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宋明理学同步练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宋明理学同步练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宋明理学同步练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宋明理学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宋明理学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b.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c.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d.王守仁是理学的集大成者2.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的含义是( )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3.王守仁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地方平叛,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识到重树思想标准的重要性。为此他主张( )a.“存天理,灭人欲” b.“正君心”c.“致良知” d.“发明本心”4.王守仁与朱熹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对“理”的认识不同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c.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态度不同d.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态度不同5.下列关于春秋战国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加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6.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对此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7.宋史中出现了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8.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0.宋朝时期产生的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它的集大成者是( )a.朱熹 b.王守仁 c.陆九渊 d.程颢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守仁回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 王守仁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地方平叛,因此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请回答:(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8分)(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守仁主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8分)12.阅读下列图片: 图1 朱熹 图2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图3 朱熹著书图 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为上面三幅图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24分)答案与解析1.d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故d项错误。2.a 朱熹的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b、c两项均是唯物主义的观点,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3.c 根据“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重树思想标准”等信息思考判断。王守仁认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4.a 朱熹的“理”是外在的,而王守仁的“理”是内在的,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5.a 从儒学发展的整个历程考虑,先秦儒学与后来的儒学在内容和地位上都有很大的差别,a项不符合史实。6.b 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人性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故b项错误。7.d 从姓名中的“克己”“忍”“信”“仁”“礼”“忠恕”,可知其符合儒家的主张,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故选d项。8.a 本题考查王守仁“致良知”的思想。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9.d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表明佛教主张内心的修炼以求摆脱红尘烦恼,陆王心学也主张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明理”的境界。10.a 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11.(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都不存在。他的解释不合理,因为他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2)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必须重树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强化人们的纲常伦纪观念。他主张通过人们的自身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解答(1)问关键是了解“花”与“人心”喻指物质与精神。解答(2)问主要从王守仁心学提出的目的方面剖析。12.图1:可包括朱熹的生卒年代、主张、地位等。图2: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图3:可介绍朱熹著作四书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