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ppt_第1页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ppt_第2页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ppt_第3页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ppt_第4页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 第四章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第一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与意义第二节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第四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种群生态学第五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方法第六节野生抚育的概念与特征第七节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与意义 一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概念 也称永续利用 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 尊重自然规律 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 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 既能满足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 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 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二 研究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野生植物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物种的威胁程度加大 必须对过度利用的物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保护 开发和利用好丰富的植物资源 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促进植物资源产业的可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源利用过度过度开垦 采伐 放牧 农业增产 掠夺式的水资源利用等原因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及物种的减少 过度开垦十万亩林地变菜地 湖北省长阳县火烧坪乡 2005年亚马逊河干旱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 乌兰布沙漠边沿的巴彥树贵村 2008年4月 北京沙尘暴肆虐 内蒙古贡格尔草原上的鼠洞 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由于过度放牧导致鼠害严重 在鼠害严重的地区 一公顷土地上有1400多只老鼠 第二节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二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1 采收地点不合理2 采挖时间不合理3 采挖收获时不注意对资源的保护 第二节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三 人工栽培未能完全代替野生资源原因 一是人工栽培成本高 二是栽培资源植物质量和价格低于野生品 三是栽培种类的优良品种选育研究严重滞后 四 资源经营体制的影响观念错误和利益的诱惑导致资源破坏现象严重 出现抢收 抢采 掠夺式利用 资源是国家的 采回来是自己的 第二节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五 资源更新能力研究不够没有系统的研究 对更新过程了解少 缺乏理论与技术的指导 六 资源生境的破坏林森的砍伐 草原和湿地的开垦等带来了资源植物物种生境的破坏 我国70 的天然林被破坏 我国50 的草原被破坏 我国70 的天然林被破坏 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 一 开展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是掌握资源现状 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我国大规模的普查工作共进行了3次 最后一次是1983 1985年完成 第4次普查工作迫在眉睫 1985年后新开发的中成药达8000多种 结果导致中药野生资源逐年减少 加速枯竭 如野生甘草50年代蕴藏量达200多万吨 而目前还不到35万吨 麝香资源比50年代减少70 千金藤 松贝 霍山石斛 冬虫夏草 蛤蚧 人参 铁皮石斛 厚朴 杜仲 黄柏 黄芪 麻黄等野生资源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有些种类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 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 二 开展驯化栽培与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目前人工栽培还处于驯化阶段 产量 质量 抗逆性研究少 没有主栽的优势优良高产品种 制约了产业化生产 今后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 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 三 开展资源植物野生抚育技术研究利用资源植物的生态特点 采取围栏封育 仿生栽培和人工管护的措施 对资源量较少的资源植物进行野生抚育 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 四 开展资源植物种群更新能力研究深入开展重要资源植物的种群数量 年龄结构 空间结构 更新规律及其环境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 建立资源植物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生产模型 确定最大年允收量 将利用量控制在种群能够自然更新繁殖的范围内 制定实现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的采收制度 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 五 开展资源植物有用成分形成机理与质量控制研究各种有用成分形成的背景是繁杂的 有生态因素 遗传因素 技术因素和传媒因素等 应该深入开展各类资源植物有用成分形成的生态学基础研究 第三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途径 六 开展资源植物的野生原生境保护研究通过资源调查和资源植物生态地理分布规律及质量形成机理研究 在我国各生态地理区域 选择重要资源植物集中分布的地区 建立资源植物野生原生境保护 第四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种群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ecology 是研究植物种群的数量 分布以及种群与栖息环境中非在植物资源收获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种群生态学研究领域 种群中的变异 遗传与转化 种群数量动态 年龄结构与增长模式 种群的空间结构 地理分布与区域种群动态 种群的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与物种共存 种群的繁殖 生长 衰老 死亡与生活史对策 第五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方法 一 最大持续产量的理论与模型 最大持续产量MSY 第五节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方法 一 最大持续产量的理论与模型收获理论所关心的是研究收获后保留多大种群可以实现长期最大持续产量 maximumsustainableyield MSY 即年收获量应不超过种群的净补充量 逻辑斯蒂模型是一种理论上预测最大持续产量的方法 即 当种群数量增加时 最初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但是当种群密度接近环境容纳量K 环境可支持的最大密度 时 死亡率增加 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 出生率与死亡路相等 种群稳定 出生率 死亡率之差为净补充量 因此最大净补充量发生在中等密度时 这时种群有许多繁殖个体 而种内竞争又相对较低情况下 这一最大净补充量发生在种群密度Nm 代表人们可长期从种群中收获最大数量 MSY 二 最大持续产量的控制与风险 二 最大持续产量的控制与风险 三 最大经济产量的理论与模型 三 最大经济产量的理论与模型 三 最大经济产量的理论与模型 努力限制 第六节野生抚育的概念与特征 一 野生抚育的概念是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 在其原生境或相似类的生境中 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 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 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长方式 是野生资源植物与驯化栽培的有机结合 是资源植物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新模式 仿生栽培 模仿生物自然规律栽培植物的方法 现代农业在模仿工业的基础上 发展到模仿生物的自然规律 如根据果树发育阶段多 周期长 对生态要求高等进行集约栽培 模拟野生果林的结构和组成 进行密植 综合经营 加厚耕作层 覆盖免耕 综合防治病虫害 模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合理增施化肥 有机肥和生理活性物质及二氧化碳肥 根据植物异株克生进行合理间作 轮作 套作 根据实生复壮规律进行柑橘品种实生复壮等 以此克服短期行为造成的灾难 改善生态和生理状况 进一步提高栽培效益 第六节野生抚育的概念与特征 二 野生抚育的特征 1 目的是增加野生资源植物的数量 给人类提供可采集利用的植物资源 具有直接的经济目的 2 是对特定经济价值较高资源植物种群在人工抚育下增加数量 可以在种群遭到破坏或没有遭到破坏的基础上进行 3 野生抚育种群数量增加有2种增加方式 一是人工栽植 二是创造条件 使原有野生种群自然繁殖更新 抚育场地是原生境 不同于在退耕还林等人工林下栽培的植物 4 增加了资源植物种群数量 改变了群落中各物种的数量组成特征 有时要对有影响的种类进行清除处理 但以不改变群落的基本特征为目的 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 5 野生抚育与种群更新研究技术相结合 第六节野生抚育的概念与特征 三 野生抚育的意义 1 提供高品质的优质野生植物产品 2 能较好的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促进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3 有效保护植物资源生长的生态环境 4 有效节约耕地 低投入获高回报 第七节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 一 封禁封闭抚育区域 禁止采挖为基本手段 促进目标资源植物种群扩繁 二 人工管理在封禁的基础上 对野生资源植物种群及其所在的生物群落或生长环境施加人为管理 创造条件 促进资源植物种群生长和繁殖 第七节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 三 人工补种在封禁的基础上 在资源植物原生地人工栽培种种苗或者播种 人为增加资源植物种群数量 四 仿生栽培指由于过度采挖在基本没有野生目标资源植物分布的原生环境或相类似的天然环境中 完全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