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2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2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2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2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三册 第九章 初识元素周期律 9.2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 沪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通过自学有关周期表的结构的知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检测】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 周期称为长周期,第 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 个纵行共分为 个族,其中 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 族,一个 族。a、主族:由 元素和 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a、a、a、a、a、a、ab、副族:完全由 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b、b、b、b、b、b、bc、第族: 三个纵行 d、零族:第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族的别称a称为 元素 a称为 元素 a称为 元素a称为 元素 a称为 元素 a称为 元素零族称为 元素思考与探究(1)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 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把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在同一个纵行(3)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纵行?(4)为什么我们将稀有气体元素称为0族元素?(5)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反馈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短周期1hhe2line3naar长周期4kkr5rbxe6csrn不完全周期7fr112号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a 族它是_元素。p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课后反思】1(a)、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 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 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 2(b)、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形成单质的分子式是_;(2)写出y元素形成的单质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c)、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_, 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4(d)、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如果a和b同在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如果a和b同在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5(e)、已知a为a族元素,b为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n=m+1 b.n=m+11 c.n=m+25 d.n=m+10【课后反思】答案:1、14、3、19、h、be al he b s li2、(1)he(2)2f2+2h2o=4hf+o2(3)2na+s=na2s3、 1 ; m+n ; 4、x-n x+m x-m x+n 5、d名师解惑一、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1第七周期属于长周期,因目前尚未排满也称不完全周期,若排满应包括32种元素。20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元素为2),因化学性质不活泼,把它们的化合价定为0,叫做0族,在元素周期表的第18纵行。3族包括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因此周期表18个纵行共16个族。4周期表中族的排列方式17纵行:aabb8、9、10纵行:1118纵行:bbaa05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元素和族元素,且都是金属元素。特别提醒0族及族不属于主族也不属于副族,所以表示族序数时,后面不能加a和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族,同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某些副族和0族。但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相同。副族元素都是过渡元素,但过渡元素不都是副族元素,还包括族元素。二、元素周期表中的数字规律1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2镧系和锕系各有15种元素,因性质相近,分别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因此到目前为止,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b族。3元素原子序数差同周期a族与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从第二周期到第七周期分别为1、1、11(加过渡元素10种)、11、25(镧系15种,加14)、25(锕系15种,加14)。a族内自上而下,相邻周期原子序数差值为2、8、8、18、18、32;0族内自上而下,相邻周期原子序数差值为8、8、18、18、32、32。典例导析知识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例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五周期b长周期中每个周期所含元素种类可能是8种、18种或32种c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均是一个族da族元素即卤族元素跟踪练习1下列各表中的数字均代表元素的原子序数,其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合理的一组是()a281618 b1011121920c1011121920d1011121920知识点2:元素周期表中的数字规律例2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a 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处在()aa族 ba族 c镧系元素 db族跟踪练习2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a16b26c36d46 小试牛刀1为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这位科学家是()a拉瓦锡b波尔 c门捷列夫d道尔顿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abcd原子序数791216元素符号nfals周期二三三三族aaaa3已知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族 b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a族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第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第a族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2c0族中无金属元素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5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6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材料的元素c在金属元素区域中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族只包括7种碱金属元素 b第三周期元素原子都有3个电子层c原子电子层数为1的元素都在第一周期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元素都是主族元素8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89年作出决定, 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到右改为18列,a族为第1列,0族为第18列。 按此规定,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1列全部是碱金属元素 b第11列全部由长周期元素组成c第3列的元素种类最多 d第9列元素都是金属元素9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6号元素,请你为这位“客人”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a第六周期a族 b第六周期a族 c第七周期a族 d第七周期a族10第三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下一周期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_(填元素符号,下同),族序数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_。11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第3横行、第17纵行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该元素的符号是_,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该元素位于第_周期_族。(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_。该元素的单质与氢氧化钠反应:_。12在下表所列的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中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6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归属类型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同周期元素,同族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元素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1)s、n、na、mg(2)li、k、ca、cs(3)rb、b、i、fe更上一层13假设x是b族中元素的原子序数, 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属于()ab族bb族 ca族 da族14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反应:ro35r6h=3r23h2o,则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r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a族 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cro3中的r元素只能被还原 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15已知a、b两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分别为m和n。如果a和b同在 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如果a和b同在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隐含许多信息和规律。(1)以下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写出表中c、d的元素符号:c_,d_。(2)用元素符号标出硫在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3)相同大小的a、b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投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反应较剧烈的是_(用化学式表示,下同)。(4)写出c的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b元素的单质与e的氢化物(分子中含三个原子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1、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2、具有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3. 通过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自学检测】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 lio2 nao2 k+o2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2、与水的反应 kh2o rbh2o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三)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密度: 熔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四)卤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 ,反应程度依次 ,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完成下列实验,观察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12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3思考与探究(1)我们把a 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画出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2)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3)大家能否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来解释一下卤素单质在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呢?(4)卤素单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 性性。(5)同一主族元素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反馈练习1、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2、现有下列几种物质的溶液kcl、ki、新制氯水、kbr、淀粉、agno3,不用其他试剂,怎样鉴别它们?3、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课后反思】1(a)、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s、n、na、mgp、sb、sn、asrb、b、te、fe 归属类型:(1)主族元素 (2)过渡元素 (3)同周期元素 (4)同族元素 (5)金属元素 (6)非金属元素2(b)、把少量过氧化钠加到硫酸铜溶液中请写出有关的方程式: ; 。 在最后的混和物中蓝色能否褪去 。3(c)、鉴别cl、br、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4(d)、在h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种物质后,溶液立即变蓝。该物质可能是。 afecl3 bk2so3 ckno3 dna2s 5(e)、氟气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f2和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 (写化学式)【课后反思】1、略 2、2na2o2+2h2o=4naoh+o2 ; 2naoh+cuso4=cu(oh)2+na2so4 ;不能3、bd 4、ac 5、of2 自学导引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锂li3120.152钠na11130.186钾k19140.227铷rb37150.248铯cs55160.265相同点: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2化学性质(1)钾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及其与钠的比较钾的保存及取用方法钾保存在煤油中,取用时先用镊子夹取,再用滤纸吸干煤油,然后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钾、钠性质的实验探究与对比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钠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咝咝”响声钾燃烧更剧烈,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燃烧,有轻微爆炸声结论钾的活动性比钠强(2)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特点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4lio22li2o2nao2na2o2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思考题1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1)锂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铷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差异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如钾与氧气或水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反应更剧烈。3单质的物理性质相似性:都是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色光泽),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都比较小,熔点也都比较低,导电、导热性能都很好。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逐渐增大(钾的密度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 (1)相同点: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2)不同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单质的物理性质(1)颜色:由浅到深。(2)密度:由小到大。(3)熔、沸点:由低到高。3单质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比较 条件产物稳定性化学方程式f2暗处很稳定h2f2=2hfcl2光照或点燃稳定h2cl22hclbr2加热不很稳定h2br22hbri2不断加热不稳定h2i22hi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变化:a剧烈程度:逐渐减弱b生成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2)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a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入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红棕色cl22nabr=2naclbr2b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cl22ki=2kcli2c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br22ki=2kbri2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思考题2砹(at)是卤素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则通常条件下砹应该是_(填“深”或“浅”)色_体,_(填“易”或“难”)与h2化合,产物的稳定性_。答案深;固;难;差名师解惑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金属性越强。(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其金属性越强。(3)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置换出b,则a的金属性强于b。(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者的金属性强于后者。(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注:fe的阳离子仅指fe2)。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非金属性越强。(2)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4)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置换出b,并且a体现出氧化性,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5)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二、同主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化学性质(1)相似性:能发生相似的化学反应。如碱金属都能与o2、cl2等非金属反应,都能与水反应;卤素单质都能与h2、h2o等反应。同类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化学式形式相同。如碱金属氢氧化物都可表示为roh,卤素单质分子式都可表示为x2,氢化物都可表示为hx。(2)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逐渐变难,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降低。(3)特殊性:因递变性的影响,同一主族元素均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尾两种元素更明显。碱金属中锂(li)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与镁(mg)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似,而与其他碱金属不同,如li与水较难反应,产物lioh微溶等。卤素中氟的化学性质具有特殊性,如氟无正价,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其他卤素均可表示为x2h2o=hxhxo),hf是弱酸(其他hx均为强酸且从上到下hx的酸性逐渐增强)。 典例导析知识点1: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例1x、y是元素周期表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dx在暗处可与h2反应,y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h2反应跟踪练习1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a的金属性比b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反应知识点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例2某学生做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现在请你帮助该学生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实验用品:药品:氯水、溴水、溴化钠溶液、碘化钾溶液、四氯化碳。仪器:_;_。(请填写两件主要的玻璃仪器)(3)实验内容(在下列空格内填写相关内容):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4)实验结论:_。(5)问题和讨论:请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由于f2过于活泼,很难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氧化性强弱。试列举两项事实说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跟踪练习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c碱金属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碱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同步测控小试牛刀1卤化氢(hx)中稳定性最强的是()ahfbhclchbrdhi2下列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alibnackdrb3海水中含有br,要将其转变成br2,可选用的试剂是()af2bcl2cbr2di24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5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最高化合价相同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2ohfh2s b非金属性:clssic酸性:h2co3h3po4h2so4 d最高正化合价:fnli7把少量的溴水注入ki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用力振荡,静置后可观察a液体分成两层,下层呈紫色 b液体分成两层,上层呈紫色c混合液不分层,且无色透明 d混合液不分层,且呈褐色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ba(oh)2ca(oh)2mg(oh)2c稳定性:hclh2sph3 d原子半径:nos 9对三种金属单质a、b、c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其他条件等同):金属实验abc与冷水反应不反应缓慢反应未实验与2 moll1的hcl溶液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未实验不反应由上表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bbac cacb dcba10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浅绿色febr2溶液黄色液体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2)_;(3)_。11某学生为验证镁、铝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同浓度的稀盐酸,再将两块大小相同且纯净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试管中,在反应初始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试管b内加入的金属为_(写化学式)。(2)若加入的两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且试管中稀盐酸足量,充分反应后,气球状态也如上图所示,则试管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分析判断,实验_填“(1)”或“(2)”能证明镁的金属性强于铝。12卤族元素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其中a、b、c、d分别表示卤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e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e越大,表明反应越容易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d为_(写化学式,下同),红热的铜丝在b单质中燃烧的现象为_。(2)a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与h2反应的条件为_。(3)由该能量变化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_。更上一层13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可能是活泼金属元素b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14钾和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合金18.0 g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产生氢气 0.2 g,则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acsbrbcna dli15实验室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即可探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请你选用下列试剂,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试剂:镁条铝条alcl3溶液mgcl2溶液naoh溶液氯水溴水nabr溶液实验方案(只填写选用试剂序号)实验现象结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_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金属性:mgalmg22oh=mg(oh)2_(2)_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非金属性:clbr_16某同学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参与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砂纸药品:镁条、铝条、钠、新制的硫化钠溶液、新制的氯水、0.5 moll1的盐酸、酚酞试液(3)实验记录(在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将外形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用砂纸打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相同体积的0.5 moll1的盐酸中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将新制的氯水滴加到新制的硫化钠溶液中_(4)实验结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_(填“减弱”或“增强”,下同),非金属性逐渐_。(5)问题与讨论:写出(3)中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试再列举两项事实说明cl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_、_。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同位素,懂得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具有把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3、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自学检测】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原子核由 和 构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 叫做质量数。3、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质量数(a)= +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x。4、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 。如组成氢元素的氢原子,就有以下三种:我们把 原子叫核素。 思考与探究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 子质 子中 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27相对质量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1.0071008从表格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2、三种不同的氢原子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h氕(h)h氘(d)h氚(t)上面的h、h和h就是核素。那么h、h和h间我们把他们互称为什么?3、同位素的特点是什么? 反馈练习 1、若有某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核内中子数的关系是(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肯定2、填表: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n)用x表示为o818al2427ar1822clclhh3、h、h、h、h+、h2是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核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4、在li、n、na、mg、li、c中:(1) 和 互为同位素。(2)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5、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1)下面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14c与1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4c与c60互为同位素c. 14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4c与12c互为同位素(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a.原子不可以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课后反思】1(a)、用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1)同位素种类由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决定;(3)元素有同位素由_决定;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决定;2(b)、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镤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镤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比镤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第a族 b.第四周期第a族c.第五周期第a族d.第三周期第a族3(c)、已知碳有两种常见的同位素12c、13c;氧也有常见的三种同位素16o、17o、18o。由这5种粒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中,其相对分子质量最多可能有a.6种b.10种 c.11种d.12种4(d)、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 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c. 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 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 5(e)、某元素的同位素azx,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 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答案:1、(1)ab (2)a (3)b (4)d2、c3、a 4、d5、(1)z=20 ,a=40 (2)第四周期,a族 (3)有气泡产生ca+2h2o ca(oh)2+h2自学导引一、原子的组成原子(x)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称为质量数。符号x中,a表示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x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m表示1个x是由m个x原子构成的;n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正(或负)和数值,n0表示阳离子,n0表示阴离子,n0表示中性。思考题1是否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二、元素、核素和同位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3同位素(1)概念: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例如,h、h(或d)、h(或t)都是氢的同位素。思考题2h、h、h2、d2o、h五种粒子中都含有氢_,其中粒子_互称为同位素。(2)应用:h和h用于制造氢弹;c用做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的标准,c用于考古学上测定文物的年代;u用于制造原子弹和核发电;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三、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或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x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数值即为x的相对原子质量。m(核素)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的各种核素的原子数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如a、b、c为某元素的不同核素,其原子数百分比分别为a%、b%、c%,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aa%mbb%mcc%,其中ma、mb、mc分别表示核素a、b、c的相对原子质量。思考题3由h(h)、h(d)、h(t)形成的氢气分子有几种?有几种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名师解惑一、原子和离子结构中的数量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核素和同位素概念的辨析1元素(1)确定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任何关系。(2)“同一类”指质子数相同的各种不同原子及相同原子的不同状态(即游离态和化合态)。2核素核素是确定的一种原子,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只有这两个要素都确定了才能称为核素。3同位素同位素是把质子数相同的不同核素联系在一起。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中子数和质量数各不相同,但因为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相同的位置,同位素也因此而得名。4元素、核素、同位素的相互关系:典例导析知识点1:有关粒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例1u是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