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八 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八 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八 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八 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4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八 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体运动规律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3广东湛江模拟)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年初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12题。1该地受这次倒春寒的时间是图中的()a时段b时段c时段 d时段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有()塑料薄膜覆盖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熏烟、增大湿度滴灌、施肥a bc 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时段是该地受这次倒春寒的时间。第2题,塑料薄膜覆盖是利用温室效应的原理,熏烟、增大湿度都增大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达到对茶园保温的效果。答案:1c2b(2013福建模拟)下图是某区域1月与7月气压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压与风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7月陆上高压区的形成,主要是陆地冷却所致b1月北部低压区的出现,促使赤道低压带断裂c东南信风带的位置在当地冬季南移,夏季北移d1月大陆北部西北气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无关4关于该区域内各流域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流域汛期出现在冬季b流域主要为季节性河流c流域汛期出现在夏季d流域全年水量稳定解析:第3题,该区域位于南半球7月份陆地温度低,气压高。东南信风带的位置在当地冬季北移,夏季南移。1月大陆北部西北气流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第4题,流域范围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多季节性河流;流域为地中海气候,汛期出现在冬季;流域1月受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多,河流处于汛期;流域河流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当地夏季流量大。答案:3a4b(2013宁夏银川二模)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图i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56题。5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甲一、乙6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地形起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位置a bc d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甲、乙两地都属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高控制而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冬季受西风影响而风力强。另外,甲位于山地背风坡而风力较小,乙位于迎风坡而风力强,据图中曲线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判断甲、乙对应的分别是、。第6题,注意审题“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即季节差异;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而处于大陆西部的位置使其受西风影响较大;同时地形也是重要影响因素。答案:5d6a(2013云南一模)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79题。7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8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洋流 d人类活动9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解析:第7题,注意横坐标数值的变化,甲地全年降水较少,最低气温在0 以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雨热同期,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为温带季风气候。第8题,两地气候的差异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成为温带季风气候。第9题,根据两地的经纬度可知,两地之间主要为中亚与我国西部的温带荒漠带。答案:7d8b9a(2013辽宁五校联考)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1011题。10若图中出现锋面天气系统,则锋面出现的位置及锋面的类型是()a冷锋 b暖锋c冷锋 d冷锋11有关图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内蒙古地区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b天津将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cm点的气压值为995百帕d处风力较处小解析:第10题,低压槽处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面,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在处形成冷锋。第11题,处冷锋将向偏东方向移动,受其影响天津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答案:10c11b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3湖南长沙调研)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材料二上图中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量资料。月份气温/降水量/mm月份气温/降水量/mm116777240892055882327733887919282410495101306751631011149786217117120568(1)描述该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6分)(2)依据材料二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12分)解析:第(1)题,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面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夏季气温较高;全年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答案:(1)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年温差向南突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 000毫米),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城市。13(2013课标全国文综,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12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8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12分)解析:第(1)题,攀枝花位于河谷中,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流,所以受冷气流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使河谷处气温升高。第(2)题,应从气温、阴晴、风等方面描述。攀枝花位于背风坡,云雨天气少,晴天多;受到北部山脉阻挡,风力弱;气流运动弱,气温较高且变化小。第(3)题,应从大气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扩散两方面分析。工业以重污染的钢铁工业为主,且城市交通尾气排放多;河谷地形封闭,位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空气质量不佳。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