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推广健康养殖,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养殖企业要建立( )填写制度。A、水产养殖生产纪录 B、水产养殖用药纪录 C、水产养殖产品销售纪录 D、管理人员考勤记录2、珍珠的主要成分是( )。A、硫酸钙 B、碳酸钙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3、国家根据( )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A、保证水产品充足供应 B、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C、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D、均衡渔业捕捞能力4、正确理解水域生物生产力,要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所以( )才是水域生物生产力的物质标志。A、终产量 B、中产量 C、原产量 D、以上均不对5、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 )。A、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B、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 C、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D、港湾围拦养殖6、池塘中溶氧的最大消耗是( )。A、逸散 B、鱼类呼吸 C、其它水生动物呼吸 D、水中底泥有机物耗氧7、晴天肥水池塘溶氧量最高的时候是( )。A、黎明前 B、上午 C、下午 D、晚上8、无胃的鱼类缺消化食物的酸性环境,下列无胃种类是( )。A、鲤鱼 B、河鳗 C、鳜类 D、鲇鱼9、特种水产养殖中的“黑鳃病”,主要危害对象是( )。A、淡水白鲳 B、河蟹 C、虾类 D、乌龟10、全池泼洒药物防治鱼病时,应在( )进行为宜。A、上午 B、中午 C、傍晚 D、午夜1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多糖12、为防止世界范围性烂鳃病的发生,养殖生产上严禁使用( )。A、未发酵的粪肥 B、已发酵的粪肥 C、无机化肥 D、有机化肥13、O3消毒养殖水体是利用了它的( )、还原性 、氧化性 、络合性、以上皆是14、动植物养殖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和应用的主要领域,目标是应用生物技术手段提高养殖生物的养殖、发育、生长、健康和整体状况。目前( )是优先发展领域。、 优良品种选育 、病害防治 、种质保护 、高效养殖技术15、大鲮鲆育苗过程中要分苗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 )。、避免空间竞争 、避免摄食竞争 、避免同类相残、避免交叉感染16、下面不是赤潮藻类是( )。A、红海束毛藻 B、盐生杜氏藻 C、夜光藻 D、中肋骨条藻17、下列属于纤毛虫是( )。A、隐鞭虫 B、毛管虫 C、小瓜虫 D、口丝虫18、生物多样性包括(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繁殖多样性19、大气层高空的臭氧层对人类起最重要的作用( )。A、吸收红外线 B、供应O2 C、吸收紫外线 D、消毒灭菌20、下列各种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有( )。A、娃娃鱼 B、 鲫鱼 C、鲸鱼 D、衣鱼2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规定,领取养殖使用证的单位,无正当理由未从事养殖生产,或者放养量低于当地同类养殖水域平均放养量( )%的,应当视为荒芜。A、60 B、70 C、80 D、9022、促进海带孢子排放的措施有( )。、阴干刺激、激素诱导、双氧水诱导、升温23、影响海藻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海水化学成分 、温度 、光照 、干露24、世界上海带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巴西25、我国软骨鱼类从哪个海域分布种类最多(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26、淡水最大比重时的温度为( )。A、4左右 B、3左右 C、2 左右 D、0左右27、下列关于黄海生态区藻类及其栖息地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黄海生态区利用藻类历史悠久,人们长期食用海藻,近年又利用海藻提取工业和医药原料。B. 海藻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获取,也可以人工养殖。C. 目前在中国和韩国,养殖海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D. 在河口地区建设大坝不会影响到海藻的生长。28、属于冷水性种类的扇贝是( )。A、华贵栉孔扇贝 B、海湾扇贝C、栉孔扇贝 D、虾夷扇贝29、雌雄同体的扇贝种类是( )。A、栉孔扇贝 B、虾夷扇贝 C、海湾扇贝 D、华贵栉孔扇贝30、牡蛎的栖息方式为( )。A、埋栖型 B、固着型 C、浮游型 D、附着型31、下列因素能影响水产生物摄食的有( )。A、动物本身因素 B、食物因素 C、温度 D、水质条件32、属于水生动物对低氧的适应方式有( )。A、提高游泳速度 B、大量摄食 C、改变呼吸强度 D、减少鳃盖运动次数33、进行鳖鱼混养,适宜投放的鱼类为( )。A、鲤鱼 B、草鱼 C、鲢鱼、鳙鱼 D、 鲤鱼34、浮游生物增长形成赤潮的种群动态是( )。A、不规则波动 B、周期性波动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35、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 )。A、种群衰退 B、种群平衡 C、种群爆发 D、生态入侵36、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A、K/2 B、K C、K/4 D、K/337、下列生态系统中,不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 B、被污染的湖泊 C、果园 D、养鱼池38、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是( )A、控制捕捞强度 B、依法治渔 C、提高素质 D、科学研究39、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保持生态平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40、下列做法不是可持续农业的做法的是(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药物,保持水产品持续高产41、下列不属于赤潮生物的是( )。A、鞭毛藻 B、夜光虫 C、卤虫 D、裸甲藻42、下列不属于水生生物中杂交育种的是( )。A、增殖杂交育种 B、回交育种 C、复合杂交育种 D、诱变育种43、下列哪些化学物质易造成鱼类中毒( )。A、汞、铅、锌 B、有机磷、有机氯 C、漂白粉 D、硫酸铜44、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 )。A、互利共生 B、原始合作 C、竞争 D、中性作用45、环境问题包括( )两个方面。A、生态破坏和全球变化 B、赤潮现象和环境污染 C、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 D、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46、下列不能食用的水产品为 ( )A、含有自然毒素的水产品 B、因化学物质中毒致死的水产品 C、致死原因不明的水产品 D、投喂饵料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水产品47、温室效应的加剧不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上升 C、大气中CO2浓度降低 D、冰川融化4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 )。A、多 B、少 C、一样 D、不确定49、鱼苗刚下塘时的主要饵料是( )。A、原生动物 B、轮虫 C、枝角类 D、桡足类50、下列不是鱼池消毒常用药物有( )。A、生石灰 B、高锰酸钾 C、茶粕 D、巴豆二、判断题1、鱼池的位置、面积、水深和鱼池结构对鱼类的生长没有什么影响。 ( )2、鱼苗放养前的肥水下塘工作是为了培育充足适口的饵料。 ( )3、草、青鱼食性不同,因此它们可以随意混养。 ( )4、所谓轮捕轮放,就是“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 ( )5、投饵的原则就是尽量吃饱。 ( )6、增氧机的主要作用是增氧、搅水和曝气。 ( )7、刺参为广盐性,河口处也有分布。 ( )8、环境生态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是海洋生物修复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 )9、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将或多或少地涉及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甚至整个或邻近的群落。 ( )10、理想的海水养殖业蓝色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优质、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 )11、对于吃同样食物的不同种类,由于营养学的差别,饵料系数能可有很大的差别。( )12、水和维生素不属于营养素。 ( )13、配合饲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至少有一种是饲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按一定的工艺流程生产的工业化饲料。 ( )14、浅海是指从低潮区往下,水深在500米以内,终年为海水淹没的地区。 ( )15、传统水产品加工主要指利用腌制、干制、熏制、糟制和天然发酵等工艺进行生产,是在冷库尚未普及时期的主要加工手段。 ( )1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核发养殖证时,应当优先安排当地的渔业生产者。 ( )17、因条件限制,进行水质分析不便时,也可根据鱼池的水色和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 ( )18、养殖周期(养鱼周期)是指饲养鱼类从育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 ( )19、罗非鱼繁殖周期短,因此亲鱼的年龄、规格不限。 ( )20、池塘施用氮、磷肥时,必须将两者同时溶解施用。 ( )21、有效积温是指蓄养期每天温度的总和。 ( )22、用抗生素、食盐等,能在一定程度和时间内保持活鱼运输水质不变或少变质。( )23、草鱼、青鱼一般适宜在清水的条件下生活,对肥水适应性很弱。 ( )24、滩涂养殖是海水贝类养殖的特有方式。 ( )25、刺参生殖孔色素较深,生殖季节明显可见,非生殖季节难以看清。 ( )26、摘除南美白对虾雄虾单侧眼柄可加速精荚发育。 ( )27、牙鲆为冷温性底栖鱼类,具有潜沙的习性和昼伏夜出的活动特点。 ( )28、人工鱼礁是为了增加聚集鱼类达到提高渔获量或保护水生生物的目的在水深100以内而设置的礁状物。 ( )29、底栖动物,顾名思义是一群生活在水底的动物,因此不会在水中游动。 ( )30、海洋渔业包括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 ( )31、制约对虾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害是细菌性疾病。 ( )32、在贫营养型的水体和海区,发生水华和赤潮的概率增加。 ( )33、亲鱼培育要做到“产前攻,产后松”。 ( )34、活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之为坏死。 ( )35、可持续发展总体策略的内容包括人口、生产和环境保护3方面的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 ( )36、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 )37、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 )38、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 )39、鱼病的生物性病原体主要有寄生虫类、细菌类和病毒类三大类。 ( )40、文蛤营埋栖生活,依靠足的伸缩活动潜钻穴居。 ( )41、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温度突然变化,会导致发病或死亡。 ( )42、从能量的角度看,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这三大营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 )43、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许可有效期是2年。 ( )44、促进河蟹蜕壳的主要措施是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 ( )45、鱼苗放养前的肥水下塘工作是为了培育充足适口的饵料。 ( )46、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 )47、再感染是指机体第一次病愈后,被同一种病原体第二次感染患同样的疾病。 ( )48、 配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则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 )49、成鱼池中发生浮头泛池时,应先捞除死鱼然后开启增氧机或注水解救。 ( )50、使用药物清塘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 )三、简答题1、生石灰清塘有何效果?2、池塘养鱼出现泛池时应如何抢救?3、试举2个能够说明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科技进步是主要推动力的例子。4、简述水产上所讲的投饵“四定”,定点投饲对防治鱼病有哪些好处?5、从“水、种、饵”的角度说明疾病的预防有哪些?6、赤潮导致水产动物致死的原因有那些?7、简述水产养殖方式的多样化。8、什么是引种,简述在盲目引种所带来的问题。9、人工鱼礁的意义有哪些?10、简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11、生物与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12、在鱼类健康养殖中,应如何选购优质苗种?13、我国海水养殖中的形成产业化规模的养殖种类有哪些?鱼类、贝类、虾蟹类和藻类各列举5种。14、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有哪些?15、什么是人工放流?人工放流的意义有哪些?四、论述题1、根据你多年实践,论述如何根据池塘水色来识别池塘水质?2、试述温室效应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解决途径。3、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产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简述一下我国水产养殖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4、我国已经加入WTO七年多,随着水产品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对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请根据自己的经历阐述一下有利与不利的方面,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5、上世纪90年代初,席卷全国的对虾养殖病害对养虾业打击巨大,以至于大量的虾池废置。但很快广大的水产科技人员及养殖群众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开拓出了虾池综合利用的各种新模式。可以说虾池综合利用已经成为目前海水养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设想本地区有一个100亩的废弃虾池,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提出一个详细的改造并综合利用的设计方案(包括虾池的改造、养殖种类搭配、养殖技术要点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B 2、B 3、B 4、A 5、C 6、D 7、C 8、A 9、C 10、A 11、B 12、A 13、B 14、ABCD 15、C 16、B 17、A 18、ABC 19、C 20、B 21、A 22、A 23、C 24、C25、A 26、A 27、ABC 28、D 29、C 30、B 31、ABCD 32、C33、C 34、C 35、D 36、A 37、B 38、AB 39、A 40、D41、C 42、D 43、ABCD 44、A 45、D 46、ABCD 47、C 48、B49、B 50、B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25、 26、 27、 28、 29、 30、 31、 32、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49、 50、三、简答题1、答:能破坏生物的生态环境,杀死池中绝大部分的生物。能澄清池水,使悬浮的胶状有机质沉淀。可改变淤泥结构,改变淤泥的通气情况,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并释放出为淤泥所吸附的营养元素,提高池水的肥度。可以缓冲池水的PH,使池水呈微碱性,调节池水二氧化碳含量,有利鱼类的生长和饲料生物的繁生。钙本身就是重要营养元素,直接起到施肥作用。2、答:(1)立即加注新水;(2)开启增氧机;(3)向池塘内泼洒增氧药物。3、答:上个世纪50年代,海带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海藻养殖的大发展;60年代“四大家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带动了鱼类养殖业的大发展;70年代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带动了贝类养殖技术的大发展;80年代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对虾养殖业的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养虾大国的地位;90年代欧鳗养殖技术的成功,改变了亚洲养鳗业的格局,奠定了我国大陆鳗鱼养殖、出口的主导地位。还有高产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如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高位池养虾等等。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突破是水产养殖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答:“四定”是:“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点投饲:(1)可养成鱼类吃食来食场的习惯,除了人为有节制的进行投喂外,还可观察到鱼类的活动、有无病情发生等情况。(2)利用鱼类进入食场摄食的习惯,一旦发病可采用挂篓或挂袋等方法防治鱼病。(3)便于清除剩余饵、残渣、降低劳动强度。5、答:水种饵是鱼业生产的基础,疾病应该以防为主,只有从基础抓起进行疾病的防治,才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减少生产损失。 水:是鱼生长的环境条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生长等生理过程,为了保证鱼类的良好环境,我们应该做到:池水的过滤、消毒、改良、保养。种:鱼体的体质状况是能获得生产成功的关键,为了良好的鱼种条件应作到:健康养鱼;防遗传;营养丰富;环境良好,人工操作得法。饵:饵料是生产得以进行的保障,为防止鱼病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饵料必须有保障。应作到:原料安全、加工方法得当、供给充足、无霉变、品质优、营养全。从以上这些方面基本可以生产的安全进行。6、答:赤潮毒素的毒害作用;赤潮生物粘附于呼吸器官,引起水产动物窒息死亡;缺氧,在赤潮后期,由于生物大量死亡,尸体分解消耗大量氧气,引起动物死亡。7、答:20多年以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靠池塘养殖和“人放天养”或“灌江纳苗”的传统养殖方式。上世纪80年代末,网箱、网围、网拦、筏式、底播养殖兴起;河北、山东等地利用盐碱地资源,建设“上粮下渔”工程,取得鱼粮双丰收;稻田养鱼等各种农牧渔综合开发生产模式在各地推广,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科研和生产单位还创造了鱼、虾、蟹、贝、藻类混养、轮养和梯级养殖模式,使水体得到了立体开发、生态互补。90年代后期兴起的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和陆基工厂化养殖增加了水产养殖的可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使水产养殖集约化水平大幅提高。8、答: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外国引进优良品种或物种使之在本地区繁衍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带来问题:一是给当地的水产种质资源和生态带来灾难,二是容易带进新的病害。9、答:(1)人工鱼礁能改善环境,鱼礁上会附着很多生物,从而引诱来很多小鱼小虾形成一个饵料场;(2)鱼礁会产生多种流态,上升流、线流、涡流等,从而改善环境;(3)鱼礁体内空间可保护幼鱼,从而使资源增殖;(4)在禁鱼区设置鱼礁能真正起到禁捕作用。鱼礁区不能拖网,也不能围网和刺网,只能用手钓,而手钓产量有限。10、答:有效积温法则的含意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水产养殖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通过计算养殖品种的有效积温,在适温范围内,提高温度可缩短亲本性成熟时间,也可缩短胚胎发育时间,进而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生产成本。11、答: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离开生活的环境就无法生存。生活环境是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场所,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生物的环境,指生物周围所有的因子,这些因子可分成两大类,即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环境虽是各种各样的,但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都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这是生物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如:冬眠就是对低温和缺少食物的最好适应;有的鱼生活在海水中,另一些鱼生活在淡水中,主要是生理机能和适应。总之,生物的适应能力越强,其生存能力也越强,分布就越广。生物的新陈代谢,决定了生物在不断改变自己的同时也改变着环境,更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互相作用的关系。12、答:优质苗种应具备以下几点:(1)规格齐整、体格健壮、反应敏捷。(2)体色鲜亮,鳍条、鳞片完整,条形好。(3)捞出水面跳跃激烈,存活时间长;放回水中后,入水迅速,游动快。(4)体表、鳃、泄殖孔处均无疾病症状。(5)在水中集群能力强,抢食性能好,生长快,疾病少。13、答: 鱼类:大菱鲆、真鲷、大黄鱼、鲈鱼、石斑鱼贝类:扇贝、鲍鱼、牡蛎、蛏、蛤、螺虾蟹类: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中华绒螯蟹、锯缘青蟹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江蓠、麒麟菜。14、答: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15、答:对已衰落或破坏的鱼类资源采用人工繁殖的办法来培育苗种,然后自然放流称为人工放流。人工放流对于保护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加快恢复鱼类资源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四、论述题:1、答:池水反映的颜色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物质、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反射等因素综合而成。但主要是由浮游生物所造成,所以根据水色可推知浮游生物的大致组成,并可判断出水质的好坏。现介绍几种主要的水色。(1)黄绿而清爽:施用化肥或高效有机肥,浓淡适中的水质,浮游生物组成以硅藻为主,绿藻、裸藻次之。(2)黄绿而稍浑浊:池塘迎风的一边,水表层有少量的同样颜色的悬浮细末;水质较浓,浮游生物的蓝藻占优势,但组成尚平衡,蓝藻的数量不多,生活力较旺盛。(3)草绿而清爽:施用化肥或高效有机肥,较浓的水质,浮游植物以绿藻、裸藻为主,水面有时有同样颜色的浮膜,有“朝红夕绿”的变化。(4)灰白色:施用有机肥的初期,较“嫩”的水质,水中腐殖质的浓度较低,浮游植物较少。但由于细菌的大量繁殖,浮游动物数量较大,又称“白水”。另外有一种灰白色的水,是水质恶化、大量浮游生物刚刚死亡时形成的。这要根据水质转化前后情况加以鉴别。(5)淡红色:浓度分布不均,成团成缕,为枝角类繁殖过多的池水,浮游植物剩余很少,溶氧量很低;池水已转瘦,枝角类的数量亦将急剧下降。(6)油青色:施用一般有机肥的适度肥水。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较均衡,浮游植物中硅藻、绿藻、甲藻、蓝藻之间也较均衡。(7)茶褐色:施有机肥适度的肥水,腐殖质较浓,浮游植物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8)蓝绿至灰绿而浑浊:池塘迎风的一边,水表层有大量同色的悬浮细末;水质过浓,浮游植物中蓝藻占绝对优势,而且密度已较大,生活力开始衰退。(9)灰黄至橙黄而浑浊:水表层有同样颜色的悬浮细末,水质过浓,浮游植物以蓝藻占绝对优势,而且由于密度太大,生活力衰退,已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家居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经济购房合同(标准版)
- 泸州减免社保申请报告(3篇)
- 委托建档合同(标准版)
- 机器详细合同(标准版)
- 领票据书面申请报告(3篇)
- 《一只小羊羔》课件
- 高处坠落应急预案(外立面仓库高位广告牌)
- 消防演练组织与评估应急预案
- 2025年浙江金华武义县国资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Unit 1 Lesson 5 I like my school!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语文试题卷】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学情调研(终)
- 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范文
-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讲座
- 2022年第十七届广东省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电子教案
- 承包铁塔维护合同模板
-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职业伦理》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个人出行安全承诺书合同(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