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说明1 综合说明1.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 项目概况某公司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华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新集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并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一档煤炭企业.某煤矿目前是某公司现在正在生产的四对矿井之一,随着采场向西部和F10断层以北延伸,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地温越来越高,矿井通风能力尤其是西部进风能力和东部回风能力以及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为满足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正常生产接替的需要,实施改建工程。某煤矿于1993年7月1日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209年。1996年10月生产能力扩建至300万t/a。2006年经安徽省经信委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390万t/a。某煤矿井田面积25.261km2,开采深度-250-700米,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多水平开拓。本次改建工程设计生产能力为390万t/a,矿井服务年限为36.6a。资源储量51496.4万t;设计可采储量19995.8万t。某煤矿配套建有选煤厂一座,设计洗选能力为400万t/a,主要入洗本矿井原煤,采用跳汰工艺生产动力煤。本工程由现有工业场地区、改建工业场地区、新建风井场地区、场外道路区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24.70hm2,项目分区占地面积为现有工业场地区占地10.59hm2,改建工业场地区占地10.74hm2,新建风井场地区1.17hm2,场外道路区2.20hm2。工程占地性质包括:永久占地23.38hm2,临时占地1.32hm2;工程占地类型包括:耕地12.18hm2,采矿用地10.59hm2,交通运输用地1.93hm2。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开挖62.13万m3,填方8.39万m3,弃方53.74万m3,弃方全部充填采煤沉陷区。本工程不涉及移民拆迁。工程由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7.83亿元,其中土建投资9.01亿元。工程计划于2012年8月进入施工准备,2013年1月开工,2016年1月完工,总工期42个月(含施工准备期6个月)。1.1.2 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0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备案关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2006352号)。2011年7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编制完成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8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关于同意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项目备案的函 (皖发改能源函2011791号)。2012年5月,某院编制了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目前某院正编制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1.3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地处淮北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11.2mm,多年平均气温15.1,多年平均风速3.4m/s,1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量173.1mm ,多年平均10积温4898 ,常年主导风向为E。项目区土壤类型以姜砂黑土为主。项目区地带性植被属常绿落叶阔叶林带,项目区林草覆盖率为16.8%。项目区为北方土石山区,以水力侵蚀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微度,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为180t/(km2a)350t/(km2a)。1.1.4 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防治标准本工程方案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方案服务期为20122021;项目区不处在国家级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生产类三级标准。至设计水平年规划防治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9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2%,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2%,林草覆盖率17%。 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某煤矿改建工程基本满足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的一般规定、约束性规定、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殊规定等;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地方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要求,也符合国家、地方水土保持、土地资源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工程推荐的井口方案是基本合理的;工程总体布局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施工组织设计等基本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要求。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将会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1.3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合计917.08hm2,其中项目建设区75.76hm2,直接影响区841.32hm2。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现有工业场地区、改建工业场地区、新建风井场地区、场外道路区共4个分区,其中现有工业场地区占地面积58.47hm2;改建工业场地区占地面积12.68hm2,新建风井场地区占地面积1.17hm2,场外道路区占地面积3.44hm2。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工程建设扰动地表面积为24.70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75.76hm2,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开挖总量62.13万m3,填方8.39万m3,弃方53.74万m3。水土流失总量为2342.79t,其中背景流失量141.14t,新增水土流失量2201.65t。运行期采矿排放矸石约46.8万t/a,服务期内共产生矸石量327.6万t。用于充填沉陷区复垦造地。西区工业场地为本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也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各区防治措施及其工程量如下:(一)主要防治措施:1)现有工业场地区工程措施:矸石全部充填沉陷区后,进行土地整治,复垦。植物措施:中央工业场区空地内栽植乔灌木、花卉、撒播草籽、满铺草皮。临时措施:临时堆土场设置彩钢板拦挡,临时排水沟,植被防护。2)改建工业场地区工程措施:临时矸石周转场周边设置挡墙,场内修建盖板排水沟,接至场外八丈沟,盖板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沙池。水源井及输水管线施工后进行土地整治。植物措施:西区工业场地空地内栽植乔灌木、花卉、撒播草籽、满铺草皮。矸石周转场挡墙外侧设置防护林带。水源井及输水管线沿线撒播狗牙根草籽。临时措施:水源井施工中采取彩钢板挡护,临时堆土场设置彩钢板拦挡、临时排水沟,植被防护。3)新建风井场地区工程措施:新建风井场地施工前对场区占地范围内的表层土进行剥离,采用盖板排水沟接至场外农灌水沟,盖板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沙池。植物措施:场外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新中央风井场地空地内栽植乔灌木、花卉、撒播草籽、满铺草皮。临时措施:临时堆土场四周采用彩钢板挡护,并布设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4)场外道路区工程措施:场外道路两侧采用截水沟排至路两侧农灌水沟,设置沉砂池。采取挡墙防护。植物措施:场外道路两侧栽植行道树。临时措施:采用彩钢板挡护。(二)主要工程量:1)现有工业场地区a)工程措施土地整治10.30hm2。b)植物措施马尼拉草皮0.2hm2,香樟500株,冬青600株,桂花200株,月季600株。c)临时措施土质排水沟1000m,彩钢板1800m2,彩条布14000m2,撒播狗牙根60kg。2)改建工业场地区a)工程措施表土剥离3.08万m3,土地整治0.7hm2,排水沟2950m,挡墙1200m,排水管1772m,沉沙池2座。b)植物措施狗牙根草籽85kg,马尼拉草皮0.3hm2,香樟700株,广玉兰400株,冬青3400株,意杨1200株,桂花500株,月季5000株。c)临时措施:土质排水沟400m,彩条布8000m2,彩钢板800m2,撒播狗牙根40kg,沉沙池2座。3)新建风井场地区a)工程措施表土剥离0.59万m3,土地整治0.35hm2,盖板排水沟530m,沉沙池1座。b)植物措施马尼拉草皮0.4hm2,香樟500株,广玉兰400株,冬青1200株,桂花300株,月季2000株。c)临时措施:土质排水沟500m,彩钢板500m2,彩条布6000m2,撒播狗牙根15kg,沉沙池,1座。4)场外道路区a)工程措施截排水沟270m,挡墙600m,沉沙池1座。b)植物措施香樟400株,冬青4400株,意杨200株。c)临时措施:彩钢板1400m2。1.6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采用调查监测废与定点观测废相结合,以调查监测法为主。定点监测均采用沉沙池法和简易径流小区法,本方案共设置监测点位6处,分别布设在现有工业场地区(现有临时矸石周转场、改建工业场地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改建工业场地区(绿化空地)、改建工业场地区(临时矸石周转场)、新建风井场地区、场外道路区的排水沟出口处。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即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项目在整个建设期(含施工准备期)内必须全程开展监测,且要开展不间断监测。对在使用的临时堆土场、临时矸石周转场,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一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一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三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运行期,应加强对矸石排弃量以及临时矸石周转场的监测,对排放的矸石的去向、堆放应重点监测。1.7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方案投资估算总投资为1072.06万元(含主设181.84万元),其中:工程措施572.59万元(含主设121.84万元),植物措施168.35万元(含主设60万元),施工临时工程35.32万元,独立费用209.68万元,基本预备费48.25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37.88万元。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能够控制项目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运行安全,方案实施后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0.03hm2,整治扰动土地面积24.50hm2,植被恢复面积5.08hm2,设计水平年6项防治指标均达标,其中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8.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拦渣率为97.6%,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6.2%,林草覆盖率为20.6%。1.8 结论与建议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根据防治分区特点设置了不同的工程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布设植物措施,对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了具体的临时防治措施。通过预测评价,各项防治措施实施后,能有效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方案各项水保措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治理目标,治理效果显著,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不存在制约本工程项目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本工程建设可行。建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进一步复核运行期矸石排弃量,为减少水土流失以及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加强工程区地质勘察工作,并进一步优化施工进度安排计划,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以减轻水土流失量。附表: 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流域管理机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安徽省涉及地市或个数淮南市涉及县或个数凤台县项目规模390万t/a总投资(亿元)17.83土建投资(亿元)9.01动工时间2012年8月完工时间2016年1月设计水平年2016年项目组成建设区域面积(hm2)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现有工业场地区10.590.370.21改建工业场地区10.7443.285.27新建风井场地区1.1718.430.78场外道路区2.200.052.13合 计24.7062.138.39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续)重点防治区类型不在国家及省级重点防治区地貌类型淮北冲积平原土壤类型砂姜黑土、潮土、水稻土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植被类型常绿落叶阔叶林带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t/(km2a18035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917.08容许土壤流失量t/(km2a200项目建设区(hm2)75.76扰动地表面积(hm2)24.70直接影响区(hm2)841.32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75.76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t)2342.79新增水土流失量(t)2201.6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西区工业场地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2土壤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2林草覆盖率()17防治措施分 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现有工业场地区土地整治10.30hm2。马尼拉草皮0.2hm2,香樟500株,冬青600株,桂花200株,月季600株。土质排水沟1000m,彩钢板1800m2,彩条布14000m2,撒播狗牙根60kg。改建工业场地区表土剥离3.08万m3,土地整治0.7hm2,排水沟2950m,挡墙1200m,排水管1772m,沉沙池2座。狗牙根草籽85kg,马尼拉草皮0.3hm2,香樟700株,广玉兰400株,冬青3400株,意杨1200株,桂花500株,月季5000株。土质排水沟400m,彩条布8000m2,彩钢板800m2,撒播狗牙根40kg,沉沙池2座。新建风井场地区表土剥离0.59万m3,土地整治0.35hm2,盖板排水沟530m,沉沙池1座。马尼拉草皮0.4hm2,香樟500株,广玉兰400株,冬青1200株,桂花300株,月季2000株。土质排水沟500m,彩钢板500m2,彩条布6000m2,撒播狗牙根15kg,沉沙池1座。场外道路区截排水沟270m,挡墙600m,沉沙池1座。香樟400株,冬青4400株,意杨200株。彩钢板1400m2投资(万元)572.59(含主设121.84)168.35(含主设60)35.32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1072.06(含主设181.84)独立费用(万元)209.68基本预备费(万元)48.25水保补偿费(万元)37.88方案编制单位某院建设单位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电话闫红新 05515605888法定代表人及电话刘谊址/邮编合肥市阜阳北路355号 230041地址/邮编安徽省凤台县新集镇/232001联系人及电话韩俊国 05515602131联系人及电话陈宏圃真05515535145传院 第9页2编制总则2 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国投新集能源股份工程某煤矿改建工程的建设会对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破坏项目区的原有地貌、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本方案通过对工程影响区域水土保持现状的调查,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对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进行预测、分析,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从水土保持的角度评价主体工程的合理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证项目运行安全,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本方案报告书是某煤矿改建工程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主体工程设计的补充和完善,为工程的安全建设和运行服务。本方案报告书编制的目的和意义体现在:1)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义务,使因工程建设活动导致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避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2)提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分析本工程规模、施工方法与工艺等的基础上,方案报告书对本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及危害进行预测,结合项目区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需求,提出科学、系统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水土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3)为主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为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方案优化提供必要的依据,也为下一阶段水土保持初步设计奠定基础;4)提供监督管理技术依据。方案的编制有利于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为项目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监督、验收和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010年12月25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年11月18日,2004年6月26日修改)。2.2.2 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公布,第24号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第24号修改);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9号);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第28号令);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水利部第29号令)。2.2.3 规范性文件及地方规章1)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通知(水利部,水保1998483号);2)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3)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纲要(20062015年)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6186号);4)地矿部、水利部关于贯彻执行有关规定的通知(地发1993227号);5)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2004165号);6)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保监200522号);7)关于修订并重新印发安徽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缴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皖价费2006160号);8)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9)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10)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皖政199953号);11)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1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13)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14)关于发布2010年全国性及中央行政事业性单位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财综201120号);1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16)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综200878号)。2.2.4 技术规范和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8)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9)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1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1999);11)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2002年3月1日)。2.2.5 相关资料1)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委托书(某公司某煤矿,2012年5月);2)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院,2011年7月);3)关于同意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项目备案的函。(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皖发改能源函2011791号)4)安徽新集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2006年);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52633号);6)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储备字2006352号);7)安徽省淮南煤田新集矿区某煤矿矿井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8)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安徽省水利厅,2005年12月);9)安徽省水功能区划(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环境保护局编,2003年10月);10)其他相关资料。2.3 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项目区不处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也不处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内。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建设生产类三级标准。2.4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 的水土保持方针,减轻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及项目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注重项目区的景观与周边景观建设的协调,保证“三同时”制度得以落实。2.5 编制原则在符合国家有关水土保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本方案按照水土流失二级防治标准确定防治目标和施工进度,方案编制中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2)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3)贯彻预防优先,突出临时防护的原则。坚持强化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注重临时防护措施;4)生态效益优先,约束主体工程设计,综合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草”。植物措施配置时,草、花、灌、乔合理搭配,达到生态、景观与主体的统一。2.6 设计深度、方案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2.6.1 设计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2.6.2 设计水平年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指水土保持措施基本发挥效益的年份。本工程计划于2012年8月开始施工准备,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6年1月完工,因此,确定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6年。2.6.3 方案服务期本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确定本方案服务期为10年,即2012年2021年。某院 第129页3项目概况3 项目概况3.1 项目的基本情况3.1.1 项目工程特性项目名称: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建设地点: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建设单位:某公司建设性质:改建工程类别:大型井田范围:25.261km2资源储量:资源储量51496.4万t;设计可采储量19995.8万t。开采规模:390万t/a。服务年限:36.6a开采方式:采用立井、主要石门、多水平开拓。工程占地:总占地24.70hm2,其中永久占地23.38hm2,临时占地1.32hm2。土石方量:挖方55.25万m3,填方6.58万m3,弃方48.67万m3(主设)。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17.83亿元,其中土建投资9.01亿元。建设工期:矿山基建时间为42个月。预计2012年8月进入施工准备,2013年1月开工,2016年1月完工,总工期42个月(含施工准备期6个月)。项目基本组成表见表3.1-1,项目主要特性表见表3.1-2。3.1.2 地理位置某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城西约17km处,其东邻新集二矿,西接连塘李勘查区,北与张集煤矿相连,行政区划隶属凤台县新集镇管辖。本矿井交通十分方便。淮阜铁路从井田东南部通过。潘(集)谢(桥)及凤(台)张(集)公路从井田南部穿过。流经井田东北隅的西淝河常年有水,可通百吨机帆船,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工程地理位置示意见图3.1-1。表3.1-2 项目主要特性指标表一、项目的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某公司某煤矿改建工程2建设地点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3所在流域淮河流域4设计可采储量199958kt 5建设性质改建6建设规模390万t/a7服务年限36.6a8总投资17.83亿元9土建投资9.01 10电力接入中央区地面35kV变电所电源来自张集220kV区域变电所和新集二矿变电所。11用水量4312.61m3/d12建设单位某公司13建设工期2012年8月2016年1月,总工期42个月(含施工准备期6个月)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项目组成占地面积(hm2)长度(km)主要技术指标合计永久占地临时占地技术名称单位数量现有工业场地区10.5910.59井田范围km225.261km2改建工业场地区10.749.691.05资源储量万t51496.4新建工业场地区1.171.17设计可采储量万t19995.8场外道路区 2.201.930.271.37服务年限a36.6合计24.7023.381.32工业场地绿化率%15三、项目土石方工程量分区开挖回填调入调出外借废弃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去向现有工业场地区改建工业场地区37.954.000.28场外道路33.67沉陷区新中央区工业场地17.250.451.80场外道路15.00沉陷区场外道路区0.052.132.08西区、新中央风井场地55.256.5848.67备注:主设土石方工程量:改建工业场地区、新建风井场地区开挖量均指井巷工程量;西区场外道路回填0.28万m3由西区工业场地调入;新中央风井场外道路回填2.13万m3,除回填挖方0.05万m3外由新中央风井场地调入1.8万m3。3.2 项目组成及布置3.2.1 现有工程概况某煤矿于1989年12月开工,某煤矿于1993年7月1日建成投产。建设期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未进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但从该矿开工以来,某煤矿为了减少水土流失,营造良好的矿区环境,实际实施了较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期建设了完善的工业场地排水体系,工业场地按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不同的植物措施,场内和场外道路均栽植了行道树。运行期某煤矿也针对中央工业场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工程。某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209a。1996年10月生产能力扩建至3.00Mt/a。2006年经安徽省经信委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390万t/a。某煤矿配套建有选煤厂一座,设计洗选能力为400万t/a,主要入洗本矿井原煤,采用跳汰工艺生产动力煤。某煤矿地面现有2个场地分别是中央区工业场地和西风井工业场地。某煤矿现状地面总布置见图附图1。1)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某煤矿中央工业场地总占地面积为58.47hm2(其中:含储煤场3.7hm2,矸石周转堆场10.30hm2),工业场地内现建有混合井、副井和回风井3个井筒。生产区布置在场地西北侧,建有矿井生产系统的胶带输送机、主厂房、浓缩车间、原煤缓冲仓、装车仓、储煤场。辅助生产区布置在场地西南和东北侧,分别建有35kV变电所、机修厂、材料库及坑木场。场前区布置在场地东南侧,建有生产、行政办公大楼和生活福利联合建筑。某煤矿矸石堆场位于工业场地东侧、矿井铁路装车站末端处。铁路装车站位于工业场地北侧,铁路装车站与淮阜铁路平行。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附图2。2)现有西风井场地某煤矿现有西风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1.94hm2,场地内布置有西回风井、扇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等。现有西风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3)现有场外道路现有工业场地场前路为15m宽砼道路,长度约100m,接至新集镇创业路。现有工业场地货运路,为10m宽砼道路,长度约360m,接至新集镇创业路。现有地销煤道路为8m矸石填路,长度约910m,接至毛张路。现有场外道路占地面积合计1.24hm2。3.2.2 本工程概况某煤矿本次改建工程主要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正常生产接替的需要。在现有西风井扩建场地,场内增加1个西区副井,在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内北侧新建中央风井场地,增加1个中央回风井,将原有中央区工业场地的中央回风井改建为主井,同时提高矿井的煤炭提升能力和辅助提升能力。本次改建工程新增三水平,标高为-700m,主要承担-550-700m之间的煤炭资源开采,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及正常接替。某煤矿改建后地面总布置见图附图4。1)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改建情况:本次改建工程将现有中央区回风井改为主井,增设主井井架、主井绞车房、筛分车间、矸石仓和胶带输送机系统,在原生活福利联合建筑东侧增建区队办公楼,在原小汽车租赁公司处增建35kV变电所。将现有中央回风井通风机房拆除,通过对风道的回填,进行地基处理后,新建一筛分破碎车间;并对现0号转载点至1号转载点胶带机栈桥进行改造;新增一煤仓;新增两个15m的装车仓,对原有两装车仓上部的配仓胶带机进行改造,并新建新筛分破碎车间至装车仓胶带机栈桥,拆除原有栈桥。改建后中央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附图5。2)西区工业场地:在现有西风井北侧增设西区副井及辅助设施。按照建(构)筑物的功能不同分为场前区、辅助生产区。场前区位于场区的西北侧,平面布置有综合楼,场前设有绿化广场。辅助生产区位于场区的中部及东北侧,平面布置有副井、井架、井口房和提升机房、电机车库、消防材料库、水泥库、修理车间及综合库棚、锅炉房、注氮站、制冷站、日用消防水池及泵房。西区工业场地西南侧有水源井5处,永久占地面积0.15hm2,输水管线合计3.5km,临时占地面积1.05hm2,水源井及输水管线占地1.20hm2,纳入西区工业场地区。矸石临时周转场位于场区的东侧。现有风井区位于场区的南侧,区内现有设施保持不变。本次改建增设西区副井绞车房、井口房、泥浆搅拌站,风井周边布置有瓦斯抽采站、灌浆搅拌站、制冷站、锅炉房、日用消防水池及预留瓦斯发电站位置。窄轨铁路主要位于副井井口房周围,通过它可将副井井口房、矿井修理车间及综合库棚、水泥库、矸石翻车系统等地面建(构)筑物连成一体。场内采用道路与窄轨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场地北侧设有入口。西区工业场地新增用地面积为9.69hm2(含矸石周转堆场,水源井,现有场地)。工业场地围墙内绿化面积为0.95hm2,绿化系数为15%。西区工业场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3.2-2。西区工业场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 号项 目 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1新增工业场地用地面积hm26.34不含矸石周转场面积2建筑系数%303场地利用系数%614绿化系数%153)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本次改建工程在中央区工业场地和淮阜铁路北侧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南距离新主井约340m,场地内布置扇风机房和消防通道,新增占地面积为1.17hm2。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平面布置见图附图6。4)场外道路区1) 西区场外道路西区工业场地北大门紧靠淮南矿区潘(集)谢(桥)公路,此段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需要改造。改造后的道路即为西区场外道路,改造范围为自西区场地大门向东至王张公路与潘(集)谢(桥)公路交叉处,西区场外道路线路全长约0.66km。路基宽8.5m,占地面积合计0.64hm2,其中永久占地0.56hm2,临时占地0.08hm2。2) 新中央风井场外道路新中央回风井场外公路出大门向南跨过八丈沟,然后折向西北,在约0.6Km处折向西南再折向西北沿既有道路一直延伸接于新集公园东侧的既有公路,线路全长约1.61km,路基宽8.5m,占地面积合计1.56hm2,其中永久占地1.37hm2,临时占地0.19hm2。3.2.3 本工程与现有工程关系本工程为改建工程,含现有工业场地,西区工业场地、新中央风井场地。本着“以新带老,充分依托老区”的原则,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确定本次现有工程区改造合理利用现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西区工业场地在原址基础上增加场地占地,增加副井以及工业场地设施。中央区工业场地利用现有回风井改为主井并改造原有生产系统、新增变电所、区队办公楼,另外在工业场地北侧增加中央回风井场地。本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某煤矿及西风井场地及建筑物,满足地面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结合场内外运输及地面条件,做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本方案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现有工程水土保持情况进行调查,现有工程水土防治措施齐全,本方案仅对现有场地施工区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量。项目各分区现有工程与本工程新建与利用已有设施情况如下:1)现有工业场地区现有工程:现有中央区工业场地内现建有混合井、副井和回风井3个井筒。生产区建有胶带输送机、主厂房、浓缩车间、原煤缓冲仓、装车仓、储煤场等。辅助生产区建有35kV变电所、机修厂、材料库及坑木场。场前区建有生产、行政办公大楼和生活福利联合建筑。本工程:本次改建工程将现有中央区回风井改为主井,增设主井井架、主井绞车房、筛分车间、矸石仓和胶带输送机系统,增建区队办公楼、35kV变电所、筛分车间。其余利用原有中央区工业场地设施,场外运输利用现有道路。2)改建工业场地区现有工程:现有西风井工业场地内布置有西回风井、西区扇风机房、西区压风机房、35kV变电所等。西区工业场地场外道路现为淮南矿区潘(集)谢(桥)公路,此段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需要改造。本工程:在现有西风井北侧扩建,按照建(构)筑物的功能不同分为场前区、辅助生产区。场前区布置有综合楼,场前设有绿化广场。辅助生产区布置有副井、井架、井口房和提升机房、电机车库、消防材料库、水泥库、修理车间及综合库棚、锅炉房、注氮站、制冷站、日用消防水池及泵房。现有西风井位于场区的南侧,区内现有设施保持不变。本次改建增设西区副井绞车房、井口房、泥浆搅拌站,风井周边布置有瓦斯抽采站、灌浆搅拌站、制冷站、锅炉房、日用消防水池及预留瓦斯发电站位置。3)新建风井场地区现有工程:风井区场外道路现状为碎石路面,长度为1.61km。本工程:本次改建工程在中央区工业场地和淮阜铁路北侧新建中央回风井场地,南距离新主井约340m,场地内布置扇风机房和消防通道。新增中央区回风井井筒净直径6.5m。井筒内装备密闭玻璃钢梯子间,担负中央区回风任务并兼作矿井安全出口。新增中央区通风机房内选用MAF-3300/1850-1G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用一备。3)场外道路区现有工程:现有工业场地场前路为15m宽砼道路,长度约100m,接至新集镇创业路。现有工业场地货运路,为10m宽砼道路,长度约360m,接至新集镇创业路。现有地销煤道路为8m矸石填路,长度约910m,接至毛张路。现有场外道路占地面积合计1.24hm2。本工程:改造后的道路即为西区场外公路,改造范围为自西区场地大门向东至王张公路与潘(集)谢(桥)公路交叉处,西区场外公路线路全长约0.66km,采用厂外道路三级标准,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为7cm沥青碎石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35cm石灰土底基层。新建风井场外道路利用现有场外道路改造,采用厂外道路三级标准,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为7cm沥青碎石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35cm石灰土底基层。现有工程与本工程关系对照详见表3.2-3。表3.2-3 本工程与现有工程关系表工程分区现有工程本工程依托关系现有工业场地区中央区工业场地:1. 混合井:井筒净直径7.2m,主要用于提煤、下料和进风。副井:井筒净直径6.5m,主要用于提矸、提人、下长材和进风。装有梯子间,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中央回风井:井筒净直径为5.5m,专用于回风,并安装有梯子间。2.现有两个压风机房40m3,瓦斯抽采站,热电厂锅炉房,现有一套完善的排矸系统,建有绞车房、推翻车机房、水冲扩堆泵房、吸水井含水池等。3.布置有选矸楼、中央回风井通风机房、坑木加工房、油脂库、机修车间、各类泵房、转载点、栈桥等辅助生产设施,建筑体积29956m3。4.矿行政办公楼、综合化验办公楼、井口浴室、矿灯房、变电所、等候室、安全监控及通讯中心、井口保健急救站、食堂、招待所、车库、选煤厂行政综合楼、热交换站等设施,总建筑体积80721m3。现建有35kV变电所一座。5.设矿井水处理站1座,设计处理规模16800m3/d,设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m3/d。6.敞开式原煤储煤场一座,占地面积3.7hm2。目前中央区矸石堆场堆存量为70万m3,占地面积10hm2,堆高39m。7.现建有35kV变电所一座。中央区工业场地:1.将现有中央回风井改为新主井。新主井担负矿井的部分煤炭提升并兼部分进风任务。2.拆除中央回风井通风机房。3.中央区矿井水处理站现有设计能力满足改造工程需要。增加1000m3生产水池2座,以满足矿井水回用需要。4.中央区工业场地内新建一座区队楼,面积为933m2。5.中央区两回路35kV供电电源取自张集(220kV)区域变电所,新增一回路取自毛集220kV变电所。新建一座35kV变电所,所内设2台SZ10-31500/35、35/6.3kV变压器。1.将现有中央回风井井筒,改为主井。2.中央区其它生产设施及辅助设施、行政设施均利用现有设施。表3.2-3(续) 本工程与现有工程关系表工程分区现有工程本工程依托关系改建工业场地区西区工业场地:1.布置有1个西回风井。井筒净直径为5.5m。2.西回风井扇风机房内装备两台GAF26.6-15-1扇风机,一用一备。3.西区压风机房:现布置两台ML-60/0.75压风机,一用一备,预留一台位置。4.西区风井场地设置一座35kV变电所。另外低热值电厂和瓦斯电站,均作为矿井用电的补充电源。1.新增西区副井井筒净直径7.2m,井筒深度755.5m,担负矿井的大件提升和西区的辅助提升以及进风,并兼作西部的安全出口。2.新增中央区通风机房内选用MAF-3300/1850-1G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用一备。3.将原西区回风井中D159压风管路改至西区副井,管径为D325。4.新建一座瓦斯抽采站,安装2趟D63012mm抽采总管。5.新建西区排矸系统。新建矸石临时周转场绞车房、推翻车机房。新建带式输送机将矸石运往塌陷区系统。6.新增水源井5座(4用1备)。7.新建西区工业场地污废水收集及处理系统。新建西区工业场地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000m3/d。8.增设变电所、泵房,机电修理厂、综合设备库等设施。9.增设临时矸石周转场3.2hm2。10.西区两回路35kV供电电源取自张集(220kV)区域变电所。新建35kV变电所一座,所内装设2台16MVA 35/6.3kV主变压器。1.扩建工业场地。2.利用改建主井提升煤炭,利用西区新建副井和中央区副井提升系统提升矸石、材料及人员。3.利用现有中央区和西区的压风系统和设备。4.西区新建给排水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站。5.矿井排水利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高频仪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小学1-6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每日一练
- 2025年血橙提取物化妆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多功能抑尘车项目合作计划书
- 父亲的拥抱阅读答案 父亲让我抱抱你 答案
- 消防设施检测合同范本(2024版)
- 2025年绝缘材料:绝缘套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合作协议书
- 教育法规执行中的挑战与对策
- 2025年PU系列水乳型聚氨酯皮革涂饰剂项目建议书
- 部编八下语文游记阅读训练题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 保修管理控制程序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12513-2006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课件
- 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总平面图6
-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课件
- 生物安全自查表
- 广州小升初-学籍表打印版
- 天津市-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 公司一年完税证明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