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讲练突破 专题6 生物与环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资源无限 空间有限 无 有 环境阻力 环境阻力 环境容纳量 k 2 群落的结构和特征 a d bd c 捕食 寄生 分层 镶嵌性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盐碱度 食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a 消费者 分解者 c e 生产者 e d c b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呼吸作用 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 同化量 100 同化量 粪便 中的能量 热能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co2 有机物 全球性 反复循环 化学燃料 森林 草原 冰川融化 海平面 植树造林 开发清洁新能源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 1 种群的数量特征间的关系 2 种群增长的曲线解读 1 增长率曲线比较 增长率 种群数量增长与原有个数的比 曲线 1 2012 广东高考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 能适应咸 淡水环境 1 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 机体会大量脱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 并将兴奋传给 促使其释放 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 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 监测数据显示 a 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 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 fne 一段时间后 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 见图 图中显示 罗非鱼种群在a b段呈 型增长 据图推测 fne最可能是在 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 在捕食压力下 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注 k0是罗非鱼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3 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 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 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解析 1 机体脱水则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 最终传给垂体后叶 促使其释放抗利尿激素 2 图中曲线显示在开始时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 从b点后因个体数量增多 种内斗争加剧 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变慢 但因c点时罗非鱼的种群数量还未达到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种群数量就迅速下降 故最可能是在c点放入了大型肉食性鱼 fne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馈调节后 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波动 达到相对稳定 即在捕食的压力下 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 3 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的 题中信息显示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 可知其既能以产毒藻作为食物 也能以浮游动物为食 加上fne以罗非鱼为食 即可写出食物链 网 答案 1 升高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 2 jck2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 生态系统的功能 方法总结 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a 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有三条 a 自身呼吸消耗 b 流入下一营养级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 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只有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 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b 定量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 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有四条 a 自身呼吸消耗 b 流入下一营养级 c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d 未被自身呼吸消耗 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即 未利用 如果以年为单位研究 未利用的能量将保留给下一年 2 2013 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 下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 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有 条食物链 其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 鲈鱼要增重1g 至少需要浮游植物 3 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 原因包括 从下列供选答案中选择 填序号 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 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 池塘中原有鲈鱼10000条 其中基因型bb bb和bb的鲈鱼分别占10 60 和30 若此时2000条基因型为bb的鲈鱼被迁入了池塘 且所有的鲈鱼均随机交配 则该鲈鱼种群的b基因频率是 5 由于食性不同 池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 称为群落的 结构 6 据资料显示 该生态系统每年7 8月份常突发 鱼病 鱼死 现象 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 表明此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较差 解析 1 读方框内的食物网知共有三条食物链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 流动 能量作为动力 使物质能够源源不断的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循环往返 即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使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 鲈鱼增重一定时 要使浮游植物最少 要保证食物链最短且传递效率最大 因此需要的浮游植物为1 20 20 20 125g 3 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的原因有三个 上个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 上个营养级的部分同化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上个营养级的遗体或残枝落叶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4 根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列式为 b 6000 3000 2 10000 2000 2 50 5 动物群落在垂直结构常呈现分层现象 是由于食性或栖息环境不同所致 6 鱼病 鱼死 现象的发生说明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即抗外界干扰能力弱 抵抗力稳定性较差 答案 1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125g 3 4 50 5 垂直 6 抵抗力 1 2013 浙江高考t4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 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 1 则出生率越高 2 2013 四川高考t6 d 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 短期内害虫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的害虫 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3 2012 广东高考t4 a 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提示 由于不同土壤层面为不同的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土壤动物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布 4 2011 海南高考t21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小 提示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不一定小 如狼捕野兔 5 2012 大纲全国卷t3 b改编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 杂草 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 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豌豆和杂草 典例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 单位为103kj m2 y a b c 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 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 e2两部分 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c代表 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 2 e1代表的含义 3 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 随着营养级升高 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 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 生态学上有 中度干扰 假说 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 由于它们具备 能力 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人类无需参与 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 这说明 5 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 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 在b点应采取 保护措施 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d点后一般采用 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研析 答案 1 分解者热能 2 储存在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3 增加16 7 4 自我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易地标志重捕 方法总结 1 明确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食物链 食物网 2 计算能量流动图解中某营养级同化量的两种分法 自身呼吸作用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未利用的 被利用的 3 同化量和摄入量的确定 要看该消费者是否有 指向粪便 有箭头则为摄入量 考情分析 近三年的高考中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是热点内容之一 考查实验设计 假设 设计步骤 计数等 问题 同时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常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如2012 天津高考t4 江苏高考t27 2011 江苏高考t26等 真题例证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 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 2 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 还有 3 在t1 t2时段 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 某同学在t3时取样 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 原因可能有 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 解析 1 图中ab段这一区间 无乙醇产生 因此可推断它只进行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发生的场所即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c段 乙醇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多 酵母菌数量仍在继续增加 因此可推断这一区间内的细胞 既进行无氧呼吸 同时也进行有氧呼吸 2 酵母菌数量在c点下降 这是一个种群数量变化的问题 除营养物的供应问题外 还应考虑其代谢产物 乙醇和二氧化碳 的积累对其繁殖的影响 3 t1 t2时段 葡萄糖的消耗量迅速增加 酵母菌数量继续增加至最大值 乙醇开始产生并不断增加 酵母菌数量增多 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 产能少 需消耗更多葡萄糖 4 取样时出现统计数据的较大误差 数据明显偏大 首先是取样本身 正确的操作是摇匀培养液 再吸取样液 若未曾摇匀 吸管在上部取样 则数据偏小 在下部取样 则数据偏大 其次 应统计这一区间的活菌个体数 若把死亡个体算进来 数据自然会偏高了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 3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 4 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 从底部取样未染色 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 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群落结构特征 演替 1 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 经历了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 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 o a 物种 密度上升 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 物种 的 b c 物种 逐渐消失 物种 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 原因是物种 能耐受 c点后 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 2 该坡地经治理后 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 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 又提高了经济产出 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解析 1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种群密度会上升 在陡坡上 物种 密度最终能保持相对稳定 是因为其能耐受弱光 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 群落演替最终的优势种是乔木 因此乔木在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 2 扩大植被覆盖面积 可增加对大气中碳元素 co2 的固定 答案 1 样方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弱光乔木 2 碳元素 co2 a 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 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 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 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 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 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不再增长 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 该图为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 在k 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s 型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 2时斜率最大 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 但农田中还有其他生物的存在 由此构成的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答案 a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 b项错误 依据食物链的营养环节由后向前分析土著鱼 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总量变化 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总量先减少后增加 间接导致浮游动物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而浮游植物总量的变化则为先减少后增加 c d两项错误 答案 a 2 2013 广州二中高三模拟 巢湖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位于安徽省中部 某生态学科研小组对巢湖进行调查后 得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和表中的能量数据 请分析回答问题 3 表中 甲生物同化的能量 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外 其他的去向有 4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5 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丙和丁 则庚的数量将 种群丁以种群丙为食 种群丙中的能量流向了种群丁 这说明种群丙和种群丁之间信息传递是 6 由于生活污水大量排入 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原因是污染超过了该生态系统的 解析 1 由题干信息 食物网 可知未标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读图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 甲 乙 戊 庚 甲 丙 戊 庚 甲 丙 丁 戊 庚 其中庚处于第4或5营养级 丁和戊的共同食物是丙 且戊捕食丁即二者为竞争 捕食关系 3 甲生物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