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10同步跟踪训练.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10同步跟踪训练.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10同步跟踪训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10同步跟踪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_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蔡家亲:表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颔联两句。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独到之处。_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_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与诸子登岘首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注:岘首:岘山主峰麓延伸至汉江边的小山,在襄阳城南凤林关北端,位于群岘(襄阳西南群山)之首,故名。唐宋时岘山、岘首山可互称。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与好友到此山。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称“羊公碑”为“堕泪碑”。代谢:交替,轮换。胜迹,指羊公碑。鱼梁,鱼梁洲。梦泽,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有人评说孟浩然的这乎诗的开篇“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首联内容的理解。_参考答案1.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词语本身及其描景状物、表情达意上去具体分析)2.我认为在“黄”“白”两字上。此联刻画的是一幅深秋寒雨夜景图:窗外寒雨中光秃的树枝、凋零的黄叶,屋内昏灯下孤独惆怅的白发人。整个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凉,是以悲景来衬托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予在景物中)。3.我同意沈德潜的观点。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 “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解答本题要把握住两点:一是“怨而不怨”的理解;二是“怨而不怨”是思想感情方面的评价)4.我同意这种评价。这首诗不是从写景(古迹)开始的,第一联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世事总是在不停止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