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 (语文版) 期中检测题(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丰腴(y) 滂沱 怒不可遏() 手屈一指b.惧惮(dn) 巅簸 养尊处优(ch) 高瞻远瞩c.束缚(f) 猥琐 别具匠心(jing)言归于好d.蛰伏(zh) 咆啸 蹑手蹑脚(ni) 因地治宜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d.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南极探险队员们有敢于钻研、英勇无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b.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c.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斗机试飞成功的消息一经披露,广泛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d.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的一年。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诗人,祖籍福建永春。b.陈伯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上海宝山人。c.地毯下的尘土选自美德书,作者是美国作家莫德林赛。d.艾青,原名蒋海澄,当代诗人。所写的诗我爱这土地以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a.因为 所以 但是 b.不仅 而且 但是 c.尽管 但是 所以 d.由于 而且 所以6.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3分)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1)图书馆: (2)洗碗池: 二、阅读理解(5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0分)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7.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4分) 8.(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4分) (2)这两首诗歌寄托了两位作者什么样的共同情感?(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列子学射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注释: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请:请教。子:您。对:回答。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1)请于关尹子 (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3)又以报关尹子 10.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4分)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村路怎能不弯呢余世磊村路怎能不弯呢?好的地方,都让人家、河流、田地占住了,留给路的,实在太少了。路从不计较这些,很知足,知足常乐。天天,捡着这些人脚迹、牛脚迹、狗脚迹吃着,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尤其是在冬天,有人穿着布鞋,刚刚从家里烤火出来,留下一行人脚迹,还是暖呼呼的。夏天的牛脚迹又肥又大,闻一闻,还带着青草的味儿,还带着蘑菇的味儿。狗脚迹一长串,小小的,就像我家屋檐下,挂着的一长串板栗,不着急吃,待其风干,又是另外一种风味了。偶尔,还会有一两只野猪、狗獾之类的,偷偷地下山来,留下一朵朵野梅花样的脚印,更是难得一尝的野味了。这村路,还真不羡慕那些大马路呢,窄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弯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路何尝又不想宽一点,直一点?路从我家里延伸出来,走不到十几米,迎面就是二哥家的一堵墙壁。你总不能叫路穿过那堵墙而去,于是,路只得拐一个弯了。路又走了五六十米,翠花曾婆家的房子,正横在路当中。路有什么办法?只好又拐了一个弯,从翠花曾婆家门前过去,翠花曾婆人真好,碰上一棵树,也能说上半天话。不管张三、李四,还是王二麻子,从她家门前经过,只要她在家,看见了,都要邀请人家进屋坐坐,喝一碗茶。那些远道而来的卖窑货的、贩树的,经常在她家歇脚。你们这些人啊,都是沾了路的光了!路这个弯也拐得值了!路再往前走,又碰上了春伢家的猪圈。照理说,这又脏又臭的猪圈,应该让一让路吧。路不想说这些,更不想去和猪圈争,弯就弯点吧。路七拐八弯,总算出了村子。村外就是田畈,一块块田,未免也太霸道了一点,总想多占些地盘,你用手推我一下,我用屁股挤你一下。本来应该是一条直路,硬是让它们挤弯了,挤窄了。我想,路一定也被挤痛了,不过它不会说而已。我说你们这些田呀,不要再挤了,让路从这里经过吧。没有这条路,牛怎么来耕田?稻子成熟了,人怎么来收割?路弯过了田地,遇到了河流,没有桥,在河里放几块跳石,人踩着跳石过去,这是秋冬。倘若到了梅雨天,过不了几天,发一场洪水,淹没了那几块跳石,路还得去弯,从上游的一座石桥上穿过去。又遇到了人家的菜园,你也总不能叫路穿过人家的菜园而去,把人家好端端的菜园,弄成路这边一半,路那边一半,再弯一弯吧。前面,路又遇到了谁家的祖坟?更不能去打搅老人家的睡眠呀。路悄悄地,弯了个大弯,多少个弯都弯了,不在乎这一个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到山前,似乎没有地方可去了,真有些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和你开玩笑呢,走过去,拐一个弯,嗬,在山冲里,又是一个大村子,屋檐连着屋檐,炊烟缠着炊烟,一条小河绕屋流过,河畔有三两垂柳,五六月季,十七八鹅。(文章有删改)12.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4分) 14.读第、两段,说说“我”家门前的路弯过了哪些地方?请按顺序摘录。(3分)如:墙壁、 、 、 、 、 、 。15.品读第段,体会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雪化一化,就有路了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懑。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到达那个城市时,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上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了敲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你是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实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了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选自情感读本意志篇)16.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4分) 17.文中画线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体会“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中“蹒跚”的表达效果。(3分) 19.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本文以“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写作(50分)21.材料(1):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全顾问组一位成员警告说,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工程师之间缺乏交流,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发生严重事故。材料(2):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种思想。”材料(3):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体验吗?请就“交流”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七年级语文(下) (语文版) 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1.c(a.“腴”读y,手首。b.巅颠,“处”读ch。d.啸哮,治制。)2.b(a.“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本句对“新上任的厂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虑”的运用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c.“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而本句是指垃圾食品厂大量出现,所以成语属于褒词贬用。d.“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这个成语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对象误用。)3.d(a.句式杂糅,应将“有”去掉。b.用词不当,应将“完善”改为“充分”。c.语序不当,应将“广泛”移到“关注”之前。)4.d(艾青为现代诗人。)5.a(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运用关联词语,首先要准确理解复句和句群的内容,同时要理清分句间的关系。回答这类选填关联词语的题,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它们一一代入原文,比较其表达效果。“年代久远”、墨迹“暗淡”与后面的“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很显然是转折关系,所以第三个空应填“但是”,这样选项c、d被排除。再看前两个句子,分析可知,“年代久远”与墨迹“暗淡”是成因果关系的,所以前两个空应填“因为”“所以”。)6.示例:(1)来也轻轻,去也轻轻。(安静角度)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图书。(爱护图书的角度)(2)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约用水角度)餐具洗净,别忘讲究卫生。(卫生角度)(写提示语注意用语要简洁,最好用上一些修辞手法。)7.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主题,然后抓住关键词语,从修辞等方面品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梅花”和“柳絮”都不是实写,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用来形容雪的。)8.(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本题考查诗的内容及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要想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就必须反复诵读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1)两首诗都是写雪景的,所不同的是,江天暮雪以动态为主,江雪则以静态为主。(2)其共同情感可以通过分析两诗得出。通过比较可知,两诗中都有一个孤傲寂寞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钓鱼翁,所以都表现了作者的清高。附:马致远江天暮雪赏析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江天暮雪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深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若说“雪乱舞”为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蕴藉含蓄,韵味隽永。第四句“江上晚来堪画处”,作者宕开笔锋,文势一转,点明地点,自然引出下文的“钓鱼人一蓑归去”。附:柳宗元江雪赏析这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用诗的语言画成了一幅壮美的“寒江独钓图”。起首二句的“千山”“万径”形容范围广。鸟绝迹,人绝踪,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这里描述的是“奇景”。在这样的寒雪中,竟然有人在江边独钓,这钓叟称得上是“奇人”。幽静的自然环境和傲雪独钓的渔翁构成了一幅“人景俱奇”的图画。诗人曾参与过政治革新,但改革失败后,受到排斥,被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便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出来。当时的政治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但诗人不屈服于压力,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独寂寞、抗寒傲雪、毅然垂钓的渔翁,是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孤独而又不屈的精神面貌的写照。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深刻的含意使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9.(1)向。(2)的原因。(3)告诉。(解释文言词语时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10.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翻译课外文言语句,只要抓住重点词语,把大体意思译出即可。)11.示例:在做事时,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本题考查同学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能熟练翻译原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概括道理。)参考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靶心),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了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12.开门见山,点题/贯穿全文/总领全文/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答出一点即可)(首段的作用一般是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点题等。)13.运用了拟人手法,如“路不想说这些,更不想去和猪圈争,弯就弯点吧”。表现了村路与世无争、豁达宽容的特点。(可以选其他例句,赏析有理即可)(文中将路拟人化,赋予路以人的视角和情感。举出一例并赏析即可。)14.房子 猪圈 田地 河流 菜园 祖坟 (第、两段将路所弯过的地方都列了出来,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15.引用诗句呈现出更加美好的意境,进入了更新的境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或:“领起下文,增添文采。”(言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诗句的引用不仅使文章更有意蕴,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16.“我”初涉文坛,便遭受别人的诋毁和陷害,愤怒不止,去寻找“她”报复时,路上偶遇一位老妇,老妇的话使“我”改变了态度。(概括“经历”,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发展、结局的顺序简要叙述。)17.点明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了“我”内心的怨恨之情;为下文“我”迷路、老妇引路等情节做铺垫。(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等。回答问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18.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老妇的话在“我”心头久久回荡,无法消失的情形。(这句话提取主干后为“声音在蹒跚”,很明显运用了拟人手法,实际上写出了老妇的话对“我”产生的影响。)19.热情质朴,乐于助人,内心世界充满了关爱的温情。(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文中对人物的言行描写。文中对老妇的描写主要在6、7、8、11、13、15段,分析后即可得出答案。)20.标题“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一语双关:字面义是雪融化后,被覆盖的道路就会重新出现;比喻义是人与人之间的怨恨一旦被消除,心灵就会相融相通,生活的天地就会变得开阔明朗。(本文对标题的诠释主要在最后两段,倒数第二段表述的是标题的字面含义,倒数第一段暗含了作者从中明白的道理,即其深刻含义。)21.思路点拨: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不应该只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而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自我,和同学朋友交流,和父母长辈交流,和大自然交流,和社会交流,甚至和世界交流“学会交流,善于交流”不仅是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中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且是全社会都应探讨并重视的课题。“交流”这个话题,切中了时代的脉搏。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相对突出的问题,如人类与环境、和平与发展、对抗与对话、竞争与合作、节约与浪费这些问题都一度反映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而现在“交流”又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它与我们同在,只要我们生活在世上,就会时时刻刻都处于交流之中。它是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基础,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国与国和平共赢的保障。例文:绿化心灵为什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深,和睦温馨的家庭矛盾重重?为什么昔日的挚友要反目成仇,拔刀相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路边的乞丐不屑一顾,让人感到世态炎凉、人心冷漠?人们在各自心里筑起一道“围墙”,把心牢牢地裹住,“冷眼看世界”,那么这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俞伯牙的琴声在山间缭绕,没有人能听懂,可是当悠扬的琴声拂过江面时,却使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那么深奥而又玄妙的琴声,竟被钟子期深深地领悟。俞伯牙慨叹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位知音。他们不是用话语来交流,而是用音乐交流,用心交流。所以当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断琴而誓,不再弹琴。是啊,缺了知己,缺了可与之交流的人,存在的意义何在?这个故事曾在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内心泛起波澜,它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正是心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海房地产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宠物猫买卖合同范本
- 工地水管出租合同范本
- 景区摊位出租合同范本
- 塔吊机司机合同范本
- 电脑升级合同范本格式
- 生产顾问聘用合同范本
- 全季酒店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土地转让合同模板
- 临沂代课教师合同范本
- GA 1804-202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监理日志(监理表格)
- HDI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分析
- GB/T 2423.17-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 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染色打样的步骤
- FZ/T 07014-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聚酯涤纶
- 新型敷料的特性及选择
- 江苏城市规划收费标准
- 花生膜下滴灌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