislative system is not complete, there is a structural defect; legislation is not clear enough and comprehensive; liability is not clear enough and a lack of operability; supervision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poor implementation. finally,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system of mental patient is caused mainly due to the weak awareness of human rights and legislative technical backwardness. part iv describes the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of metal patients.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legal guarantee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of mental patients from starting to adhere to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egislative philosophy.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islation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mental patients medical syste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gislation to improve the legal aid system for mental patient. at the epilogue part, it briefly summarizes the full paper. the legal guarantee of the right to health care of the mental ill is more conducive to safeguard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ental ill, mental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into the normal live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long-term social,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the right to social welfare; mental patients medical rights; mental health legislation; legal protection 1 目 录 引言引言 . 1 1 一、一、精神病人的界定与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理论精神病人的界定与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理论 . . 3 3 (一)精神病人的界定 . 3 (二)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理论 . 4 二、二、精神病人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精神病人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 . 5 5 (一)从宪法保障人权的角度 . 5 (二)从权力限制和国家保障义务的角度 . 6 三、三、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现状及存在的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问题 . 9 9 (一)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现状 . 9 (二)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 13 (三)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16 四、四、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 . 1818 (一)重建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理念 . 18 (二)加强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立法保障 . 19 (三)完善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援助制度 . 21 结结 语语 . 232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2424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1 引言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精神疾病的困扰,不管我们用什么眼光来看待这个 问题, 精神病人这个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已是让人避无可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精神病人这一庞大的群体由于理智的缺乏,不只是无法适应正常 的社会生活,更是遭受着其他人的偏见和歧视,经常出现自身权利受损而又得不到法律 有效保护的状况。与此同时,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也容易导致人们对精神病患者的恐 惧、厌恶和憎恨,这种社会歧视也会增加精神病患者的压力。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的精神压力的困扰,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精神疾病患者。今天我们关 注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也许明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友合法权益将因此不受侵犯。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是保护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强 调对精神病人群的关怀,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尤 其是医疗权利使精神病人能充分的参与到日常社会生活当中,对维护基本的人权,保障 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精神病人的医疗权利,立法必须先行。我国精神卫生法的出台,从起草到向社 会公开征求意见再到审查通过经历了二十余年。 精神卫生法的出台是我国贯彻落实社会 主义法治原则的必然结果, 未来几年我国将逐步完善并积极落实好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 定,从法律的角度来保障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权利,减少精神病患者危害社会的风险。不 久的将来,一个以宪法为核心, 精神卫生法为主体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将在保护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现行的立法 内容不够完整,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对损害精神病人医疗权利 的法律责任规定比较少,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性,不少条款的可操作性不强,运行 起来遭受诸多困难, 使得法律的规定在保障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方面遭遇到很多阻力和障 碍。 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的立足点在于通过对我国立法中精 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具体分析指出我国对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 我国的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来对我国的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制度加以完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善,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3 一、精神病人的界定与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理论 (一)精神病人的界定 精神病人是指在各种生理、 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感知、 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持久的、显著的障碍疾病的人。精神 病人伴有检验现实能力的丧失,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破坏,以至于患者 的学习、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损,甚至出现危害自身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行为等。 法律上对精神病人的界定,主要是指大脑某些机能缺失,无法形成完全的法律意志,不 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并承担后果, 且不能独立生活的必须要由监护人照顾才能生活 的无行为能力人。 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患者有着一系列相同的症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即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够自主的控制发病过程, 在发病过程当中处于无意识或不完全意识状态;第二,疾病发生后,不能迅速的通过药 物、手术等常规医疗手段治疗痊愈,往往恢复阶段持续时间较长;第三,症状的特征通 常与生活的外部环境紧密相关,治愈过程较为有针对性,多数情况下需药物治疗与心理 治疗相结合;第四,病症多数情况下会损害到病人与社会交往的能力,由于精神障碍患 者缺乏完全表达自己意志的方式,在社会生活当中各项权利的行使较为困难,也容易发 生自身权益被侵害的状况。 鉴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使得诱发精神障碍的因素也越来 越纷繁复杂。我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三版将精神障碍分为十大类,主要是从生 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予以充分考虑。结合症状、病程、严重和排除四项标准对于 不同种类的精神疾病规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诊断治疗标准。 对精神病患者做出精神病的医 学诊断必须是在精神障碍患者符合所有的诊断特征并出现严重的程度时才予以定性。 严 重通常指的是精神障碍使得病人的社会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使自身或者他人遭 受到危害,并且这些症状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消除。按照这一严格的诊断标准,精神病和 其他的精神问题得以明确的区分,比如精神障碍较轻的抑郁症、狂躁症等将不会被归类 为精神病。本文所述的精神病人是根据以上的医学标准严格界定出来的精神病人。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二)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理论 由于精神病本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实际社会中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致使侵 犯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案例时有发生,精神病人的医疗权利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有些 是精神病人的医疗权利被亲友或他人恶意的剥夺, 当精神病人发病时不能及时的给予治 疗, 延误病情; 有些是精神病治疗机构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不接受精神病人入院进行治疗, 没有尽到医疗机构的职责; 还有些是与其一起生活的亲友因为精神病人发病带来的各种 压力,比如经济上的压力,日常生活中的压力等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致使其不愿意或者 没有充沛的精力来照顾精神病人而采取伤害精神病人的行为, 或者强迫轻微的精神障碍 患者而非精神病人接受住院治疗。因此,建立完整的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体系首 先就是要明确精神病人的医疗权利。 精神病人的医疗过程主要包括诊断,治疗以及痊愈后的出院问题这一系列环节。由 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使得精神病人的医疗过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诊断环节,一个人是 否患有精神病首先应自主决定是否需要诊断, 只有在这个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识或者不 能完全控制自己意识的前提下经法定程序且符合有关强制医疗条件的规定的情况下由 监护人或有关部门予以送诊,不能随意的被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送诊。我国精神病人强制 医疗制度包括以违法行为为判断标准的政府强制医疗和以社会危害性为参考的非自愿 性医疗。除此之外,不得对精神病人采取强制医疗的措施。 1精神病的诊断主要以精神科 医生的主观诊断来确定,过程过于简单,有可能会出现不是精神病患者而被诊断为精神 病患者的现象,在送诊的过程中应当保障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提出不同意见的权利;治 疗环节,要充分的给与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选择治疗方式的权利。目前病人在精神病治 疗机构只要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就必须要服从医生的指示, 按照医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 疗,通常情况下便是住院治疗,这样不管家属同不同意住院治疗这一方式都必须选择住 院治疗。而事实上,早期的一些精神病人,家属更愿意选择在家的治疗方式,这样可以 使精神病人在痊愈之后顺利的回归社会生活, 而没有因为在精神病院治疗过所造成的外 界社会给与的心理压力,更好地保护了精神病患者的隐私;诊断痊愈后出院环节,这一 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精神病治愈者的自主权, 只要是精神病患者被专业的医疗鉴定机构确 认为精神病已经痊愈即可自主决定出院, 他人无权干涉, 即便是送诊人也不得予以限制。 1 温泽彬: “强制医疗制度的探索与未来发展”第 3 页。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5 在精神病康复之后,国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保障精神病治愈者同其他正常人一样学习、 工作的权利,在某些方面给与优先照顾,也让他们积极的为社会贡献力量。 2 二、精神病人医疗保障的理论基础 (一)从宪法保障人权的角度 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它将人权置于重要地位,把保障人权作为主要内容。人 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就其完整意义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人人基于生 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 “人权是公民社会不必授予但却必须承认和肯定为 普遍有效的权力, 并且是任何社会必要性都不能使我们有权哪怕暂时加以取消或置之不 理的权利。 ” 3人权内容不仅包括涉及个人生命、财产、人身自由的权利以及个人作为国 家成员自由、平等的参与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这类公民政治权利,也包括个人作为社会 劳动者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权利,如就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 障、文化教育等权利。 4国家对人权的保护不因种族、民族、国籍、肤色、性别、职业、 年龄、家庭出身、宗教信仰、语言、政治或其他见解、出生或其他身份等的差别而予以 不同对待。 1.宪法保障人权具有平等性 宪法保障人权具有平等性主要体现在宪法第 33 条 5中的保障全社会公民在法律面前 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履行平等的义务。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平等就是相类似的事物受到 相类似的对待;以此同时,不相同的事物根据他们的不同而给与不同的对待。 ”精神病 人平等权是精神病人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是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的前提和基础。精神病 人平等权的是实质是精神病人的“人化”和“主体化” 。确认了精神病人人之为人的第 2 黄铎香: “谈谈精神病人应有的权利” , 医学与哲学 ,1987 年第 5 期。 3 (法)雅克.马里旦,霍宗彦译: 人权 ,载沈宗灵、黄楠森主编: 西方人权学说 (下)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4 月第一版,第 239 页 4 年 10 月 13 日访问。 5 宪法第 33 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 律规定的义务。 ”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一属性,精神病人才可能享有与其他人同等的、基于人性产生的基本权利,否则精神病 人永远是被边缘化的群体,饱受着社会的冷漠、遗弃,不能真正的享有权利。 6根据宪法 的规定精神病人作为社会当中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应该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人格尊严和 人身自由以及获得医疗救助的权利。 在医疗过程当中和其他任何公民一样享有国家规定 的法律上、物质上的保障,把宪法规定当中的应有权利切实转化为现实生活当中真实存 在的实有权利。 只有保障精神病人更好地享有医疗权利才能消除精神障碍带来的困难与 痛苦,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自主权利。对待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的社会 弱势群体我们不应该置之不理,相反,更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帮助,在实际生活当中 多尊重和关怀,加强他们合法权益的保护,尽早的使他们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 2.宪法完善作为人权的公民福利权 我国学者将福利权定义为社会成员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遭受灾害、 面临生活困难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工作机会,以致收入不能维持 必要的生活水平或相当的生活水准时, 有获得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的权利。 7福利权的完 善对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公民福利权的完 善。宪法福利权利理论强调福利权作为一项实体权利,国家应承担相应的实现和保障义 务。我国宪法第 14 条 8的规定和第 45 条9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都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福利权 的保障, 精神病人可据此寻求国家的帮助, 在保障医疗权利时充分的享受福利权的待遇。 (二)从权力限制和国家保障义务的角度 1.宪法中国家权力限制的必要 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力制约国家权力。公民 权利是人固有的,被宪法确认的,而国家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赋予的,是为民所用的, 人民当然可以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国家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以为人民谋利, 6 刘晨静: “特殊群体的权利保障-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群权利秩序的和谐构建” , 法制与社会2009 年 7 月。 7 姚玉良: “公民福利权在我国的确立及保障” ,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第 14 页。 8 宪法第 14 条: “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9 宪法第 45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的权利。 ”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7 也可以因行使不当侵害公民的权利,这种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对国家权力加以限制。 10宪 法第 2 条 11、 第 3 条12的规定都体现了对国家机关权力的限制, 防止出现权力滥用的状况。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首要问题就是就医权由谁来保障,如何避免一个正常人“被精 神病” 。 2003 年 10 月, 河南漯河人徐林东在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后被漯河市郾城县 大刘乡党委、政府有关工作人员送进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2010 年 4 月 25 日,徐林东 被亲戚从漯河市精神病医院接回家。随后,4 名“徐林东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免职。据 查,其中 3 人涉嫌滥用职权、弄虚作假,伪造徐林东入住精神病院所需的有关证明。 13判 断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患者这不单单是一个医学的范畴,更是一个法律程序的问题。近 些年来,社会生活中出现一种现象,一部分人利用国家权力基于社会控制或者极个别人 的利益诉求,通过与精神病院的合谋,把一个人认定是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院强制医 疗,从而剥夺了一个正常人所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自由。还有一种情况也是经常被 忽略的,那就是诊断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人单纯的由国家机关指定的某个医疗机构决 定。而这个医疗机构的医生往往使用的更多是一套概念性的标准,比如把“对人过分冷 淡,寡言少语,动作慢”这些特征作为排查疑似精神病患者的线索。但事实上,一个人 有了这些特征,有可能是他确实是精神病患者,也可能仅仅是由于长时间的情绪不佳引 发的心理问题而已。假如权力机构强行把一个人送进精神病鉴定机构,那么由于这些概 念性的判断标准和权力机构对精神病鉴定者的先入为主描述的影响, 这个人几乎只能被 诊断为精神病人。 14精神病诊断的标准虽然属于医学概念,但它并不完全具有医学的专 业性和科学性。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无法通过仪器来检查,以便客观的来进行判断,而是 由精神病鉴定者来主观判断。诊断的结果往往是根据送“精神病患者”来进行精神病鉴 定的权力机构的描述和与这个“精神病患者”的一些简单交流所做出的。如果这个正常 人说受到了迫害,有进行激烈反抗的行为,精神病鉴定者恰恰会认为这些症状刚好符合 精神病诊断标准当中的“狂躁”之类的描述。 “精神病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医 学问题,更是一个涉及道德、法律的问题。如果由于国家机关权力的滥用而把一个正常 的人诊断为精神病人,那么侵害的不单只是宪法所保护的这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人 身自由等,还包括社会的公平性、稳定性以及法律程序的严格性。因此,有必要从权力 10 张晓琴: “论宪法上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利” , 武汉大学学报 ,第 59 卷第 3 期。 11 宪法第 2 条: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12 宪法第 3 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13 年 12 月 22 日最后访问。 14 石勇, “精神病、权利及国家责任” , 南风窗 ,2012 年 10 月第 21 期。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制约的角度来限制某些国家机关过大的送诊精神病患者”的权力,最大程度的保证公民 不被随意的“精神病” 。 2.宪法中国家保障义务的要求 国家对人权的尊重义务与保护义务是相互联系的,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求 在国家行使权利过程中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更进一步要求为国家承担促进人权完满 实现的义务。国家应当创设条件,为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有效的 支持和帮助,以不断满足实现人权的现实需要,不断发展和丰富人权的内容。 15我国宪 法第 21 条 16的规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部门 2009 年 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 1 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 晓率不足五成, 就诊率就更低。 另有研究数据显示, 我国重型精神病患者人数已超过 1600 万。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 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 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五分之一, 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丧失的五 分之一,预计到 2020 年,这一比率将升至四分之一。 17但是,精神病的医疗资源却很稀 缺,到目前为止,全国的精神科床位仅有 20 万张左右,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所属的精 神科医生加起来大约两万人。 换句话说, 我国大约每五万人拥有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 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每两万人拥有一位精神科医生。除此之外,精神病的治疗费用也是 极为昂贵的。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吃药,即便按照最便宜的药物 来算,差不多每个月也要一两万元左右,而目前我国仅规定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属于医保 范围。精神病人绝大多数都需要长期的门诊治疗,有的甚至需要长期的住院治疗,精神 病也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的家庭甚至有多个精神病人需要治疗,沉重的医疗负担让 这些家庭备受煎熬,对精神病的治疗望而却步。精神病的高发病率和低治愈率,使得大 量的患者忍受疾病痛苦和人们歧视的双重折磨,成为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之一,成为社会 的沉重负担。这些患者或在社会上流浪,受到侮辱和歧视;或长期被锁在家中,镣铐缠 身;更有甚者,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性症状的支配下,出现伤人、纵火行为,危害社会, 15 “人权的国家保障义务” ,引自: 16 宪法第 21 条: “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 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保护人民健康。 ” 17 “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超 1 亿 重症人数逾 1600 万” , 中国医药导刊 ,2010 年第 10 期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9 不仅给病人家庭带来痛苦和深重负担,而且给社会带来困扰和不稳定因素。我国宪法第 51 条规定了我国公民在行使自身权益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 而精神病人的特殊性 导致其极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预防犯罪,虽然刑法对精神 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依照宪法的精神,国家有义务和责任向精神 病患者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促使其精神疾病痊愈,尽早回归到正常社会生活当中去, 不对无辜的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国宪法第 45 条 18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保障义 务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为了降低精神病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国家有必要承担起那些无法 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责任,落实好国家的保障义务。 三、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现状 法律体系是指有若干个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而组成的法律有机体。 若干 法律规范能否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法律体系,取决于这些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是否 相同。按照这一标准,众多保障精神病患者医疗权利的法律规范就可以组成一个有机整 体,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即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法律体系。 1.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渊源性结构体系 (1)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对社会 进行制度安排的基本形式,经历了由单一的政治制度安排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 的全方位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宪法是我国最根本的法的渊源,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 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宪法第 33 条 19的规定和第 45 条20的规定是精神病人医疗 18 宪法第 45 条: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前提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 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 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 19 宪法第 33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 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权利保障的首要依据,其他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完善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相关内 容。 (2)法律 在我国,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是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渊源。 目前,我国法律中关于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刑法 、 民法 通则 、 刑事诉讼法以及精神卫生法 。 刑法第 18 条 21中明确了精神病人造成危 害后果的刑事责任,提及政府可以因此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 民法通则第 13 条 22中 规定了与精神病人相关的民事责任能力以及其从事民事活动所造成的后果如何认定。 新 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具体有关规定,明确了强制医疗的 司法程序。比如第 285 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第 289 条: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决定和执行实行监督。刚出台不久的精神卫生法 则是从权益保障,非自愿住院医疗制度,预防康复制度等方面对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保 障做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系统阶 段。 (3)行政法规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各项 法规称为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我国制定的行政法规当中关于精神病 人医疗权力保障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3 条 23规定当中。 (4)其他规范性文件 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指行政机关及被授权组织为实施法律和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 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或规章以外的决定、 命令等具有普遍性行为规则的总称。 在我国 精 神卫生法出台前,各地方政府在解决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问题上逐步摸索,制定 20 同前注 18。 21 刑法第 18 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 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他的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 22 民法通则第 13 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 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23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13 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 但是应当责令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 精神病人医疗权利的法律保障 11 了结合地方特点的精神卫生规章制度。比如,上海、北京、宁波、杭州、无锡等地都相 继出台了精神卫生条例,具体规定了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的相关内容,更好的保障了 精神病人的医疗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精神病人医疗权利保障法律体系。 (5)我国参与的国际公约 我国于 1998 年 10 月 5 日签署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 2001 年 3 月 27 日批准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关于公民生命权平等权,自 决权,人格尊严,人身自由和安全的相关规定都积极促进了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 保障的建设。 2.我国精神病人医疗权利法律保障的内容性结构体系 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工作在走了 27 年艰辛路程后终于在 2012 年 10 月 26 日通过表 决。精神卫生立法既要保障正常人不“被精神病” ,同时还要保证精神障碍患者获得有 效救治,防止个别的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危害行为,三个方面如何平衡,是个难题,其中 一些权利相互矛盾。正因如此, 精神卫生法历经近 30 年才出台。 24精神卫生法 的颁布首先从法律规定上给与了精神病患者救助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是一部保障精神病 人权利的法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保障了真正的精神病患者得到医疗救助的 权利, 精神卫生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给予特别关注和切实保障,宣示精神 障碍患者享有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还确立了患者获得救治、知情同意、 司法救济等权利的具体制度,并规定了侵害患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精神卫生法 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加强了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建设:一是鼓励和支 持开展精神卫生专门人才培养,加大对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精神卫 生工作人员待遇水平。二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将精 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扶持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精神卫生工作。三是政 府建设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精神障碍医疗和康复机构, 综合性医疗机构按照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其次,保障正常人不受精 神病患者伤害与侵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日语阅读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勤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政治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老师常用试卷及答案
- 智力找字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简阳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 美白护肤品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南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
- 能量回收与再利用系统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耳穴压豆定位治疗仪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避孕药具宣传咨询方案
- 2025~2026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含答案】
- 中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方案专家共识(2025年)解读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汽车租赁行业的应用场景与市场分析报告
- Hytera海能达HM780 说明书
- 辽宁省点石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九连环解法教学课件
- 智慧城市的数据中心基石建设方案
- 销售目标管理课件
- 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性路径探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