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时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 任教 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常见一些矿物及含杂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珍惜金属资源、节约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难点:铁的冶炼原理及含杂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1、常见一些矿物及含杂计算。2、通过合作、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结论。3、培养珍惜金属资源、节约金属资源、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形式有哪两种?2、什么叫矿石?3、铁矿石中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4、铁的铁的冶炼原料、原理、设备。5、实验室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现象、注意事项。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一)小组合作交流:(二)师生互探活动: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有单质形式存在(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和化合物形式存在。2、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铁矿石等都是常见的矿石。3、常见几种金属矿石有:如: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铜矿,铝矿等。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这一,矿物储量也很丰富,其中钨、钼、钛、锡、锑等储量居世界前列,铜、铝、锰等储量在世界观上也占有重要志地位。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人类每年要提炼数以亿吨计的金属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其它领域。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二.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如:赤铁矿 、磁铁矿 ),焦炭 ,石灰石。 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化学方程式:高温fe2o3+3co-2fe+3co23、设备:高炉。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实验室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现象: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浊。点燃尾气有蓝色火焰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高温fe2o3 + 3co - 2fe + 3co2co2 + ca(oh)2 -caco3+ h2o点燃2co + o2-2co2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2、将适量的氧化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3、通入一氧化碳气体;4、点燃右边酒精灯5、点燃酒精喷灯给氧化铁加热6、待硬质玻璃管内红色物质完全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7、待玻璃管内固体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熄灭右边酒精灯注意:实验前要先通co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再加热,防止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后,停止加热时要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内固体冷却,防止高温下的生成物铁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同时还可防止石灰水倒吸。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课堂作业。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课堂课本:p 21 1、5、6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预习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讨论补充记录 讨论补充记录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形式有哪两种?2、什么叫矿石?3、铁矿石中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4、铁的冶炼教 学 反 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