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回顾历史,探究定律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演示实验1:将小车由斜面的某一高度下滑,小车在水平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然后再举生活实例:马拉车则车前进,不再拉,前进的车会停下来;人象推车则车前进,不再推,前进的车会停下来;踢球,球沿草地向前滚动,不再踢,滚动的球会慢慢停下来。思考:生活实例告诉我们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出经验猜想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根据生活生产经验猜想: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运动需要力维持。他的观点来自实际经验,还能用实际经验验证,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维持了近两千年。设问:我们现在知道,他的观点是错误的。物体会停止运动不是因为没有力来维持,而是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那么他有贡献吗?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先质疑并深入研究的是十六世纪的伽利略。2质疑假设,科学猜想演示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下滑,分别滑上毛巾表面,木板表面和玻璃表面,观察比较小车运动的情况。提问:(1)小车为什么每次在水平面上滑行都会停下来?(因为受到摩擦阻力) (2)为什么在木板上滑行得较远,在玻璃上能滑行得更远?(因为在玻璃表面摩擦阻力更小) 结论: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不受阻力,将在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永远不会停止。在伽利略之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摩擦力这种无形的力,伽利略是第一个意识到摩擦力的人。过渡: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双斜面实验。3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双斜面实验左斜面固定,右斜面倾角可变。实验中我们设定小球始终从左斜面定位卡处由静止释放。固定右斜面,改变小球所受的摩擦,观察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怎样变化。重复一次。思考:1小球所受摩擦阻力的大小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摩擦阻力的大小与释放点到上升的最高点的高度差是什么关系?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会上升到多高的地方?减小右斜面倾角,观察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重复一次。思考:1减小右斜面倾角,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如何变化?2如果没有摩擦,减小右斜面倾角,沿斜面滚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小球将上升到多高的地方?将右斜面放平,释放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思考:1如果水平木板足够长,小球会停下来吗?2如果没有摩擦,水平木板足够长,小球将滚到哪里去呢?实验事实逻辑推理(无摩擦,右斜面足够长)右斜面固定摩擦越小,球滚得越高球将滚上原来的高度减小右倾角球沿斜面滚得越远球沿斜面滚得越远,一直滚到原来的高度放平右斜面球滚得最远球将一直滚动下去过渡:现在通过动画来模拟没有摩擦阻力时小球的运动。我们为动画配了一段话剧。(2)动画模拟过渡:伽利略的双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3)理想实验的魅力: 实验(事实)+逻辑推理通过可靠的实验事实,加上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方法。理想实验的魅力:实验不能实现的地方,思维向前一步。这种方法非常了不起!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的: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个评价实事求是,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2000多年,物理学徘徊不前;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只经历300多年,物理学的大厦初步建立,大师辈出。这都得益于伽利略首创的实验研究方法。过渡:通过双斜面理想实验,伽利略得出了结论。(4)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回顾、思考:静止的车、足球为什么运动起来?运动的车、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 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设问:运动状态是用什么物理量描述?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受到了推、拉力;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了摩擦阻力。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受到了脚的力;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了草地的摩擦阻力。过渡: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补充。4补充完善,形成定律(1)笛卡尔的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这应成为一个原理,它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笛卡尔补充了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过渡: 1642年,伽利略逝世,1643年牛顿在英国诞生。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牛顿把伽利略、笛卡尔的正确结论总结成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过渡:现在我们来理解定律。理解定律,了解惯性思考:牛顿第一定律中论述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怎样的?1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变化,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思考: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能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呢?不能。由于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许多阻力很小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阻力很小的现象:冰壶从视频可以看出,冰壶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几乎不变,直到碰上另一个冰壶。结论:没有外力作用在物体上是一种理想状态,生活中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现象可以等同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思考:定律中还论述了什么呢?3惯性:概念: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设问: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吗?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由于惯性,物体会抵抗速度的改变,从而使速度的改变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汽车紧急刹车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运动的物体的惯性表现为总想保持这个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静止的物体的惯性表现为总想保持静止状态不动生活小笑话:在公共汽车上,由于汽车刹车,一男士站立不稳,向前撞到一女士,男士连忙向女士解释:“对不起,这是惯性”,该女士听后大怒,:“你这个流氓,原来你一惯都是这样的”,男士听后百口难辩,很无奈。请你帮这位男士从物理学角度更详细地解释一下。应用惯性解释生活现象:(1)用铁铲向车厢内送沙子的现象(2)司机和前排的乘客为什么要系安全带?一切物体有惯性,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物体惯性大,“本领”大,运动状态难改变;物体惯性小,“本领”小,运动状态易改变。比如:打乒乓球时,球被拍子轻轻一挡就弹回去了,说明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小,也就是惯性小。追问:如果此时飞过来的是一个铅球,你能用球拍挡回去吗?(很难挡回去,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查找网上资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粤教版
- 7 瓦楞纸的创意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美术广西版四年级下册-广西版
- 第2课 智慧生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六册-青岛版2024
-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12八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2012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3大考点69题) (第1期)解析版
- 2023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章 分式1.3 整数指数幂1.3.2 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2025年银行招聘考试模拟试题(200题)含答案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4 认识图形(2)说课稿 新人教版
- 蓄水池防护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蒸馒头的劳动课课件
-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共21课时)
-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指南 第2部分:道路运输》
- 物业费收缴培训
- 操作系统原理 习题及答案(机工孟庆昌第2版)
- 军用无人机课件
- 303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 中建基础设施公司“主要领导讲质量”
- 山东省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GB/T 44621-2024粮油检验GC/MS法测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 校园天眼平台建设方案
- 餐饮加盟协议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