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雨巷》学案.doc_第1页
高中语文《雨巷》学案.doc_第2页
高中语文《雨巷》学案.doc_第3页
高中语文《雨巷》学案.doc_第4页
高中语文《雨巷》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巷学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知、体验能力、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掌握诗歌基础知识教学过程及步骤:一、导入课文:对联欣赏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水 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字头二、介绍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三、初步感知诗歌雨巷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提问: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这首持美吗?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提问: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提问:大家一边听老师范读一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是形象的内容。李商隐代赠赏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提问:除了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请大家找出那些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提问: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提问:由“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可以对本的主旨做那些理解?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提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呢?小结:诗歌意象;丁香姑娘象征着诗人_,也是诗人的化身。悠长而寂廖的“雨巷”象征着_。诗人就是_。他在孤寂中仍怀着_。五、体会诗歌的音律美指导学生读诗文让学生体会诗文中表现出的节奏、韵律以及复沓的手法。诗歌每句_个节拍。划出本诗的韵脚,体会音律。押的韵都是_提问:找出诗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这些词语贯穿始终体现了整首诗的情感主旋律是怎样的?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在诗歌表达形式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学案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具有生命、灵性,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也不是直白的显露,它是热烈而有分寸;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许多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再别康桥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又在别离诗中,注入了现代人对自己生长的母校深情厚爱,并超越了一般离别眷恋人情感叹,更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谈谈的象征意蕴。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 意境的营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情感价值观目标: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3、过程与方法目标:领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步骤:一作者介绍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独有的。于是采用: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 教学流程 二、诵读欣赏,整体感知 1诵读欣赏,范读正音: 青荇( ) 长篙( ) 漫溯( ) 笙( )箫 2提问: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3.提问: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4.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三、 分析鉴赏,体会意境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_,第2节至第6节,通过_,集中描写了_,抒发了_。第二四节的两个_(修辞手法)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_;第二个是_。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甘心_。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_的象征。“招摇”:写水草,显现出_。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_。 第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_。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_”的意境,给人一种_与_相结合的美。 第七节跟开头_。“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_手法,表露出诗人_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_中表现了出来。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说说你的认识四,新诗的特点新诗特点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一)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四)新诗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