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一 设计题目与原始数据一 设计题目与原始数据 1 1 二 牛头刨床示意图二 牛头刨床示意图 2 2 三 导杆机构设计三 导杆机构设计 2 2 四 机构的运动分析四 机构的运动分析 4 4 五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五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9 9 六 飞轮设计六 飞轮设计 1313 七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七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1515 八 齿轮设计及绘制啮合图八 齿轮设计及绘制啮合图 1515 九 解析法九 解析法 1616 1 导杆机构设计 16 2 机构运动分析 17 3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19 4 齿轮机构设计 22 十 本设计的思想体会十 本设计的思想体会 222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222 附附 录录 2323 1 一 设计题目与原始数据 1 题目 牛头刨床的综合设计与分析 2 原始数据 刨头的行程 H 550mm 行程速比系数 K 1 6 机架长 LO2O3 400mm 质心与导杆的比值 LO3S4 LO3B 0 5 连杆与导杆的比值 LBF LO3B 0 3 刨头重心至 F 点距离 XS6 160mm 导杆的质量 m4 15 刨头的质量 m6 58 导杆的转动惯量 JS4 0 7 切割阻力 FC 1300N 切割阻力至 O2的距离 YP 175mm 构件 2 的转速 n2 80 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1 40 齿轮 Z1 Z2的模数 m12 15 小齿轮齿数 Z1 18 大齿轮齿数 Z2 46 凸轮机构的最大摆角 max 16 凸轮的摆杆长 LO4C 140mm 凸轮的推程运动角 0 60 凸轮的远休止角 01 10 凸轮的回程运动角 0 60 凸轮机构的机架长 Lo2o4 150mm 凸轮的基圆半径 ro 55mm 凸轮的滚子半径 rr 15mm 2 二 牛头刨床示意图 如图 1 所示 图 1 三 导杆机构设计 1 已知 行程速比系数 K 1 6 刨头的行程 H 550mm 机架长度 LO2O3 400mm 连杆与导杆的比 LBF LO3B 0 3 2 各杆尺寸设计如下 A 求导杆的摆角 3 max 180 K 1 K 1 180 1 6 1 1 6 1 42 B 求导杆长 LO3B1 H 2sin max 2 550 2sin 42 2 776mm C 求曲柄长 LO2A LO2O3 sin max 2 400 sin21 142mm D 求连杆长 LBF LO3B LBF LO3B 776 0 3 233mm E 求导路中心到 O3的距离 LO3M LO3B LDE 2 LO3B 1 1 cos max 2 2 750mm F 取比例尺 L 0 005m mm 在 1 图纸中央画机构位置图 机构位置图见 1 图纸 大致图形如下 4 图 2 四 机构的运动分析 已知 曲柄转速 n2 80rpm 各构件的重心 构件 6 的重心 XS6 150mm 第 3 点 A 速度分析 求 VA3 VA3 VA2 LO2A 2 LO2A n 30 0 142 80 3 14 30 1 19m s 求 VA4 4AVA3VA4A3V 大小 1 19 方向 O3A O2A O3A 取 V VA3 Pa3 0 02 在 1 图纸的左下方画速度多边形 mm sm 求 VB 用速度影像求 VB 64 0 02 1 28m s 求 VF FVBVFBV 大小 0 98 方向 水平 导路 BF 接着画速度多边形 由速度多边形求得 VF Error V 64 0 02 1 28m s 方向 水平向右 求 4 4 3 VA4 LO3A 41 0 02 98 0 005 1 67 rad S 方向 顺时针 求 VA4A3 VA4A3 V 37 0 02 0 74m s 方向 如速度图所示 a3a4 5 B 加速度分析 求 aKA4A3 aKA4A3 2 4VA4A3 2 1 67 0 74 2 47m s2 方向 如速度图所示 求 aA3 aA3 aA2 22 LO2A 8 372 142 1000 9 996m s2 方向 A O2 求 anA4 anA4 23 LO3A 1 672 98 0 005 1 366m s2 方向 A O3 求 aA4 A4 n aA4 t aA3aA4A3 k aA4A3 r a 大小 1 366 9 996 2 472 方向 A O3 O3A O3A O3A 取 a aA3 pa3 9 996 100 0 10 mm sm 2 在 1 图的左下方画加速度多边形 由加速度多边形求得 aA4 a 42 0 10 4 2m s2 方向 如图所示pa4 求 aB 用加速度影像求 aB 66 0 10 6 6m s2 方向 如图所示 求 aF FaBaFB n aFB t a 大小 6 6 0 336 方向 水平 F B BF anFB V2BF LBF 14 0 02 2 233 1000 0 336 m s2 接着画加速度多边形 由加速度多边形求得 aF Error a 67 0 10 6 7 m s2 方向 水平向右 第 10 点 A 速度分析 求 VA3 VA3 VA2 LO2A 2 LO2A n 30 0 142 80 3 14 30 1 19m s 求 VA4 6 4AVA3VA4A3V 大小 1 19 方向 O3A O2A O3A 取 v VA3 Pa3 0 04 在 1 图纸的左下方画速度多边形 mm sm 求 VB 用速度影像求 VB 94 0 04 3 76 m s 求 VF FVBVFBV 大小 3 76 方向 水平 导路 BF 接着画速度多边形 由速度多边形求得 VF VB 3 76 m s 方向水平向左 求 4 4 3 VA4 LO3A 1 19 0 050 5 4 67 求 VA4A3 VA4A3 0 方向 如速度图所示 B 加速度分析 求 aKA4A3 aKA4A3 2 4VA4A3 0 方向 如速度图所示 求 aA3 aA3 aA2 22 LO2A 8 372 142 1000 9 996m s2 方向 A O2 求 anA4 anA4 23 LO3A 4 672 0 050 5 0 56 求 aA4 anA4 atA4 aA3 akA4A3 arA4A3 大小 0 56 9 996 0 方向 A O3 O3A 如图 O3A 取 a aA3 pa3 0 1 mm sm 2 7 在 1 图纸的左下方画加速度多边形 aA4 a 56 0 1 5 6m s2pa4 求 aB 用加速度影像求 aB 83 0 1 8 3m s2 方向 如图所示 求 aF FaBaFB n aFB t a 大小 8 3 0 方向 水平 F B BF anFB V2BF LBF 0 接着画加速度多边形 由加速度多边形得 aF Error a 10 0 1 1 0m s2 方向 水平向左 第 6 点 A 速度分析 求 VA3 VA3 VA2 LO2A 2 LO2A n 30 0 142 80 3 14 30 1 19m s 求 VA4 4AVA3VA4A3V 大小 1 19 方向 O3A O2A O3A 取 V VA3 Pa3 0 02 mm sm 在 1 图纸的左下方画速度多边形 求 VB 用速度影像求 VB 83 5 0 02 1 67m s 求 VF FVBVFBV 大小 1 67 方向 水平 导路 BF VF Error V 81 0 02 1 62m s 方向 水平向右 8 求 4 4 3 VA4 LO3A 53 0 02 104 0 005 2 04 rad S 方向 顺时针 求 VA4A3 VA4A3 V 27 0 02 0 54m s 方向 如速度图所示a3a4 B 加速度分析 求 aKA4A3 aKA4A3 2 4VA4A3 2 2 04 0 54 2 203m s2 方向 如速度图所示 求 aA3 aA3 aA2 22 LO2A 8 372 142 1000 9 996m s2 方向 A O2 求 anA4 anA4 23 LO3A 2 042 104 0 005 2 164m s2 方向 A O3 求 aA4 A4 n aA4 t aA3aA4A3 k aA4A3 r a 大小 2 164 9 996 2 203 方向 A O3 O3A 如图 O3A 取 a aA3 pa3 0 10 mm sm 2 在 1 图纸的左下方画加速度多边形 由加速度多边形求得 aA4 a 33 0 10 3 3m s2pa4 求 aB 用加速度影像求 aB 52 0 1 5 2m s2 方向 如图所示 求 aF FaBaFB n aFB t a 大小 5 2 0 36 方向 水平 F B BF anFB V2BF LBF 13 0 02 2 233 1000 0 29 m s2 9 接着画加速度多边形 由加速度多边形得 aF a 41 0 10 4 1m s2 方向 水平向左fp 收集同组同学的位移 速度 加速度的数据并汇编在如下表一 并且在 1 图纸左上角绘制刨头的运动线图 刨头的运动线图见 1 图纸 表一 曲柄位置 名称 结果 12344 56 SF00 040 10 190 260 30 4 VF00 911 281 661 71 691 62 aF18 611 136 71 2 2 2 2 55 4 5 曲柄位置 名称 结果 788 91010 11 SF0 4750 5440 550 520 40 2750 21 VF1 1850 480 1 2 88 3 76 3 45 aF 7 18 16 7 20 1 27 4 4 8 1 012 8 五 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已知 导杆的质量 m4 15Kg 刨头的质量 m6 58Kg 其余质量忽略不计 导杆绕重心的转动惯量 JS4 0 7Kgm 切削阻力为常数大小为 FC 1300N 1 确定惯性力 惯性力矩 第 3 点 P16 m6 aF 58 8 8 388 6N PI4 m4 as 15 3 4 51N M14 JS4 4 0 7 8 16 5 1714N m 10 Lh4 M14 PI4 0 112 m 第 6 点 P16 m6 aF 58 4 5 232 P14 m4 aS 15 2 6 39N M14 JS4 4 3 096Nm h M14 F14 0 08m 将计算结果汇总在如下表中 表二 导杆 4刨头曲柄 位置 PI4 M14Lh4 P16 2 点515 1740 112388 6 9 点393 0960 08261 2 确定齿轮 2 的重量 查指导书得齿轮 2 的重量 G2 500N 3 确定各运动副反力 第第 3 3 点点 A 取构件 5 6 为示力体 在机构位置图上方绘制示力体图 比例尺为 L 0 005m mm 大致图形如图 0 FC6G I6F FR45R76F 上式中只有 FR45 FR76的大小未知 取力比例尺 P Fc Error 30N mm 在机构位置图下面画力多边形 大致图形如图 求得 FR45 Error P 57 30 1710N 方向与力多边形中的方向一致 de FR76 Error P 17 30 510N 方向 垂直导路向上 11 MF 0 FC LO2M YP G6 XS6 FR76h76 h76 Fc LO2M YP G6 XS6 R76 0 624m B 取构件 3 4 为示力体 在机构位置图右侧绘制示力体图 比例尺为 L 0 005m mm 大致图形如图 其平衡方程为 0 R54F4GR23FI4P R74F MO3 0 确定 FR23的大小 FR23h23 F14hp G4h4 FR54h54 量得 hP 0 472m h4 0 085m h54 0 76m FR23 FR54h54 F 14hP G4h4 h23 2680N 矢量式中 FR74的大小和方向未知 仍取力比例尺 P 30N mm 接着画力多边形图求得 FR74 P 32 30 960Nhg 方向与力多边形中的方向一致 hg B 取构件 2 为示力体 在机构位置图右下方绘示力体图 比例尺为 L 0 005m mm 其平衡方程为 0 R32FbP2GR72F MO2 0 确定 Pb 的大小 FR32h32 Pbrb Pb FR32h32 rb 907N 式中的 R72大小和方向未知 仍然取力比例尺 P 30N mm 接着画力多边形图 求得 FR72 P 97 30 2910N je 12 方向与为多边形中的方向一致 je 第第 6 6 点点 A 取构件 5 6 为示力体 在机构位置图上方绘制示力体图 比例尺为 L 0 005m mm 0 6G I6F FR45R76F FC 上式中只有 R45 R76的大小未知 取力比例尺 P Fc Error 20N mm 在机构位置图下面画力多边形图 求得 FR45 Error P 51 20 1120N 方向与力多边形中的方向一致 cd FR76 Error P 26 20 520N 方向 垂直导路向上 MF 0 G6 XS6 FR76h76 02pmC YLF h76 G6 XS6 FR76 0 616m 02pmC YLF B 取构件 3 4 为示力体 在机构位置图右侧绘制示力体图 比例尺为 L 0 005m mm 大致图形如图 其平衡方程为 0 R54F4GR23FI4P R74F MO3 0 确定 R23的大小 FR54h54 FI4hI4 G4h4 FR23L23 量得 hP 0 165m h4 0 080m h54 0 745m FR23 FR54h54 P 14hP G4h4 LO3A 1569N 矢量式中 FR74的大小和方向未知 仍取力比例尺 P 20N mm 接着画力多边形图 求得 FR74 P 31 20 620N 方向与力多边形中的方向一致cgcg 13 B 取构件 2 为示力体 在机构位置图右下方绘示力体图 比例尺为 L 0 005m mm 其平衡方程为 0R32FbP2GR72F MO2 0 确定 Pb的大小 FR32h32 Pbrb 量得 h32 0 135m rb 0 445m Pb FR32h32 rb 476N 仍然取力比例尺 P 20N mm 接着画力多边形图 求得 FR72 Error P 76 20 1520N 方向与力多边形中的方向一致hi 4 将各运动副反力汇总如下表三 表三 指定的两个位置 位置 反力第 3 点第 6 点 FR7229101520 FR74960620 FR76510500 FR4517101020 FR3426801420 FR2326801420 5 计算平衡力偶矩并汇总如下表四 表四 曲柄位置123456 Mb0232 6319 2324284 8223 8 曲柄位置789101112 Mb135 7 47 2175 8595 7 381 7 378 2 6 绘制平衡力偶矩曲线 Mb 2 该曲线在 1 图纸的右上角 纵坐标比例尺 Mb 10Nm mm 14 横坐标比例尺 2 3 度 毫米 平衡力偶矩曲线 Mb 2见 1 图纸 六 飞轮设计 已知 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1 30 平衡力矩曲线 Mb 2 驱动力矩为常数 曲柄的转数 n2 80rpm 飞轮装在齿轮 Z1的 O1轴上 1 作等效阻力矩曲线 Mr1 1 由于飞轮准备装在 Z1的 O1轴上 因此 Mr Mb i12 可由 Mb 2曲线直接画出 Mr1 1曲线 见 1 图 为了使图形一样 其比例尺选为 Mr Mb i12 10 2 5 4Nm mm i12 Z2 Z1 46 18 2 5 2 求功曲线 Wr1 1 取极距 H 30mm 图解积分 Mr1 1得 Wr1 1曲线 纵坐标比例尺为 W Mr 1 H 180 4 7 5 30 180 15 7J mm 3 求功曲线 Wd1 1 根据一个稳定运转循环中能量变化为零 以及 Md 常数的条件 可作出 Wd1 1曲线 比例尺仍为 W 15 7J mm 4 求驱动力矩曲线 Md1 1仍取极距 H 30mm 图解微分 Wd1 1得 Md1 1曲线 纵坐标比例尺为 Mr 4Nm mm 得驱动力矩 Md1 h Mr 11 4 11 6Nm 5 确定最大盈亏功 将功曲线变成动能曲线 量取 W 30 mm 最大盈亏功为 W 30 15 7 471J 6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 15 n1 n2 i12 80 2 5 200 rpm JF 900 W 2n12 900 471 30 2 2002 32 2 Kgm 7 确定飞轮尺寸 b 4gJF D3H 材料用灰铸铁 7 104N m3 取飞轮直径 D 0 5m 取轮缘的高宽比为 H b 1 5 b2 4gJF 1 5 D3 4 9 8 32 2 3 14 1 5 0 53 7 104 b 175mm H 1 5b 262 5mm 飞轮大致图形如下图所示 图 3 七 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已知 推杆的运动规律为等加速等减速上升和等加速等减速下降 凸轮与曲柄共轴 顺时回 转 凸轮机构的最大摆角 max 16 凸轮的摆杆长 LO4C 140mm 凸轮的推程运动角 0 60 凸轮的远休止角 01 10 凸轮的回程运动角 0 60 凸轮机构的机架长 Lo2o4 150mm 凸轮的基圆半径 ro 55mm 16 凸轮的滚子半径 rr 15mm 绘制摆杆的角位移曲线和凸轮轮廓曲线图形 图形见 2 图纸 八 齿轮设计及绘制啮合图 已知 齿轮 1 的尺数 Z1 18 齿轮 2 的尺数 Z2 46 模数 m12 15 压力角 20 齿顶高系数 h a 1 径向间隙系数 C 0 25 1 列表计算几何尺寸等 表五 名称符号计算公式计算结果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d1 mz1270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d2 mz2690 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a1da1 d1 2ha300 大齿轮齿顶圆直径da2da2 d2 2ha720 小齿轮齿根圆直径df1df1 d1 2hf232 大齿轮齿根圆直径df2df2 d2 2hf652 5 小齿轮基圆直径db1db1 d1cos 253 72 大齿轮基圆直径db2db2 d2cos 648 39 分度圆齿距PP m50 3 基圆齿距pbpb pcos 47 12 分度圆齿厚ss p 223 56 分度圆齿槽宽ee p 223 56 径向间隙cc c m3 75 标准中心距aa m z1 z2 2480 实际中心距a a a 480 17 传动比ii z2 z12 56 重合度 B1B2 Pb1 51 2 绘制齿廓啮合图 在 2 图纸上绘制齿廓啮合图 取比例尺为 L 0 001m mm 齿廓啮合图见2 图纸 九 解析法 1 导杆机构设计 已知 1 行程速比系数 K 2 刨头和行程 H 3 机架长 LO2O3 4 连杆与导杆的比 LBF LO3B 求解 1 求导杆的摆角 max 180 K 1 K 1 2 求导杆长 LO3B1 H 2sin max 2 3 求曲柄长 LO2A LO2O3 sin max 2 4 求连杆长 LBF LO3B LBF LO3B 5 求导路中心到 O3的垂直距离 LO3M 从受力情况 有较大的传动角 出发 刨 头导路 O3B 线常取为通过 B1B2 挠度 DE 的 中点 M 即 LO3M LO3B LDE 2 图四 将上述已知条件和公式编入程序 源程序和运行结果见附录 结果分析 与图解法比较 误差在毫米以 下 不用修改 2 机构运动分析 已知 1 曲柄转速 2 2 各构件的长度 求解 建立机构的运动方程式 如图所示 选定直角坐标系 XOY 标出各 杆的矢量和转角 各构件矢量所组成的封闭 矢量 18 方程式为 L2 S a Ll bL5 L4 X Y 其中令 Ll LO2O3 Y L03M S L03A 将 a 式分别投影在 x 和 y 轴上得 L2cosF2 S cos F4 c Ll L2 sin F2 S sin F4 d 两式相除则得 tgF4 Ll L2sinF2 L2cosF2 1 在三角形 A0203 中 S2 LlLl L2L2 2L1L2cos 90 F2 2 将 c d 两式对时间求导一次得 L2W2sinF2 SW4sinF4 VrcosF4 e L2W2cosF2 SW4cosF4 VrsinF4 f 将坐标 XOY 绕 O 点转 F4 角 也就是将 e f 两式中的 F2 角 F4 角分别减去 F4 经整理后可分别得到 Vr L2 W2sin F2 F4 3 W4 L2 W2 cos F2 F4 S 4 再将 e f 二式方别对时同求导一次后 同样将坐标 XOY 绕 0 点转 F4 角 也就是将式中 的 F2 角 F4 角分别成去 F4 经整理后可分别得到 ar SW4W4 L2W2W2cos F2 F4 5 ak 2 Vr W4 6 e4 2 Vr W 4 L2W2W2sin F2 一 F4 7 将 b 式分别投 影在 x 和 y 轴上得 X L4 cos F4 十 L5 cos F5 8 Y L4 sin F4 十 L5 sin F5 9 由 9 式可直接得 sin F5 Y L4sinF4 L5 10 对 9 式求导 一次可得 19 L4W4cosF4 L5W5cosF5 于是由 g 式可得 W5 L4W4cosF4 L5cosF5 11 对 g 式求导一次经整理可得 e5 L4e4cosF4 L4W4 W4sinF4 L5W5W5sinF5 L5cosF5 12 8 式中的 X 是坐标值 要想得到 F 点的位移 XF 应该是 XF X X0 XF L4 cos F4 L5 cos F5 一 L4 cos F40 L5 cos F50 13 式中 F40 F50 是导杆 4 处在左极限位置 l 时 导杆 4 和连杆 5 与坐标的正向夹角 对 13 式求导一次可得 VF L4W4sinF4 L5 W5sinF5 14 对 14 式求导一次可得 aF L4cosF4W4W4 L4sinF4e4 L5cosF5 W5W5 L5sinF5e5 15 角度的分析 关于 F4 和 F5 两个角度的分析 当曲柄 2 运动到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时 导杆 4 在第一象限 此时得出的 F4 就是方位 角 当曲柄 2 运动到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时导杆 4 是在第二象限 得出的 F4 是负值 所 以方位角应该是 F4 180 F4 由于计算机中只有反正切 由 10 式是不能直接求出 F5 因此要将其再转换成反正切的形式 F5 atn g sqr 1 g g 16 式中 g sin F5 Y L4 sin F4 L5 无论曲柄 2 运动到第几象限 连杆 5 都是在第二第三象限 由于在第二象限时 F5 是负 值 在第三象限时 F5 是正值 因此在转换方位角时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 F5 180 F5 17 开始计算是在左极限 l 的位置 因此 F2 的初值应该是 F2 Fq 195 Fq 为起始角 运行到 8 时导杆处在右极限终止位置 因此 F2 的数值应该是 F2 FZ 345 FZ 为 终止角 编写程序 源程序和运行结果见附录 结果分析 20 上述结果与图解法比较 除加速度略有点误差外其余各结果均无误差 因此验证了图 解法和解析法的运算结果都是正确的 加速度的误差尽管很小但也进行了查找修正 3 凸轮机构的轮廓曲线设计 已知 1 从动件 8 的运动规律及 0 01 2 从动件 8 的长度 LO4C 3 从动件的最大摆角 max 18 4 从动件与凸轮的中心距 LO2O4 5 凸轮理论轮廓的基圆半径 r0 6 滚子半径 rr 7 凸轮与曲柄共轴 顺时针回转 a w y B rr B0 L A A0 X r0 O 图五 1 建立数学模型 选取 XOY 坐标系 B0点为凸轮起始点 开始时推杆滚子中心处于 B0点处 当凸轮转 过 角度时 推杆相应地产生位移角 根据反转法原理 此时滚子中心应处于 B 点 其直角坐标为 y a sin Lsin 0 a x a cos Lcos 0 b 21 式中 a 为凸轮轴心 O 与摆动推杆轴心 A 之间的距离 L 为摆动推杆的长度 在 OA0B0 中 0 arc cos a2 L2 r20 2aL c a 式和 b 式即为凸轮理论轮廓线的方程式 凸轮的实际廓线与理论廓线的距离处处相等 为其理论廓线的等距曲线 且等于滚子半 径 rr 故当已知理论廓线上任意一点 B x y 时 只要沿理论廓线在该点的法线方向取距 离为 rr 即得实际廓线上得相应点 B X Y 由高等数学知 理论廓线 B 点处法线 nn 得斜率 与切线斜率互为负倒数 应为 tg dx dy dx d dy d d 式中 dx d dy d 可根据 a 式和 b 式求得 dy d a cos Lcos 0 1 d d e dx d a sin Lcos 0 1 d d f 代入 d 式可求出 此处应注意 角在 0 至 360 之间变化 当式中分子分母均大于 0 时 角在 0 至 90 之间 分子分母均小于 0 时 角在 180 至 270 之间 如果 dy d 0 则 角在 90 至 180 之间 又如 dy d 0 dx d 0 则 角 在 270 至 360 之间 当求出 角后 实际廓线上对应 B x y 的坐标可由下式求出 x x rrcos g y y rrcos h 式中 号为内等距曲线 号为外等距曲线 g 式和 h 式即为凸轮的实际轮廓线方程式 在 e 式和 f 式中的 即为给定的运动规律中 的摆角推杆的角位移 d d 为 对凸轮转角 的导数 根据给定的等加速等减速上 升和等加速等减速返回的运动规律其公式如下 1 推程 推杆在等加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 在 0 至 0 2 之间变化 2 max 0 2 22 d d 4 max 02 推杆在等减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 在 0 2 至 0之间变化 max 2 max 0 2 02 d d 4 max 0 02 2 回程 推杆在等加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 在 0 至 0 2 之间变化 2 max 0 2 d d 4 max 02 推杆在等减速运动阶段的方程式 在 0 2 至 0 之间变化 max 2 max 0 2 0 2 d d 4 max 0 0 2 编写理论廓线的极坐标 向径 和理论廓线及实际廓线的直角坐标计算程序 理论廓 线的极坐标 向径 和理论廓线及实际廓线的直角坐标计算程序和运行结果见附录 4 齿轮机构设计 已知 1 齿数 Z1 Z2 2 模数 m12 压力角 20 3 齿顶高系数 h a 1 径向间隙系数 C 0 25 将已知条件和有关公式编入程序 计算结果及程序见附录 十 本设计的思想体会 在经过忙碌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 回顾这两周的课程设计 我 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设计之后 使我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学过得理论知识 并且提高了对这些理论 知识的运用 加深了对机构运动和力分析的理解 同时在进行解析法设计的时候 通过 查阅资料巩固了对计算机 VB 程序的简单使用 提高了自己实际应用能力 肯定了自己的 学习成果 而且每天做的事情令自己生活很充实 对自己学习的专业也增加了一定的认 23 识 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更增加了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总而言之 本次课程设计充 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 辽宁工业大学 机械学教研室 编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2008 3 2 西北工业大学 孙恒 陈作模 主编 机械原理 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 3 蒋加伏 沈岳 主编 计算机文化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 5 4 马铭 任正权 主编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 科学出版社 2011 5 附 录 1 导杆机构设计程序及运行结果 Private Sub Command1 Click Dim Qmax K pi rad H L4 L2 L1 bfo3b Y pi 3 1415926 K 1 6 H 550 L1 400 bfo3b 0 3 Qmax 180 K 1 K 1 Label1 Caption 导杆摆角 n Spc 5 F4 Spc 5 ak Spc 6 w4 Spc 8 sf Spc 5 vf Print Spc 8 af Spc 5 e4 Spc 8 a3 Spc 8 fs For n 1 To 13 Step 0 5 Select Case n Case 4 5 F2 90 p F4 90 p Case 10 5 F2 270 p F4 90 p Case 8 5 F2 Fz p F4 Atn L1 L2 Sin F2 L2 Cos F2 Case Else i 30 n 1 F2 Fq i If F2 0 Then F2 360 F2 p If F2 p 90 Then F4 Atn L1 L2 Sin F2 L2 Cos F2 F4 180 p F4 Else F4 Atn L1 L2 Sin F2 L2 Cos F2 End If ElseIf F2 90 Then F2 F2 p F4 Atn L1 L2 Sin F2 L2 Cos F2 F4 180 p F4 Else F2 F2 p F4 Atn L1 L2 Sin F2 L2 Cos F2 End If End Select 26 w2 2 pi 80 60 s Sqr L2 2 L1 2 2 L1 L2 Sin F2 w4 L2 w2 Cos F2 F4 s v L2 w2 Sin F2 F4 ak 2 v w4 ar s w4 2 L2 w2 2 Cos F2 F4 e4 ak L2 w2 2 Sin F2 F4 s L L4 L5 g Y L5 L Sin F4 F5 Atn g Sqr 1 g g F5 180 p F5 w5 L w4 Cos F4 Cos F5 e5 w5 2 Sin F5 Cos F5 e4 L Cos F4 Cos F5 e5 e5 w4 2 L Sin F4 Cos F5 xf L5 Cos F5 L4 Cos F4 L5 Cos F50 L4 Cos F40 vf L5 w5 Sin F5 L4 w4 Sin F4 af L4 Cos F4 w4 2 Sin F4 e4 af af L5 Cos F5 w5 2 Sin F5 e5 at e4 0 5 L4 an w4 w4 0 5 L4 a3 Sqr at at an an fs Atn at an fs pi F4 fs If fs 360 p Then fs fs 360 p F4 F4 p fs fs p Print Spc 0 5 Format n 0 0 Spc 3 Format F4 0 0 Spc 3 Format ak 0 000 Spc 3 Format w4 0 000 Spc 3 Format xf 0 000 Spc 3 Format vf 0 000 Spc 3 Format af 0 000 Spc 3 Format e4 0 000 Spc 3 Format a3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 囚绿记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2
- 第5课 智能安防护安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六年级上册-泰山版2024
- 2025合同样本:电子产品代理合同范本
- 电池厂原材料存储条件实施管理规定
- 8.1《荷花淀》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化肥厂化肥样品反馈细则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Level 3剑桥国际少儿英语(第二版)
- 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说课稿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1.2.1 早期国家与社会 说课稿
-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奇妙的爬行动物说课稿2 冀教版
- 四史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舞龙舞狮二级裁判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9.《复活(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翡翠玉石翡翠玉》课件
- 2025-2030中国成品润滑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保密警示教育典型泄密案例教育学习
- 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申请表
- 乡村积分超市协议书
-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 电焊工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DB42-T 2051-2023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及保护界桩设置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