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经散讲系列-陈全林一。朋友们,谢谢你们千里迢迢地来这里听我讲易经,本来,应该是 李老师讲,但她要培养学生,希望学生们得到历练,又由于许多听众是益生文化的读者,希望我讲一堂课,我大老远从北京赶到青岛,给大家讲讲易经。老实说,我诚惶诚恐,不知道应该如何讲才好,易经博大精深,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讲?我中学时代学习易经,现在至少有十年的时间不读易经方面的书,中医方面的书过去读过不少,现在也有十年不读了,这是我感到惶恐的原因。我抽空翻阅了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没读完,收获不少,这是我十余年前读过的书,读了南先生的书才有了点自信,感觉自己对易经还能讲出一些道理,对中医的基本医理还有点记忆,内心的惶恐少了点。写讲义的前一个晚上我还梦见自己画讲义图表,结果图表丢了,感到很紧张。可见,我内心对这次讲课很看重,我有五年没到社会上公开讲课了。今天朋友们能听我讲课,是我们彼此的缘分,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们共同学习易经这本伟大经典的基本原理和某些应用,比如中医的应用、八卦象数疗法的应用。闲话休繁,言归正传。我先汇报一下主要讲的基本内容,共有八个方面: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二、易经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三、中国易文化流派大略;四、易学的象数与中医的象数;五、十二消息卦与养生、修炼六、八卦象数疗法与易经七、八卦象数疗法的养生与修炼意义八、八卦象数疗法应用的宜忌朋友们,一些易经知识我会融合在八部分内容里,比如,关于八卦的卦象、卦数,我会在开讲前简要讲解。本来,我想就易经的做人、处事的智慧和修身原则给大家做专门的报告,鉴于时间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只能割爱,等以后有时间再讲,某些要领、原则,我会散入以上八个方面。现在我们逐一讲解。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课后探讨。一、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易经开讲之前,先要大家记住八卦和八卦的卦数,因为后面随时会有八卦出现,记住这些基本的卦、象、数,然后听课,才会津津有味。易经的基础是卦、理、象、数这四大要点。首先要说,八卦是中国古代先圣,至少是伏羲、黄帝、周文王、孔子这样的先圣研究宇宙万有的规律而抽象出来的括万物之理、万物之象、万物之数的八个符号系统。即:乾( )卦,其数为一,其象为天;兑( )卦,其数为二,其象为泽;离( )卦,其数为三,其象为日;震( )卦,其数为四,其象为雷;巽( )卦,其数为五,其象为风;坎( )卦,其数为六,其象为水;艮( )卦,其数为七,其象为山;坤( )卦,其数为八,其象为地。记八卦,古人有形象化的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离中虚,坎中满。这里的卦具有唯一性,只有八个;卦数具有相对性,先天卦数和后天河图洛书配卦的卦数不一样,以上的卦数是伏羲八卦的先天卦数,一般在易经的实际应用中,用先天的数,后天的卦。先天卦、后天卦都是相同的卦,只不过排列上有差异,比如伏羲先天八卦以乾坤为南北,而文王的后天八卦以离坎为南北,成语“天南地北”就来自先天八卦,天在南,即上方,坤在下,是北方,与现在的地图方向正好相反,现在是“上北下南”;八卦的象有无限的延展性。比如,在人的身体上来说:乾为头、为大肠;兑为肺为口;离为心、为目;震为肝为足;巽为胆为股;坎为肾为耳;艮为胃为手;坤为脾为腹。在家庭而言,乾为老爸,坤为老妈,震为大哥,坎为二哥,艮为小弟;巽为大姐,离为二姐,兑为小妹。天体而言,天为太空,坤为地球,离为太阳,坎为月亮。兑为金星、震、巽为木星、艮为土星。象的无限延展性有规律可寻,这就是“以类万物之情”的“类”,有些类不是有形可见的层次上分的,而是在宇宙背景、能量场效应上分的,比如,乾卦是先天一气,巽卦表示风,也象征气、灵气,象征僧道,僧道修炼就得炼人的灵气,巽卦为东南方,中国东南沿海佛道兴盛、民间宗教发达。在能量运行的层次,乾卦和巽卦都代表气,但乾卦是先天之气,巽卦是后天之气,巽卦本是乾卦初爻阴变的产物。丹道中,乾卦是生命的先天之气、元气,巽卦是后天的呼吸之气,丹经比喻为“橐籥”。橐籥是古代的风箱,巽卦也代表风箱,过去的风箱是木制的,我从小长在农村,拉过老式的风箱,巽为风,为木,在人体就是肺的呼吸功能。巽卦既是东南方、僧道、灵气,又是风箱、肺的呼吸功能。这种思维归类的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孔子易传中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什么意思?方是什么?方是坤卦的卦德,这句话说,地球上的万物,都以类而聚合,人和人聚合成人类,万物,不论动物、植物、矿物,都可以分群不同的种类或系统。再以巽卦来说:风箱和肺的呼吸功能相似,一进一出,风或气就来了,而中国的东南沿海,有台风,正是巽卦之象,风的能量运动也是万物生长的要素,没有风,植物的花粉很难传递而生长、结子,风还能发电,在能量的层次上,巽卦和乾卦有“同气相求”的地方。再如,坎卦的中间一阳爻来自乾卦,代表人体的先天一气,乾为头,修炼讲究“还精补脑”,肾中真阳之气到达大脑,人就聪明、长寿,中医讲“肾主志”,志既有意志的意思,也有记忆的意思。写文章说“某某志”,就是说是某某写的,日记也叫“日志”。肾虚的人意志不坚定,心理层面上,办事游移不定,而记忆力很差。这与大脑有关系了,与乾卦有关;人的脑垂体位于丘脑下部,为一卵圆形小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而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肾与脑的关系正是坎与乾的关系。在中医上,肾主骨,肾上腺、性腺的分泌恰与脑垂体有关,这正是乾卦与坎卦的关系。不是巧合,是本来如此。这不是我牵强附会的注解,而是“道法自然”,法尔如是。我们不一定能讲清楚这里面思维沟通、总括万象、归类其卦的机制,但先要记忆。易经就是研究八卦变化与万物变化情状、规律的伟大著作。易经也叫周易,古代的易经,据说是7000年前华夏人文始祖伏羲设卦观象而创立。设卦也叫画卦,八卦都是一阴一阳两爻组成的。伏羲画下第一爻,不论阴爻、阳爻,都叫“一画开天”,这一画卦的伟大意义就像盘古开天辟地一样,开的是人类文明的天,开的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天。整个中华文化都是从这一画开始的,后面会讲易经与中华文化,就会理解“一画开天”的重要意义。最初的易经没有解释的文字,只有图案、图像、卦象,传到黄帝时代的叫归藏易,从坤卦开始;传到夏商时代的易经叫连山易,从艮卦开始,据说这两种易经已失传,但南怀瑾先生认为归藏、连山并没有失传,藏在道家的风水、堪舆这些方术中。我赞同这个观点,道家保存了许多上古时代,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的道术。胡孚琛教授就认为道学文化的源头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人类文明,比伏羲、黄帝文明还早。周代的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发展,形成现在流传的易经的基本面目,因为是周代的易经,也叫周易。儒家视之为根本经典,故称为易经。“周”,也有人说是孔子易传解释易的功能时所说“周流六虚,变动不居”的意思。“周流六虚,变动不居”的是什么?古人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气”,“气”在易经和道家、儒家学术中,以乾卦来代表,甲骨文中的“气”字( ),就是乾卦卦象( )的形状,只是弯曲了点。其次,先学习阴阳五行的观念。阴阳,是对事物属性的高度分类概括和抽象。比如,白天为阳,夜里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头为阳,腹为阴。阴阳是重重无尽的,也是相对的,但不一定是对立的、矛盾的,也有对立和矛盾的阴阳,如正义为阳,邪恶为阴,就是对立的,矛盾的。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正义过头会成为邪恶,邪恶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没有固定不变的阴阳,阴阳是互根的,互相依存,也是变化的,互相转化,阴阳本身在层层转化。阴阳在易经里叫“两仪”,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就是太极图模式。要记住这个太极图,图中阴阳鱼就是两仪的象征,通过两个形象直观地告诉你何为阴,何为阳,何为阴中有阳,何为阳中有阴。这涉及“象思维”,以形象直观地把抽象的哲理具象化。阴阳鱼有两个,这“两”就是“数”,而阴阳鱼本身是形象,就是“象”,我们讲的“象数”的要素已经具备了。八卦就是这阴一阳两条鱼变化出来的,阴鱼代表阴爻,阳鱼代表阳爻,八个卦都是这一阴一阳的两爻组合而成,八卦多次重叠,构成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384爻,乾卦多处“用九”,坤卦多出“用六”,这两爻是虚的,不记数,384不外此一阴一阳两爻。这样“八卦象数”的要素都具备了。阴阳的观念在中医里非常重要,是基础,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的重要性可见于此。这里,阴阳本来是抽象的,但用纲纪、父母等来比喻,也是易经的象思维,具象化了。我以人体举个例子,人体的上为阳,下为阴;人的心脏,左心室左心房的功能是排出动脉血液,以供养全身;而右心室右心房的功能是将人体全身的静脉血回流到左心房左心室。根据易经的原理,左为阳、动为阳,右为阴,静为阴,则左右心房心室的功能与易经原理契合。如果心房心室有毛病,比如右心房右心室的回流功能降低了,人的下肢就会肿胀,这是上下的关系,在用药治疗上,独活可以治疗左心房、左心室功能不好的疾病,能把血液更好地送出去,独活的药力,从上往下走;如果是右心房右心室功能不好引起下肢水肿,得用羌活,因为羌活从下往上走,能把四肢的血液往右心室右心房带动。独活为阳,羌活为阴,这样,要也就有了相对的阴阳。其次,记住五行的观念,五行,是先贤对宇宙万物种类以及种类属性的分类,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大家都知道。再次,记住五行的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就是五种结构,结构不同,场不同,能量不同。记住这些基本的要素之后,再记下五八卦、五行与人体脏腑的配对:乾卦,金、大肠;兑卦,金、肺;离卦,火、心;震卦,木、肝;巽卦,木、胆;坎卦,水、肾;艮卦,土、胃;坤卦,土、脾。这是八卦与人体对应的象,结合前面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数,就构成了人体的“八卦象数”。可不可以用八卦象数治疗疾病呢?其原理是什么?我们慢慢一起探讨。这些内容李老师的八卦象数疗法一书中有,回去慢慢学习。这些关系需要记忆,不要先问问什么,先记住,这里好多原理涉及天地人的道理和奥秘,我们不一定能完全解答出“为什么”。但不妨碍我们应用。就像我们使用电视、电脑、互联网,电视图像传输的原理、电脑储存信息的原理、互联网周遍世界的原理是什么?只有相关专家知道,广大的亿万用户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但不妨碍亿万人普遍用电视、电脑、互联网,对于易经的学习也要这样。只要记忆力好,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学会八卦象数。李山玉老师有个辟谷的象数:02000650380,2为金数,金为肺,肺主气,000象征太极,象征空中所生的万有能量。念02000能强化肺气;6为肾数,属水,金生水;5为肝数,属木,水生木,强化肝的解毒化瘀之功;3为火数,8为土数,380,火生土,可以使腹部元气充满。八卦中,3为心,8为脾胃,为腹部,为坤卦,默念380,可以使腹部有饱满气感。380,能使真火生真土,丹道中真火就是元气,真土就是真意。整个象数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内在能量的良性生化循环。这些象数的原理就在易经中。再如,有的肿块,念400500,这个4,要想成雷电之雷,把肿块击碎,而5,要想成大风之风,把碎了肿块吹散。这就是良性意念,和修炼是一个道理。只是把修炼的良性意念具象化、数字化,数字中包含了这种良性意念,这是八卦象数治病的良性信息的意念意义。郭志辰大夫的一本书里讲到意念的能量性时,举了安奇的例子,是安奇自述,说:当神光(身心能量)回照我的腹腔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意念,希望神光(能量)把我腹腔里的蛔虫排出去。不料我这个意念刚一闪,我的尾闾就由左向右旋转不已(一种意念感觉),越来越快,我也不停地蛹动,当时,我内心也有点吃惊,后来就任其自然,旋转了很久才收住。次日凌晨,临厕我果然排出四条大蛔虫。你看,良性意念的功用如此巨大。八卦象数疗法只是把这一年化在数字中了,即是“良性意念数字化”。郭志辰大夫治疗冠心病用生麦芽,生麦芽是生发肝气的中药,肝为木,木生火,用以治疗心气不足的冠心病,疗效极佳。生麦芽还能补胃气,在于心气之火下行,火生土。治疗冠心病,当启动肝气;治疗脾胃虚寒,当启动命门真火,用附子,这叫“培火生土”。附子为阳,入命门。这都是阴阳五行的生化之道。(请关注八卦象数疗法)二。易经认为,宇宙万有在无限时空的发展过程中,有内在的某一时空点或时空断的盛衰、变化、生灭,在人就是命运、命理,在生命之初,其内在就隐含或隐藏着这一时空信息,比如给小孩推算八字,高明的人就可以把此人一生的命运的关键点都准确推断出来。张延生先生讲过一件事情,他说:用“吉利安(前苏联科学家)摄像法”,发现物质可以在高频电磁场下显示原来看不到的许多东西,在对高频电磁场照射下的植物测试过程中,突然有一天,科学家们在拍摄的底片上看到了一片叶子,但在客观实际中,植物上并没有长这片叶子。科学家们以为摄像机出了毛病,经过检查后证明没有毛病。接连几天,都在拍摄的底片中发现了这片叶子。不久,就发现在植物上与底片相同的位置长出了一个芽,以后逐渐长大,当小芽长到与底片上显示的叶子同样大小时,就停止生长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萎缩了。萎缩到哪里,叶子的摄像就消失在哪里,直到整片叶子脱落之后,底片上像这片叶子的影就消失了。这说明这片叶子在“场”中在长,当长到与这个场一样时,叶子就停止生长。这个故事在张延生的传记易侠里有。我读过有十七八年了。印象深刻。这恰恰能说明道家:“阴先动,阳后随”的道理,所谓“阴阳先后乘”,场的存在是阴,看不见,阴先动;植物上后来长出来的叶子是阳,可以看见,阳后随。命理也如此,生命的某种信息在出生之前就经过时空的叠加印记在你的身心中了,所谓四柱推命,就是通过一定技术搜索到你生命里的命运密码并按一定程序破译。这些都是易经时空大原则、阴阳大原则的体现。李山玉创立的“八卦象数疗法”,也在探讨能量场与数字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内外的能量场来治病的奥秘。内在的能量场,可以称为“气”,外在的能量场,可以看作盈满天地间的元气。所谓“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这中探索很有价值,至少和易经研究中的“科学易”的思路是接轨的,关于“科学易”我后面会专门论述。她讲的八卦象数“源于易经,基于中医,效于气场”,值得肯定。用八卦象数能不能调动内外的场能?值得探讨,至少在各种道术中有这样的记载。比如诸葛亮用几堆石头垒起来的八卦阵,就能困陆逊数万大军。有人就讲这是场效应。以中医和修炼闻名的郭志辰大夫就认为中医讲的风寒暑湿燥都是大自然场性的代名词。万物皆有场,宇宙间遍满各种能量场,场的运动恒为光速,无处不在,场具有叠加性,可以存在于实物中,也可以存在于真空。场的这种特性和易传所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相近。这里的“易”,就是日月法则下的“精气为物”的存在,就是“为道”的“道”。中国新道家学者董光壁先生认为:“道”就是量子场,“有”就是量子场的激发态,就是粒子;“无”就是量子场的基态,就是真空。所谓“无生有”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真空振荡产生了粒子。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量子场的概念包含在老子的“道”之中,而表达为“气”概念。他说:“在中国哲学中,道就是无和无形,场的概念不仅包含在道的概念中,而且还明确地表达在气的概念中。”易经论“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不虚行”,论“气”说:“精气为物”。道与气的概念都在易经中,中外科学家都把道、气和场联系起来思考,李山玉不仅思考而且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易学家辛子讲到易经应用的场效应时说:易学中知运、开运、获运及改运等所采取的手段与方法,几乎都是围绕场效应而展开的。知运是对各类场结构、场效应的解析,开运与获运是对各类场结构、场效应的适应与调衡,而改运则是通过对场结构、场效应的调整达到获取新的场效应结构的目的。整个易经的应用是利用场效应主动调整事物结构状态,使事物的发展由无序向有序化发展,达到对个人或他人健康、机能、命运的多重改变。我讲这些,主要是希望不了解八卦象数疗法的人,能从哲学、科学、文化的意义上认识它,而不是自己什么都不懂,就反对,不要固执己见,做人要谦虚,不懂的可以学习,除非是何祚庥院士般的给中国传统文化找茬,不愿意交流,不愿意学习,那就没办法。我个人对数学、物理是个十足的外行,但我爱读书、思考,这些资料,都是从各种书中归纳整理的,足以说明问题。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易经这个问题,大家最好自问一下,许多人喜欢易经.,有的出于学习占卜,有的出于研究国学,有的出于好奇,有的为了修炼,有的纯粹是打发时光。我经常建议孤独的老人学习易经,可以使生活过得充实,因为,复杂有趣的易经可以占据他们的时间和心灵,使他们没有时间去伤感、烦恼。有位老太太丧夫后很孤独,很伤感,成天以泪洗面。我知道她有文化,六十多岁到七十岁的年龄。有一次她给我诉苦,我建议她学习易经,研究象数,她购了大量的书,特别是张延生先生的易学入门、易学应用这类书,半年后她告诉我,不仅不再烦恼了,还迷上了易经.,天下不下雨,她都能占卜出来,儿子来看望她时,连儿子口袋里有几块零钱她都知道。我明白她已经走出烦恼了,我又告诉她,学易经,的确应该从占卜入手,你能在占卜的实践中掌握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的道理,也能在占卜中体会象数的意义和奇妙,但是,易经最伟大的地方不是占卜,仅仅玩占卜,就局限了,应该学习易经里伟大的智慧,关于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生生不已、厚德载物、中正得位、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与时俱进、阴阳和谐、谦牧自守、知机而动、退隐而全的教化,学习把握时空变化而改变身心、命运的智慧,学习如何顺其自然而养生的智慧,学习圣人知机而变、谦虚处世、进德修业的教诲。我讲了这些,老朋友听进去了,后来,她学习易经,明白了很多道理,转而学佛,很快通达佛理。注意,中国历史上,许多和尚曾经在出家前是儒生,对易经很精通,成为佛门高僧后开创了易经流派中的“禅道易”,就像这为女士一样,学易经到一定时候,结合佛学,许多道理就自然通达了。过去,她烦恼时经常给我打电话,哭哭啼啼地,现在,一年也没个电话,因为她解脱烦恼了,不需要我指导她。你看看,学习易经有这样奇妙的作用。还有一位老人,丈夫辞世后,很伤心,她的女儿是益生文化的读者,我建议让老人学习易经,学习八卦象数疗法,每天念念数,能把心带出亲人辞世的悲痛,自己会活得更健康。老人真的这样做了,加上吃点中药,康复了。我写讲义之前,老人和她的女儿准备拜访我,因为我实在太忙,约在以后。在座的老年朋友们可要用心学习易经。宋代杨采有诗云: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这是很潇洒的人生。希望朋友们能在易经里找到无限的乐趣和智慧。历史上注解易经的书,至少在3000种以上。如果连现在的算在一起,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著作,多得无法计算。易经是中国古代最伟大最久远的经典,比孔孟之学、老庄之道还久远还伟大,因为,中国儒学、道学,都从易经里吸取了智慧。易经在儒家被列为“五经”之首,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就是儒家的“五经”,是儒家最根本最不朽的经典。我们常说的“四书”中的大学,只是礼记里的一篇。古人把易经看作“群经之首”,就是说,在中国先秦时代儒家、道家、兵家、墨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法家等等先贤留下的伟大经典中易经是他们的源头,是最伟大的经典,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所以称之为“群经之首”。从古到今的所有单本的著作中,还没有像易经一样把天、地、人、宇宙万物、时间空间、物质、精神、宏观、微观、有形、无形、形而上与形而下、万物与神明容纳在一个体统里的伟大著作。从易经诞生之初,到文王演卦、孔子注易,3000年下来,中国历史上注解易经的著作、评论易经的著作、言论,数以万计,一部易经创立、研究、继承、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华夏文明史、中国哲学史,其中涉及的历史、哲学、教育、人物、著作、考古,包罗万象,不论圣经、道德经还是金刚经,都没有达到如此的影响力和如此的无限性。这是中华文化的骄傲,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一点。现在有许多人对易经没有任何学习,谈不上有研究,就武断、盲目地批判为“封建迷信”,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即便是易经的占卜之道,被批判为“封建迷信”,那是个误解,也是政治文化的误解,因为许多马列主义者不了解易经思想。占卜之道,正如有位学者所说的:“占筮文化是(远古)社会上层建筑中先进的东西,那里寄托着处于蒙昧状态的人类对于天地人关系的探索与追求,蕴含着原始人类与自然进行对话的理想和向往。可以说,不经过占筮文化的原初阶梯,就不可能有今日的人类文明。”全世界各文明中都有占筮文化,而占筮文化中包含着全人类的“原生态文化基因”,其中有着先民对宇宙人生最初的,也是最本质、最深刻的的洞见。占卜命运,在中国,小到个人命运,大到国家、天下、世界的命运,都能从占卜中得到启示,让个人、国家遵从生命大方向、国运大方向、天命大方向良性发展。二十五史中对于国运占卜并且应验的记载非常多。尽管现在没人关心国运的占卜,这触及政治,是个危险的游戏,会变成“妖言惑众”的社会灾难。但是,对于个人命运的占卜,从理论上讲,有积极意义的人类的本能里就有“趋吉避凶”的生命冲动,占卜中包含着人生的各种哲理,会给人以启迪,我会在后面讲到一些实际的例子。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换个说法,对于易经这些古老文化,没有学习、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你不能对你不认识的人和事物下结论,就好比你对一个陌生人不能进行人品的、文化水平的评判一样。对传统文化不能采取虚无主义,对易经应用有所发展的“八卦象数疗法”也不能采用虚无主义,要调查,要学习,要研究,你才能下结论,是真是伪,还需要站在没有私心、恩怨的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做出恰当的评判。许多人对易经里讲的阴阳五行不理解,就批判为“伪科学”,有些人对运用八卦象数治病不理解,说是骗人的,你不理解,是你没有学习过、没有研究过,没有应用过,或者是智慧不够,就像何祚庥先生不懂易经不懂中医,也不懂传统哲学,就把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医批判为“伪科学”,这样的做法是不道德的。三。易经的源流跟我们上古的文化有关,八卦之道至少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一件骨质的梳子上就雕刻了八卦里的一些符号。根据中国古代传说,八卦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所画。伏羲氏是甘肃天水人,我就是甘肃天水人,天水有伏羲庙,江泽民先生到天水视察时题写了“羲皇故里”几个字,所以,天水人自称“羲皇故里人”。我过去有这样一枚印章,我的同学李志成是著名山水画家,他的画款上经常题写“羲皇故里人”几个字。伏羲画了八卦,我们的文字最早是象形文字,八卦是象形文字的源流,甲骨文中的水字( )、气字( )和坎卦、乾卦一样,甲骨文中的“易”字,像半个太阳和半个月亮在相合,还发射出了光芒。一个反的“C”(开口朝左)的弓背上半个圆,两者链接在一起,象征日月的相合,反的“C”的里面,有三道线向外放射状,象征日月之光。注意,我不是随便乱解的,周易参同契里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整个参同契以月相的变化来理解六十四卦,古代、现代研究易经与历法的人,都把卦和日月变化的情状联系考察。学者田景禄、田峰在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原一书中认为:“夏商周三代前的历法是以卦的形式存在的。易纬通卦验说:阴阳律历,皆祖于易。”伏羲氏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八卦经过数千年后传到轩辕黄帝,轩辕黄帝距今有4000年的历史;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八卦之道传到周文王那里,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河南的羑里,在监狱中他画卦推演,把八卦重叠,发展成六十四卦,也有传说在黄帝时代就有六十四卦,文王只是写了卦辞。周文王是周朝的开国国君,所以,易经也叫周易,周文王距今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历史又过去了500年,易经传到了圣人孔子那里,他在五十岁以后研究易经,所以,史记里记载,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有“韦编三绝”的成语。韦,就是牛皮绳;编,周朝的书刻在竹简上,用牛皮绳窜起来,叫一编;三绝,是说牛皮绳断了三次,可见孔子用心的程度。论语里说:“假我数年,五十学易,可以行无大过矣”。他说,如果在五十岁学习易经,自己就会少犯错误。孔子晚年“删定诗书”,编辑整理了易经,写了十篇注解易经的文章,即易传,也叫十翼,翼,鸟的翅膀,这十篇文章是辅助讲解易经的,它的重要性有如鸟的翅膀一样。当然,翼本身有辅助之意。十翼是对易经的注释,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四、象下传、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这十篇文章,史记里说是孔子作的,东汉末年的丹道家魏伯阳也说是孔子做的,不过,古今有学者认为不是孔子作的,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认为十翼不是孔子的作品,当代学者陈鼓应先生也认为十翼不是孔子的著作,也不是儒家的作品,而是先秦道家之作,东汉魏伯阳作为道家大师,在周易参同契里坚定地认为十翼就是孔子的著作,他说:“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注意,这里说伏羲画八卦是“效法天地”,是研究天地的规律的。当代的南怀瑾先生也认为是孔子之作。我们不管十翼是谁作的,这十篇文章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伟大经典,和道德经、庄子的价值不相上下。易经的“易”是什么意思?近代有不少学者说是“蜥蜴”,蜥蜴善变,象征“易”的变化。中国近代学术界有疑古之风,怀疑我们的上古文化,大学者顾颉刚先生说大禹没有其人,是条虫。实际上这种言论最早出自日本,是日本人为了打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搞的阴谋,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小说集之治水中讽刺了这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学者。那么,“易”究竟是什么意思?周易参同契里说:“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征。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坎戊月精,离己日光。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据一方。皆秉中宫,戊己之功。”原来,“易”字,上面的日字,代表太阳,下面的勿字,代表月亮,甲骨文中有“易”字,上面“日”,下面“月”,代表易经是研究日月系统的著作,是研究太阳系这个大系统里的宇宙法则的,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这样来的,太阳为阳为刚,月亮为阴为柔,易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魏伯阳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是讲天地之道的。易经是上古的科学,包括了人文在内,不是随便讲的,孔子知道这个道理,他在系辞里说:“古之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讲得很明白,易经是伏羲氏研究天地、万物和人类而创立的符号系统,来归纳天地万物的原则,比如阴阳变化的原则,天地间的人类、动物、植物都能分为阴阳两类,这就是大的归类。前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涉及上古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这种种“学”是现在的说法,但易经的原则都能贯通诸学。后面讲“科学易”时会予以论证。伏羲氏对宇宙万物的观察而得出八卦符号系统,就好像爱因斯坦对光学、电磁学研究不已,对宇宙虚空的引力场研究不已,最后得出了“相对论”的物理学新理论,把人类的文明引进了一大步,而爱因斯坦又把相对论归纳成一个“质能互化”的数学公式,这和伏羲画出八卦、总结出一套数理推算法则一样,都是科学的,伏羲氏把他对时空的研究、对万物的研究归纳成抽象的八卦,这也是科学的。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宇宙虚空中,由于引力场的作用,时空都会弯曲,而易经同样是研究时空的,这种时空的研究,或体现在古代天象推占之术中,或隐藏在普通的命理、风水技术中,离开时间、空间的组合,就完不成占卜。易经在上古本来是占卜之书,孔子注解,加入了许多人文思想。占卜之学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古人对时空和时空中的信息的研究与扑捉。“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涉及到人文,乃至一种宗教精神,也即,探讨无形的、终极的存在,比如神明。这是整个人类文化从古到今都在探讨的终极问题,至今科学并没有解决人类精神深处信仰的真相,到底有没有“神明”,没有任何哲学家、科学家能否定地说:“没有”。说没有,证据何在?伏羲氏能把复杂的万物万理万象归纳成抽象的八卦,这是非常伟大的智慧,就好比牛顿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之后,不仅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还总结出了计算公式。我们感叹外国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为什么不对伏羲氏能把复杂万象归纳成简明的八卦而惊叹?孔子又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是说易经是研究天地的准则的,现代的任何一门科学,无不是研究天地的准则的。今天,许多人津津乐道地从哲学、儒学(义理易)、道学、道教、禅宗(禅道易)、丹道修炼(丹道易)、养生、中医学(医道易)、术数学(如风水、命理学、姓名学等等数术易)、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文艺理论、军事学、未来学、武术、气功、炒股票(科学易、应用易)等等方面研究周易,足见“易道广大”,并非虚言。这些都是易经应用的小道,还不是易经“与天地准”的大道。我认识易经研究专家张延生,他的传记易侠张延生记载过他能很准确地通过易经预测股票涨落的奇迹。今年三月我和一位易经专家、修炼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人间的一切还都在阴阳五行之内,所以,就能被易经的大原则推测。”他的妻子是理财专家,留学美国,获得过工商管理学的博士学位,但他的妻子把握不住股票的涨停,而我这位朋友通过易经原则就能把握,非常准,只是偶然玩玩,不会以之谋财。今年四月,有一次他说:“告诉你妻子,股票要跌了,赶快清仓”。我爱人初学炒股,玩,我回家后对她说了,她不以为然,不到三天,股市大跌,朋友的话应验了。这里有阴阳变化的原则,涨就是阳,跌就是阴,不外阴阳的消长,易经里说:“与时消息”、“与时偕行”,都告诉你,要把握时机,才能成就事业,甚至是很伟大的事业。晋皇甫谧在帝王世记中论述古代文化的发展时说:“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乃尝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夭尪焉”。我们中医学的针法也与易经有关,我们会讲到养生,讲到中医,中医的源流就是易经,中医最高深的思想是整体观、自然观、天人合一观,都源自易经,以后再讲。 四。我们为什么要学易经?为了明白天地的大道,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成之者性也,继之者善也。”阴阳与人的“性”有关,“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从这一句化来的,涉及到人的形而上的灵性,道家把这个性称为“元性”、“元神”,说是由天地间的“一炁”(或“一气”)“灵凝而灵”才有的,宋代张伯端的青华秘文里有详细论述。易经里反反复复讲的就是阴阳之道对天地、对社会、对人体、对生活的具体影响,我们要明白“阴阳之道”,老子道德经里的道不外此“阴阳之道”。学习易经,不是为了学习占卜、学习术数,而是为明道,荀子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明白大道之后,道法自然,不必占卜。道在人的生命中所体现的就是“性命”,孔子在易传中说:“将以顺性命之理。”在讲乾卦时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泰和,乃利贞”,学习易经就是要顺从性命的道理,保全性命,使生命安泰、和平、和顺,达到对自己、对国家、对宇宙最大的利,这才是最贞祥的。贞者,正也。我们今天讲环保就是对人类自身、对社会、对宇宙生态最有利的正道事业,这是为目前全人类求的最大的利。环保思想也在易经之内。性命不外阴阳,性为阴,是看不见的,人的智慧、灵性都属于性;命,就是你的身体、生命过程,是有形的,属于阳。孔子还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要研究易经阴阳的道理,研究“范围天地”的道理;尽性,就是修炼好心性,体悟人的本性;以至于命,明白了道理和性理,就能把命的问题解决好,这个“命”涉及养生保健,涉及命运、寿命的长短,也涉及生命的整个过程的生老病死,道家把这性命之理结合阴阳数理、上古养生方术和矿物冶炼的学问,发展成外丹学和内丹学,讲究“性命双修”,根本经典就是周易参同契,这本书很难懂,胡孚琛教授把此书和老子、易经、黄帝内经并列为伟大经典,认为现代人的哲学、科学水平并没有超越这几本书。我于2004年出版过周易参同契译注,不敢说我懂了周易参同契,许多地方真的还没弄懂,懂的也只是某些文字上的,内在的奥秘很难懂。你明白了易经是讲天地之道的,讲身心性命之道的,那么,修学易经就为明道,不明道,你即便占卜极其神妙,也近乎妖,没有用,你的生命达不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解脱境界,就不能说你得了易经的道。朋友们,记住我说的话,学易经是为了明道,首先要明性命之道,这关乎我们一生的幸福,关乎我们子孙的幸福,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阴阳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和谐”的思想在易经中,易经有“保和太和”、“与时偕行”等教导,最简单的,夫妻就是一对阴阳,夫妻和谐,意味阴阳和谐,整个社会的夫妻和谐了,离婚率自然下降,问题孩子自然减少少,整个社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则国家和谐,国家和谐会影响世界的和谐。国家动荡不安,就会影响世界的和平,看看最近印度尼西亚的内乱、伊拉克的恐怖活动所造成的世界的不安定因素,就会理解易经由内到外的变化影响世界的道理。今年发生的南方某城市里某个男人杀死了十多个小学生的恶性事件,这个男人没有工作,老婆和他离婚了,身心的阴阳,男女的阴阳都不和谐,于是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极端心理,便杀人。极端就是阴阳的偏性。我经常看央视今日说法节目,几乎所有因爱情失意的案子,男方杀死女方,或者女方自寻短见,都是阴阳的不和谐的极端结果,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人和天地、社会的阴阳是层层无尽的,比如,身体为阳,心性为阴,身心和谐就健康,一个心情烦躁不安、脾气暴躁、心性不好的人,容易患上心脏病、高血压,这是常识,说明身心的阴阳不和谐了。人的脏腑中,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脏腑的阴阳不和谐就会生病,比如,肾与膀胱为表里,肾是藏,为阴,膀胱为腑,为阳,患有肾炎的人,患有肾结石的人,膀胱跟着出毛病,小便不利,乃至尿潴留;肺与大肠为表里,肺为阴,大肠为阳,有肺癌的人经常便秘,肺的传化作用把病气传到大肠,肺气虚弱也影响大肠的蠕动功能,形成便秘。经常便秘的人可要检查肺是否有病,这也是阴阳;心与小肠为表里,心里火急火燎的人,心火过旺的人,也会形成肠道疾病,也会形成便秘。你和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都可以组成重重阴阳,涉及风水学的原理,比如,居住处潮湿的地方为阴,人容易得风湿病;风多的地方为阳,人容易得高血压,血粘度稠,人体的水分蒸发快。居住的地方不能对着风口,对风口的人家,不是多病,就是败亡,为什么?风把有益的能量吹散了。风水上讲:“水能聚气,风能散气”。我考察过,农村许多在街道巷口的人家、正对着巷道口的人家,大多数不是家人多病,就是家道败落。这里有能量场的作用。这都是阴阳的道理,你明白了阴阳的道理,生活中遇见问题就懂得克制、调理,比如家门对着巷道口,就可以在门前修照壁。易传里有一句话:“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切明道的人都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小的范围,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对自己的家庭子女有忧患意识,大家积极学养生就是对身心健康的忧患,防患于未然;大家把子女送到高等学府读书,也是对孩子未来的忧患,希望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竞争中能出人头地。这是小的忧患意识。大的忧患意识,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的忧患,环保主义者的立足点就是人类,希望人类保护环境,使人类的未来更美好。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忧患,现在真正懂国学的人并不多,而“国学商业化”的很多,自己对国学一知半解就敢挥动手中的大棒,借助一定的地位、权力、舆论来反对传统文化的人倒不少,著名的有何祚庥先生,反对中医,还有老作家舒芜,撰文反对儿童读四书五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易经,要共同有忧患意识,为自己,也为国家和子孙。宋代的人研究易经,就有所谓“忧患意识”,李觏在易论中说:“噫,作易者,既有忧患矣,读易者其无忧患乎?苟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则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矣。”人有患意识,就能在危险中找到希望,在希望中看到危险,从而趋利避害,这是易经应用的古今通则。第一个问题报告完了,再看第二个问题。二、易经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这个话题非常广范,讲起来千头万绪,我学养有限,勉为其难,就所知道的大略从十六个方面谈谈。(1)易经与上古文字:大家都知道,古代是结绳记事,遇见事情,在绳子上打个结,上古先民没有文字,全世界各民族最原始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后来才发展成为拼音文字、汉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现在都保留着,但很少有人认识,因为文化的传承断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但现在也读不懂那些泥板上的上古文字,同样是文化的传承断了;全世界的文字中只有汉字是从象形文字一脉发展下来、至今依然是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我们现在看四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也能辨认出上面的文字,许多字的字形跟现在的字差异不大,至少能看出演化的过程,如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源远流长,传承有序,脉络清晰,全世界的各民族各国家,只有中国文化历史是五千年来没有断过根的。文字的根源,追溯到伏羲画八卦。我前面说过,甲骨文上的水字、气字都是坎卦和乾卦的形状。气在八卦中属于乾卦,乾卦在易经中不光指西北方位、金、圆、天这些属性,还和宇宙万物的根本、哲学上讲的“本体”有关,所谓本体,就是宇宙万有的根源或者第一要素,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源,万物都是气所生化,宋代丹道大师张伯端在悟真篇总结古代思想时说:“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道产生了气,气就是万物的根源“一”,就好比儒家讲的“无极”,一变化成二,就是阴阳;阴阳相合,产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的万物都是一气化生出来的,气的理念,当代伟大物理学家李政道说接近于西方的“场”的概念,比如电磁场、引力场等等。“三生万物”,在物理学上讲,万物都由原子组成,而每个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三个强子,不多不少,只有三个。三个强子千方百计想突破原子核的束缚,但要突破原子核的束缚,就需要强大的能量,三个强子被一种力量束缚着,这强大的力量就叫“强力”。一旦强子相互碰撞、结合,就会发生惊天动地的核聚变,但是,很难结合,因为原子核里没有足够的能量,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就需要把物质变成能量。物质里蕴藏的能量极其惊人,当强力向物质索取能量的时候,仅仅只使用物质的一点点,大约占原子核总质量的千分之七,就能爆发像太阳一样辉煌的燃烧。原子弹的原理就是人为地给原子核提供能量,比如用中子、质子击破原子核,让里面的强子结合、释放能量。注意,太阳、能量,八卦里用离卦表示,而离卦的数正好是三。这和核物理学的契合或巧合是偶然的?再比如,蛋白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中科院院士邹承鲁在研究中发现,人体的血清白蛋白分子内有三个几乎完全相同的结构域,结构域是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中不可忽视的层次,这三个相同的结构域内又有三个相似的亚结构域。为什么恰恰是“三”个相同的结构域?而不是四个?“三个“这个数,对于血清蛋白意义重大。这是巧合?还是古代伏羲氏、周文王通过研究天地万物发现了宇宙的奥秘,归纳在八卦法则当中了?我相信这是八卦法则包含了宇宙的法则,宇宙万物的法则就在八卦中。尽管中国古代的易经没有向所谓“自然科学”发展,而走向了人文科学,走向了哲学思辨,这是中国农业国家的思维问题,不是易经本身的问题。乾卦卦象和“气”字一样,这不是偶然的,我说乾卦也是讲万物根源的,孔子为乾卦所作的“彖辞”里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注意,“资始”,就是万物借助乾的功能而开始生化,这样,乾卦讲的就是宇宙的起源问题。乾为圆,你可以看成一个奇点,也可以看成弯曲的虚空。根据相对论原理,在引力场的作用下虚空都是弯曲的。道家懂得这个道理,说“曲则全”,而易经说“曲成万物而不遗”。修炼中把人身和天地的气叫“金气”、“先天一气”,五行属金,以乾卦来表示这本原一气。“先天一气”也写作“炁”,是“无中生有”的能量,下面的四点代表的是“火”,不是水,无中生有的巨大能量就是炁,在某种层面可以看成核能,是太阳中心自然核变的核能。我在后面讲“十二消息卦”时还会讲到气,这里大略提一下。这无形的气,虽然看不见,古人也有方法推测,周易参同契说:“元精眇难度,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元精这种天地万物的生化能量,虽然看不见,但可以用易经的方法推算,“推度”,推是演算,度是天体间的度数。比如古人立华表、看日影以定时间,都是推度。现代科学根据光速来推断天体间的距离,也是“推度”。魏书释老志里就记载过北魏时代著名的道士寇谦之从小好道,也喜欢天文数学,用周髀算经推演七曜即北斗七星运行的规律,但是,他总算不对,有位修成大道的仙人成公兴,为教化他,装成打工者,做了寇谦之家的仆人,一天看见寇谦之在树下推演天体间的运行数理,很复杂,算了很久都没算准,自己的结论和古书上的不一样,成公兴就说:“我帮你算算。”寇谦之很不屑地说:“你一个仆人,哪里懂得这高等数学啊。”但是成公兴说不妨试试,结果成公兴一算,就对了。寇谦之很诧异,就拜他为师,得到了数学和仙道的真传。这写在正史里。我在修真演道传里也写过。参同契所谓“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这里的五行有其象,如日月,但五行有数,可以推演计算万物间的某种量化关系、数理关系。五。(2)、易经与上古天文学。诸位,全世界天文历法最发达的民族、国家就是我们华夏民族、中国,中国的农历也叫夏历,是夏朝大禹时代就定下来的,至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历法研究的是太阳系地球、月亮、太阳三者的运动关系,阳历是西洋历法,以太阳的运动为中心,阴历是中国的历法,以月亮的运动为中心。古代历法研究银河系的其他天体对地球的影响,比如北斗七星对地球的影响,北斗七星,中国人的星图中画成斗勺装,这也是形象思维,是易经的象思维,“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春天就到了,斗柄就是“象”,七星就是“数”,天文历法离不开象数,过去历法也叫“历象”,这个象就指天象。这都是科学。中国历法都是根据易经的自然天道而来的,“仰则观象于天”,就是对天象的观察,易传云:“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光明的天体就是日月。易经的“易”字,就是“日月”两字,“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就是对地球法则的观察,这样,日、地、月都有了。古代的历书都有阴阳推算的方法,只是我们现代人不知道而已。我研究古代文献发现,至少在东汉时期,古人就知道月亮不发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文旅产业商业合作总协议
- 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财务策划服务协议
- 诺如病毒培训知识小结课件
- 纪念白求恩课件
- 语音课件教学课件
- 语音干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购销合同争议管辖权异议申请书范文
- 语言文字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财务、审计岗位劳动合同模板(或范文)
- 2025智能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商注册知识培训课件
- 隐患排查治理奖励制度
- 学校食堂清洗消毒工作流程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组装及维护试题库附带答案总结全面
- 武汉公积金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 校园垃圾清运应急预案演练(3篇)
- 楼盘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总装工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