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一、选择题(每题有唯一答案,每题4分,共60分)1.“齐鲁青未了,决眦入归鸟。造化钟神秀,雄心未减,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 杜甫的望岳是在考进士落榜后所写。“齐鲁”能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 “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据法国巴黎人报3月18日报道,法国总理瓦尔斯在当地时间3月17日晚间叫板前总统萨科齐,称“法国人不再需要你”。关于英、法、德、美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获得英国议会下院多数党席位的政党领袖将会被英王任命为首相,负责组阁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美国虽然实行三权分立制,但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和限制最小德国的帝国议会虽然拥有立法权,但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a b c d4.近代从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除了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经济掠夺等方式之外,西方列强还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文化侵略。传教、创办报刊、兴办学校医院等都是其文化侵略的主要方式。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西方的文化侵略在客观上( )a.助长西方侵略中国的气焰 b.摧毁中华传统文化c.奴役中国人民的精神 d.传播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文化5.下面两幅图片反映出俄国在1917年前( ) a.俄国工业落后,出现经济危机 b.资产阶级民主制不完善 c.严重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 d.前线频吃败仗,国内危机四伏6.汉书食货志:“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作者的经济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皆本 d.重视农业7.隋唐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其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也是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时期。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我国农耕中开始大量使用铁犁 b.战国时期开始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c.西汉时期发明了适合水田耕种的曲辕犁 d.翻车是汉代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8.下表中1953到1956年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期间大力发展重工业 b.“三大改造”的实施c.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d.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9. 服饰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下列有关由“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到下列两幅图片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文革时商品供应匮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b. 文革时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c. 文革时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d.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服饰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 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 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该材料的空缺部分是( )a文明史 b全球史 c经济史 d社会史11.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童工健康和道德法案要求工厂负责对童工进行一定时间的教育;1833年,英国政府通过工厂法,对童工的劳动时间进行限制,并对童工的学习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33年,国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法案,以后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拨款。英国如此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政府为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b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需要c英国社会对人权问题的积极关注 d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方兴未艾12.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更进步,它的根本原因是( )a.启蒙运动晚于文艺复兴 b.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更加成熟c.封建势力更加腐朽 d.宗教改革为启蒙运动发展扫清了障碍13.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14.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15.小马在求职应聘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某公司发送了一份个人简历,不久就从自己的电子信箱中收到来自该公司的面试通知。这一信息交流方式依托的技术设备是 a b c d二、非选择题(40分)16.19世纪下半叶,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中国开展了戊戌变法。改革在两国近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培理(又译佩里)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采用西方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时代。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起因。(3分)材料三 日本明治政府部分改革措施:项目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教育方面改革措施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2)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措施各自产生的作用。(9分)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帝下令毁版。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五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3)根据材料四、五,分析戊戌变法的失当之处。(6分)明治维新使日本快速实现近代化,成为世界强国。这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山东问题的由来?(4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理由?(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巴黎和会上是如何处理的?(2分)材料二: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材料三: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作为被告到会受审: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7月27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3)材料二中,美国发起的这次会议在历史上称为什么会议?(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美国要邀请中国参加这次会议?(2分)这次会议上山东问题又是如何处理的?(2分)(4)有学者认为,外交是博弈的艺术。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2分)高2016级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abcdc;cabcd,bbdcd1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