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学习目标 1、记住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首次出发的时间、地点和最无到达的地区;2、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概况;了解我国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1、郑和下西洋 学习难点 1、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三、学习方法阅读法 、讨论法、图表法、圈点批注法四、学习准备 教科书、中国历史地图册自习阅读教材第11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p66-p70,完成下列内容的学习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1)为了加强与 的联系。( 2 ) 宣扬 。明成祖(朱棣)命 率船队共 次出使 。2、概况过程:(1405年1433年) (1)第一次: 时间: 年。 出发的地点: (今江苏太仓)。 到达地点:印度古里。(2)以后20多年里,郑和又 次率船队下西洋,到过 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3、历史意义(影响):(1)扩大了 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2)郑和下西洋,是 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 。(3)促进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1、什么时候更多的中国人到南洋?2、华侨的组成: .3、华侨对南洋的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华侨的作用) 自疑在自习完本课后,你还有疑惑吗?请写在下面空白处。自探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地 区西 洋美 洲航海情况时 间1405-14331492-1504次 数7次4次最多时人数、船数27800人、大船62艘(连小船共200多艘)1500人、17艘船只大小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长24.5米宽6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美 洲设 备航海图、罗盘针罗盘针 1、根据所学知识和上述表格的对比,你能规纳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哪些吗?2、思考:为什么说郑和不愧为世界航海史上的航海家? 自测一、选择题:1、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顺治帝d康熙帝 2、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a1405年b1433年c1616年d1636 3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a南京b松江c刘家港d泉州 4、郑和下西洋先后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a10多个b20多个c30多个d50多个 5我国人民到南洋谋生始于() a三国时b唐朝时c宋朝时d明朝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奉献爱心倡议书
- 努力的感言15篇
- 2025年上半年安徽交控集团所属交控资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安徽理工大学公开招聘电气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烟草》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传媒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劳动合同制员工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滨州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博士高层次人才(16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成本效益分析与技术创新策略报告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合规性与监管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环保型表面处理技术在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下的创新发展报告
- 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通信
- 麦肯锡商业计划书模板
- 项目经理职业生涯规划
- 除锈剂MSDS参考资料
- 高一英语选择性必修一课文及翻译(外研版新教材)中英Word精编文档
- 社会调查研究抽样课件
- 消防管道支架工程量计算表
- 应用成型的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代替传统的铁皮风管
- JJF(石化)006-2018漆膜弹性测定器校准规范
- 东华软件需求调研提纲汇总版与03-02同步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