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练习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 单项选择题2015年11月10日晚浙江省丽江市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下图为“该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的地点是()a. b. c. d. 2. 对图中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a、b两河河谷形态均呈“u”型b. 此地地壳一直处于下降状态c. 甲处地貌形成与流水堆积有关d. 乙断层可能受内力影响所致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 甲处属于()a. 背斜山b. 背斜谷c. 向斜山d. 向斜谷4. 乙侧河岸()a. 形成冲积扇 b. 适宜建设港口c. 河流流速较慢d. 多位于河流上游下图为“华北某地地质剖面和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 影响图示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植被c. 交通d. 历史6. 甲处沉积层界线呈锯齿状,其直接原因是()a. 径流变化b. 地壳运动c. 植被破坏d. 气候变化研究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7. 总体来看,对本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a. 背斜谷地b. 向斜谷地c. 背斜山地d. 向斜山地8. 对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a. b. c. d. 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读“某推覆构造示意图”(图a)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b),回答910题。图a图b9. 图b中表示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a. f甲b. a丙c. d丁d. e戊10. 飞来峰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 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 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 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二、 双项选择题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11.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有()a. 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b. 处岩石可能是玄武岩c. 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d. 处岩石易受重熔再生作用12.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有()a. 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b. 沉积岩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c. 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d. 褶皱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右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代表三大类岩石。字母al表示相应环节。读图,回答1314题。13. 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a. f环节包括蒸发和植物蒸腾b. a-c-d-e循环涉及水汽数量最大c. 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d. 若该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则c通常指的是向偏东方向输送水汽14. 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a. 石灰岩和页岩属于这类岩石b. 两种岩石不可能直接相互转化c. g、j、k环节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d. h、i、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三、 综合题15. 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其特征是。(2) 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季节强度最大;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季节强度最大。(3) 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1. b解析: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由图可知,处下方岩层为修公路已经被破坏,稳定性差,且该处坡度较大,所以处最易发生滑坡灾害。2.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河谷形态呈“v”型。此地地壳如果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则该地应以外力沉积为主,由图中地层剖面来看,当地是沉积后发生水平挤压、抬升,然后以外力侵蚀作用为主。由图可以看出,甲处为谷地,为流水侵蚀形成。乙处断层是受内力拉伸,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发生断裂形成的。3.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顶部遭受侵蚀后成为谷地。4. c解析:乙侧河岸位于河流的凸岸,河流流速较慢,堆积作用明显,不适合建设港口,多位于河流下游;冲积扇多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5. 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聚落位于山麓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自然条件优越。6. a解析:甲处的岩层为沉积岩,主要是河流的冲积物沉积形成,不同时期河流的流量大小不同,导致河流携带物质在河口沉积位置不同,因此同一物质的岩层,就呈现出位置的移动,呈现出锯齿状的特点,a正确。地壳运动的结果是岩层弯曲变形、出现断裂或断层,不是锯齿状的原因,b错误。植被破坏、气候变化不会导致岩层形状的变化,c、d错误。7. a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形态是向上弯曲,可以判断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其顶部被侵蚀,所以地貌为谷地。故a正确。8. d解析:根据岩层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的规律,再读图可知:岩层在岩石的最下面,所以岩石最早形成,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层覆盖。故d正确。9. c解析:结合题意,从构造图中可以看出,飞来峰岩石属于沉积岩。从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丁为沉积岩,甲为岩浆,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丙为喷出型岩浆岩,戊为变质岩。a为冷却凝固,b为上升运动,c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为固结成岩,e为变质作用,f为重熔再生。10. 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在地球内力的水平挤压作用下,岩层褶皱断裂,“飞来峰”所在断块沿断层线自下而上推挤,覆盖在相对下沉的断块上部,后期由于剥蚀作用,残留的老地层覆盖在新地层之上,形成“飞来峰”。11. ac解析:处位于岩浆附近,岩石容易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而产生变质,形成变质岩,a正确。玄武岩是喷出岩,处位于地下深层,应为花岗岩,b错误。处岩石呈层状结构,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正确。重熔再生发生于地下深层,而处位于地表,d错误。12. bc解析:岩浆已侵入到沉积岩中,表明岩浆岩的形成迟于沉积岩的形成,a错误。同时代形成的沉积岩中发生了明显的错动与位移,说明沉积岩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b正确。沉积物覆盖于喷出岩之上,表明沉积物的形成晚于喷出岩的形成,c正确。图中的岩层先弯曲,后断裂,表明褶皱的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d错误。13. a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f为蒸发环节,包括水体蒸发和植物蒸腾;a为蒸发、c为水汽输送、d为降水、e为径流,构成海陆间水循环,涉及水汽数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补给;中纬度大陆西岸,水汽输送通常靠中纬西风,向偏东方向输送水汽。14. a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为沉积岩,为变质岩,为岩浆岩。石灰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岩浆岩有且只有岩浆冷却凝固形成;g为外力作用、j为重熔再生、k为变质作用,分别形成沉积岩、岩浆、变质岩;h、i、l三环节分别属于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15. (1)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 流水侵蚀夏(秋)流水沉积夏(秋)(3) (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解析:第(1)题,由图名及图示可知,该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