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的精神诉求.doc_第1页
但丁的精神诉求.doc_第2页
但丁的精神诉求.doc_第3页
但丁的精神诉求.doc_第4页
但丁的精神诉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但丁的神曲的精神诉求学生姓名:常攻 学号:20110103279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指导老师:于彦磊 职称:讲师中文摘要: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展现了但丁的思想内涵,神曲的写作是在作者政治失意之后,寄予了他一生的理念和梦想,神曲是一部关于意大利民族伟大复兴的寓言,同时又传达了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充分尊重人,肯定了人的智慧,同时又表达了对封建宗教神学禁欲主义的背离,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在神曲中西方人特有的审痛意识,通过对罪孽和精神痛苦的咀嚼,保持灵魂的洁净。关键词:神曲;但丁;寓言;人文;灵魂Abstract: The divine comedy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Dante, showed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Dante, the divine comedy writing is after the authors political frustration, embodies the idea of his life and dream, the divine comedy is a fable about Italian great rejuvenation, and conveys the Dantes humanism, fully respect people, affirmed a mans wisdom, and also expressed the feudal religious theology asceticism, more importantly, we can also in the divine comedy westerners whose pain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chewing of sin and suffering, maintain the clean of the soul. Key word: ;Dante;fable;humanities ;soul 前言: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1321)生活在中世纪,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能够享受如此的尊荣,几乎全部因为神曲这部作品,但是,神曲又是一部寓意十分深邃难解的作品。所以我们选取中世纪精神生活,这样一个角度,是尝试对复杂的问题做简单的处理。正文:但丁出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时间是中世纪,中世纪是指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前这段时间,时间长达1000基督教教会是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统治力量,一切文化思想演说,都只能在宗教的语境中进行。为什么称这一段时间为中世纪呢?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学者,他们认为古希腊罗马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而他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而夹在这两个时期的是一个民生凋敝,文化衰落的时期,因此就有了中世纪这个说法,当然当初人们讲中世纪的时候,这个术语中有否定的负面的意思。现在已经很少有学者,再给中世纪加上,“黑暗世纪”的这样的恶名,但是,中世纪仍然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基督教会是社会的统治力量,是绝对的统治力量,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宗教思想的控制之下,一切文化思想言说,都只能在宗教的语境中进行,而但丁就是生活在其中。但丁是中世纪的作家,但丁生活于这个时期的意大利,同时当时意大利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城邦林立,各自为政,四分五裂,对意大利政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外部势力有两股,奇异是神圣罗马帝国,其二是教皇,他们都插手意大利事务,企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是意大利民族国家分裂的祸根,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众多城邦中的比较强大的一个,它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但同时佛罗伦萨的统治阶层,党争十分激烈,分裂为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吉尔伯林党和支持教皇的归甫党,在十三世纪九十年代,执政的归尔甫党,他又发生了分裂,分裂成白党和黑党,但丁在他青年时代,他是佛罗伦萨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属于白党,1300年但丁担任了佛罗伦萨的行政官,政治生涯达到高峰,但丁在任期间,他察觉到新任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日益增长的试图控制佛罗伦萨的野心,以及教皇与世俗政务的种种弊端,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站在反教皇干预世俗政务的立场上来了,1301年,黑党在教皇的支持下发动政变,白党倒台,但丁当时不在佛罗伦萨,结果被缺席判罪,于是开始了21年的流亡生涯,在流亡中,但丁走遍了意大利的大好河山,视野超越了佛罗伦萨的范围,开始思考整个意大利的命运,在流亡期间,但丁虽然饱受寄人篱下的辛酸和思想之苦,但是矢志不渝,不妥协,他通过一系列的文学和学术写作,倡导意大利俗语,捍卫古典传统,反对教皇干政,表达政教分离追求民族统一的立场,他的神曲就是在他流亡期间开始创作的,他把深广的忧愤,思想爱国之拳拳之心,追求民族统一的高远理想,都融进了神曲这部不朽巨著中,这一点和中国的一位诗人屈原相似,屈原写作离骚时的处境与但丁写作神曲的处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但丁的文化和政治诉求,又响应了中世纪晚期大一统的基督教世界开始解体,新生的民族国家开始崛起,人文主义精神这样的一个历史潮流。所以成为了新时代的先驱者,这是他的政治生涯。他生平当中第三个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是他的爱情经历,但丁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爱恋的对象是一位叫贝亚特里齐的女子,据考证,这位女子的原型是佛罗伦萨的一个银行家的女儿,但丁在1274年,他九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贝亚特里齐(与他同岁),对她的可爱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九年时光里一直没有相见,九年以后,诗人在街上第二次见到贝亚特里齐,惊鸿一瞥之中,对她产生了热烈的爱情,后来,贝亚特里齐结婚出嫁,但是但丁的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反而更加炽热,1290年,贝亚特丽齐20多岁染病去世,诗人满怀悲痛,把他的赞美贝亚特丽齐的诗歌,用散文串联起来,最后结集为一部诗文集,叫新生,在这个诗文集中,但丁把贝亚特丽齐描写成为集众多美好德性于一身的理想女性的形象,除了神曲,新生是但丁最重要的作品,而且在神曲当中,但丁更让贝亚特丽齐充当了在天堂为但丁引路的天使。神曲是一部长诗,总共14233行,分为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篇,每一篇三十三歌,连通全书的序幕作为第一篇,共100歌,这部长诗采用中世纪常见的梦幻文学的形式,写诗人但丁如何穿越生死界限,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神曲的开篇的时间点是1300年,当时诗人是35岁,在某一天,他发现自己迷失了正确的方向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黎明时分,诗人来到一座小山前,他向山顶攀登,却遇到了三只野兽,豹子、狮子和母狼,这三只野兽各有象征,豹子象征淫欲,狮子象征强暴,母狼象征贪婪。拦住了但丁的去路,正当危机时刻,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亡灵,受贝亚特丽齐的嘱托,前来带但丁走出迷途,又引导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在地狱中,但丁目睹了形形色色的亡灵,遭受惩罚的惨状,在炼狱中,他看到众多的亡灵在虔诚地赎罪,然后行至炼狱的最高层空中花园,贝亚特丽齐出现,接替维吉尔引导但丁游历了天堂,最后诗人沐浴在上帝的灵光之中,灵魂获得了拯救。神曲中所写的三界,包括地狱、炼狱、天堂,神曲中地狱结构,不纯粹是他个人的发明,在这个传说中,魔鬼撒旦,被上帝从天上打下来,落到地球上,然后砸出来个大坑,这个大坑就是地狱。地狱呈上宽下窄的圆锥型,但丁把地狱分成九圈,它是以亡灵生前所犯罪的轻重,依次打入不同的圈,这个圈越大罪孽越重,受到的惩罚也就越重。古代先贤们住在第一圈,他们有什么罪呢?他们是因为没有机会信教,在基督教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所以罪不在己,责罚比较轻,第二圈是犯淫欲罪的,贪吃者居第三圈,贪财者和挥霍者居第四圈,易怒者居第五圈,持异端邪说者居第六圈,强暴罪者居第七圈,欺诈罪者居第八圈,背叛罪者居第九圈,从第二圈到第九圈,第六圈除外,但丁定罪的类型和轻重,是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学说作为依据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科马克伦理和政治学里,把罪分为三种,无节制罪、暴力罪、欺诈罪三大类,与此相对应,地狱的第二到五圈,灵魂所犯之罪都属于无节制罪,做事没有克制,第七圈属于暴力罪,第八到第九圈属于欺诈罪,那么第六圈靠什么定罪呢?第六圈的罪名是教会定出来的,就是所谓异端邪说,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并没有涉及教的问题,教的问题只跟教会有关。看来但丁是信教的,宗教对他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所以他才创造出第六圈。但丁的炼狱,是一座高山,耸立在南半球的中心点,炼狱的布局依靠什么标准?炼狱的布局是依照基督教教义的七宗罪来设定的,七宗罪由重到轻,依次是骄傲、嫉妒、愤怒、怠惰、贪婪、饕餮、贪色一宗罪占一层,共七层那么罪最重者居底层,炼狱的上顶就是所谓的地上乐园,炼狱中的灵魂经过磨练,消除罪孽以后到达这里,在饮了同一源的勒特河与欧诺埃河的河水之后,他们会忘记生前所犯的罪,会记起生前所行的善,灵魂获得新生,上升到天堂。天堂的构想同样是有依据的。神曲中的天堂共有九重天,他们构想的基础是中世纪权威地位的托勒密天文学,托勒密是罗马帝国时代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出生于埃及,活动在公元二世纪的亚历山大城,他所描绘的建立在地心说基础上的宇宙体系,在欧洲思想文化中,占统治地位长达1300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取代,影响才逐渐削弱,神曲中的九重天,他的构建就是在托勒密所描绘的宇宙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这个九重天,依次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在水晶天之外,是永恒不变的天府,这是上帝居住之所,天府是但丁突破了托勒密的九重天体说,虚构出来的第十重天,在前九重天里,灵魂是依功德大小而分层的,功德越大则居天府越近。神曲的精神诉求,第一,精神救赎。按照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人类是犯有原罪的,人生在世除了要克制欲念,忏悔赎罪之外没有其他存在的意义,只有这样,人才能够蒙神恩,在来世进天堂得救,免遭下地狱的惩罚,在荷马时代的伊利亚特,他们重视现世生活,强调物质愿望的满足,中世纪正好相反,它把人的精神生活抬到崇高的地位,把精神得救当成最大的价值,那么但丁在神曲中的地狱篇中实际上就是把人有史以来,所犯的各种错误形象地描绘出来,而且,还绘声绘色的渲染的各种刑罚,以达到警示和惩戒的作用,炼狱篇是要告诉人们你需要赎罪,以及如何赎罪,他绘制的方法是戒除欲望,就是所谓的清心寡欲,神曲中对诗人经过地狱、炼狱到达天堂历程的描写,其实就是现身说法,是给读者汇聚的一副灵魂如何得救的路线图。在这个路线图中,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担任的是他的导师和引路者的角色,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各有象征,维吉尔象征理性,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标志着人凭借理性认识罪恶和错误,从而改过自新的过程。贝亚特丽齐象征信仰,她引领但丁游历天堂,标志着人依靠信仰使灵魂得到提升,精神世界得到升华的过程,此外,神曲当中,大到框架结构小到章节布局,设计的都异常精巧,系统缜密,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歌颂神的大能与创化之功。从这些意义上来说,神曲就是一部宣扬通过信仰来拯救灵魂的作品,它是一个宣扬基督教思想的作品。但是神曲的意义仅限于此,它的影响不会那么大了,那么深远,如果是那样想必喜欢的人也仅限于基督徒,事实上,神曲描绘的这一套看似天衣无缝的基督教拯救体系,其实有很多破绽,其中夹杂着许多破绽或私货,也就是说神曲当中,以基督教包装的东西是违背了正统信念的东西,我们举个例子,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这是但丁在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引路人,是他的导师,但是仍然在地狱里,那么下地狱的人做他的导师引路人,这岂不矛盾?不管但丁如何在新生中赞美贝亚特丽齐,她实际上也不过是佛罗伦萨的一名普通女子而已,她有何贤德成为但丁在天堂的引路人,还有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但丁幻游地狱的1300年的时候,还在位,但丁就迫不及待的把他打倒到地狱,罪大恶极者所在的第八圈,让他头脚倒栽,受火刑的惩罚,按中世纪基督教的说法,教皇是上帝在尘世的代表,但丁为何对他仇恨至此,那么仇恨,这类的例子,在神曲中,可以说比比皆是,这些破绽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但丁除了宗教诉求之外,还有其他的诉求,但至少有两点非宗教的诉求是明确存在的。第一个非宗教的诉求就是意大利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丁在神曲中这样写道,“即使从佛罗伦萨来到正直、健全的人民中间”(指天堂),“自己也任然忘不了,那个是我们变得如此凶恶的打谷场上的事情”(指地球)。其实但丁最忘不了的是什么?最忘不了的是他家乡佛罗伦萨,最忘不了的是他的祖国意大利,有人做过统计,但丁送到地狱中的人有79个,其中来自佛罗伦萨的人就有43个,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但丁对他的家乡,对他的祖国就是这样一种爱恨交集的复杂感情,他的我们看不全是因为宗教的情感,更多的是基于他的民族感情、国家利益,他之所以把教皇卜尼八世在活着的时候就送到地狱,就是因为这个教皇,试图扩大世俗权力,肆意插手意大利事务,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之一。还有一位叫法里纳塔,这个法里纳塔是但丁在佛罗伦萨的政敌,吉伯林党的首领,但丁是把他作为信奉异端者打倒地狱第六层,但同时又赞扬他,人虽然在地狱,但是仍然气魄豪迈,挺胸昂首着,写出了他的英雄气概,同时但丁对他的爱国行为更是大加赞赏,这是因为以法里纳塔为首的吉伯林党联军,在1260年的时候,击败了归尔甫党之后,许多党内同志提出一个疯狂的主张,主张把佛罗伦萨这个城市彻底摧毁,这个时候法里纳塔挺身而出,坚决反对,才保住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这样可以说是功德至伟。试想这个佛罗伦萨城市没有了,人类将会有多大的损失,但丁在地狱与法里纳塔的亡灵相遇的时候,还对他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对两派内斗至佛罗伦萨战乱不已表示了悔意,在这里,但丁超越了党派的利益,站在民族国家的高度,对法里纳塔做出评价。我们现在讲爱国,我们对国家的情感并不陌生,但那时在但丁的那个时代,它是基督教大一统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爱国的民族情感,是一种新型的情感,它是以民族利益为旨归,它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有利于意大利民族国家的统一,这样一种情感,通过神曲但丁游历了三界各层,与亡灵交谈的都是意大利民族兴亡的问题。他实际上对宗教事务的关心,远不及对意大利民族兴亡的关心,他对那些能够维护民族和平统一的人,总是大加赞赏,对比那些危害国家利益的人,则加以责罚,他尤其痛恨那些制造分离的贵族,出卖国家利益的叛徒,对世俗政权抱有野心的教皇,把他们统统处以极刑,同时他也谴责那些腐化堕落的教士、贪官污吏、高利贷者等。危害人民利益的作恶者,让他们在地狱遭受刑罚,在炼狱篇第六歌里,但丁更是大声疾呼:“唉,奴隶的意大利,你哀痛之逆旅/你这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妇,而是妓院!/./而你的活着的人民住在你里面/没有一天不发生战争,为了一座城墙和一条城壕围住的人们却自相残杀/你这可怜虫啊!你向四下看看/你国土的滨岸,然后再望你的腹地/有没有一块安享幸福的土地”纵观但丁的一生,但丁的抱负首先是在政治方面,当政治的抱负遭遇到重大的挫折,他才决心通过诗歌来建立不朽的功勋,表达高尚的个人情操,抒发对意大利和佛罗伦萨的深厚感情,寄予他一生的理念和梦想,同时在现实的政治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他试图通过神曲来揭露现实,唤醒民心,为意大利民族探索一条精神救赎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神曲就像离骚一样,是一部忧愤之作,是一部关于意大利民族伟大复兴的寓言,这是他的世俗诉求之一。还有他的精神诉求就是,人文主义理想。恩格斯在意大利文版序言当中,他把但丁称为“中世纪的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时代,是指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期它的文化思想主义就是人文主义,而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在但丁神曲里,就已经出现了。它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在神曲中经常发生冲突,如此一来,就是这部作品,充满了矛盾的二重性,比如,按照宗教观念,诗人吧弗兰齐斯加和宝禄这对恋人,以淫欲罪打入地狱,但同时但丁又把他们的爱情写的非常哀婉动人,最后但丁听了他们的故事,竟然因为心生怜悯,而晕倒在地上,从总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真诚爱情的肯定和对禁欲主义的背离。再一点,诗人以欺诈罪把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打入地狱,但是又以肯定的语调,把他描写成为一个追求知识、追求美德,探索未知世界的冒险家,他鼓励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