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自我小测 岳麓版选修1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残暴c战争不断发生 d汉族不断反抗2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3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恢复和发展经济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4 北魏孝文帝曾经对一项制度实行的效果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这指的是()a均田制的实行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三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c整顿吏治增强了行政效率d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5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6“(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人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保守势力反对迁都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改革面临层层阻力7孝文帝规定:“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他这样做有利于()加快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迅速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a bc d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9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c平息阶级矛盾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10北周鲜卑大臣豆卢责力主动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c孝文帝改革 d张居正改革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拓跋澄传材料二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传请完成:(1)概括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产生的影响。(3)严格地说,迁都洛阳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但我们一般视其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12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在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整体,是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是什么?(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3)民族融合从政治方面来说,是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请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4)由此,你认为民族融合的实质是什么?参考答案1解析: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初期一系列矛盾产生的根源。答案:a2解析:均田制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答案:b3解析:“目的”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相对d项而言,c项属于措施、手段。答案:d4解析:“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指的是中央能够有效地控制地方,这是推行三长制的积极影响。答案:b5解析: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百姓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答案:c6解析:材料中的“外谋南伐,其实迁也”表明孝文帝对迁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答案:a7解析:材料中的内容是要求30岁以下的鲜卑族官员必须说汉话,这与保存鲜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无关。答案:c8解析:注意题干实际上提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词“汉化”,所以是民族融合的结果。答案:c9解析:孝文帝通过与汉族地主联姻的方式,把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的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巩固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答案:b10解析:北周是我国北朝的一个朝代,它继承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的汉化政策,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结果。答案:c11参考答案:(1)便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便于推进改革行动,便于巩固统治地位,便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3)因为此举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12解析:回答本题,要在对民族融合这个历史概念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进行说明。第(1)问,要结合北魏时期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思考。最后一问民族融合的实质,也就是落后的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参考答案:(1)战乱的推动。孝文帝改革的促进。(2)生活习惯的汉化。鲜卑族劳动者成为农民,最终脱离了游牧生活,完成了封建化;鲜卑贵族变成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经济生活的变化促使习俗的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在汉人中得到传播,影响了北方的经济生活。(3)孝文帝改革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采纳汉族的封建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