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文档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1.gif)
![浅议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文档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2.gif)
![浅议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文档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3.gif)
![浅议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文档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1f781f0b-e2cf-458b-aaa9-db323d56fd9f4.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都是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历来有所畏惧,老师也是头痛不已,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逐句翻译、串讲的做法已饱受诟病。那么该如何破除“ 言 ” 之障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怎样做才能逐层逐级地把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呢?如何确保学生选修有所收获,让选修课确实收到实效呢?我的做法就是读一读,议一议。 一、读一读,朗读贯穿始终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朗读对于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的学习尤为重要,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语言、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艺术魅力,需要通过朗读才能实现。一篇文章应多处设计诵读,以诵读贯穿于课堂始终。而课堂上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少让学生朗读课文,甚至在课堂上不让学生朗读课文,这样做时间是节省了,任务完成了,可是作品的思想内涵、价值取向、时代精神,学生如何能深刻的领悟?又何谈情感体验、心灵共鸣、精神陶冶呢?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很显然和新课标培养学生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的目标背道而驰了。那么如何通过朗读落实三维目标呢? 1.通过朗读,自主清除语言障碍。唐宋八大家散文的语言是继承与革新相统一的典范,通过阅读欣赏八大家的散文和文言积累的练习,能使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文言的词汇障碍,放在预习环节中由学生自主解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培养 “ 文言语感 ” ,由课代表收集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在适当时机加以适度的讲解、归纳,这样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达到了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也解决 了课时紧张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课堂教学的盲目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通过朗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丰富意蕴,领悟艺术魅力。朗读不是乱读、滥读。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标。朗读过程要合理、有层次,初读、精读、研读,进而能达到背诵的程度。这对感知文章的情感、理解文章的神韵有极大的好处。 在已经清除文言障碍的基础上,可由易到难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朗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如学送李愿归盘谷序时,初读阶段可以让学生先边读边思考:文章描绘了哪三种人?他们各有怎样的行为特征 ?第二层次作者对这三种人分别持怎样的态度?作者赞许哪一类人?用问题来引发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深层思考。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体会言外之旨,如此层层推进。这是符合学生需要且符合认知规律的。也可要求学生进行原始阅读,老师不做任何提示,每次读后让学生说说各自对问题的理解。朗读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的熏陶,这对于学生生命意识的构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也是语文学习的目的所在。 二、议一议,讨论与探究 师生、生生之间以教材内容为 “ 话题 ” 进行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达到互相促进 与提高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1.以现代意识学习古代文学经典。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讨论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智慧的结晶,并与现代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习惯和能力。培根说过: “ 讨论可以使人明辨是非。 ” 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的感悟向更广、更深处延伸。 如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由郭橐驼 “ 种树 ” 谈到 “ 养民 ” ,揭 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繁苛政令对百姓的搔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历经一千多年,这篇文章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必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此做深入探究,比如:现实生活中,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 “ 他植者 ” 类似的情形?为官者应该怎样做?请大家用“ 顺天致性 ” 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可以从教育或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来谈。 有的学生就由树木谈到树人的道理,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应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应按照自然规律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人为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教 育者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即 “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 , 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恨铁不成钢,动辄体罚。 2.弘扬人文精神,塑造高尚人格。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高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唐宋八大家中,能给人以高尚的精神滋养的,莫过于苏轼。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林语堂先生称他是 “ 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 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可以说是在出世、入世的狭路上的突围,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转让协议回购2025年
- 基于人工智能的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智能运维技术研究报告
- 2025版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劳务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水产品退换货及售后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原料直销与采购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厂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光伏电站销售与融资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城市排水系统经济合同
- 2025版高空作业吊篮安装与安全责任追究合同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租赁及场地租赁期限调整协议
- 医院精麻药品处方授权考核题(含答案)
- T/CNFAGS 16-2024绿色甲醇分级标准(试行)
- 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实践指南(2024 年版)解读
- 市场营销专业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
- 购买阴地协议书
- 数学-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
- 员工补缴社保协议书
- 委托房屋托管协议书
- 《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
- 2022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方案
- 2023山东能源集团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