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5.6 电磁波 相对论名师伴学.doc_第1页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5.6 电磁波 相对论名师伴学.doc_第2页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5.6 电磁波 相对论名师伴学.doc_第3页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5.6 电磁波 相对论名师伴学.doc_第4页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5.6 电磁波 相对论名师伴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6 电磁波 相对论第一课时:电磁波的发现和电磁振荡第二课时: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第三课时: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电磁波谱第四课时:相对论的诞生、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第五课时:狭义相对和广义相对的简介第一课时:电磁波的发现和电磁振荡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一定能产生磁场,磁场也一定能产生电场b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磁场c稳定的电场也可以产生磁场d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电场e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电磁场【答案】bde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c均匀变化的磁场能够在空间形成电磁波d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e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答案】bde【解析】若只有电场和磁场,而电场和磁场都稳定或电场、磁场仅均匀变化都不能产生电磁波,a、c错;光也是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可判断b、e正确;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d项正确3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正确的是()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械波只有横波e电磁波只有纵波【答案】abc4. 关于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及其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b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c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预见了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e证实了真实中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答案】abd【解析】选项a和b是电磁理论的两大支柱,所以a和b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最早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错误;麦克斯韦预见了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d正确,e错误5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充电完毕尚未开始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中的电场最强b电路里的磁场最强c电场能已有一部分转化成磁场能d磁场能已全部转化成电场能e此时电路中电流为零【答案】ade【解析】lc振荡电路电容器充电完毕,电容器中电场最强,磁场最弱,电场能和磁场能之间还没有发生转化,故a、d、e正确课堂讲练 典例分析【要点提炼】一:电磁场和电磁波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如图甲所示)(2)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如图乙所示)甲 乙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交替产生,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称为电磁场3电磁波(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而形成的电磁场是由近及远地传播的,这种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称为电磁波(2)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的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vf,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c3.0108m/s.(3)电磁波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4赫兹的电火花(1)赫兹实验的分析和高压感应线圈相连的抛光金属球间产生电火花时,空间出现了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传到了导线环,导线环中激发出感应电动势,使与导线环相连的金属球间也产生了电火花这个导线环实际上是电磁波的检测器结论:赫兹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检验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正确性(2)赫兹的其他成果赫兹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偏振和衍射等现象测量证明了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与光相同的速度c,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场理论6电磁场的产生如果在空间某处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那么这个变化的电场就在它周围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它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电磁场7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恒定的电场不产生磁场恒定的磁场不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恒定的电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振荡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振荡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8.机械波与电磁波的比较机械波电磁波研究对象力学现象电磁现象周期性变化的物理量位移随时间和空间做周期性变化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和空间做周期性变化传播传播需要介质,波速与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传播无需介质,在真空中波速总是c,在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与介质及频率都有关系产生由质点(波源)的振动产生由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电磁振荡)激发干涉可以发生可以发生衍射可以发生可以发生横波可以是是纵波可以是不是二:电磁振荡1振荡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迅速变化的电流2振荡电路: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最基本的振荡电路为lc振荡电路3电磁振荡: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场和磁场周期性相互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电场能和磁场能周期性相互转化的过程4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2)频率: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振荡电路里发生无阻尼振蒎时的周期和频率分别叫做固有周期、固有频率周期和频率公式:t2,f. 5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一览表时刻(时间)工作过程qeib能量0放电过程qm0em00im0bme电e磁充电过程0qm0emim0bm0e磁e电放电过程qm0em00im0bme电e磁t充电过程0qm0emim0bm0e磁e电6.振荡电流、极板带电荷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7板间电压u、电场能ee、磁场能e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u、ee规律与qt图象相对应;eb规律与it图象相对应8分类分析(1)同步关系在lc振荡回路发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电容器上的物理量:电量q、电场强度e、电场能ee是同步变化的,即:qeee(或qeee)振荡线圈上的物理量:振荡电流i、磁感应强度b、磁场能eb也是同步变化的,即:ibeb(或ibeb)(2)同步异变关系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的三个物理量q、e、ee与线圈中的三个物理量i、b、eb是同步异向变化的,即q、e、ee同时减小时,i、b、eb同时增大,且它们的变化是同步的,也即:q、e、ee同步异向变化,i、b、eb.注意:自感电动势e的变化规律与qt图象相对应典例分析【典例1】用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判断,图中表示电场(或磁场)产生磁场(或电场)的正确图象是()【答案】bce【典例2】不能发射电磁波的电场是() 【答案】abc【反思总结】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有波的一切特点:能发生反射、折射现象;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2电磁波是横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互相垂直的,并且都跟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3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典例3】.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b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d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e若电容器正在充电,则自感电动势正在阻碍电流增大【答案】bcd【解析】由电流的磁场方向和安培定则可判断振荡电流方向,由于题目中未标明电容器两极板的带电情况,可分两种情况讨论:(1)若该时刻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可知电容器处于放电阶段,电流增大,则c对,a错;(2)若该时刻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可知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电流在减小,则b对,由楞次定律可判定d对e错故正确【答案】为bcd.【典例4】.如图所示,l为一电阻可忽略的线圈,d为一灯泡,c为电容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灯d正常发光,现突然断开s,并开始计时,画出反映电容器a极板上电荷量q随时间变化的图象(q为正值表示a极板带正电)【答案】【反思总结】解决电磁振荡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析电磁振荡的过程时,可以结合图象,这样会使问题更直观首先依据题意找出振荡图象的初状态,然后画出其电流或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时间关系,可以大体找出该时刻在图象上对应的位置,从而确定处于充电还是放电状态,最后再依据充、放电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求解具体问题课后巩固 课时作业题组一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电流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b.稳定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d.均匀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互相激发,形成由近及远传播的电磁波【答案】ac【解析】电场按其是否随时间变化分为稳定电场(静电场)和变化电场(如运动电荷形成的电场),稳定电场不产生磁场,只有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才存在对应磁场,故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恒定电流周围存在稳定磁场,a选项正确。电磁波的形成必须有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互相激发,d选项错误。2.(多选)关于电磁场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化的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电场,与是否有闭合电路无关b.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变化电场c.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场,即电磁场d.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答案】ab【解析】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当电场中有闭合回路时,回路中有电流。若无闭合回路电场仍然存在,a项正确。若形成电磁场必须有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b项正确,c、d两项错误。题组二电磁波3.(多选)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短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答案】ac4.电磁波在传播时,不变的物理量是()a.振幅b.频率c.波速d.波长【答案】b【解析】离波源越远,振幅越小,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速不一样,波长也不一样。频率是由发射电磁波的波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题组三电磁振荡5.(多选)要使lc振荡电路的周期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大电容器初始电荷量b.线圈中插铁芯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d.增大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答案】bc【解析】由周期公式t=2可知,t与q无关;插入铁芯,l变大,t变大,由c=知,s增大,t增大,而d增大,t减小。6.(多选)在lc回路产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放电完毕时,回路中磁场能最小b.回路中电流值最大时,磁场能最大c.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最多时,电场能最大d.回路中电流值最小时,电场能最小【答案】bc7. 右图为一个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图象,根据图线可判断()a.t1时刻电感线圈两端电压最大 b.t2时刻电容器两极间电压为零c.t1时刻电路中只有电场能 d.t1时刻电容器带的电荷量为零【答案】d【解析】由图像知,计时开始时,电容器两极板带的电荷量最大,电流为零,电容器放电开始,根据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画出q-t图象(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由图象分析可知:t1时刻,电容器上电荷量为零,电势差为零,电场能为零,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t2时刻电容器电荷量q最大,两板间电势差最大,b项错误。8. (多选)为了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的高度,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c置于储罐中,电容器可通过开关s与线圈l或电源相连,如图所示。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l与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周期t=2的振荡电流。当罐中的液面上升时()a.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c.lc回路的振荡频率减小d.lc回路的振荡频率增大【答案】bc【解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当液面上升时,极板间不导电液体的介电常数比原来的空气的介电常数要大,电容c增大,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f=会减小,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第二课时-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当代人类的生活和电磁波紧密相关,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把带电体和永磁体放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b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随介质的变化其波速是变化的c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所接收的信号都属于电磁波d微波炉内所产生的微波不是电磁波,而是波长很短的机械波e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频率是不变的【答案】bce2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d必须使用开放电路e必须使用闭合电路【答案】acd【解析】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一定要对低频输入信号进行调制,并加到高频电流上为了有效地向外发射,必须使电路开放,a、c、d正确,e错误而产生电谐振的过程是在接收电路,b不正确3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班mh370失联前与塔台和卫星之间通过电磁波相联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航班与卫星间联系主要以微波的形式bmh370发出的电磁波频率是定值,不能改变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速度变小d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e只要发射电路的电磁振荡停止,产生的电磁波立即消失【答案】acd课堂讲练 典例分析知识点一:电磁波的发射1发射电磁波的振荡电路的特点(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开放电路2电磁波的调制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分类调幅(am)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的调制技术调频(fm)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的调制技术3发射电磁波的条件(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理论研究表明,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即单位时间内辐射出去的能量,与振荡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2)开放电路,要使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4电磁波的发射示意图(如图所示)知识点二:电磁波的接收1原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空中的导体可以用来接收电磁波2电谐振与调谐(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2)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3解调使声音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它是调制的逆过程4无线电波技术上把波长大于1_mm的电磁波称做无线电波,并按波长把无线电波分为若干波段:长波、中波、中短波、短波、微波5、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传播方式适合的波段特点地波沿地球表面空间传播长波、中波、中短波衍射能力较强天波靠大气电离层的反射传播中短波、短波反射能力较强空间波沿直线传播短波、超短波、微波穿透能力较强典例分析【典例1】.如图所示,原线圈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将电感为l的副线圈接一个适当的电容器成为lc振荡电路,这种振荡和机械振动中的_振动相类似,其振荡周期等于_改变电容器的电容量,当电容等于_时,振荡电流的幅度值可达最大值. 【答案】受迫【解析】变压器的副线圈中感应电流的频率与原线圈中的电流频率相同,类似于机械振动中的受迫振动,其振荡周期为,改变电容器的电容量,可以改变lc振荡回路的固有频率,当固有频率与接收信号的频率相等时,发生电谐振,即f,求得c.【典例2】lc振荡电路电容器的电容为3105 f,线圈的自感系数为3 mh,它与开放电路耦合后,(1)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的频率是多大?(2)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大?【答案】(1)530 khz(2)566 m【反思总结】无线电波的发射及相关问题1无线电波的发射:由振荡器(常用lc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电流,用调制器将需要传送的电信号调制到振荡电流上,再耦合到一个开放电路中激发出无线电波,向四周发射出去2一般电台的中波、中短波、短波广播以及电视中的图象信号,都采用调幅波;电台的调频广播和电视中的伴音信号,都采用调频波低频信号类比成货物,高频波类比成运载工具,调制的过程类比成将货物装载到运载工具上【典例3】有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激起的感应电流最强?(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答案】见【解析】(2)要接收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典例4】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要想接收波长为的电磁波,应把调谐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调至(c为光速)多少?【答案】【解析】接收电磁波必须进行调谐,使接收回路产生电谐振,由产生电谐振的条件f固f电磁波得,解得c.【反思总结】相近概念的辨析技巧1调频和调幅:这是调制的两种方式,使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使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2调制和解调:把低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叫作调制;把低频电信号从高频载波中检出来叫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课后巩固 课时作业题组一电磁波的发射1.为了使需要传递的信息(如声音、图像等)载在电磁波上发射到远方,必须对振荡电流进行()a.调谐 b.放大 c.调制 d.解调【答案】c【解析】根据调谐、调制、解调的定义易知选项c正确。2. 为了增大无线电台向空间辐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lc振荡电路的结构可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增大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b.增大电容器极板的间距c.增大自感线圈的匝数d.提高供电电压【答案】b3.关于电磁波的发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频率的电磁振荡都能辐射电磁波,只是辐射的能量所占振荡总能量的比例不同罢了,振荡周期越大,越容易辐射电磁波b.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采用开放电路,同时提高振荡频率c.为了有效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电路不必采用开放电路,但要提高振荡频率d.提高振荡频率和电路开放是发射电磁波的必要手段,振荡电路开放的同时,其振荡频率也随之提高【答案】b【解析】电磁波的发射应该采用开放电路,同时频率越高,发射范围越大。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射的图像信号不需要调制过程b.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也要经过调谐、解调c.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两种d.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传播的速度不同【答案】bc【解析】发射电磁波应先调制,接收电磁波应先调谐、解调,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知c项正确;不管是什么信号,只要以电磁波形式发送,速度就是一样的,d项错误。题组二电磁波的接收5.(多选)调谐电路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收不到较高频率电台发出的电信号,要收到电台信号,应()a.增大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b.增大电源电压c.减小调谐电路中线圈的匝数d.将线圈中的铁芯取走【答案】cd【解析】当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发出信号的频率时,发生电谐振才能接收到电台信号,由题意知收不到信号的原因是调谐电路频率太低,由f=可知c若无法再调节,可通过调节l来提高频率f。故正确选项为c、d。6. 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能把电信号接收下来,是因为()a.天线处于变化的电磁场中,天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电源,通过馈线输送给lc电路b.天线只处于变化的电场中,天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相当于电源,通过馈线输送给lc电路c.天线只是有选择地接收某电台信号,而其他电视台信号则不接收d.天线将电磁波传输到电视机内【答案】a第三课时-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电磁波谱 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c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答案】b【解析】声波、电磁波都能传递能量和信息,a项错误;在手机通话过程中,既涉及电磁波又涉及声波,b项正确;可见光属于电磁波,b超中的超声波是声波,波速不同,c项错误;红外线波长较x射线波长长,故d项错误2雷达是用来对目标进行定位的现代化定位系统海豚具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能在黑暗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化的无线电系统(1)海豚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a电磁波 b红外线 c次声波 d超声波(2)雷达的定位是利用自身发射的()a电磁波 b红外线 c次声波 d光线【答案】(1)d(2)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电磁波中最容易表现出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是射线b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显著的化学作用cx射线的穿透本领比射线更强d低温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答案】b【解析】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体现,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而射线波长最短,故a错误;频率越高,穿透本领越强,故c错误;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故d错误4关于红外线的作用与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效应和荧光作用c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化学作用d红外线容易穿透云雾【答案】ad【解析】荧光作用和化学作用都是紫外线的重要用途,红外线波长较可见光长,绕过障碍物的能力强,易穿透云雾 课堂讲练 典例分析要点提炼知识点一: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1电磁波的传播:可以通过电缆、光缆进行有线传输,也可实现无线传输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越大2电磁波的应用实例电视广播的发射和接收过程3. 雷达的原理与构造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一般由天线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输出装置(显示器)、电源、用于控制雷达工作和处理信号的计算机以及防干扰设备等构成4雷达的优点雷达利用的电磁波在微波波段,因为波长越短,传播的直线性越好,方向性越好,反射性越强雷达每隔万分之秒向某一方向发射一次时间约为百万分之一秒的不连续的微波,微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这样可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发射和接收的两个尖形波,通过计算可得到障碍物到雷达站的距离,再根据发射微波的方向和仰角,便可判定障碍物的位置了5使雷达测到更远处的物体的方法(1)增大雷达发射微波的能量(2)使雷达发射不连续的微波的时间间隔增大知识点二、电磁波谱1按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做电磁波谱电磁波谱按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2各种电磁波的共性(1)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遵循相同的规律,各波段之间的区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2)都遵守公式vf,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3108m/s.(3)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4)它们都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的特性3不同电磁波的特点及应用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频率由左向右,频率变化为由小到大真空中的波长由左向右,波长变化为由长到短特性波动性强热效应强感光性强化学作用、荧光效应强穿透力强穿透力最强用途通信、广播、天体物理研究遥控、遥测、加热、红外摄像、红外制导照明、照相等日光灯、杀菌、防伪、治疗皮肤病等检查、探测、透视、治疗探测、治疗4.电磁波的能量电磁波是运动中的电磁场,各种各样的仪器能够探测到许许多多电磁波,表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5太阳辐射的特点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个区域,在眼睛最敏感的黄绿光附近,辐射的能量最强6电磁波的共性(1)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的行为服从相同的规律,各波段之间的区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2)都遵守公式vf,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c3.0108 m/s.(3)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质(4)它们都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的特性7电磁波的个性(1)不同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波长越长越容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2)同频率的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速度越小(3)产生机理不同无线电波振荡电路中电子周期性运动产生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x射线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4)用途不同:无线电波用于通信和广播,红外线用于加热和遥感技术,紫外线用于杀菌消毒,x射线应用于医学上的x光照片,射线检查金属部件的缺陷等典例分析【典例1】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至1000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答案】acd【典例2】某雷达工作时,发射电磁波的波长20cm,每秒脉冲数n5000,每个脉冲持续时间t0.02s.求:(1)该电磁波的频率;(2)此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答案】(1)1.5109hz(2)3104m【反思总结】雷达侦察问题的解决方法1电磁波在空中的传播速度可认为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根据雷达荧光屏上发射波形和反射波形间的时间间隔,可求得侦察距离2根据发射无线电波的方向和仰角,确定被侦察物体的位置3雷达的最大侦察距离应等于电磁波在雷达发射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内传播距离的一半【典例3】下面列出了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种现象的医疗器械后面的空格上(1)x光机,_.(2)紫外线灯,_.(3)理疗医用“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好这里的“神灯”是利用_a光的全反射b紫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c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x射线有很强的贯穿力e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f红外线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答案】(1)d(2)c(3)e【解析】(1)x光机是用来透视人体内部器官的,因此需要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电磁波,但又不能对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因此采用了穿透能力比较强又不会给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的x射线,故选择d.(2)紫外线灯主要是用来杀菌的,因此它应用的是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而非荧光作用,故选择c.(3)“神灯”又称红外线灯,主要是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它利用的是红外线的热效应,使人体局部受热,血液循环加快,故选择e.【典例4】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答案】c【反思总结】x射线与射线都具有穿透能力,但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x射线能穿透人体,通常用作人体透视,而射线可以穿过几厘米厚的铅板,可以用于探测金属内部的缺陷.课后巩固 课时作业1古代也采用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如利用火光传递信息的烽火台,利用声音传递信号的鼓等,关于声音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机械波b声音是电磁波c光是电磁波d光是机械波e声音和光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答案】ace【解析】声音必须在介质中传播,是机械波;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是电磁波2关于雷达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所用无线电波的波长比短波还短b雷达只有连续发射无线电波,才能发现目标c雷达的显示屏上可以直接读出障碍物的距离d雷达在能见度低的黑夜将无法使用e雷达的使用与黑夜和白天无关【答案】ace3关于红外线的作用与来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b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热作用c红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化学作用e红外线容易穿透云雾【答案】abe【解析】荧光作用和化学作用都是紫外线的重要特性,红外线波长比可见光长,绕过障碍物能力强,易穿透云雾4.如图所示为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电路,由线圈l1与可变电容器c1组成,它相当于一个lc振荡电路,当各个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都通过磁棒后,会在l1中不同程度地产生感应电流(振荡电流),当可变电容调至某一值(选台)使其振荡频率恰好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发射频率相同时,仅可接收该台广播节目若要改为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于武汉台频率)的节目,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电容器电容cb减小电容器电容cc减少磁棒上线圈匝数d将磁棒从线圈中抽出部分e增加磁棒上线圈匝数【答案】bcd【解析】当收音机调谐电路的频率等于要接收的电磁波的频率时才发生电谐振,即接收到该台要使接收的电台电磁波频率升高,由f知,当l和c减小时,频率f增大,故bcd正确5雷达是应用电磁波来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3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已知真空中光速c3108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和磁场产生b电磁波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产生c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范围多在0.3 m至1 m之间d雷达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可由电磁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确定e雷达工作时在连续不断地发射电磁波【答案】bcd6如图所示为某雷达的荧光屏,屏上标尺的最小刻度对应的时间为2104 s,雷达天线朝东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甲;雷达天线朝西方时,屏上的波形如图乙,问:雷达在何方发现了目标?目标与雷达相距多远?【答案】西方300 km【解析】雷达向东方发射电磁波时,没有反射回来的信号,向西方发射时,有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目标在西方目标到雷达的距离d m300 km.7.如图所示为伦琴射线管示意图,k为阴极钨丝,发射的电子初速度为零,a为对阴极(阳极),当a、k之间加直流电压u30 kv时,电子被加速打在对阴极a上,使之发出x射线,设电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伦琴射线(x射线)的能量求: (1)电子到达对阴极的速度多大?(2)如果对阴极每吸收一个电子放出一个x射线光子,则当a、k之间的电流为10 ma时,每秒钟从对阴极最多辐射出多少个x射线光子?(电子质量m0.911030 kg,电荷量e1.61019 c)【答案】(1)1.0108 m/s(2)6.251016个 第四课时-相对论的诞生、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a0.4c b0.5c c0.9c dc【答案】d【解析】由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可知d正确2关于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b狭义相对论认为在一切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于c,与光源的运动无关c狭义相对论只涉及无加速度运动的惯性系d狭义相对论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答案】d【解析】狭义相对论是惯性参考系之间的理论,d错误3假设甲在接近光速的火车上看地面上乙的手中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尺子,同时地面上的乙看甲的手中沿火车前进方向放置的相同的尺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看到乙的手中的尺子的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的长度大b甲看到乙的手中的尺子的长度比乙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的长度小c乙看到甲的手中的尺子的长度比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的长度大d乙看到甲的手中的尺子的长度与甲看到自己手中的尺子的长度相同【答案】b课堂讲练 典例分析要点提炼一、相对论的诞生1经典的相对性原理(1)惯性系: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叫做惯性系,相对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2)经典的相对性原理的三种表述表述一: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表述二:在一个惯性参考系内进行的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判断这个惯性系是否相对于另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表述三:任何惯性参考系都是平权的2经典相对性原理解释电磁规律的困难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证明了光速是不变的,这与传统的速度合成法则是矛盾的3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二、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1“同时”的相对性在同一个惯性系中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时:(1)经典的时空观认为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2)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2长度的相对性(尺缩效应)(1)经典的时空观:一条杆的长度不会因为观察者是否与杆做相对运动而不同(2)狭义相对论认为“动尺变短”:狭义相对论中的长度公式:ll0,但垂直于杆的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不变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1)经典的时空观: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察,它们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2)狭义相对论认为“动钟变慢”: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公式t,也就是说,在相对运动的参考系中观测,事件变化过程的时间间隔变大了,这叫做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