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1-1認識物質能力指標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與技能。2-4-4-2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2-4-4-3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瞭解濃度的意義。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和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重大議題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常見的物質、漏斗、濾紙、滴管、食鹽、沙粒、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稱量紙、燒杯、漏斗架、量筒、三角架學 習 目 標1.知道自然界充滿物質。2.了解物質占有空間、具有質量且各有其特性。3.能說出物質三態的特性。4.分辨純物質與混合物。5.知道純物質有固定的性質,而混合物的性質會隨組成成分的不同而改變。6.能了解混合物的概念,並學習過濾的技巧。7.了解利用純物質的特性可用來分離混合物。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 說明自然界充滿物質。2. 說明物質的應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發展活動3. 以方糖、冰糖及白糖為例,解釋生活中許多物體是由同一種物質組成。4. 以常見的物質為例,解釋物質的特性。5. 介紹物質的三態。6. 以課本圖片或生活用品的成分為例,解釋純物質與混合物。綜合活動7.讓學生發表日常生活中,哪些為純物質,哪些為混合物。8.說明純物質有固定性質,而混合物的性質則會隨組成成分的不同而改變。(第一節結束)102015常見的物質注射筒食品、衣服能否說明物質的特性能否了解物質三態。能否說明純物質與混合物的差異。準備活動1.說明實驗步驟、觀察重點與注意事項。發展活動2.混合物的分離(1) 將食鹽與沙粒倒在稱量紙上混合。(2) 將混合的食鹽與沙粒倒入已摺疊好的錐形濾紙內。(3) 將混合物倒入水中攪拌。(4) 架設過濾裝置。(5) 過濾混合物。(6) 將濾液加熱。綜合活動3.問題與討論。(第二節結束)52515漏斗、濾紙、滴管、食鹽、沙粒、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稱量紙、燒杯、漏斗架、量筒、三角架學生的實驗態度和技能。學生參與討論的狀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三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1-2水溶液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1-4-3-1統計分析資料,獲得有意義的資訊。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與技能。2-4-4-3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瞭解濃度的意義。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和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重大議題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冰糖、水、透明杯子、筷子、沙拉油、水、試管、橡皮塞、試管夾、塑膠墊板、油性麥克筆、脫脂棉花、去漬油指甲油、去光水、水、玻璃杯、方糖、食鹽、小茶匙、紅墨水學 習 目 標1.了解溶解現象。2.了解溶質、溶劑與溶液的意義。3.知道溶質可以有固、液、氣三態。4.知道溶劑除了水以外,還有其他種類。5.知道擴散是溶質由密集區域往稀疏區域運動的現象。6.知道溶解後,溶液中的溶質仍然不停的運動。7.了解重量百分濃度的意義。8.能夠計算簡單的重量百分濃度問題。9.了解飽和溶液的意義。10.知道水溫與溶質在水中溶解度的關係。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冰糖的溶解現象。發展活動2.探討溶液中的成分。3.以糖水、鹽水為例,說明何者為溶質,何者為溶劑。4.說明溶液的質量為溶質與溶劑的質量和。5.說明溶質可以有固體、液體及氣體。綜合活動6.進行探索活動。(第一節結束)102015冰糖、水、透明杯子、筷子塑膠墊板、油性麥克筆、棉花、去漬油、指甲油、去光水能否說明溶質與溶劑。學生的實驗態度和技能。準備活動1.說明水中的擴散作用(紅墨水)。發展活動2.以不同重量的方糖溶入水中為例,解釋重量百分濃度。3.說明重量百分濃度在日常生活的應用。4.講解重量百分濃度的計算、溶解度的計算。5.說明飽和溶液及未飽和溶液。綜合活動6.問題討論與實例演練。(第二節結束)53010紅墨水、透明杯子、熱開水能否說明重量百分比的意義。能否判斷溶液是否飽和。準備活動1.說明水溶液溶解量的影響因素。發展活動2.溫度對固體溶解量的影響(1) 稱取硝酸鉀,倒入裝有水的試管中。(2) 測量水溫。(3) 搖動試管,並觀察硝酸鉀的溶解情形。(4) 將試管隔水加熱。(5) 搖動試管,並觀察硝酸鉀的溶解情形。(6) 記錄硝酸鉀完全溶解時的溫度。(7) 將試管冷卻,記錄硝酸鉀開始結晶的溫度。綜合活動3.問題與討論。(第三節結束)102510量筒、天平、硝酸鉀、酒精燈、燒杯、溫度計、試管學生的實驗態度和技能學生參與討論的狀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1-3 空氣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與技能。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3-4-0-4察覺科學的產生過程雖然嚴謹,但是卻可能因為新的現象被發現或新的觀察角度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和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重大議題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玻璃盤、玻璃杯、蠟燭、水、薊頭漏斗、錐形平、橡皮管、水槽、廣口瓶、滴管、玻片、線香、石蕊試紙、雙氧水、二氧化錳、大理石、鹽酸。學 習 目 標1.了解空氣是一種混合物。2.知道空氣裡含有可以幫助燃燒的氧氣。3.知道蠟燭燃燒後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及水蒸氣。4.知道二氧化碳之所以有滅火的性質是因為其密度比空氣大,並且有不助燃的性質。5.知道空氣中氣體含量的排名。6.認識氧氣的製造方法。7.了解氧氣有助燃性。8.知道二氧化碳的製造方法。9.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及其檢驗方式。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空氣的演變。發展活動2.進行蠟燭燃燒的實驗。3.用實驗說明空氣燃燒生成水蒸氣及二氧化碳。4.說明空氣中其他的氣體。綜合活動5.問題討論。(第一節結束)102510玻璃盤、玻璃杯、蠟燭、水。了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是一種混合物。準備活動1.說明實驗步驟與注意事項。發展活動2.氧氣及二氧化碳的製備及性質。(1) 架設氧氣生成裝置及收集裝置。(2) 加入藥品進行反應,收集氧氣。(3) 檢驗氧氣。(4) 架設二氧化碳生成裝置及收集裝置。(5) 加入藥品進行反應,收集二氧化碳。(6) 檢驗二氧化碳。綜合活動3.活動紀錄與問題與討論。(第二節結束)53010薊頭漏斗、錐形平、橡皮管、水槽、廣口瓶、滴管、玻片、線香、石蕊試紙、雙氧水、二氧化錳、大理石、鹽酸。學生的實驗態度和技能。學生參與討論的狀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1-4物質的變化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與技能。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3-4-0-4察覺科學的產生過程雖然嚴謹,但是卻可能因為新的現象被發現或新的觀察角度改變而有不同的詮釋。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和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重大議題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未生鏽鐵釘與生鏽鐵釘、蠟燭、玻璃杯、鑷子、注射筒、石灰水學 習 目 標1.認識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差異。2.能分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3.了解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4.知道物質變化時,會有吸熱與放熱的現象。5.知道不同的能量間會互相轉換。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以水的三態變化,說明物理變化。發展活動2.以鐵釘為例,說明鐵與鐵鏽是不同的物質,說明化學變化後,物質的性質會產生改變。3.進行探索活動:蠟燭燃燒的現象。4.探討物質的為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綜合活動5.分組討論日常生活中的物質變化例子。(第一節結束)102510未生鏽鐵釘及生鏽鐵釘蠟燭、玻璃杯、鑷子、注射筒、石灰水能否說明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學生參與討論的狀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2-1波的傳播能力指標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1-4-4-3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其中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瞭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2-4-5-6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知識。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掛圖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學 習 目 標1.了解波動產生的原因。2.知道波動只傳送擾動,並不傳送物質。3.認識力學波。4.了解力學波需要靠介質傳遞。5.知道橫波、縱波的定義與區別。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舉出在日常生活中的波動實例,例如水波、繩波等。發展活動2.藉由掛圖講解波動的產生與現象。3.講解力學波及傳遞力學波的介質。4.彈簧波的傳播(1)彈簧平放在桌面上,中間綁上絲帶,一端固定,另一端拉長。(3)左右來回振動一次,觀察絲帶處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4)持續左右來回振動,觀察絲帶處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5)記錄振動五次所需的時間。(6)連續而規律的向前壓縮、往後拉長彈簧,並觀察絲帶處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前進方向。綜合活動5.介紹橫波與縱波、問題討論。(第一節結束)53010 掛圖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能說出力學波的定義學生的實驗態度與技能。能分辨橫波與縱波。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2-2波的特性能力指標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4-3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瞭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2-4-5-6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知識。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掛圖、水盆、科博館影片學 習 目 標1.了解波動的基本性質:週期、頻率、波長、振幅、波速。2.知道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3.知道電磁波的特性及電磁波譜。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日常生活的波動實例。發展活動2.將水盆裝半滿水,以手指反覆點水面,讓學生觀察水波紋產生的情形。3.將手指點水的動作加快,讓學生觀察水波紋產生的情形。4.讓學生思考,手指點水的動作加快時,水面產生的波紋會變得較密,這表示水波前進的速率變快?變慢?還是保持不變呢?5.利用掛圖,講解波的週期、波峰、波谷與振幅。6.進行動腦時間。7.講解週期與頻率的關係,並介紹頻率的單位。8.說明波速、頻率與波長之間的關係。9.說明橫波與縱波在波的一些基本性質上是類似的。綜合活動10.問題討論(第一節結束)5355水盆、掛圖能認識波的週期、波峰、波谷與振幅。能明白週期與頻率之關係。能明白波速、頻率與波長之關係。準備活動1. 以太陽光為例,說明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發展活動2. 介紹電磁波的種類與電磁波譜。綜合活動3.介紹各種電磁波在生活和科技上的性質與應用。Ex.電磁爐、微波爐(第二節結束)102510科博館影片能說出各種電磁波的性質與應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2-3聲波的產生與傳播能力指標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瞭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2-4-5-6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教 學 準 備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有滴答聲的鬧鐘學 習 目 標1.知道聲音是因為有物體快速振動而產生的,了解聽覺是如何產生的。2.知道何謂超聲波。3.知道在空氣中傳播的聲波是一種縱波。4.能利用活動證明接近真空的環境不易傳播聲音。5.知道聲音是一種力學波。6.知道固體、液體、氣體皆可傳播聲音。7.知道聲音傳播速率通常為固體液體氣體。8.知道介質的種類、狀態、密度及溫度等因素,皆會影響聲音傳播的速率。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進行探索活動,並利用音叉及聲帶的振動現象,說明聲音是因為物體快速振動而產生的。發展活動2.利用音叉周圍空氣的震動,說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方式是縱波。3.說明人耳可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及何謂超音波。4.聲音的傳播 (1)把產生聲音的燒瓶裝置裝置完成。(2)在燒杯中加入少量的水,並加熱。(3)當水乾後,停止加熱,並使其冷卻。(4)搖晃燒瓶,留意鈴鐺的聲音。(5)將燒杯倒立置入裝水的水槽中,觀察有無變化。綜合活動5.活動紀錄與問題討論(第一節結束)10305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能明白聲音產生的條件。學生的實驗態度與技能。準備活動1.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是一種力學波。2.進行動腦時間。發展活動3.利用耳朵貼在桌面上,可以清楚聽見鬧鐘的滴答聲,進一步說明固體可以傳聲。4.利用游泳者潛入水中時,可以聽見其他人的聲音,說明液體可以傳聲。5.進行探索活動,說明傳聲速率通常為固體液體氣體。6.說明介質的狀態、密度及溫度等因素,皆會影響傳聲速率。綜合活動7.進行動腦時間。(第二節結束)102510鬧鐘能說出傳聲速率在三種介質中的差異。能明白傳聲速率的影響因素。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2-4聲波的反射與超聲波能力指標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 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教 學 準 備掛圖、科博館影片學 習 目 標1.知道反射回來的聲音稱為回聲。2.知道聲波的反射遵守反射定律。3.知道回聲對生活的影響。4.知道增加及消除回聲的方法。5.知道如何利用聲波的反射來測量距離。6.知道超聲波在生活上的應用。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利用生活上的例子,說明聲音有反射的現象,並定義回聲。發展活動2.講解聲波的反射遵守反射定律。3.舉例說明光滑或堅硬的表面,較易反射回聲;有孔隙或柔軟的表面,則較易吸收回聲。4.說明回聲對生活的影響,以及增加和消除回聲的方法。5.說明利用聲納裝置,來測量海底深度的方法。6.說明回聲的相關計算與演練。綜合活動7.講解超聲波的性質及其在生活上的應用。(第一節結束)53010掛圖、科博館影片能說出增加和消除回聲的方法。能利用回聲計算海底的深度。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2-5多變的聲音能力指標1-4-5-4 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2-4-5-6 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 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 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教 學 準 備活動所需的器材吉他或吉他圖片學 習 目 標1.知道可以用響度、音調及音色來描述聲音的不同和變化。2.知道聲音強弱的程度稱為響度,振動體的振幅越大,音量也越大,聲音的響度通常也越大。3.知道科學上常以分貝(dB)作為聲音強度的單位。4.知道兩個同頻率的音叉,可以產生共鳴,而共鳴箱可以增強聲音的強度。5.知道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發音體的振動頻率越高,所發出聲音的音調也越高。6.知道振動的物體越薄、越短、越細或拉得越緊,則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7.知道不同的發音體獨特的發音特性,稱為音色,一個發音體的音色,主要決定於聲音的波形。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先介紹不同種類的樂器。發展活動2.說明可以用響度、音調及音色,來描述各種聲音的不同和變化。3.說明響度的定義,並指出振動體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也越大。4.介紹聲音強度的單位-分貝。5.進行活動頻率與共鳴,進一步介紹共鳴的意義與共鳴箱的作用。6.說明音調的定義,並指出振動體的頻率越高,所發出的聲音音調也越高。7.利用吉他或吉他圖片,說明振動的物體越薄、越短、越細或拉得越緊,則振動頻率越快,音調越高。8.說明音色的定義,並利用課本圖片講解一個發音體的音色,主要決定於聲音的波形。綜合活動9.活動紀錄與討論(第一節結束)53010活動所需的器材。吉他或吉他圖片能明白聲音三要素。能了解共鳴的意義。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3-1光的傳播與光速能力指標1-4-1-1 能由不同角度或方法做觀察。2-4-5-6 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6-4-1-1 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6-4-2-1 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教 學 準 備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紙杯描圖紙圖釘蠟燭學 習 目 標1.知道光以直線前進方式傳播。2.能說明光的直進性所造成的生活實例。3.了解針孔成像的原理及成像性質。4.知道光可以穿越真空。5.能指出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約為3108公尺秒。6.知道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率並不相同。7.能知道光速測量發展史與相關計算。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說明光的來源與特性。發展活動2.說明光須進入眼睛,才能產生視覺。3.進行探索活動-光的直線傳播,進一步說明光是以直線前進的方式傳播。4.舉日晷、日食、月食等例子,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有許多現象是光沿直線前進的性質所造成的。5.觀察燭焰的針孔成像,並進行動腦時間。6.以雷電現象及放煙火的生活實例,講述光的傳播速率極快,並說明光的傳播速率會因為介質而有所不同。綜合活動7.光速的測量發展史與相關計算。(第一節結束)52515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紙杯、描圖紙、圖釘、蠟燭。能了解針孔成像。能了解光速測量方法。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3-2光的反射及面鏡能力指標1-4-1-1 能由不同角度或方法做觀察。2-4-5-6 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6-4-1-1 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6-4-2-1 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教 學 準 備平面鏡、籃球紙張、木板、玻璃、光亮平滑的金屬片(如鋁箔紙)深色透明壓克力板。長尾夾拾圓硬幣、A3白紙、直尺、筆、投影器材與電腦動畫學 習 目 標1.了解光的反射定律。2.了解平面鏡成像原理。3.知道光亮平滑的表面也可產生面鏡成像。4.能說明平面鏡成像為虛像,知道成像與物體間位置與大小關係。5.知道凹面鏡、凸面鏡成像原理。6.能舉出凹面鏡、凸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說明眼睛能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進入眼睛而引起視覺。2.進行動腦時間。發展活動3.可利用球碰觸地面或牆面時,球的反彈方向來輔助說明光的反射現象與原則。4.進一步細說光的反射定律。5.進行動腦時間。6.講述平面鏡成像的原理。7.觀察紙張、光亮平滑的鋁箔、木板、玻璃等表面性質不同的物品,是否能使物體像平面鏡般成像,並說明理由。綜合活動8.問題討論。(第一節結束)10305籃球平面鏡紙張、鋁箔、木板、玻璃能明白光的反射定律。能說出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準備活動1.進行探索活動-平面鏡成像的性質。發展活動2.講解物體與平面鏡中的像之形狀、大小及距離的關係。3.介紹凹面鏡與凸面鏡的成像差異;也可藉助光亮的金屬湯匙,觀察凹面鏡與凸面鏡的成像。4.舉例說明凹面鏡、凸面鏡(拋物面鏡)在生活中的應用。5.透過Flash動畫了解凸面、凹面與平面鏡成像原理。綜合活動6.綜合討論(第二節結束)15255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投影器材與電腦動畫能明白像與物體間的位置與大小關係。能舉出凹面鏡、凸面鏡的應用實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三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3-3光的折射及透鏡能力指標1-4-1-1 能由不同角度或方法做觀察。1-4-4-2 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1-4-5-3 將研究內容做有條理的、科學性的描述。2-4-5-6 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5-4-1-1 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6-4-1-1 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6-4-2-1 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6-4-5-1 能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教 學 準 備示範實驗所需的器材碗硬幣凸透鏡、凹透鏡蠟燭紙屏直尺白紙學 習 目 標1.了解光從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行進方向會偏折的原因。2.了解光的折射法則。3.能說明日常生活中因光線折射所引起的現象。4.知道凸透鏡能會聚光線,凹透鏡會發散光線。5.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並知道透鏡兩側焦距相等。6.了解透鏡成像的原理。7.能區別實像與虛像的不同。8.能由實驗觀察物體與透鏡間的距離會影響像的大小、正倒立與位置。9.能綜合凸透鏡與凹透鏡的成像性質。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介紹生活中因光的折射所造成的現象。發展活動2.進行示範實驗-光的折射。3.講解光的折射定律。綜合活動4.進行動腦時間。(第一節結束)53010示範實驗所需的器材。碗、硬幣能明白光的折射定律。準備活動1.介紹光在三稜鏡中發生折射現象。發展活動2.進一步說明兩個稜鏡不同的組合,具有使平行光線會聚或發散的功能。3.介紹透鏡的分類及如何區分凸透鏡與凹透鏡。4.介紹焦點及焦距的意義。綜合活動5.進行動腦時間。(第二節結束)5305凸透鏡、凹透鏡能分辨凹透鏡、凸透鏡。能明白焦點與焦距的意義。準備活動1.說明透鏡在生活上的應用。發展活動2.透鏡的成像觀察(1) 凸透鏡的成像觀察1.測出凸透鏡的焦點及焦距。2.將蠟燭、凸透鏡、紙屏裝置完成。3.使蠟燭與鏡面距離大於兩倍焦距,慢慢移動紙屏,直至成像清晰為止。4.以不透明紙板靠近透鏡且遮住一半透鏡,觀察成像。5.當蠟燭分別位於兩倍焦距與焦點之間、焦點與鏡面之間,觀察成像。(2) 凹透鏡的成像觀察重複(1)的步驟。3.讓學生分組討論(1) 為何用太陽發出的光線來測量焦距?(2) 凹透鏡與凸透鏡的成像差異?(3) 以不透明紙板靠近透鏡且遮住一半透鏡,成像有何變化?(4) 當利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物體應放於透鏡的何處?綜合活動4.講述實像與虛像。5.問題討論。(第三節結束)53010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學生的實驗態度與技能。學生參與討論的狀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3-4光學儀器能力指標1-4-1-1能由不同角度或方法做觀察。2-4-5-6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辯,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6-4-1-1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6-4-2-1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7-4-0-1察覺每日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教 學 準 備顯微鏡照相機眼鏡望遠鏡學 習 目 標1.能說明複式顯微鏡的原理及成像性質。2.能說明照相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成像性質。3.了解眼睛的構造、功能與成像原理。4.了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並能說明配戴何種透鏡矯正視力。5.能說明望遠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成像性質。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說明光學儀器的種類與應用。發展活動2.介紹顯微鏡。3.進行動腦時間。4.介紹照相機。5.進行動腦時間。6.講述眼睛各部分構造及功能。7.配合圖片說明近視和遠視的成因,並說明配戴眼鏡矯正視力的原理。8.介紹望遠鏡。綜合活動9.進行動腦時間,問題討論。(第一節結束)53010顯微鏡照相機眼鏡能比較照相機與眼睛的構造。能明白近視、遠視的成因,並能知道應配戴何種眼鏡。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單元名稱3-5光色與顏色能力指標1-4-1-1 能由不同角度或方法做觀察。1-4-4-2 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1-4-5-1 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1-4-5-3 將研究內容做有條理的、科學性的描述。2-4-5-6 認識聲音、光的性質,探討波動現象及人對訊息的感受。3-4-0-1 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6-4-5-1能設計實驗來驗證假設。7-4-0-1 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三稜鏡、手電筒紅、綠、藍三色透明玻璃紙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各色顏料學 習 目 標1.知道白光經三稜鏡折射會產生色散現象,並能列舉光譜色。2.知道不透明物體所顯示的顏色,與物體表面吸收與反射光的特性有關。3.知道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射光決定。4.知道紅、綠、藍三種色光可以合成其他顏色,並列舉光的三原色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5.知道沒有光無法看見物體,物體也無法顯現顏色。6.了解物體會隨著照射光源的顏色而顯示不同的顏色。7.能說明在生活中運用色光加強物體顏色的實例。8.知道不同顏色顏料混合時,會呈現其他顏色,並說明混合時所生成的顏色。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說明顏色是光進入眼睛後所引發的一種視覺感受,藉由陽光通過透明三稜鏡的色散現象,說明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發展活動2.介紹不透明物體所顯示的顏色,與物體表面吸收與反射光的特性有關。3.利用透明玻璃紙,說明透明或半透明物體的顏色,除了反射光產生顏色外,尚有經透射光而呈現的顏色。4.進行探索活動-過濾色光。5.介紹紅、綠、藍三原色光可以合成其他顏色,並舉例說明光的三原色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綜合活動6.進行動腦時間。(第一節結束)102510三稜鏡、透明玻璃紙探索活動所需的器材能明白色散現象。能明白物體顏色的原因。能說出光的三原色。能說出顏料混合與色光混合的差異。準備活動1. 利用各種顏料混合所產生的顏色來與色光所合成的顏色比較。發展活動2. 光色與顏色的關係(1)在紙箱中放置各種顏色的色紙。(2)以不透明的物體蓋住上方的洞口,並從側面觀察暗箱中的色紙。(3)以紅色玻璃紙蓋住上方的洞口,並從側面觀察暗箱中的色紙。(4)更換上方不同顏色的玻璃紙,並從側面觀察暗箱中的色紙。綜合活動3. 讓學生分組討論(1)在沒光源時,能分辨暗箱中的色紙顏色?(2)在紅色的色紙在何種光源照射下,依然保持原來的顏色?(第二節結束)52515各色顏料實驗活動所需的器材Flash動畫學生的實驗態度與技能。學生參與討論的狀況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4-1溫度與溫度計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燒杯(1000毫升)、各式溫度計及體溫計(實物或掛圖)、錐形瓶、紅墨水、細玻璃管學 習 目 標1.了解客觀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方式。2.了解溫度計的使用原理。3.明白熱的定義。4.了解何謂熱平衡。5.認識溫標種類。6.學會攝氏溫標與華氏溫標的換算。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進行水溫度感覺的活動。2.討論為什麼對同一杯水的冷熱,會有不同的感覺?發展活動3.以溫度計實物或溫度計掛圖為例,介紹溫度及溫度計。4.講解溫度計的原理,自製溫度計。5.說明熱的定義。6.講解熱平衡。7.說明華氏溫標與攝氏溫標間的換算公式與換算方法。綜合活動8.問題討論與試題演練。(第一節結束)102510燒杯溫度計溫度計、錐形瓶、紅墨水、細玻璃管學生的實驗態度和技能。能否了解溫度計的原理。能否正確換算2種溫標間的溫度。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4-2熱量與比熱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7-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水銀或酒精溫度計、熱脹冷縮現象的照片或掛圖學 習 目 標1.了解當熱量進出物體時,會造成物體的溫度變化。2.了解物體在推拉或摩擦時,也會產生溫度的變化。3.了解熱量單位卡的定義。4.了解熱容量及比熱的定義。5.了解熱容量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6.知道有些物質會有熱脹冷縮的現象。7.了解水有獨特的性質:4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說明熱量的定義與單位。發展活動2.講解卡的定義。3.介紹熱容量。4.講解比熱的定義。綜合活動5.說明水的比熱較一般物質大,這對生活中的影響。(第一節結束)102510溫度計能否了解熱容量與比熱。準備活動1.說明鐵軌預留空隙的現象,以及生活中其他熱脹冷縮的實例。發展活動2.講解當物體溫度上升或下降時,物體體積會發生脹縮的變化。3.介紹水的體積以及密度隨溫度變化的情形。綜合活動4.問題討論。(第二節結束)10305熱脹冷縮現象的照片或掛圖能否說出熱脹冷縮的例子。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一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4-3熱對物質的影響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了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5-4-1-2養成求真求實的處事態度,不偏頗採證,持平審視爭議。6-4-1-1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性(例如:認定若溫度很高,物質都會氣化)。7-4-0-4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斷。7-4-0-5對於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作科學性的理解與研判。重大議題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環境教育教 學 準 備熱水、燒杯、量筒、塑膠袋、橡皮圈、圓底燒瓶、鐵架及鐵環、陶瓷纖維網、冰毛巾、橡皮塞學 習 目 標1.了解物質的狀態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2.知道熔點的定義。3.知道沸點的定義。4.了解溫度越高,蒸發速率越快。5.能比較在密閉、非密閉系統中的液體蒸發現象有何異同。6.了解乾冰、碘晶體等的昇華現象。教 學 指 導 要 點教學時間教學資源評量重點準備活動1.以課本探索活動為例,說明冰加熱熔化成水的變化曲線圖。2.說明水加熱變成水蒸氣的變化曲線圖。發展活動3.說明熔點與凝固點的定義。4.說明沸點與凝結點的定義。5.說明在熔點與沸點時,物質狀態須完全改變後,溫度才變動。綜合活動6.說明舞臺上乾冰效果的應用。7.說明昇華與凝華。(第一節結束)152010熱水、燒杯、量筒、塑膠袋、橡皮圈、圓底燒瓶、鐵架及鐵環、陶瓷纖維網、冰毛巾、橡皮塞能否了解熔點、凝固點及沸點。能否了解汽化與凝結;昇華與凝華。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二年級上學期教學活動設計設計人:魏銀河 教學節數:共二節教學起訖日期章節名稱4-4熱的傳播方式能力指標1-4-1-3能針對變量的性質,採取合適的度量策略。1-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理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与治理技术》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租赁水电改造协议2025
- 商铺租赁合同协议2025年版本
- 汽车维修保养合同协议2025年标准
- 2025年同工同酬与薪酬公平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年终奖金分配方案与计算办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地上种植物转让协议书
- 喷淋养护采购合同范本
- 外墙喷漆安全合同范本
- 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讲课件
- 商品陈列管理课件
- DeepSeek+AI智能体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方案
- 台州市黄岩区海塘安澜工程(椒江黄岩段海塘)环评报告
-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微课版) 教案 项目10 配置与管理WEB服务器-1
- 2025年人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分类汇编:解方程或比例(学生版+解析)
- 车库监控室管理制度
- 2025年《Java Script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元素)
- 化工厂仪表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测试题集锦(含答案)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术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