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管理(强悍).ppt_第1页
曾国藩管理(强悍).ppt_第2页
曾国藩管理(强悍).ppt_第3页
曾国藩管理(强悍).ppt_第4页
曾国藩管理(强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跟曾国藩学管理 因为要打仗 我现在很忙 曾文正公家书 所讲的 就是我要教给你的 望好好学习 曾文正公足为吾人之师资 吾谓曾文正集 不可不日三复也 愚于近人 独服曾文正 TCL集团的老总李东生 曾国藩如何能将一批文雅的书生和务农的乡民练就成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 总结其中的成功之道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扎硬营 打死仗 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 我们也需要培养这种 扎硬营 打死仗 的企业精神 联想集团柳传志 读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 曾国藩 我有三点感悟 屡败屡战 精神恒久 要有自知之明 要善于用人 曾国藩每临大事都要焚香静坐 默默冥想 我虽然不焚香 但是经常性的静思是一定的 做官要学曾国藩 经商要学胡雪岩 为什么一百多年来 曾国藩一直是很多中国人 喜欢议论的热门人物和话题 主要内容 引言 曾国藩其人其事一 曾国藩打造团队方略二 曾国藩用人方略三 曾国藩决策方略插曲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四 曾国藩修养方略结语 曾国藩成功的关键因素 曾国藩其人其事 曾国藩的故乡 曾国藩其人其事 曾国藩家族 曾玉屏 曾麟书 曾国华 曾国潢 曾国荃 曾国葆 曾国藩 曾国藩其人其事 1833年中秀才 1834年中举人 1837年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 1840年 授翰林院检讨 列二等第一名 进入翰林院深造 此后年年升迁 至1847年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 本朝尚无一人 曾国藩 曾国藩其人其事 1851年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1852年 奉旨帮助办理本省团练1854年 率湘军出征 开始带兵生涯1857年 被罢免兵权 回籍守制1858年 咸丰帝被迫命曾国藩复出带兵 曾国藩其人其事 复出后领悟为官之道 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 又每见人家不是 自从丁巳 戊午大悔大悟之后 乃知自己全无本领 凡是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与四十岁前迥然不相同 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 以不怨不尤为用 立者 发奋图强 站得住也 达者 办事圆融 行得通也 曾国藩其人其事 1860年 太平军破江南大营 授两江总督1861年 湘军取得安庆会战的胜利 同治即位后 曾国藩开始节制四省军事1864年 湘军攻克天京1868年 调直隶总督 次年回任两江1871年 曾国藩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 第一讲 成大事需要众人之力 曾国藩打造团队方略 1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2 用合理的机制规范人3 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4 要心胸开阔 维护团结 呼吸相顾 痛痒相关 赴火同行 蹈汤同往 胜则举杯酒以让功 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贼有誓不相弃之死党 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之死党 曾国藩 1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 1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 高举孔孟之道的大旗 以此作为凝聚人心的思想武器 讨粤匪檄 优秀的企业文化 把信仰灌输到一般士兵身上 常教士卒作字读书 书声琅琅 如家塾然 又时以义理反复训谕 若慈父之训其子 听者潸然泪下 1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 道理 打仗为何 一为保卫乡里 二为在战场上建立军功 升官发财 上替父母祖宗争光 下为妻子儿女谋福 也不枉变个男子汉 在世上走一遭 纪律 严惩拜不相救 封建伦理教育 孔孟之道 爱民歌 三军个个仔细听 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 全靠官兵来救生 第一扎营不贪懒 莫去民家取门板 第二行路要端详 夜夜总要支帐房 更有一句紧要书 切莫掳人当长夫 第三号令要声明 兵勇不许乱出营 爱民之军处处喜 扰民之军处处嫌 军士与民如一家 千记不可欺负他 1 用共同的信仰凝聚人 齐心相顾 不曾轻弃伴侣 有争愤于公庭 而言欢于私室 有交哄于平昔 而救助于疆场 虽平日积怨深仇 临阵仍彼此照顾 虽上午口角相伤 下午仍彼此救援 曾国藩 2 用合理的机制规范人 居今日之世 用今日之兵 虽诸葛复起 未必能灭此贼 2 用合理的机制规范人 2 用合理的机制规范人 其将死 其军散 其将存 其军完 从湘军之制 则上下相维 喻义于利 将卒亲睦 各护其长 或则皖省 或援豫章 先生不出 续宾何敢独行前往 先生带我出山 仍祈带我归里 李续宾 3 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 曾国藩 每遇一事 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 虽祸患在前 谤议在后 亦毅然赴之而不顾 与人共事 论功则推以让人 任劳则引为己责 盛德所感 始而部曲化之 继而同僚谅之 终则各省从而慕而效之 所以转移风气者在此 所以宏济艰难者亦在此 李鸿章 3 用人格的魅力感化人 君子要想做成大事 必须从自身做起 4 要心胸开阔 维护团结 如果统将之间有一分矛盾 营官 哨官之间就会有三分矛盾 而士卒之间就会有六七分矛盾 这样的团队 必然就要解体了 所以要想和衷共济 就应该先从统将有一副平和宽容的心开始 曾国藩 胡林翼 4 要心胸开阔 维护团结 1 岳麓书院的故事 2 老者挑担的故事 第二讲 用人是一门艺术 曾国藩用人方略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1 要有用人的诚意 我认为驾驭下属的方法 最重要的推诚布公 而不是玩弄权术 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 渐渐地就能使他人为我所用 即使不能让他们全心全意地为我效力 也必然不会有先亲近而后疏远的弊端 光用智谋和权术去笼络别人 即使是驾驭自己的同乡都是无法长久的 曾国藩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1 要有用人的诚意 凡是正话 实话 多说几句 时间长了人家自然就会了解你的心意的 即使是直率的话 也不妨多说几句 曾国藩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2 要有识人的智慧 曾国藩知人之鉴 超轶古今 或邂逅于风尘之中 一见以为伟器 或物色于形迹之表 确然许为异材 平日持议 常谓天下至大 事变至殷 决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 故其振拔幽滞 宏奖人杰 尤属不遗余力 薛福成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2 要有识人的智慧 第一要才堪治兵 第二要不怕死 第三要不急急名利 第四要耐受辛苦 大抵有忠义血性 则四者相从以俱重 无忠义血性 则貌似四者 终不可侍 选将标准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2 要有识人的智慧 大致说来 考察人才之道 应该看他的志向与趣味 志向 趣味低下的人 安于现状 囿于世俗的陋规 因而越来越低贱污劣 志向和趣味高尚的人 向往先贤的辉煌功业 因此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尚明达 人才的优劣智愚 由志向趣味就可以区别开来 曾国藩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2 要有识人的智慧 罗泽南 刘铭传 江忠源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3 要有容人的度量 藩侯当国 进不能战 退不能守 问他经济又何曾 季子言高 仕不在朝 隐不在山 与人意见常相左 1 诚心 智慧 度量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 3 要有容人的度量 左宗棠这个人以怨报德 我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意 但是我经常提醒我不要因为这件事和他作对 曾国藩曾国藩在世的时候 我非常瞧不起他 但是他去世以后 我越来越尊重他 左宗棠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情感 1 注重与人才的感情交流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湘军之中有父子家人之情 曾国藩事例1 曾国藩与塔齐布的故事事例2 曾国藩与李续宾 李续宜兄弟的故事 1 注重与人才的感情交流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2 离不开利益的引导 凡是勇于做事的人 都是因为心中有大的欲望 营官 每月为白银200两分统 统领 三千人以上每月395两五千人以上每月520两万人以上每月650两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2 离不开利益的引导 阁下爱贤好士 这是天下人所都知道的 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还是离开您了呢 以前的就不必说了 就说最近一段时间相继离开的那些人 是他们有负于阁下呢 还是阁下以为他们没有用而放弃了他们呢 都不是 来投奔您的人 除了少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大部分是为求利而来的 假如得不到发展的机会 那么他们将都会销声匿迹 又怎么会肯来为我所用呢 所以明智的用人者 一定要满足人才的欲望 这样人才才会认为得到了赏识自己的人 才会竭尽才力来报答您 这样 才能合众人之私 而成一人之公 完成您所从事的事业 赵烈文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2 离不开利益的引导 凡是遇到涉及利益的问题 要注意分配 凡是遇到涉及名声的问题 要注意分享 这样才能成大事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2 离不开利益的引导 自建功勋 激励士气 殄灭丑类 尽忠王事 涤生曾国藩赠 2 情感 利益 约束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3 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多一点约束 少一点放纵 人数虽然少 但也能成功 在名和利的问题上要宽 在是非问题上要严 故事 1 曾国藩培育李鸿章2 陈国瑞的故事 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1 考察是用人的基础事例 曾国藩对鲍超的考察 试以艰危 责以实效 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2 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虽有良药 苟不当于病 不逮下品 虽有贤才 苟不当于用 不逮庸流 梁丽可以冲城 而不可以窒穴 嫠牛不可以捕鼠 骐骥不可以守闾 千金之剑 以之析薪 则不如斧 三代之鼎 以之垦田 则不如耜 当其时 当其事 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 否则 铻而终无所成 故世不患无才 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 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2 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即使有好的药物 如果不对病症 还不如一般的药物有效 虽然有贤才 如果工作不适合他的特长 就不如普通人 质地好的木梁可以冲开城门 却不可用它去堵洞穴 强壮的水牛不可以去捕捉老鼠 也不可以用骏马去看守家门 用价值千金的宝剑去砍柴 不如用斧子好使 三代时的宝鼎 用它开垦荒田 还不如用犁 在一定的时间 面临一定的事情 普通人也可以发挥神奇的效果 不然 有人才 怕的是用才的人不知道使用人才 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2 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故事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事例 对李元度的使用 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曾国藩将这些人才分为八大类 因材器使 用其所长 谋略人才 郭嵩涛 左宗棠 陈士杰 李鸿章 李宏裔 薛福成 赵烈文等作战人才 水上有彭玉麟 杨载福 陆上有唐训方 李榕 吴坤修 黄润昌等军需人才 李翰章 甘晋 李兴锐 丁日昌 郭昆焘 郭嵩涛 吴坤修等文书人才 许振袆 罗萱 程鸿诏 俞越 吴汝纶 张裕钊 刘寿曾 唐仁寿等吏治人才 李宗羲 洪汝奎 赵烈文 何源等文教人才 吴敏树 莫友芝 陈艾 俞樾 吴汝纶 唐仁寿等制造人才 李善兰 徐寿 华衡芳 陈兰彬 容闳 徐建寅等外交人才 郭嵩涛 薛福成 黎庶昌等 2 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3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3 任人惟亲是用人的大忌才能低劣的人 即使是至亲密友 也不宜久留 怕的是贤者不愿意与其共事 事例1 江庆才事例2 戚姓同乡事例3 曾国葆 第三讲 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 曾国藩决策方略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2 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3 不贪功之速成 但求事之稳适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 战略 宏观性 长远性 回答 做什么 如何做 用什么做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谋总体者不足谋一事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培养战略头脑 重在有长远的战略视野 领导者只有做到审时度势 深谋远虑 极目放远 才能未雨绸缪 从容应对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培养战略头脑 重在能从全局出发 只有做到全局在胸 宏观在握 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立于不败之地 不谋总体者不足谋一事 培养战略头脑 重在能从系统着眼 要着眼于追求整体效益 分清主次 轻重 缓急 有所为 有所不为 要有 谋势重于谋事 的系统观念 才能做到进退有序而攻守有节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 军中阅历有年 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 我对于大利大害所在 都能悉心考究 用兵以审势为第一要义 势就是大局大计 应该从大的地方去分清界限 不要斤斤于小处去剖析微茫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 从古金陵有事 必注重江汉以制下游之命 论目前的警报 庐州固然是燃眉之急 论长远的发展 则武昌为必争之地 为什么呢 能保住武昌 就能控制金陵的上游 就能巩固湖北的门户 就能打通两广四川的饷道 如果武昌不保 那么就会成割据之势 这是最值得担忧的 曾国藩 1854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 第一个原则 论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就全局来看 如果两样都有利 就应当取其大者 如果两样都有害 就应该取轻者 要敢于舍弃小利而图大利 舍弃枝叶而图根本 第二个原则 要分清轻重缓急 在一个时期 只能保持一个主要的战略方向 通筹全局折 1 领导者贵在有战略意识 安庆战略 自古办窃号之贼 与办流贼不同 剿办流贼 法当预防以待其至 坚守以挫其锐 剿办窃号之贼 法当翦除枝叶 并捣老巢 今洪秀全据金陵 陈玉成据安庆 私立正朔 伪称王侯 窃号之贼也 自洪杨内乱 镇江克服 金陵逆首 凶焰久衰 徒以陈玉成往来江北 勾结捻匪 庐州 浦口 三河等处 叠挫我师 遂令皖北之糜烂日广 江南之贼粮不绝 欲攻破金陵 必先驻重兵于滁 和 而后可去江宁之外屏 断芜湖之粮路 欲驻兵滁 和 必先围安庆 以破陈逆之老巢 兼捣庐州 以攻陈逆之所必救 诚能围攻两处 略取旁县 该逆备多力分 不特不敢悉力北窜齐 豫 并不敢一意东顾江浦 六合 盖窃号之贼 未有不竭死力以护其本根也 2 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曾国藩的过人之处 在于他的定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 只要他认准的 他就会排除一切干扰 争取一切机会 去将胜利的可能变成胜利的现实 李瀚章事例 安庆会战 2 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自古平江南之贼 必踞上游之势 建瓴而下 乃能成功 战争初期向荣所率领的清军 本来是准备控制江苏浙江的 然而几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不但不能打下南京 反而丢掉了苏州常州 这并不是兵力不够 而是因为他们从下游进攻上游 形势不利 现在这个情况 如仍然先打苏州常州 然后从东面进攻南京 必然要重蹈覆辙 所以绝对是不应该分安庆之兵进军苏常地区的 安庆之兵不但不能撤 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 因为安庆一军 目前关系到整个皖北的大局 将来是进攻南京的基础 因而也是整个胜利的基础 是决不可撤的 太平军在江西 湖北攻城略地 都无非是要分散我的兵力而已 我只求攻破安庆 此外的得失一概不与之争 再过一两个月 大局就可以定了 曾国藩给曾国荃的信 2 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我军最重大的损失 是安庆落在清军之手 安庆是天京的锁钥 直接保障天京的安全 一落在清军之手 就可以成为进攻天京的根据地 安庆一失 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 天京就无法再守了 洪仁玕 2 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安庆之复为东南一大转机 自古办大事者譬如著棋 一子落盘 全局胜负因之 曾帅之注重安庆 谋之于豫 持之以恒 卒收其全功 若枝枝节节为之 如向 张二帅之在金陵 终归一败而已 徐宗亮 3 不贪功之速成 但求事之稳适 余性鲁钝 他人目下二三行 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他人倾刻立办者 余或沈吟数时不能了 友人阳湖周弢甫尝谓余 儒缓不及事 余亦深以舒缓自愧 3 不贪功之速成 但求事之稳适 打仗要不慌不忙 先求稳妥 次求变化 办事无声无臭 既要精到 又要简捷 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 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3 不贪功之速成 但求事之稳适 这次由湖南招兵东下 必须选拔训练有素的士卒 准备精良坚利的器械 水军要船多炮足 陆军将士要同仇敌忾 抱定三年不归的决心 去迎接艰苦卓绝的战斗 哪里可以像儿戏一样组建成军 匆匆开拔呢 纵使能够到达安徽 究竟于大局有多大的补救 所以我认为必须有战舰二百号 再以民船七八百只补充 载着大小炮一千余尊 水军四千人 陆军六千人 夹江而下 明年开拔 这样才会稍微成些气候 否则名义上是大兴义师 实际上就如同矮人观场一般 不值得方家一笑 3 不贪功之速成 但求事之稳适 求万全者 无一全 处处谨慎 处处不能谨慎 胡林翼军威所以大振者 全是打出来的 有四分是把握打的 有六分是冒险打的 从前楚军初立 塔军门有八分冒险 后来多 鲍有七分冒险 李忠武亦有六分冒险 近来各军专图十分把稳 不肯冒一二分险 以致穷蹙者不肯降 裹胁者不肯散 曾国藩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一生三变做京官时以程 朱为依归 儒家 办理军务一变而为申 韩 法家 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 老处世 道家 欧阳兆熊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儒家修 齐 治 平的追求 以天下为己任文化的自觉性 卫道的狂热湘军 有理想有主义的部队儒家社会 宗族 人情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一生的道德自律 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法家治乱世用重典 曾剃头 的由来人性本恶 清醒冷静理智的态度功利 凡利之所在 当与人共分之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道家 盛时常作衰时想 上场当念下场时 事例 大功不赏 自古以来 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 有几人能够得到善终呢 勇退是吾兄弟一定之理 而退之中次序不可凌乱 痕迹不可大露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道家左列钟鸣右谤书 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乐 万事浮去过太虚 曾国藩 曾国藩与中国文化 曾国藩与墨家 以老庄为体 以禹墨为用 俭以奉身 勤以治事 勤俭 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 天下事 未有不由艰苦得来 而可大可久者 居家不可留有余财 恒心 人而无恒 终身一无所成 饮食起居 皆有时节 数十年不变 第四讲 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基石 曾国藩的修养方略 1 男儿自立 须有倔强之气2 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3 始终保持良好心境 知性命 不忮不求 耐烦 4 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1 男儿自立 须有倔强之气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 才干也不可以 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 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到处可见 教育也不可以 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 学非所用的人 只有毅力和决心 才能无望而不胜 1 男儿自立 须有倔强之气 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 打脱牙 和血吞 历尽千辛万苦终不改其志 咬牙立志 不甘失败 1 男儿自立 须有倔强之气 李申夫曾经说我与人怄气从来不说出 而是特别能忍耐 一步步寻求自强之道 因而引用俗话说 好汉打掉了牙 和血吞下去 这正是我咬牙立志的诀窍 我曾经被京城中的权贵所唾骂 被长沙官场所唾骂 被江西官场所唾骂 也经历过岳州之败 靖港之败 湖口之败 被打掉牙的时候多了 没有一次不是连血一块吞下去的 1 男儿自立 须有倔强之气 我办理湘军水师 一败于靖港 再败于湖口 但我咬紧牙关将局面维持了下来 而后终于有了重振的机会 安庆没有合围的时候 祁门大营十分危急 黄德的局势也很危险 大家都建议我撤安庆之围 以支援祁门 黄德 但我咬紧牙关不撤 终于打下了安庆 至于南京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大城 易守难攻 我却以孤军将南京围了起来 大家都说恐怕要蹈前面清军的覆辙了 然而咬着牙坚持下来 最后竟然立了大功 2 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 人只要能自己立志 那么圣贤豪杰 什么事业做不成 何必借助于人 我想做孔孟那样的人 那么日夜孜孜不倦 惟孔孟之道是学 别人谁还挡得住我呢 若自己不立志 那么虽然每天都与尧舜禹这些大圣大贤一起 也不过是他们他们 我是我 对我有什么帮助呢 曾国藩 2 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 少年不要怕丢丑 必须有狂者进取之趣 此时不进取 以后年龄大了就更不肯了 锐意功名 意气自豪 君子立志 有民胞物与之量 有内圣外王之业 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 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曾国藩最推崇的 是一种和平恬淡的心境 温弟的天分 在弟弟中算第一 只是牢骚太多 性情太懒 我常常看见朋友中牢骚太多的人 后来一定有碍前程 凡遇到有牢骚要发的时候 就反过来考虑自己有哪些不足 而积蓄了这不平之气 猛然自省 决然去掉 不仅平心谦抑 可以早得科名 也可以养一团和气 可以稍微减少病痛 大约心里抑郁 怨天尤人的人 不仅不可以涉世 也是不可以修养德行的 所以我对弟弟时常劝以平和二字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知性命 对自己来说 世界上可以知道的要尽量知道它 这就是性 对于天来讲 不可能知道的就顺其自然 这就是命 例如 我们所以赶不上圣人 就在于他们能尽性并达到知命 尽性 那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的事情 至于知命 那就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当尽性的时候 你的心力已经用到了十分 然而想取得的结果 有的可以达到 有的却达不到 圣人在这点上看得很淡泊 假如是应当尽性的事情 就应当以百倍的努力去完成 而知命的学问 就应该以淡泊的态度为宗旨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不忮不求 忮 就是嫉贤害能 妒功争宠 自己不能修德进业 妨忌人 又害怕别人修德进业 求 就是贪图名利 安于现状 就是没有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去得到 得到了的东西又害怕失去的这一类人 忮并不常见 一般是发生在那些名望相当 事业相当 地位相当的人身上 求也不常见 一般是发生在有财务交接 仕途的进取相互有所妨碍的时候 要想自求多福 就必须先去忮心 这就是所谓的 人如果能把不想损害他人的心推广开去 仁便用之不尽了 要想树立自己的品格 就必须先去求心 所谓 人如果能够把不挖洞跳墙的心推广出去 那么义就用之不尽了 忮去不掉 满怀都是荆棘 求去不掉 满腔都是卑污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忌情绪化反应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孙子兵法心境要安静 思虑要深远 心境安静则精神爽朗充沛 思虑深远则谋划事情周详 爽朗充沛 志向就不会被扰乱 谋划周详 事业就不会受到阻隔 曾国藩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忌情绪化反应 居官以 耐烦 为第一要义 遇棘手之际 须从 耐烦 二字痛下工夫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忌情绪化反应 近日因沈葆桢截留军饷 心中很愤懑 然而细心想来 古人办事 被牵制 遇抵触的情况很多 每个朝代都有 人的天性不免会厌恶别人的抵触 我正可以用别人的抵触 来磨砺我的品德修养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忌情绪化反应 臣统军太多 月需饷额五十余万 前此江西厘金稍旺 合各处入款约可发饷六成 今年则仅发四成 而江西抚臣 沈葆桢 所统各军之饷 均发至八成以上 臣军欠饷十六七月不等 而江西各军欠饷不及五月 即以民困而论 皖南及江宁各地 市人肉以相食 或数十里野无耕种 村无炊烟 江西亦尚不至此 今苏浙等省会已克 金陵之长围已合 论者辄谓大功指日可成 元恶指日可毙 故绝不可因粮饷奇缺而动摇人军心 致生功亏一篑之变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忌情绪化反应 臣又闻同僚交际之道 不外二端 曰分 曰情 巡抚应归总督节制 见诸 会典 载诸 敕书 数百年之成宪 臣不得而辞 沈葆桢亦不得违 分也 军事危急之际 同寅患难相恤 有无相济 情也 沈葆桢于臣处军饷 论分论情 皆应和衷熟商 臣返躬内省 则自觉对沈葆桢而无愧 3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忌情绪化反应 事例2 曾国荃处理与官文的矛盾 官文贪庸骄蹇 欺罔徇私 宠任家丁 贻误军政 此非明智之举 4 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涤 就是洗涤自己以前身上的缺点 生 就是要取袁了凡的话 从前种种 譬如昨天死 从后种种 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 4 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老师的功劳绝不限于擒渠扫穴 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上 一般人都知道老师用人 治军 筹饷 整饰吏治等各方面很有成就 其实这些都是皮相之论 我跟随老师多年 认为老师有两项功夫为常人所不及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