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中市同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长征》课件 苏教版.ppt_第1页
江苏省扬中市同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长征》课件 苏教版.ppt_第2页
江苏省扬中市同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长征》课件 苏教版.ppt_第3页
江苏省扬中市同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长征》课件 苏教版.ppt_第4页
江苏省扬中市同德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七律长征》课件 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律长征 认识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主席曾经说过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告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七律长征毛泽东 学习目标 1 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 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3 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 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 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初读诗歌1 读准字音逶迤 磅礴 云崖 岷山 2 解释词义等闲逶迤细浪云崖磅礴开颜3 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了解长征这段历史 w iy p ngb y m n 整体感知 1 朗诵全诗 2 自主质疑 合作释疑 3 自由朗读 体会诗意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 不怕 远征 难 万水 千山 只 等闲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 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 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更喜 岷山 千里 雪 三军 过后 尽 开颜 欣赏诗歌画面 创设问题情境 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 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说说为什么喜欢 交流评价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哪两句是全诗的总纲 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纲 远征 写长征行程之远 时日之长 难 写长征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 气度不凡的基调 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 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 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承 千山 以五岭 乌蒙为代表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形容绵延不断 形容巍峨高大 对偶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 夸张 反衬手法 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 正是为了反衬红军 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承 万水 以金沙 大渡为代表 金沙水拍云崖暖 暖 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 暖气蒸腾的实景 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大渡桥横铁寒 寒 字既描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 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情景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更喜岷山千里雪 承上启下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长征的最后路程 是全诗的高潮 互动分析结构 首联 开宗明义 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颔联 承 千山 以五岭 乌蒙为代表 颈联 承 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