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2016年秋季版)辽宁省灯塔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以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目标达成:1、了解唐朝都城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知道长安既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2、学生在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自身的提取有效信息、阅读图表、总结概括、原因启示分析、大跨度综合等多方面能力。3、学习玄奘、鉴真等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唐代开放包容的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理解党和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2)代表。人物诗歌特点称号李白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_情怀“_”杜甫诗风 ,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白居易直面社会现实,诗歌 ,通俗易懂【创境激趣】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唐代的盛世,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再次感受这个开放与繁荣的朝代。【自学导航】 a. 遣唐使1. 背景:唐朝时期,中国和_的交流非常频繁。2. 目的:为了_。3. 概况: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4.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_、_传回日本,对日本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鉴真东渡1. 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2. 概况: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_,经过_次东渡,终于在_年抵达日本。3. 贡献:在日本传授_,修建了_还传播中国的文化等,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c.玄奘西行1. 背景:唐朝与_有频繁的交往。2. 时间:_初年。3. 概况:高僧_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4. 作用:为_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5. _:根据玄奘的口述成书,记载了他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_交流的珍贵文献。【合作探究】 制定学习提纲只是学习的第一步,接下来,和你的伙伴们组成小组一起来进行下面的活动吧!活动之前,先为你们的小组命名,并且为你们的小组确定一句口号。活动一:梦回长安(封闭与开放并存的古城)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着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唐长安城的范围大体东西宽9500米,南北长8470米,周长约35.5千米,城市总面积达84平方千米。有学者对古代十大城市的面积做过比较,按城市面积的大小长安城位列第一,堪称世界第一古城。材料二:根据长安志记载,长安城及其郊区的人口大约在40万50万,若加上皇族、士兵、奴仆闲杂、佛教僧尼和少数民族人口,整个长安城的人口可能达100万左右。材料三:长安城的规划设计,不仅宫城、皇城和外郭城都有隔离,而且居住生活的坊与从事商业买卖的市也是隔离分开的。活动的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长安城的接到虽然宽阔,但街道两边都是高大的坊墙,与宋代以后城市中的街道两旁可以沿街开店设铺大不相同。材料四:唐代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都市,外来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5%,这里面有日本的遣唐使、天竺的高僧、西域的商人等等。近年来在西安等地出土了不少古代外国的货币,有阿拉伯金币,波斯银币以及古代日本的银币等。(1)从材料中,你了解到了唐代长安城的什么信息?(2)结合材料三和课本23页唐长安平面图,说说长安城布局的特点?(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4)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叙述矛盾吗?你眼中的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学习历史关键要看大家是否能发现历史规律,并能利用历史规律解决现实问题)【古今贯通】提到中外交往,就不得不提到“丝绸之路”,它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桥梁。请你回忆下上学期学过的内容,“丝绸之路”是何时开通的?和它开通有关的人物有哪些?它在当时有哪些作用?【探求规律】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选择了积极对外交往政策,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本册教材后面讲的清朝拒绝与他国来往(即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以史为鉴】(1)上题所得的结论给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作为中学生,你学了本课后,你对中国当代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何新想法?【强化训练】 1. 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2. 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3. 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 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4.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 )a. 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5. 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都是唐朝僧人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 b. c. d.6.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日本孝文帝迁都洛阳a. b. c. d.7. 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请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1) 图一人物是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他是谁?图二时他精心设计的佛殿,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请说出建筑的名称。 (2) 图三、四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表明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还能举出一些事例吗?(2例)(3) 请再说出唐朝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一例。12.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13. 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