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门一中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甘肃省玉门一中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k) 寂寥(lio) 戮(chu)没 濡(r)缕b方遒(qi) 箕(j )踞 峥嵘(zhng ) 寥廓(gu) c浪遏() 逢(fng)孙 深邃(su) 颓圮(p)d夜缒(zhu) 稠(chu)密 杞(q)子 忸怩(n) 2、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情景交融。词人的心情是惆怅而激昂的,写长沙深秋景致,毫无一般旧诗歌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b.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作的对比。c.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d.本首词上阕全部写景,下阕主要通过叙事来抒情,情中显志。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君知其难也b.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c.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 夜缒而出,见秦伯 因人之力而敝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 行李之往来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 驻扎 b.敢以烦执事 劳烦c.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d.辞曰:臣之壮也 告辞6、从句式角度看,下列句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敢以烦执事 d.以其无礼于晋7、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 b.秦伯说,与郑人盟c.朝济而夕设版焉 d.夜縋而出8、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行跪拜礼时,拱手胸前先拜,而后扣头至地,为古人最恭敬的礼节。b陛,是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c邑: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邑”d“长者”,我国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对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称“长者”9、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夕阳西下,小伙子悄悄来到心爱的姑娘的家附近,吹起葫芦箫,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这神奇的葫芦引来美丽的姑娘,结为秦晋之好。b.鲁迅先生的杂文鞭辟入里,点到为止,深得春秋笔法的要义。c.霍元甲打败对手后,却遭暗袭,西方所谓的强中手赢得并不光彩,只能算胜之不武。d.刚入学,我就生了一场大病,班主任和同学们给予我无所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动不已。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破坏售票市场秩序的行为固然可恶,但对那种不同于传统黄牛非法倒票的技术抢票行为,是否要立法进行厘清则值得商榷。b国家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信访督查工作还存在着督查程序不规范、督查质量不高、工作开展不平衡,需要予以加强和规范。c周有光不仅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和推广方面的贡献卓著,而且取得了在汉语拼音应用现代化、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就也是巨大的d2018年春节,微信表情和音视频通话成了用户表达新春祝福、分享新年喜悦最便捷的方式,“狗年大吉”的表情成为最火的表情。1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这张松鹤图真的太贵重了,虽然受之有愧,但因家父渴望已久,我也就笑纳了。b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c您的这盆根雕,惟妙惟肖,实在招人喜欢,如肯割爱,价钱上我一定不亏待您。d我的家境贫寒,您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希望您一如既往地资助我,我将永志不忘。12、下列三组是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书目,每组书目拟一个标题。所拟标题与各组书目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武夷山脉中国地理百科瓦尔登湖徐霞客游记第二组:不抱怨的世界积极思考的力量马克思传哲学的故事第三组:白鹿原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些人,那些事风中的院门a.钟灵毓秀它山之石人间百态b.自然风物人生智慧人间百态c.钟灵毓秀人生智慧百家争鸣d.自然风物它山之石百家争鸣(2)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格1分,共10分) 1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4、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5、荆轲刺秦王一文中易水送别之时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 , 。16、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_, 。 荆轲刺秦王 二、阅读与鉴赏(5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试题。(16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 夫晋,何厌之有? 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 亦去之。 去: 18.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不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封”字也相同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相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封”字也不同19. 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理由是( )(2分)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夜缒而出,见秦伯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夫晋,何厌之有?a. b. c. d.2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8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分)译文: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试题。(20分)老僧辨奸清沈起凤 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柯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 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 更事:阅历世事。 祖龙:指秦始皇。 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事知济不济 济: (2)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 冠: (3)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 提: (4)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 官: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复遣之使去 乃遂私见樊於期b不于环柱时杀之 燕王拜送于庭 c一老僧倾听久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4分) 译文: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4分) 译文: 24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4分) 答: 2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试题。(8分)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6、下列选项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诗歌前两句以远河、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玉门关”地处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春风”二字,暗喻朝廷对戍边士卒的恩泽与关爱。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27、“何须怨”三字大有深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对本诗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四)文学经典选读(12分)28、“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 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 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 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每空1分)29、根据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节选),完成以下试题。(原文节选)袁绍遣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引二万人马,守乌巢。那淳于琼性刚好酒,军士多畏之;既至乌巢,终日与诸将聚饮。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使者赍书而往,行不上三十里,被袁军捉住,缚见谋士许攸。那许攸字子远,少时曾与曹操为友,此时却在袁绍处为谋士。当下搜得使者所赍曹操催粮书信,径来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绍曰:“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攸曰:“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正话间,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在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绍见书大怒曰:“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纳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后人有诗叹曰:“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斋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塞中。次日,操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乌巢劫粮。(1) “许攸问粮”广为传颂,请简述这一过程。(5分)答: (2) “官渡之战”中“许攸投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点?(4分)答: 四、作文(60分)3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地方叫高中,那里,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那里,有鲜花和掌声,也有失落和泪水;那里,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强。请以“我刚刚开始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高一年语文必修一10月月考参考答案15. d d c a d610 d b c d c1112 c b1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5.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1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7. 把当作边邑 满足 扩张 离开(每格1分,共4分)18.d(以:介词,因为 / 介词,拿,用;封:把当作疆界 / 疆界)(2分)19.d20.略21(1)成功(2)戴帽子 (3)投掷,掷击(4)做官、任职(每小题1分,共4分)22b (a乃:副词,却,竟然 / 副词,于是,就。 b于:都作介词,在。 c之:音节助词,无义 /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d而:连词,却 / 连词,表修饰,不译。)(3分)23(1)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句意1分,“就”“顾”各1分)(2)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句意1分,“贵”1分,句式1分)24(4分,每小点1分)严分宜:只重功利、不重义节;缺乏同情心。王敏斋:为人正直、看重义节;心地善良。25b(音乐声由悲凉转为激愤,闻者之情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3分)26.答案:d分析: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故选d。27.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表面上说的是劝戍卒不要“怨”,实际上是说“怨”也没用,可谓递进层深(2分)。以此表达了诗人对远出玉关、长期戍守边塞将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