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虽有嘉肴同步练习一、双基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答案: 嘉肴 ( ji) ( yo ) 自强( qing ) 兑命(yu) 学学半( xio )解析: 注意“强”的声调是上声,“兑”是多音字,但是在尚书中读yu,“学学半”第一个“学”的意思是“教”所以读“xio”。2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答案: (1)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解析: 文言文的断句首先要明确语句的意思,分析出其句子成分,这样才能明确句子的节奏。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教然后/知困c然后/能自强也d不知/其善也答案:b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教/然后/知困。二、课内阅读4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虽有嘉(佳)肴()(2)虽有至道()(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然后能自强也()答案:(1)美味的菜(2)最好的道理(3)所以(4)自我勉励解析: 文言实词的解释一则靠日常的积累,二则可以根据今意进行推测。学生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是故”“自强”是古今异义,其中“强”的声调是第三声,翻译为勉励。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虽有嘉(佳)肴 (虽然)b不知其善也(代指“道理”)c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d然后能自强也(句末语气词)答案:a解析: “虽”是“即使”的意思。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不) b弗学,不知其善也(益处,好处)c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清)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立,自强)答案: d解析: “自强”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这里翻译为“自我勉励”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3)教然后知困()(4)虽有至道()答案:(1)甘美(2)反省自己(3)不通,理解不了(4)达到极点解析: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古今异义,不能按照现在的理解来推断。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译文: (2)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 答案:(1)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2)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解析: 学生在翻译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1)句中要注意“困”和“自强”的意思分别为“不通,不了解的”“自我勉励”。(2)句中抓住“相长”是互相促进的意思。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译文: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译文: 答案:(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2)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解析: 文言句子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部,“信”即准确,“达”即通顺,“雅”即文雅。同时从得分来看,第一步还是得抓住句中的关键词。(1)句中要抓住这几个词:“虽”是一词多义,应翻译为“即使”;“至道”是重要的文言实词,翻译为“最好的道理”;“善”在这里是一个古今异义词,翻译为“好处,益处”。(2)句中要抓住“自反”这是两个字,在文言文中也是两个词,翻译为“自我反省”。10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答案: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解析: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要明确文章要说的中心并非“嘉肴”二是“教与学”的关系,所以“嘉肴”定然只是起一个引出下文的作用,再明确所使用的方法,就得可以得出完整的答案了。1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答案: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解析:文章的主旨可以从文中语言直接提炼。分析论证思路的时候,一是要明确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类比推理,二是要明确中心“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逐步开展。 1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解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教学相长”的启示,学生可以结合文章来谈谈对它的理解。二是要结合经验,这里需要从两个角色出发,一个是学习者一个是教育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解析: 学生在看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一是要明确问题有三个,相同点可以从二者的目的来分析,不同点则要从分析问题的角度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抓住其在文章中的位置,以及主次地位来判断,后者只是前者的补充和从属。14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答: 答案: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解析:这类题有两步答案,第一步是分析出文章的主旨所在,可以从文中的那一句“教学相长”得出,第二步就是谈谈自己对这一主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议论。 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乙】虽有嘉(佳)肴(正文略)【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人不学,不知道()(2)弗食,不知其旨也()答案:(1)明白道理(2)甘美解析: 对文言文的重点实词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境来进行分析,尤其是古今异义词,“知道”现在就是一个词,意思为了解,但是在文言文中一般是两个词,“知”的意思是知道,“道”的意思是道理。“旨”可以根据前文中的“食”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形容词,而非名词。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 (2)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译文: 答案:(1)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2)善于学习的人,(教他的)老师通常比较安闲,而且取得的效果是双倍的,(而这些成果)又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他的老师)勤奋却没什么效果,而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解析: 翻译三部曲,第一步是得分的关键,所以,学生在分析的时候首先标示出句中的关键词。(1)句中抓住“是故”这个文言虚词和“困”这个文言实词;(2)句中要抓住“善”是善于的意思,“庸”指的是老师的教导有方,“怨”是埋怨的意思。17【甲】【乙】【丙】论述的重点各有侧重,请概括各段论述的重点。【甲】 【乙】 【丙】 答案:【甲】教学为先【乙】教学相长【丙】进学之道解析:在文言文中,概括文章的主旨一般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提炼中心的语言。 18举例说明选文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1) (2) 答案:(1)比喻论证: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2)对比论证: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解析: 首先要明确论证方法有哪些。同时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或者重要的语句可以得出结论。如【丙】文中可以抓住“如”字可以得出是一个比喻句从而引申为比喻的论证方法;同时说到了“善学者”和“不善学者”两种人的情况,自然是对比论证的手法。五、拓展提升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衡,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讴:唱歌。饯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喝酒送行。抚节:打着节拍。遏:阻止。1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薛谭学讴于秦青饯于郊衢 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 c与相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答案: d解析: 的“于”的意思是“向”的“于”的意思是“在”,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之”是代词,指代的是“秦青的技艺”。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答案: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解析: 学生在翻译时一是可以结合所给的注释来进行推断,二是要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弗”是不的意思,同时“响遏行云”是一个成语,也可不译。21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答案:寓意:学无止境。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会有成就。解析:学生在分析文章主旨时首先要抓住故事情节,文本中主人公薛谭自以为已学到了师傅的所有技艺而请辞,最后被师傅秦青的一曲而震撼再不敢说学到了所有,讲的就是人应该秉着谦虚的态度,须知学无止境。阅读礼记中的哲理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l)或失则多( ) (2)或失则寡( ) (3)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答案: (1)有的人 (2)少 (3)发扬解析: “或”在文言文中经常翻译为“有时,有的人,有的事”,“长”在这里起谓语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动词,“善”是长处的意思,结合语境,“长”只能翻译为“发扬”。23下列“而”的用法属于顺承关系的一项是() a思而不学则殆 b俄而雪骤 c人不知而不不愠 d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答案: d解析: a项表示转折;b项“俄而”表示时间词语“一会儿”的意思;c项表示的是并列关系。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l)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答案:(1)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2)做教师的,就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蔬菜酱渍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考试试卷(中级)模拟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焊工考试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焊工比武考试题及答案
- 太阳能光伏电池镀膜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油脂高温压榨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毕业班春季家长会课件
- 车辆设备停车场管理规范
- 农业技术员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江雪课件教学目标
- 2025年秋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铁路动态设计管理办法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课件】+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企业领导培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大学班助培训
- 子公司设立管理制度
- 阿氏圆教学课件
- 陇南市成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