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课 《心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课 《心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课 《心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学设计时间: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班级:九(3)班地点:楼下中学多媒体教室执教者:罗 丹教材分析:心声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理解主题,分析人物,品味语言。心声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达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揭示了社会生活和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是一篇幅自读课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脉络清晰,情节感人。文章无论从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内容的现实性都极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是一群刚脱去稚气、临近成熟的个体,对人生、社会仅有一点懵懂的认识。由于各种原因,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在成长的路上,他们渴望得到知识,极需正确的引导、亲切的关爱。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2、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从而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和对学生实施休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教学重点: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教学难点: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从而向学生渗透相关的法律法规。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利用引导学生多媒体多角度解读课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先请大家欣赏一段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歌中唱道“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得不得了,我的烦恼又有谁能知道,学得太多学得太杂消化不了”道出了多少孩子心中的感慨,诉说了多少孩子的心声。谁都有心里话想说出来的时候,一个孩子迫切地想把自已的心里话说出来,可他的老师却总不肯给他机会,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黄蓓佳阿姨笔下的小学生李京京的“心声”吧!二、走进作者(多媒体展示)黄蓓佳,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1、了解生字词,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多媒体展示) 发窘 ( ) 抽噎 ( ) 纸捻( ) 毛毛剌剌 ( ) 恍惚( ) 噗( ) 棱角分明( )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1)、本篇小说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明确:事情发展或时间顺序来写的。标志性的词语:已经打过放学铃了(公开课前)回家路上第二天放学后(次日放学)到了上公课的那天(公开课上 ) 板书: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地点)呢? 明确:板书:教室树林里教室教室。 (3)本篇小说,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明确:明确:李京京(主人公)、程老师、赵小桢。 (4)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明确: 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朗读。(5)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明确: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6)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 明确:情节结构 公开课前 想读课文被拒绝 开端 回家路上 练读课文忆亲友 发展 次日放学 指出错误被嘲笑 发展 公开课上 终读课文并深情朗诵感师生高潮和结局 四、探究性阅读。讨论: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李京京的心声是:表层: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深层:希望老师公平平等地对待。希望有一个幸福安宁的家(父母和谐,家庭温暖);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肯定、尊重和理解;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个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五、分析人物形象你眼中的李京京是怎样一个少年,你最欣赏他那一点?程老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明确: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对工作认真负责,但也存在不足。六、 拓展延伸万卡这篇课文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明确:万卡这篇课文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主人公万卡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我深受感动和激励。从李京京这个故事中,让我们认识到在人生道路上,当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绝、误解或嘲笑时,不要灰心,不要气馁,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充满自信勇敢,执著追求,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作为教师,我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我定会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我们应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和对学生实施休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七、课堂小结作者想借主人公的心声,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和感情的心声。八、布置课后作业。请你以李京京的口吻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像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