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卷和卷两部分,卷为选择题,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2.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 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 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3.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4.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 5.某地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 媳无不憎 劝天下家婆 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 亲何以逆 愿世上人子 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6.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7. “陛下”本意是对他人的尊称。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帝独尊 b皇位世袭c君权神授d家天下8. 秦朝“九卿”中的治粟内史,主管a国家财政b礼仪教育c皇室财政d宫廷修建9.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某一官职:“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a丞相 b太尉 c廷尉 d御史大夫10.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刺史的职责是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掌武事 c监察地方官员 d掌管地方行政 11. 秦统一全国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1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d制度法令的统一 13.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 b唐朝中书省 c唐朝门下省 d明朝的内阁14. 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 b减轻人民负担 c分割宰相权力 d防止吏治腐败15. 唐高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之、著作郎元万顷等翰林院待诏(官名),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预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a掌握中书省的最高职权 b属于门下省的最高长官c成为尚书省的最高官员 d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16.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中国古代社会“特殊公共权力”的特征是 a外儒内法 b皇权加强、相权削弱c对地方的监督不断加强 d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7.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推恩令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18. 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19.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b君臣地位发生变化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20. 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时”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时,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21. 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意: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力22.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23. 孟德斯ww w.ks 5u.c om鸠(16891755年)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24. 清代有一位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行事模式:“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依据你的判断他应该在哪一机构中任职a中书省 b内阁 c锦衣卫 d军机处25. 现代外交家凌青有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没有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签订南京条约 c签订马关条约 d香港回归26.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我国丧失的大片领土主要位于 a东南沿海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27. 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无赖。”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无赖”所依据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权 d永久居住权28. “银烛鏖(o)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台湾)丘逢甲往事,诗人“夜夜梦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9. 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驻华使馆就职,专门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并由外国军队保护,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d1901年30.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此卷不交,只交答题纸。31. (20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11年2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卷45刘毅传(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8分)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4分)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4分)32. (20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11分 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 上面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9分考生请注意:字迹必须工整 框外不能答题 否则记零分 姓名_ 班级_ 考号_高一年级历史月考试卷答题纸31.(20分)(1)(12分)(2)(8分)32.(1)(11分)(2)(9分) 高一月考历史答案客观题130:bcbbd baabc cccdd dbccb ccddc dbcda主观题31.(1)依据:军功、门第、财产和他人举荐。(8分)特点:自下而上推荐人才。(4分)(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4分)看法: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部培训开班仪式
- 公司治理学(第五版)课件 第七章 公司控制权市场:代理权争夺和收购与反收购
- 神秘礼物大班课件
- 创设情景的课件
- 汽车模具技术试题及答案
- 国考技术岗面试题及答案
- 辅警法制知识培训课件
- 辅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建设银行2025成都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建筑应用案例
- 新闻编辑(修改版)马工程课件 第六章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1章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 水泵房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