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小说阅读清溪高中2011届高三语文备课组高考大纲规定了文学作品考查的四种体裁,实际上主要考查散文和小说,戏剧考查的可能性极小,诗歌则没有考查的可能,因为有个古诗词鉴赏题8分了。因此,我们在复习中主要针对散文、小说、戏剧这三种体裁。前面我们复习了散文阅读,本章我们复习小说。一、明确小说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等起主要作用的词语。1、联想意义(双关、隐喻、拟人等产生的临时意义)2、虚词的修饰作用(09年浙江卷魔盒:三个“似乎”的作用)(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有利于刻画人物、深化主旨、描述典型环境的句子。分析含意 分析作用(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分析小说线索(单线、双线) 2、分析或概括小说的情节(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1、归纳内容要点2、概括中心思想(五)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1、鉴赏人物的形象(1)概括人物形象(提炼出人物性格特征,不要具体分析)(2)分析人物形象(提炼出人物性格特征,必须结合内容具体分析)2、鉴赏小说的语言(1)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2)鉴赏小说中作者的语言特点(风格)3、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常考伏笔和照应、铺垫与突转)(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二、关于小说方面的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一)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是人物的外貌,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可以是人物的行动对话,也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既可以正面起笔,也可以侧面烘托。2、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3、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又极其重要的关系。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小的作用。(二)小说的基本特点从近几年的高考看,小说的考查大多集中在小小说的考查上。小小说和短篇小说有些不同,它的篇幅更短,故事更简单,多取材于生活的一瞬间、一插曲、一场景、一镜头,反映人物在一件事或一个场景中的行动片段,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揭示出道理。其特点主要有:1、选材以小见大。小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只能反映生活长河中的一点一滴、一朵浪花,但我们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角一面来认识大千世界,折射重大问题。2、人物形象典型。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小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写主要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因此,把握主人公及其性格很重要。3、情节有吸引力。小小说的情节一般发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曲折新奇,常常突破思维定势,给读者以惊异感。4、结尾含蓄隽永。小小说的结尾是一门艺术、一种境界,是小小说最突出的特色。结尾往往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其精髓在于言尽而意无穷,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作品的深刻主题常在结尾处明朗。阅读小小说一定要关注结尾。5、反映的主题新、深、辣。新: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有强烈的时代感。深:作品具有深度,启迪思想、引人回味,从而使人得到哲理的享受。辣:以情动人,震撼人心;尖刻辛辣,一针见血。6、风格清淡隽永。由于篇幅短小,小小说的思想、作者所表达的主张和观点以及语言特色等,从风格上看是清淡的。另外,作者常常将含蓄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小小说的写作中,作者将自己的深意隐含在作品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中,藏而不露,由读者去回味,去补充,去发展,从而产生凝练隽永、委婉含蓄的艺术效果。(三)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增强故事的真实性。2、烘托人物形象。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往往要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显露其性格。3、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相互相存、相互制约;环境描写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4、暗示社会环境。通过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5、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三、怎样阅读小说(一)研读试题,明确重点 (二)整体把握,概括主题(三)紧扣文本,把握情节 (四)按图索骥,筛选信息四、鉴赏小说的思路和方法(一)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思路1、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抓住人物形象描绘的特点分析。分析肖像描写(外貌变化、细节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分析动作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语言(人物个性语言、作者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把握人物性格,确定作者感情倾向(褒,贬;颂扬,讽刺)。分析心理描写把握对揭示人物思想和表达主题的作用。(2)联系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人物形象。人物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物;同时,人物也对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二者相互统一。(3)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从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入手,把握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4)以发展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注意: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文本,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2、如何分析小说情节注意三点:(1)注意分析情节运行模式。情节运行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模式: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摇摆(“一波三折”):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增强小说情节的生动性。(2)注意分析小说情节设计的技巧。常见的技巧有:注重节奏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巧合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必然性的偶合,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与电影蒙太奇相近)。并联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叙述时两者时离时合、互动相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突转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作用: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要情节。作用:A、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B、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伏笔对作品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予呼应。作用: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3)注意分析重要情节(细节)。小说情节的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情节要注意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表现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发展了人物性格,或者表现了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结构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如何分析环境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1)分析自然环境的思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暗示的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心理等;对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对表现主旨的作用。(2)分析社会环境的思路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二)高考小说常见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1、“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人,他怎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如: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遇到这种题型,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思考:第一,注意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答案要点: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她对父亲虽不理解,但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2、“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结构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设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的作用。突出了,表现了如: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遇到这种题型,一般可以按下面思路思考: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答案要点: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3、“环境描写”常见题型:(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解题思路:首先分清环境描写的类型。自然环境描写,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一般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然后结合上下文弄清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人物、写作手法等分析。如:2008年浙江卷乌米:“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答案要点:(1)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2)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暗示人物的命运。4、“主题思想”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2)读完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把握小说主题,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设置悬念;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有画龙点睛的作用。(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4)从小说精巧的构思中把握作品主题。5、“表达技巧”常见题型:(1)文中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从表达方式角度: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从选材组材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动静、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伏笔)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从语言运用角度: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检测卷包及一套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6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秀山县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军犬的训练考试题及答案
- 化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外民族音乐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复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6届宜兴市丁蜀镇陶都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黑河市重点中学2025届八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郑远元加盟合同协议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汇报课件
- 石化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口腔科病历书写规范课件
- 2025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社会工作伦理》课件:实践原则与案例分析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
- 采购作业流程管理细则
- 泥工 清包合同
- 儿童肥胖症心理干预-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