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情播报 3年6考 2012 山东卷t34 上海卷t45 2011 重庆卷t2 新课标全国卷t39 2010 重庆卷t31等 第2课时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 培养基 1 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 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 营养构成 一般都含有水 碳源 氮源和无机盐 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 培养基的种类 1 按物理状态分类 2 按功能分类 3 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酒精消毒时 用70 酒精效果最好 浓度过高 会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成一层保护膜 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中 浓度过低 杀菌力减弱 4 纯化培养技术 1 原理 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 使其长成单个菌落 这个菌落就是纯化的细菌菌落 2 微生物接种方法 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法中细胞的分离和稀释过程发生在接种环在固体平板表面上的划线和移动过程中 在线的开始部分 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 随着线的延伸 菌数逐渐减少 最后可能形成纯种的单个菌落 如下图 几种划线方法示意图 稀释涂布平板法10倍系列稀释操作a 将分别盛有9ml水的6支试管灭菌 并按101 106的顺序编号 b 用移液管吸取1ml培养的菌液 注入101倍稀释的试管中 用手指轻压移液管上的橡皮头 吹吸3次 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c 从101倍稀释的试管中吸取1ml稀释液 注入102倍稀释的试管中 重复上步混匀操作 依次类推 直到完成最后1支试管的稀释 平板划线法的注意事项1 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接种环进行灭菌 划线操作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 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 2 灼烧接种环之后 要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 以免因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 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4 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 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1 2013届合肥质检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细菌的快速进化过程 人们发现 用肉汤培养假单胞杆菌 如果肉汤保持不动 不久后 在肉汤的不同部位 如表面 底部或其他部位 细菌的形态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变异株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个实验说明了细菌在不同的小环境中发生了进化b 细菌的生命周期短 繁殖速度快 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c 用静止的肉汤培养fs细菌 其菌落形状将趋于一致d 用不断摇动的肉汤培养sm细菌 不会出现fs和ws的菌落 解析 该实验结果显示同种假单胞杆菌在培养基的不同位置所形成的菌落形状不同 即生命周期短 繁殖速度快的细菌在不同的小环境中发生了进化 故用静止的肉汤培养fs细菌 其菌落形状也会出现差别 而用不断摇动的肉汤培养sm细菌 则不会出现其他形状的菌落 答案 c 考情播报 3年3考 2012 上海卷t44 2011 新课标全国卷t39 2010 山东卷t34等 1 筛选菌株 1 原则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 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 菌株筛选原理的比较 2 微生物筛选过程中必要的两种对照培养基及其作用 3 实验流程 几种典型微生物的筛选方法1 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2 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3 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 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 因为非固氮微生物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 4 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 也具有分离效果 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 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 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 达到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 5 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 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2 2012 宿州模拟 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 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 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 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 硝酸盐 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 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分析回答问题 1 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 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 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进行分类 应属于 培养基 2 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还应向培养基中加入 3 若用平板划线法获得纯净的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倒平板操作时 平板冷凝后 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在接种时 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 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 为什么 除此之外 还可用 法来获得纯净的菌株 4 实验结束后 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 这样做的目的是 解析 微生物生长需要碳源 氮源 生长因子 无机盐和水等 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特点 若选定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那么只有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长 而其他微生物就可能被淘汰 答案 1 纤维素碳源选择 2 刚果红 3 皿盖上会凝有水珠 倒置可防止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 还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挥发 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防止接种环上有其他微生物而污染培养基 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接种时留下的菌种 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 以便通过多次划线后 得到单个的菌落 划线结束后仍要灼烧接种环 以避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 稀释涂布平板 4 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1 2012 上海高考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 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号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 还需加另一种重要成分 a 琼脂b 葡萄糖c 硝酸铵d 碳酸氢钠 解析 由图示可知表示过程是嗜热菌分离纯化的过程 号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 碳源和氮源必不可少 所以除淀粉外还应加入硝酸铵 答案 c 2 2011 重庆高考 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b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c 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d 在半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细菌培养后可以观察其运动 解析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同种细菌 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 而促进真菌生长 破伤风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因此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会抑制其生长 半固体培养基可以用于观察细菌的运动 答案 d 3 2011 新课标全国卷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 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 1 在筛选过程中 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 从功能上讲 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 纯化菌种时 为了得到单菌落 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 即 和 3 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 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 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 通常情况下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 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 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 1 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使用的培养基应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通过控制碳源这种营养成分 来促进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的生长 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 菌种纯化培养时 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3 当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后 可通过比较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 来判断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 分解圈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 反之则越弱 4 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 常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环 接种针 试管口 瓶口等进行灭菌 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 试管等进行灭菌 用干热灭菌法对玻璃器皿 吸管 培养皿 和金属用具等进行灭菌 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因为酒精灯火焰旁可形成一个无菌环境 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 1 原油选择 2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 强 4 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 4 2010 重庆高考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炭疽杆菌两端截平 呈竹节状排列 菌落呈卷发状 对炭疽病疑似患者 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 通过实验确诊 1 细菌培养 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 分离培养 获得可疑菌落 2 细菌鉴定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 方法灭菌 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 填 无机碳 或 有机碳 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 用 观察 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接种可疑菌后 35 培养24小时 液体培养基变浑浊 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 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 填 高 或 低 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 反之则排除 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 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 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 b细胞外 还有 解析 2 微生物的培养基配制后常用高压蒸汽法灭菌 由于炭疽杆菌是异养型微生物 培养基中应加有机碳作碳源 炭疽杆菌呈竹节状排列 需借助显微镜观察 接种培养后 液体培养基由澄清变浑浊 应是炭疽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置应遵循单一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