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61页)
编号:3429478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3.1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2-26
上传人:缘****1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方**(实名认证)
河北
IP属地:河北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医院
感染
资料汇编
- 资源描述:
-
新生儿医院感染资料汇编.zip,新生儿,医院,感染,资料汇编
- 内容简介:
-
暖箱管理及新生儿院感防控 新生儿科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2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3 新生儿死因 4 13 15 20 52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类 5 病原学变迁 6 NICU开展 气管插管留置导管抗生素应用院内感染等 感染途径 1 产前感染 prepartum 2 产时感染 duringlabor 3 产后感染 postpartum 7 感染途径 产前感染 母亲感染 羊膜炎等产时感染 羊膜早破 产程过长 产道细菌上行感染致羊膜炎等 病原体以G 杆菌为多 8 感染途径 产后感染 多途径皮肤粘膜 消化道 呼吸道等院内感染 nosocomialinfection 1 不洁诊疗器械2 患儿之间3 医护人员手 G G 菌 真菌等 原发感染有关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10 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 nosocomialinfections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 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1 院内感染的分类 外源性感染 exogenousinfections 又称可预防性感染或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 预防措施 消毒 灭菌 隔离 屏障护理等 12 院内感染的分类 内源性感染 endogenousinfections 又称难预防性感染或自身感染 病人体内的正常菌通过移位或活动造成的感染 预防措施 1 避免扰乱破坏病人的正常防御机制 2 合理使用抗生素 3 治疗潜在病灶和带菌状态 4 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污染措施 13 判断医院感染 时间 有潜伏期的 住院日 潜伏期无潜伏期的 48小时 部位 不同部位 病原体 新的病原体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4 院感事件 2008年 西安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导致8名新生儿死亡 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 病房物体表面 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 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 发现细菌超标严重 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 15 院感事件 2009年3月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重大医院感染事件 造成5名新生儿死亡 对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取样检测结果显示 暖箱污染严重 清洁消毒不彻底 新生儿吸氧所用湿化瓶不更换 16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17 新生儿暖箱的使用 目的 用科学方法创造一个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使患儿保持体温稳定 提高未成熟儿的存活率 18 暖箱功能 1 根据需要调节温度2 能保持适当湿度3 可调整吸入氧浓度4 有隔离作用 暖箱工作原理 采用空气循环系统对温度 湿度进行控制 19 外界空气 过滤网 风机 回风口 恒温罩 加热器 进风口 温度传感器 20 暖箱操作方法及程序 1 评估 评估患儿的病情 胎龄 体重 日龄 体温 2 入箱前准备 选用消毒后备用暖箱 接通电源 检查各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将适当的蒸馏水加入水槽内 将暖箱调至所需温度预热 根据医嘱及早产儿出生体重与出生天数调节暖箱温度 湿度 21 3 入箱前核对患儿姓名 床号 登记号 腕带及暖箱温 湿度 箱温稳定后将患儿放于箱内 不加盖毯子或被子 4 入箱后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未达正常时 每30min测量一次 体温稳定后每4h测量一次 记录体温和箱温 22 各种操作集中进行 操作可从边门或袖孔伸入进行 尽量少开箱门以免箱内温度波动 患儿需要暂时出箱操作或检查时应注意保暖 注意手卫生 入箱操作 检查 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 交接班时应交接暖箱使用情况 23 暖箱使用注意事项 1 暖箱不宜置于太阳直射 有对流风及取暖设备附近 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2 要掌握暖箱性能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并要定期检查 维修 监测 如有失灵 漏电等应立即断电检修 保证绝对安全使用 3 严禁骤然提高暖箱温度 以免患儿体温突然上升造成不良后果 24 4 使用中随时观察使用效果 注意监测体温 根据体温适当调节箱温 若暖箱出现报警 应立即终止使用 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 5 如暖箱配有蓝光照射光疗仪使用时 有可能会增加箱内的温度 因此需适当调低暖箱温度 若为冷光源LED灯 则无需调节箱温 6 做好暖箱的日常消毒及终末消毒 25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26 暖箱消毒规范 1 暖箱清洁消毒应由专人负责2 进行人员培训 做好监管工作3 日常消毒 暖箱使用期间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温箱内外 然后再用清水擦拭一遍 暖箱湿化器水箱用的蒸馏水每天更换1次 暖箱消毒擦拭用毛巾一人一用 内壁及外壁各用一张 27 4 终末消毒 使用中暖箱每周更换一次 病人出院或出暖箱后 按照仪器要求进行拆卸 每个部件按要求分别进行擦拭 浸泡 或床单位消毒制定 暖箱终末消毒流程 并进行培训 28 终末消毒 29 终末消毒 30 终末消毒 31 终末消毒 32 终末消毒 33 终末消毒 34 终末消毒 35 终末消毒 36 终末消毒 37 暖箱中使用的布类可使用床单位臭氧消毒 38 终末消毒完成后做好标识 5 消毒液配制 500mg L含氯消毒液若患儿为特殊感染如多重耐药菌感染 梅毒等 需提高消毒液浓度至1000mg L 每日配制 由办公总务护士监测消毒液浓度并登记 39 6 空气过滤网每月清洗或更换1次 7 暖箱清洁消毒的日常监管 填写暖箱消毒登记表联合院感科 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暖箱细菌采样 40 4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暖箱消毒登记表床号 姓名 登记号 42 暖箱的细菌学监测 每月一次 必要时可增加使用中及消毒备用暖箱采样部位 暖箱内壁 外壁 水槽 出风口 床垫 箱内空气等 43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44 暖箱的感染隐患 45 1 空气过滤网不洁的空气过滤网会增加箱内CO2浓度 诱发呼吸道疾患 使用1 2月应清洗或更换 若有破损 必须更换 暖箱的感染隐患 46 2 空气输入管 进 出 风口 风轮 加热器 传感器 易产生静电 循环中的灰尘易沉落在这些部件上 随空气循环 导致新生儿感染 加热器和风叶易出现纤维屑堆积 阻碍空气流动 影响控温及CO2浓度过高 暖箱的感染隐患 47 3 储水槽 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 蒸馏水必须每日更换 使用完毕后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彻底清洗水槽所有表面和凹陷处 暖箱的感染隐患 48 4 床垫 若有小孔或破裂 会有脏物渗入海绵内 易导致皮肤感染或诱发霉菌感染 应用清洁剂彻底清洗表面并擦干 若有破损 应更换 暖箱的感染隐患 49 5 其他细小部件 恒温罩 婴儿床 倾斜装置 床搁板 密封条 操作窗 套 垫圈 输液软垫等 暖箱的每个部件都必须保持清洁干净 暖箱的感染隐患 6 高湿度暖箱内高湿度有利于 水生菌 繁殖而致感染 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严重 一般主张暖箱内湿度不宜过高 但呼吸道疾病的患儿若湿度过低则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不易排出 故相对湿度保持在50 左右 但极低或超低体重儿初生时湿度要求较高 高湿度环境持续3 7天应逐渐降低 50 暖箱设计中的感染防控 51 1 浸没式水箱设计 有独立沸水加热槽 有效控制细菌感染 2 加湿控制位于机器前部 透明设计易于清洗 工作情况清晰可见3 132度高温高压消毒 大肠杆菌 60 15min 绿脓杆菌 60 以上 几分钟 沙雷氏黏质菌 不容易热杀死 100 无致病性 白色念珠菌 60 1h杀死菌丝和孢子 铜绿假单胞菌 55 1h 暖箱设计中的感染防控 4 提供高达95 的湿度环境 暖箱四壁无凝集水 减少感染5 高过滤级别的过滤膜 滤出灰尘和病菌 提供感控屏障 52 内容提要 一 新生儿感染二 新生儿院内感染三 暖箱使用规范四 暖箱消毒规范五 暖箱的感染隐患六 暖箱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研究 53 暖箱与感染的相关研究 54 1 暖箱内细菌数与新生儿感染 暖箱用紫外线消毒 监测1 3 5 7天箱内及同期室内细菌数 结论 箱内细菌数随时间显著增加 与新生儿感染成正相关 临床儿科杂志 1992 10 6 2 暖箱内环境空气污染与新生儿感染甲组 患儿出箱日 平均9 3天 采空气标本乙组 患儿住箱第3天采空气标本丙组 消毒备用暖箱的空气标本结论 1 使用时间越长 箱内空气细菌含量越多 2 箱内空气污染程度与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成正相关 3 箱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可来自患儿本身 箱外空气污染程度 箱外物品 医务人员手等4 菌种鉴定结果依次为腐生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嗜麦芽假单胞菌 暖箱内空气污染可能为院感的直接因素 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5 8 4 55 3 暖箱湿度对早产儿体重增长和继发感染的影响 干暖箱 水槽不加水 湿度约24 湿暖箱 水槽加水 湿度约56 结论 干暖箱组体重降低大于湿暖箱组 湿暖箱组患儿体表及水槽中绿脓杆菌检出高于干暖箱组 两组患儿继发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 新生儿科杂志 1995 10 2 56 4 早期提高暖箱湿度对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影响 实验组 生后3天内 箱内湿度达90 以上对照组 未予加湿 环境湿度为50 60 结论 两组发生院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暖箱加湿并不明显增加早产儿院感发生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7 57 5 关于新生儿暖箱能否加水的探讨 观察暖箱水槽不加水 加水患儿体温 暖箱与环境温度和湿度 环境温度 21 24度 环境湿度 55 57 暖箱温度 31 33度 暖箱湿度 55 57 不加水 70 85 加水 结论 1 对极低或超低体重儿 因所需湿度较高 应暖箱水槽加水 2 对胎龄及体重较大的早产儿 水槽可不加水 因暖箱内湿度已够 但应考虑地域关系 环境湿度 护理研究 2008 22 2 58 6 NICU暖箱内外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监测2006 10 2007 10NICU暖箱内外环境 包括暖箱内空气 箱内壁 吸痰管 呼吸面罩 医护人员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