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一: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一)了解记叙文的分类1. 写人的记叙文。 2. 记事的记叙文。 3. 状物的记叙文。 4. 写景的记叙文。 5. 夹叙夹议的记叙文。(二)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篇记叙文主要写的不外乎人物和事件。事由人做,人物要靠事情来表现,人物要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从事活动,事件有起因和结果,因此,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交待清楚,是将记叙文写清楚的基本要求。(三)简要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重点、难点、热点)1. 能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熟悉文章内容,能指认有关片断描写的人物是谁。 (2)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3)能说出并分析文章中刻画人物形象所用的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细节、正面、侧面描写等) (4)能分析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正面描写入手,如故乡中的杨二嫂。(2)从侧面描写入手,如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姑娘。(3)从细节描写入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若干细节对刻画鲁提辖这一人物的作用。(4)从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如范进中举中的世态炎凉。(四)懂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重点、难点、热点)1. 多义词某一义项的选用,但比一般的不需要语言环境就能解释词义的题目难得多。如:(1)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忘记带领结(马虎、不讲究)(2)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秘密) 2. 说出文中代词所指代的内容。 (1)代词的种类。A. 人称代词。 B. 疑问代词。 C. 指示代词。(2)要准确说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必须注意A. 了解有关代词的用法。如: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男女兼指。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B. 弄清代词所指代的是词还是句子,准确截取。C. 有些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紧挨着代词,有的则隔了不少其它的内容。D. 有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摘出,有的则需要自己归纳。3.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引伸义。(这一意思在字典词典上查不到,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词的引伸义就不存在。)如:我已经完全卷入了漩涡,不得不继续这场斗争。(由“比喻牵累人的事”这个意义引申为“比喻竞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4. 某些用了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的词语。(如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的一些词语、某些说反话的词语)5. 某些概括了具体内容的词语。(要求说出具体概括的内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联系具体的语境。(2)联系立意和主题。(3)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4)联系词语的色彩。(5)联系描写和修辞的角度。(6)联系表现手法。 (五)体会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重点、难点、热点)1. 语句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句的客观意义:指语句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又叫本义。(2)语句的表达义:就是蕴含在语句里的说话人对事态或事理的认识、态度、思想、感情。(3)语句的语用义:是语句的表达作用,是指作者说出或写出语句的目的。2. 语句的字面含义的分析方法。(1)通过分析语句的语法结构理解其客观意义。(2)通过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句式特点理解语句的表达义。3. 语句的隐含义(深层含义)语句的隐含义是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分析理解语境的隐含义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依据语境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2)从比喻、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中领会语句的隐含义。(3)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时代背景信息推断语句的隐含义。(4)根据全文的内容、中心意思和感情基调领会语句的隐含义。(5)调动自己的实际观察体验,领会语句的隐含义。 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能力。一般情况下,这些考查的词句在文中都有其特定含义,考生在解释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要符合文章的语言环境。(六)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的中心。(重点、难点)这里所指的记叙文的结构层次包含两层内容:一是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二是一个自然段内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分析全文结构的主要依据有四点:(1)时间、空间的转变。文中时间、地点的语言标志即是划分文章结构的主要依据。(2)人物、场景的变化。这常常是记叙文结构层次的界限。(3)选材角度的变换,抒情、议论的穿插,也常常是结构层次的交接处。(4)抒情散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此外过渡段、过渡句常常是文章各部分(或各层次)的衔接处。分析自然段内部的层次先要找中心句或关键句。然后看段内内容是怎样支撑中心句的。还要了解段内层次的几种形式,如连贯式、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再结合具体内容思考。概括段意或段内层次的大意可通过摘录中心语句、组合相关内容或自己归纳等方式。(七)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态度或感情。(重点、热点)1. 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这种考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涵,是否对文章的中心了然于心。其文题的设置常与文章的标题结合在一起。如:2003年重庆市阅读题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的第(1)题为: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回答。这种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要探寻文章记叙的事件的核心。解题策略:对于这种问题最好不要急于做出回答。在做题时不妨先从其它题目入手,而把这种问题放在最后。在读透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线索,弄懂文章题目的表面含义和内在含义,然后组织语言,完成答案。 2. 把握文章的思路。检验考生是否掌握文章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考生将叙述的过程写出来,也就是理出文章的脉络。 3. 记叙文中要抒发的感情,主要有赞颂、热爱、喜悦、愤怒、忧愁、哀伤、悲痛、憎恨、同情、感激、指责等。 4. 记叙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大致有:(1)在文中直接抒情,如回忆我的母亲第一节。(2)把感情寄寓在所叙的事中,如我的老师(3)把感情寄寓在所描绘的事物中,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4)把感情寄寓在所描绘的景物中,借景抒情,如春(5)把感情寄寓在议论中,通过议论抒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部分。(八)知道记叙的顺序。记叙文阅读题,常常会设计考查记叙顺序的试题,在记叙文中,叙述贯穿全篇,描写结合叙述进行;而抒情、议论则以叙述、描写为基础,叙述先后的安排与全篇段落结构的安排密切相关。因此,考查记叙的顺序,也是对记叙文阅读中基本结构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所谓记叙的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序、倒叙、插叙。 (九)识别文中起过渡或照应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重点) (十)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正确划分段落或层次。(重点、难点)1. 线索阅读记叙文不能不注意文章的结构。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通常称之为谋篇布局。而线索则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在中考语文试题中,记叙文阅读题常设计关于线索的试题,目的就在于检测考生是否能把握文章内部组织构造的能力。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它由许多因素决定,诸如文中的内容、文体的特点、写作风格等等,致使文章的线索出现了多种形式。如:(1)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这三个事例可以说是文章的“部分”,要把“部分”组成“整体”,就得有条线索,这条线索就是志愿军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优异品质。(2)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我”的活动为线索。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串联起“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从而反映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3)以物为线索。如枣核以枣核为线索。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线索。(4)以人物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小蜜蜂的感情从一开始的疙疙瘩瘩,到不觉对小蜜蜂“动了情”,以致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为线索。白杨礼赞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线索,把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构成一体。我的老师以回忆、依恋、思念自己的老师为线索。(5)以时间、空间变化为线索。老山界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线索。游记一般都用时空为线索。记事的记叙文,按事件自身的发生、发展、结局来写,往往以时间为线索。 2. 划分段落层次(1)以记事为主的。 A. 记一件事的,就可以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段落,有时也可以按时间的推移或地点的转移来划分。B. 如果是写了几件事,就可以按事件来分段。(2)以写人为主的。写人离不开事(事因人生,人因事显),但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即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就可以依这几件事所表现人物的特点来化分段落。(3)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这要看写的是一处景物还是几处景物。如果写的是一处景物,就依写景的顺序(或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为依据划分段落;如果写的是几处景物,就可以这几处景物为依据来划分段落。(十一)说明详写、略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重点)1. 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的人和事件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串着文章的始终,贯串在对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2. 这里讲的详略即详写、略写。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有效地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十二)分析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难点、热点)(十三)区分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十四)分析不同表达方式对表现思想内容的作用。 1. 记叙(叙述)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 2. 描写可使人、事、景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3. 议论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4. 抒情可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十五)分析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明、周密、生动、形象等特点。(重点、难点、热点) (十六)要能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优美、精辟的语句。(重点、难点、热点)有些文章中的语言很形象,常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摹事物、说明事物、阐述事理、流露感情;有些文章用语很含蓄,常拐个弯子把所要说的话的意思说出来,使文章很耐看;有的文章语句优美、精辟,含义隽永,让人百看不厌。对这些形象、含蓄、抽象、概括、优美、精辟的语句,要学会欣赏,学会阅读,既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又能说出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在习作中,还要学写这类句子。(十七)要有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的能力。(重点、难点、热点) 1. 形象与描写都与人物和环境有关,描写是表现人物与形象的具体的手段和方法,而形象则是描写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2. 着重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是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把握人物的特征。二是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三是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3. 形象的范围不仅仅是人物形象,还包括景物形象,这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点,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景物,往往采用象征、寓意等方法来表达社会内容,它是“人”的“物化”,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小说多用此种手法。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以及景物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十八)给语段加一个标题。(重点)(十九)就文章某种写法谈点体会或看法。(重点、难点、热点)人是有个性的,文章也有个性,文章的个性就是写作上的特色,能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看出其某一方面的特色,是阅读能力高的标志之一,因为这反映了对文章的穿透力。近年来,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题,加大了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力度,体现了对阅读能力较高层次的考查。具体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1)从选材上看,有的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有的选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2)从结构布局来看,有的结构严谨;有的既严谨又灵活;有的结构精巧、独具匠心;有的采用双线索结构;有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3)从表达方式上看,有的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其性格特征;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4)从语言运用方面看,有的遣词造句准确、鲜明;有的风格朴实清新;有的含蓄幽默(二十)对文章修辞运用的理解与作用。修辞运用在记叙文中必不可少,修辞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修辞有两种,一是词语的铸炼;二是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项内容都是中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考查内容。 【模拟试题】担子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缕缕光亮。 在这条道上,这两双脚曾有过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人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二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地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进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但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爸,我来挑吧!”皮鞋人抢着担子,说。 “刚才是草鞋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您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许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瓷砖产品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
- 2025年度特色订餐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高标准预制砌块施工合同
- 2025年多媒体短信息服务合同五
- 2025产品陈列与售后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三七药材种植户贷款担保与购销合同
- 2025常用合同系列之动漫游戏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诸城市2024-2025学年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产品创新与研发报告
- 海洋风力发电市场前景:2025年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与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农业技术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高清版)DB34∕T 5154-2025 基于云制造的工业互联网架构要求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支一扶培训
- 2025年中国儿童游乐设施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新生儿42天体检要点解析
- 煤矿联网课题题目及答案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T/CASTEM 1007-2022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规范
- 初中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科研合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