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1页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2页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3页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4页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请 书学校名称: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中心名称: 工 程 训 练 中 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通讯地址: 河南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申报日期: 2007年6月28日 河南省教育厅制- 86 -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工程训练中心所属学科名称综合性工程训练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理工大学成立时间2001.6中心建设发展历程工程训练中心前身是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成立的校内实习工厂。在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继承和发扬“好学力行”的优良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以实践教学为主、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在省内外高校产生广泛辐射作用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1909年建校初始,学校就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工作。焦作路矿学堂规程规定:“本校欲兼与学生以经验,特与焦作煤矿公司商定实习采煤法、通风法、排水法、起重法、搬运法及场内矿下布置,俾学生得实验学理以增其作事能力”。1931年,在“使学理与应用互相证明”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校自建了动力厂、试金室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1937年,学校利用“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学校的13000元专款,正式成立了私立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实习工厂。后虽历经抗战期间的多次迁校之苦,但在我国工矿泰斗孙越崎先生(我校校董)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实习工厂一直得以保留并得到不断发展。1953年,学校为贯彻“重视实践、学以致用”的办学思想,整合了学校机械制造厂和煤矿学校实习工厂的资源,实习工厂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88年实习工厂占地23亩,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实习设备120多台套。主要承担了本科生的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1989年,学校为培养“基础扎实、勤奋实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征地42亩扩建实习工厂,新建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主要实习设备180多台套。承担了本科生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科技制作等实践教学环节。2001年,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全面进行新校区建设时,为满足“厚基础、宽口径、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实习工厂为依托,整合了机械、材料、电气等相关实验教学资源,在新校区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投入资金4670万元,扩建后的工程训练中心占地3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仪器、设备1158台件,年接待学生工程训练可达10000多人,面向全校理、工、管、文、经等所有专业,开设常规热加工技术、常规冷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训练课程23门、训练项目99个,成为校属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2005年成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主任姓 名袁庆龙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10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 授学位博 士毕业院校太原理工大学通讯地址河南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邮 编454000电子邮箱联系电话03913988035主要职责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领导中心的规划、管理、建设、发展及教学改革。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组织制定中心的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2)组织完成中心所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设备维护等任务;(3)组织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改革、考核评价等改革;(4)组织、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5)贯彻、实施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6)组织制定中心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负责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专业。1991.9-1993.9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2001.2-2001.8英国Strathclyde大学合作研究,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以来,历任金工教研室主任,表面技术中心主任,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等;(2)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表面工程学、专业外语、材料成形与控制概论、金属物理、金属电子显微分析等课程。培养和指导了9名青年教师和12名研究生;(3)编写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基础教程、金工实习指导书等5部教材,发表论文52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8篇; (4)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磨损腐蚀、精密铸造等。主持、参与并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产品开发项目8项、企业项目9项、产业化项目5项。目前,承担 “同基合金低温离子镀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铸造铝合金绿色集约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省重点攻关项目)、“大型铝合金复杂薄壁构件精密铸造技术及实现”(省创新人才基金项目)、“抗电蚀特殊青铜/纯铜离子镀研究”(博士基金项目)等5项科研项目。担任全国热喷涂专业委员会理事,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省热处理学会理事,省金工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心主任教学科研主要成果教学成果: 1 理工科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研究与实践袁庆龙.国家级教改项目,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2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十大系列课程建设项目校级教改项目,结题,2004;3 扩招引发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校级教改项目,结题,2006;4 工程训练基础教程.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2;5 机械制造基础.参编,兵器工业部出版,2001.2;6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双语教材).主编,校印讲义,2002.5;7 机械类专业英语.主编,校印讲义,2003.11;8 深化金工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6。科研成果及近期主要论文: 1 强光离子渗金属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厅鉴定,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2 低压阀门密封面氧乙炔焰喷焊铜合金技术原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3 抗高温S化物腐蚀涂层在CS2气化炉上的应用. 省归国留学生基金项目, 结题,2006;4 QAl9-4/Cu同基合金电弧离子镀.省科技厅鉴定,2005;5 等离子喷涂电弧物理行为的研究.省归国留学生基金项目, 结题,2002;6 表面工程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研究原煤炭部鉴定,1996;7 袁庆龙, Stack M M等.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wo apparatus (IJR and RCE) used for erosion-corrosion in aqueous conditions.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12(4): 54-59.(SCI收录);8 袁庆龙等. Surface alloying of Cu with Ti by double glow discharge proces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4, 14(3), 516-519. (SCI收录,EI收录04408391367);9 袁庆龙等.Erosion and corrosion of mild steel and stainless steel in alumina particle-containing sodium carbonate/bicarbonate solution.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4.11(4):52-55.(SCI收录);10 袁庆龙,M.M.Stack. Effect of preferential dissolution on erosion- corrosion for chromium steel in alkali slurry.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2, 12(5), 931-935.(SCI收录);中心主任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1 袁庆龙.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polarization curves of mild steel in 1M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under erosion-corrosion conditions,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02, 8(1):82-86;12 袁庆龙等. Ti/Cu/Ti 火焰加热扩散钎焊界面组织分析.焊接学报,2004.25(4):15-18.(EI收录04478470286);13 袁庆龙等.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镍层形成及扩散机理分析.金属热处理,2003, 11. (EI收录04017806121);14 袁庆龙等.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临界区渗钛研究材料热处理学报,2003, 24(3), 70-73.(EI收录03467729169);15 袁庆龙等. 纯铜等离子渗钛层的高温氧化.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5.25(2):102-105;16 袁庆龙等.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钛组织形成机理及性能分析电子显微学报,2004,23(2), 163-167;17 袁庆龙等.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镍研究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4,24(1), 40-42;18 袁庆龙等.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镀钛扩散钎焊上海金属, 2004, 26(2), 58-61;19 袁庆龙等. 纯铜表面Al-Ni基自熔合金粉末共渗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20-323;20 张永涛,袁庆龙等. 2Cr13/45钢电弧离子镀层耐腐蚀性研究金属热处理,2006,9 :52-54. (EI收录064610240652);21 侯文义,袁庆龙等. QAl9-4/Cu同基合金离子镀研究金属热处理. 2005.30(3):5-8. (EI收录05169051937);22 侯文义,袁庆龙等. 同基合金非磁控电弧离子镀镀层结构特征.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5(3):64-66. (EI收录05299225529);23 张跃飞,袁庆龙等.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钛层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24(4):140-142;24 池成忠,袁庆龙等. T10钢双辉等离子渗铬改性层的形成条件研究中国表面工程,2003,16(5):20-22; 25 张跃飞,袁庆龙等. 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钛层耐磨性能研究. 摩擦学报,2003(3):292-295. (EI收录04078020764)。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917203582314368141占总人数比例11.1%21.0%24.7%43.2%9.9%28.4%17.3%44.4%教学简况实践课程数 训练项目数面向专业数训练学生人数/年训练人时数/年239959800010000820000环境条件训练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20800 1158 3720 98.7% 教材建设出版教材数量(种)自编讲义数量(种)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20 4 331近 五 年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经费投入数额及来源:近五年,共投入经费4670余万元,其中:(1)学校投入经费3630万元;(2)中央与地方共建经费100万元;(3)中心自筹资金330万元;(4)西班牙政府贷款610万元。主要投向:(1)2002年学校投资1750万元,在新校区建设总面积为16800多平方米的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工程技术实践中心钢构件厂房、实训教学楼等以及配套工程。(2)2002年学校投资660万元,购置工程训练中心数控、特种加工等设备以及电子工艺训练设备。(3)2003年至2005年中心自筹资金150万元,更新普通车、铣、刨、钻等实习设备。(4)2004年学校投资800万元,建设面积为4000平方米创新能力训练中心大楼、购置创新训练实验设备,开发出虚拟制造技术训练、高压水射流实验训练等项目。(5)2004年中心自筹资金30万元,购置实习工种陈列柜56个、实习展板30块、自制实训设备JT-0.80.6提升绞车电器控制训练柜30台,自制钳工工作台、焊工工作台及铸工工作台等95套。(6)2005年使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经费100万元,购置数控车床、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试验箱、等离子切割机、模具雕刻机、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等。(7)2006年中心自筹资金150万元,购置现代智能瓦斯爆炸系统、单片机实验仿真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实训装置。(8)2006年使用西班牙政府贷款610万元,购置超精密数控车床、反求系统等一批先进设备。(9)学校五年共投入20万元,用于教学研究及教材建设项目。(10)学校每年投入80万元,五年共投入400万元用于中心的日常经费支出、设备维护,工具及材料消耗费用等。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主要教学成果: 1 理工科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研究与实践袁庆龙.国家级教改项目,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2 工科非电专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董爱华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3 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管理政策、制度的研究与建设.郑友益等.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4 流体机械原理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郭培红等.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5 工程制图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王狂飞等.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6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李玉东等.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7 三电基础课教学与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董爱华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8 试论理工科院校中的素质教育郑友益等.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2002.9;9 液压传动虚拟实验系统李建中等.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10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易晓郑等.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11“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网络课件王狂飞,焦锋等.省第八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2004;12 电类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的研究高娜等.省级教学成果鉴定,2004; 13 改革现行考试评价制度促进理工类院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赵文波等省级教改项目,结题,2003;14 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问题研究王德胜等省级教改项目,结题,2003;15 大学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王狂飞等省级教改项目,结题,2003;16 理工科大学生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陈东海等省级教改项目,结题,2003;17 专业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米国发等. 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一等奖,2006;18 异构分布式教育资源库整合研究. 宋运忠等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一等奖,2006;19 现代化矿井实验模型研制李文忠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一等奖,2004;20 以教育科研促进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赵铁等.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二等奖,2006; 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21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的实践和平安等. 校级教改项目一等奖,2006;22 21世纪高校工科培养模式与人才素质关系新探 赵丕峰等. 校级教改项目一等奖,2004; 23 从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综合素质教育刘传绍等. 校级教改项目一等奖,2002;24 河南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研究齐新民等校级教改项目二等奖,2005;25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十大系列课程建设项目袁庆龙等. 校级教改项目,结题,2004;26 创新思维训练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王英等校级教改项目,结题,2003。2006年河南省第四次素质教育与实践征文获奖情况:1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张益民等.一等奖;2 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目标模式的构建.张开洪.一等奖;3 加快认识建设步伐,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原军令,董爱华等.二等奖;4 大学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赵丕锋.二等奖;5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邓小玲,王晓梅.二等奖;6 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郭建峰,程慧芳.二等奖;7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张保强, 王新良.二等奖;8 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李玉东.二等奖。教材与专著:1大学工程训练教程袁庆龙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6;2熔铸自生复合材料米国发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2;3工程训练基础教程南红艳,袁庆龙主编. 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2;4智能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高国富译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6;5特种铸造南红艳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5;6机电一体化工程训练赵文波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7;7电工电子实践教程(电子技术基础) 雷乃清副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5;8电工电子实践教程(电路测试技术)李玉东副主编.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5;9生物机械工程导论李建中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10钛基自生复合材料米国发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8;11金属工艺学实习李章东副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4;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12工程图学基础王狂飞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8;13计算机辅助设计王英主编. 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6;14等距型面无键联接及其应用王德胜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6;15机器人传感器及其应用高国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16敏捷夹具设计理论与方法武良臣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9;17现代工程图学王狂飞副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8;18带式输送机驱动原理与造型设计王德胜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8;19通用机械设计潘英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2003.6;20工业造型设计李建中副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12;2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朱建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8;22机械工程材料李安铭副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23机械测试与信息处理任保才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4;24机械制造基础袁庆龙参编.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2。主要科研成果: 1 无轴承电机无传感器运行研究.宋运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结题,2005;2 泥浆泵工程陶瓷缸套中试与产业化.刘传绍等.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3 矿用弧齿锥齿轮切削过程计算机模拟研究.武良臣等.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4 新型超声波发生器研制.刘传绍.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5 强光离子渗金属.袁庆龙. 省科技进步应用科研三等奖,2004;6 硅、锰、稀土元素对锌合金组织、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李安铭等.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7 综采工作面人-设备-环境系统计算机模拟.李建中等.第三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6;8 组合装袋机的研制.赵 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奖,2003;9 数控四轴精密高效超声珩磨加工装备研制.刘传绍等.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厅组织鉴定,2003;10 QAl9-4/Cu同基合金电弧离子镀.袁庆龙等. 省科技厅鉴定,2005;11 煤矿机电设备节能技术研究. 任保才.省科技厅鉴定,2003;12 带式输送机光电液自动调节装置研究.李安铭等.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省科技厅组织鉴定,2002; 13 敏捷夹具制造技术应用基础研究.武良臣等.省科技厅基金委员会专家组鉴定,2002;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14 煤矿大型固定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陈东海等.省煤炭工业局组织鉴定,2006;15 抗高温S化物腐蚀涂层在CS2气化炉上的应用.袁庆龙等. 省归国留学生基金项目,结题,2006;16 等离子喷涂电弧物理行为的研究.袁庆龙. 省归国留学生基金项目,结题,2002;17 国家标准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 GB201812006.赵文波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06;18 国家标准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齐新民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项目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051641T604,2006; 19 国家标准地下矿用架空素道安全要求.齐新民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项目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067343Q604,2006;20 国家标准矿用人车 安全要求.齐新民等.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项目计划.项目计划编号20067348Q-604,2006;21 硬质合金精密成形刀具的技术研制.郑友益等. 焦作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主要科研论文(SCI、EI收录): 1 C.S. Liu(刘传绍),et 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rface Fracture States and Surface Roughness Dispersion Range in Ultrasonic Grinding ZrO2,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259-260 (2004) p.239(SCI、EI收录04148092790);2 C.S. Liu(刘传绍),B. Zhao, et al. Research on Ultrasonic Vibration Drill-Grinding Acoustic System of Micro-hole,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259-260 (2004) p.293(SCI、EI收录04148092801);3 G.F. Gao(高国富),B. Zhao, et al. Research on Local Resonance of Acoustic system by 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 in Ultrasonic Vibration Lapping,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259-260 (2004) p.297(SCI、EI收录04148092802);4 F. Jiao(焦锋),B. Zhao, et al. Research on Ultrasonic Honing Performance of ZrO2 Engineering Ceramics Using Diamond Oil-Stone with Coarse Grain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259-260 (2004) p.535(SCI、EI收录04148092849);5 C.S. Liu(刘传绍),et al. Study on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Character of Nano ZrO2 Ceramic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291-292(2005)p.45(SCI、EI收录072210625364);6 Zhang,Z.(张 志).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controllable NdAlNiCuFe alloys by varying Fe content.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5,20(2):314-319 . ( SCI,EI收录05499518774);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7 C.S. Liu(刘传绍),B. Zhao, et al. Study on Ultrasonic Vibration drilling of Particulate Reinforced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291-292(2005)p.447(SCI、EI收录072210625431);8 Zhangdong,Li(李章东).Study on 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for agile manufacturing systems,Journal of integrated Design and Process Science,2004,8(4):99-105(EI收录05369346530);9 Li Ping(李平).Failure analysis of the impeller of slurry pump used in zinc hydrometallurgy process. 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 2006,13(6):876885. (SCI, EI收录06189854768);10 Gao guofu(高国富),etal.Surfacecharacteristicsintheultrasonicductile honing of ZrO2 ceramics usingcoarsegrits,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 Technology 123, (2002), 54-60. (SCI检索号:547QR,EI检索02146911765);11 C.S. Liu(刘传绍),et al. Research on the vibration cutting performance of particle reinforced metallic matrix composites SiCp/Al, 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 Technology , Vol.129(SCI,EI收录02417138753);12 Gao guofu(高国富),B. Zh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cutting condition on the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f ultra-thin wall parts inultrasonic vibration cutting, 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129(SCI,EI收录02417138688); 13 C.S. Liu(刘传绍), B. Zhao, et al.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tting force in the vibration cutting of a particle-reinforced metallic matrix composites SiCp/Al, JournalofMaterialsProcessing Technology, Vol.129(SCI,EI收录02417138716);14 C.S. Liu(刘传绍), B.Zhao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Ultrasonic Lapping AI2O3 Engineering Ceramics Using Fixed Oilstone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304-305(2006)p.340(SCI、EI收录06119761692);15 Gao guofu(高国富),et al. The Study on Ductile Removal Mechanism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Nano-ZrO2 Ceramics,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304-305(2006)p.171(SCI、EI收录06119761659);16 F.Jiao(焦锋),B.Zhao et al. Ultrasonic Dressing of Grinding Wheel and its Influence on Grinding Quality,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304-305(2006)p.62(SCI、EI收录06119761637);17 Guofa,Mi(米国发).Effect of N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Ti-6Al alloy,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2006,13(1):65-69 (EI收录06199868542);18 李章东.超声研磨Al2O3工程陶瓷去除特性研究.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144(6):5457(EI收录05058822673);19 李平.华铸CAE软件在壳型铸造冷激铸铁凸轮轴工艺优化中的应用. 铸造, 2004,53(7):551-555. (EI收录04388366914);近 五 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20 王狂飞.工艺参数对铸件表面显微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铸造, 2005,54(9)856858 .(EI收录05439439161);21 王狂飞.镍基高温合金铸造叶片表面细化机理的研究. 铸造技术, 2005,26(6)525527 .(EI收录05299225941);22 王狂飞.钛铝合金精炼过程温度场与表面晶粒的关系研究. 铸造, 2005,54(12)12341237 .(EI收录06079702023);23 米国发.高强韧Al-Si(A357)合金的晶粒细化研究,铸造技术,2005,26(6):508-511.(EI收录05299225936);24 米国发. 再生水玻璃砂性能研究,铸造技术,2005,26(10):966-967.(EI收录05469478402);25 米国发.高强高韧铸造Al-Si(A357)合金研究,铸造,2005,54(7):651-653. (EI收录05329291004);26 米国发.氮对钛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铸造技术,2005,26(2):106-108,114(EI收录05139015015);27 米国发.TiAl合金熔模精铸件缩孔形成的数值模拟及预测,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25(5):280-283(EI收录05259172031);28 米国发.钛氮合金的铸态组织与性能,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13(4):438-441(EI收录05419405438);29 李平.过热对铁液质量和激冷铸铁凸轮轴组织的影响. 铸造技术, 2006,27(11):1158-1160. (EI收录070410388817);30 米国发.Sr变质对Al-Si合金组织的影响,铸造技术,2006,27(11):1217-1222(EI收录);31 米国发. 氮对Ti-6Al合金的铸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5):790-792,796(EI收录063110043272);32 米国发.冷硬树脂砂铝铸件表面粗糙度影响因素的研究,铸造技术,2006,27(7):674-676(EI收录063510092821);33 陈思杰.工艺参数对T91钢管TLP连接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4(14):341-344. (EI收录064510226194);34 陈思杰.不同中间层TLP连接T91钢的组织和性能. 焊接学报, 2006.27(2):77-80.(EI收录06189856876);35 陈思杰.TP304H/12Cr1MoV异种钢管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焊接学报,2006,27(2),P97-102.(EI收录06189856881);36 王狂飞.Ti44Al合金胞/枝晶转变及其生长过程的数值模拟,金属学报,2007,43(2):211-216. ( SCI,EI收录071610558029);37 米国发.差压铸造凝固条件对A357合金二次枝晶的影响,铸造,2007,56(2):137-140. (EI收录071310514965);38 李平.铸造高合金不锈钢在稀硫酸水砂介质中的冲刷腐蚀行为.铸造技术, 2007,56(2):181-184. (EI收录071310514975)。中 心 成 员 简 表序号姓 名性别出 生年 月学 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 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袁庆龙男55.10博士主 任教 授材料7全面负责中心工作是2齐新民男51.07硕士常务副主任教 授机械8主持中心日常工作是3张 志男63.02博士副主任副教授材料3实践教学改革是4赵 铁男56.09硕士创新部主任副教授机械3创新设计、制作指导是5赵文波男62.12硕士实践部主任高 工机械18工程实践教学是6张保强男67.10学士综合部主任高 工机械16工程综合教学是7邓小玲男78.12硕士认识部主任讲 师机械6工程认识教学是8米国发男66.01博士教 授材料4虚拟制造实验教学是9刘传绍男54.07硕士教 授机械35超声波加工实训否机械学院10任保才男56.07硕士教 授机械6矿山机械理论教学否机械学院11董爱华男55.03硕士教 授电气6单片机控制教学否电气学院12郑友益男65.02硕士教 授机械5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是13武良臣男42.11学士教 授机械3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是返 聘14李安铭男55.01学士教 授材料25特种加工理论教学是15王德胜男56.04学士教 授机械5数控技术理论教学是16李建中男57.08学士教 授机械3数控技术理论教学是17陈东海男58.01硕士教 授机械16数控技术理论教学是18陈思杰男63.02博士副教授材料3材料成型理论教学是19王狂飞男65.12博士副教授材料18数控车削实训是20宋运忠男68.04博士副教授电气4电工技能实训是21李 平男68.06博士副教授材料2Pro/E创新设计与制造是22焦红光男70.11博士副教授安全5矿井安全否安全学院23焦 锋男71.07博士副教授机械10机械制造否机械学院序号姓 名性别出 生年 月学 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 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24李 雷男75.04博士副教授材料3虚拟制造实验指导是25郭培红女56.07硕士副教授机械7通风机械计理论教学否机械学院26康润生女57.03硕士副教授电气7电子工艺理论教学否电气学院27朱建安男59.10硕士副教授机械8液压传动理论教学否机械学院28潘 英男67.10硕士副教授机械7数控车削实训否机械学院29赵丕峰男68.01硕士副教授材料13线切割技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