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西二学期九年级三次质量调查_第1页
天津河西二学期九年级三次质量调查_第2页
天津河西二学期九年级三次质量调查_第3页
天津河西二学期九年级三次质量调查_第4页
天津河西二学期九年级三次质量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河西二学期九年级三次质量调查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3 分) 一 .(本大题共 10 小题, 1 7 小题每题 2 分, 8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 23 分) 第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恣情 骄健 脍炙人口 因地制宜 B. 煦暖 徇职 变幻莫测 谈笑风生 C. 修葺 锻炼 与日俱增 淋漓尽致 D. 秘诀 报负 姹紫嫣红 抑扬顿挫 2.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态度) B.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牢固,有韧性) C.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写文章的功夫) D.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马虎,不讲究) 3. 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愈近山口,风声愈响,如雷鸣,如山崩,如海啸,如十万名战士在呐喊冲锋。 B. 大海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摆好姿势,弓起脊背,像一头西班牙斗牛拼死向堤岸冲来。 C.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吗? D. 东 方渐明,天空万道霞光,美丽壮观,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可能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 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A. B. C. D. 5. 对下面句子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软科学作为独立的科学而受到普遍重视,在世界范围内,从当前的发展速度看,其必将在广泛的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A.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对软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B. 这句话强调了软科学当前飞速发展的必然性。 C.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重视软科学的原因及软科学发展的前景。 D.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重视软科学的原因。 6. 对下面句子所对应的人物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白居易) B.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 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C.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诸葛亮) D. 译书尚未成,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囚徒一诗由牢狱中与“我”做伴的一只雏鹰展开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热切向往。 B.黎明的通知一诗运用象征的手法,“黎明”是“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它象征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光明的到来,幸福生活的到来。 C. 王维的汉江临眺一诗,描写 了汉江的地理位置和浩瀚的水势,为我们展示了江水波澜起伏、高山为雾气笼罩而时隐时现的自然景象。 D.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从听觉的角度描写风的狂暴性格,再现了震撼人心的战斗场面。 阅读发问的精神片段,回答 8�;10 题。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 ,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 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支配了人类思想。” 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孔。 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 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8. 选段论证的论点是( ) A.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B.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 C. 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D.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 端。 9. 选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道理论证 B. 举例论证 C. 对比论证 D. 比喻论证 10. 下面有关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段依次举了牛顿、瓦特、释迦牟尼、孔子的事例,用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 B. 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为了引起下文。 C. 第段文字可以删掉,不影响全文意思的表达。 D.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来进行论证,语气强烈,说服力强。 第 II 卷(共 97 分) 二 .(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3 分) 填上原作空缺的部分,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 句子。( 8 分) 11.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 。北极朝廷终不改,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3 分) 1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 。( 二章)( 3 分) 13. 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直接抒发伤感情绪的句子是: 。( 2 分) 阅读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片断,回答 14�;17 题。( 9 分)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4.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B. C. D.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3 分) 16. 用原文语句回答。( 2 分) 选文集中表现作者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句子是: , 。 本文题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选文中点明宴游的句子是: , 。 17.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跟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内容上都写到了游山赏景、颓然酒醉、日暮迟归,但两篇名作在写景记游时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不是也相同呢?谈谈你的看法。( 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8�;20 题。( 6 分) 孙叔敖杀蛇 孙叔敖,楚之令尹也,治国有功,楚人誉之。其幼时, 尝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吾闻之,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母曰:“尔有阴德,神必佑之,毋忧。” 注释: 令尹:国相。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 分) 向者吾见之( ) 尝出游( ) 蛇今安在( ) 神必佑之( )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归而泣,其母问其故。 20. 从杀蛇这件事可以看出,幼年的孙叔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分) 三 .(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5 分) 阅读在那颗星子下一文,回答 21�;27 题。 在那颗星子下 �;�;记我的中学生时代 舒婷 母亲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交错成荫。夏天,海风捋(注)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像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的梦中。 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过。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 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 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爬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耍,还是把玩耍当作读书。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英语期末考试前夕,是个星期天的晚上,我串通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 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长得还神气。 电影还没有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地空了。我的三个“同谋”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由于良心的 ( qin)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 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 (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我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 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翻开书,眼前就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作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 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 b-e-a-u-t-i-f-u-l, 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有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叽里咕噜。 考卷一发下,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 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了,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 beautiful 这个单词还是错了,狠狠被扣了七分,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上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题考过 。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放学后,林老师在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 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 “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下些什么?”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 的星星。在我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注释:捋: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 2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 2 分) 惴惴然( ) ( qin)责 22.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点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 分) 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 23. “我”明明违反规定去看电影,遇见老师后不仅不心虚,反而“撮起嘴唇”,吹起口哨,说说“我”的心理活动。( 2 分) 24. “翻开书,自然而然有了选择”,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 分) 25. “我”的英语考试考了 113 分 ,林老师也给了“我”一个“优”,可她为什么要“重新逐题”再考“我”一次?说说你的理解。( 2 分) 26. 结合全文,请你说说林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3 分) 27. 文中所写的一件小事,实际上是“我”的一次教训,作者为什么不说成是“警钟”,却说它“像一只小铃”?( 2 分) 四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9 分) 28. 改写画线的句子,使之成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 3 分)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画; 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你要去开垦它。 29. 仿照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以“思想”和“意志”开头,各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3 分)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辉煌。 思想, 。 意志, 。 30.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消息。(不超过 18 个字)( 3 分) 昨天上午,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我国内地第一家民营航空运输企业 �;�;奥凯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开通了首次航班。 奥凯航空有限公司是由三家公司和三名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的,主运营基地设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第一批通过民航总局批准成立的民营航空公司。首次航班从天津飞往长沙�;�;昆明,先期按照民航总局的票 价改革方案进行市场销售,今后将推出多种折扣优惠,向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机票价格。 五 .(共 50 分) 31. 作文( 50 分) 人生路上充满着挑战,挑战首先是挑战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敢不敢迈开第一步是挑战,要不要改变不适当的行为习惯是挑战,愿不愿承担应负的责任是挑战,能不能承认错误也是挑战,等等。 请以“挑战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文章不少于 600 字。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三次质量调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I 卷(共 23 分) 一 .( 23 分) 第 1 至 7 题,每题 2 分 1. C 2. B 3. D 4. A 5. C 6. A 7. D 第 8 至 10 题,每题 3 分 8. D 9. B 10. C 第 II 卷(共 97 分) 二 .( 23 分) 11.( 3 分)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西山寇盗莫相侵(每句 1 分,有错漏的句不给分) 12.( 2 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句 0.5 分,有错漏的句不给分) 13.( 2 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句 1 分,有错漏的句不给分)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