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古书中把人们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2个体农耕(1)出现: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战国时期,铁犁铧的出现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改革目的魏国楚国韩国齐国秦国富国强兵李悝吴起申不害邹忌商鞅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1变法背景:秦国比较落后,秦孝公下诏求贤,决心变法图强。2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3变法的主要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4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问题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会出现变法运动?探究:(1)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新的生产方式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废除旧贵族的特权,进行革新变法。(3)战国时期,在兼并战争中只有富国强兵,才能不被其他国家所兼并,因而迫使各国变法。【问题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探究: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古书中把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该劳动场面最早出现在()。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 d东周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下列铁农具标注错误的是()。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a商鞅变法 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 d管仲改革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a编制户口 b推行县制c奖励军功 d奖励生产5试一试,连一连魏国 a商鞅变法楚国 b邹忌变法韩国 c李悝变法秦国 d申不害变法齐国 e吴起变法参考答案: 1. 答案:a2. 答案:a3. 答案:a4. 答案:c5. 答案:cedab1“分地则速”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哪一工具的发明()。a木制工具 b石制工具c青铜工具 d铁制工具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炎帝黄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夏商时期 d西周时期3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的使用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5战国时期,出现了竞相改革的风潮,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改革家。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魏文侯李悝 b楚悼王邹忌c秦孝公吴起 d齐桓公申不害6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下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a b c d7下列哪一措施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 d建立分封制8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9阅读下列材料: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请完成:(1)“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是什么意思?(2)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吕氏春秋记载:“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颤,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材料二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请回答:(1)两则材料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2)这项生产技术的改进有何作用?11活动与探究:我说商鞅变法背景资料: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提出了富国强兵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整套变法革新的措施,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1)根据课文内容,列表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措施的分类变法的具体内容富国的措施强兵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步骤二:理解历史,体验历史(2)观察“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图”探究:商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步骤三:感悟历史,以史为鉴(3)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的核心内容是变法,展现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的过程。不少观众看过该剧后感慨改革艰难,并将商鞅视为偶像。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最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参考答案: 1. 答案:d2. 解析:牛耕的使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答案:b3. 解析:石制工具出现于原始社会,青铜工具出现于商周时期,铁制工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答案:c4. 解析:分析“根本原因”时,要从生产力方面入手,生产力的核心是生产工具。由于铁器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5. 解析:楚悼王任用的是吴起,故b项错误;秦孝公任用的是商鞅,故c项错误;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诸侯,不符合“战国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故d项错误。答案:a6. 解析: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从图中判断秦国位于处,故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7. 解析:商鞅变法在地方上推行县制,d项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答案:d8. 解析:商鞅变法规定,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私有,故选d项。答案:d9. 参考答案:(1)“公作则迟”:劳动者在贵族的封地上集体耕作,由于缺乏生产积极性,因此进展缓慢。“分地则速”:个体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交一定的地租,由于劳动积极性提高,所以进展迅速。(2)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3)反映了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10. 参考答案:(1)牛耕技术。(2)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1. 参考答案:(1)变法措施的分类变法的具体内容富国的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统一度量衡强兵的措施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供应链优化与仓储管理效率提升方案
- 碳核查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项目收尾与总结评估报告模板
- 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 中级碳排放监测员培训计划
- 保姆育婴师工作指南如何制定每日工作安排
- 碳信托项目合作方满意度调查报告
- 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计划
- 安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方案题
- 薪酬福利方案与员工激励机制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一级培训全套课件
- 光刻技术课件
- 盾构施工风险及典型事故案例(多图)
- 陕西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表
- (含详答)2023年上海春考数学试卷
- 脐带血采集流程课件
- 气功疗法的特点、适用范围、禁忌症课件
- 公共管理学课件(经典).ppt
- 住宅大连远洋时代城2012.09ua11汇总
- 悬灌连续梁张拉压浆施工方案
- 材料的焊接成形工艺技术(共94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