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第2讲 以种植业为主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4唐山月考)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13题。 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a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据图可知甲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的劳动力较多,应为水稻种植业。 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地区是()a. 刚果盆地 b. 四川盆地c. 大自流盆地 d. 墨累达令盆地 d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乙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各占一定比重,商品率较高,属于混合农业,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相似。 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可以为下列我国哪个地区的农业提供借鉴()a. 内蒙古草原 b. 珠江三角洲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北平原 a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特点。丙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较高,属于大牧场放牧业,其生产经验可以为我国内蒙古草原发展畜牧业提供借鉴意义。(2014镇江模拟)下图为“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可能为()a.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 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c.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d.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c 本题考查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和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从图中看出甲地农业部门以粮食生产为主,商品率很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乙地农业部门也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其商品率很高,说明其为商品谷物农业,因此选c。 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a. 市场条件不同 b. 人口密度不同c. 作物单产不同 d. 机械化水平不同 b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结合上题可知甲地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由于人多地少,因此商品率较低;乙处商品谷物农业需要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布局,商品率较高,因此选b。机械化水平也是影响商品率高低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读下面四幅“世界著名农业区图”,回答67题。 对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平坦,热量充足b. 地广人稀,地价低廉c. 科技落后,交通不便d.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a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和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恒河流域为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密西西比河流域位于美国,地广人稀,是美国主要农业分布区,一般不说地价低廉;拉普拉塔平原,此处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最为典型,该地区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水源短缺。 对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械化水平高b. 专业化程度高c. 水利工程量大d. 农业商品率低 b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特点。恒河流域的水稻种植业为劳动密集型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密西西比河流域为美国的农业区,属农业专业区、区域化特点显著;拉普拉塔平原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草原分布,不需要大量水利工程;墨累达令盆地是重要的混合农业区,为商品农业,商品率高。读“世界某农作物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该农作物是()a. 水稻 b. 玉米c. 小麦 d. 棉花 c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示农作物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季风气候区,因此为小麦。 该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水稻种植业 b. 商品谷物农业c. 种植园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b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小麦属于粮食作物。商品谷物农业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水稻种植业的作物是水稻;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种植园农业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因此本题选b。读下图,回答1011题。 图中a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 d. 种植园农业 b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图中a地位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田和草地结合,发展小麦种植和牧羊,属于典型的混合农业。 图中粗放牧牛带的牛肉不仅销往该国沿海城市,而且远销到欧洲,这主要得益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巨型矿石运输船的发明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a. b. c. d. d 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措施。牛肉易腐烂变质,长途海洋运输需要冷冻船和冷藏保鲜技术。二、 综合题(共56分) 下图为“甲、乙两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出c、d、e三地主要的农作物。(2)分析b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与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3)下面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a农业区气候类型的是_。并分析该气候类型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1)甲为季风水田农业,乙为商品谷物农业。c:玉米、d:冬小麦、e:春小麦。(2)b地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地形比较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居民喜爱的主食。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a夏季高温多雨,利于农作物生长;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本题考查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征。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为季风水田农业,乙为商品谷物农业,c种植的是玉米,d种植的是冬小麦,e种植的是春小麦。第(2)题,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劳动力、饮食习惯、种植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美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的特点。第(3)题,图中a为热带季风气候,b为温带季风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水旱灾害频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读下图,回答问题。(28分),澳大利亚东南部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图)(1)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其小麦牧羊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_,解决的主要途径是_。(2)据图分析“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的优点。(3)“珠三角”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地位下降,每年需要调入大量粮食,试分析原因。(4)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及科技运用等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1)市场灌溉水源不足跨流域调水(2)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产业链延长,农民收入增加;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3)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城市化迅速,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增加。(4)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形成农业带;加强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的专业化;增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机械化生产。 本题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区域农业合作等知识点。第(1)题,据图中信息,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周围,市场的需求是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小麦牧羊业(混合农业)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草原气候区,加之这个地区地下水盐度大,因此水源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但可以通过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第(2)题,可结合所学过的澳大利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知识表示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返回系统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消雾塔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爱康国宾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一年级环保教育
- 2025年江苏常熟市虞山高新园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市天通永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天水市张家川县德龙钢铁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厦门市集美城发环卫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贵州恐龙岛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2023版团标)
- 高血压危象护理教学查房
- 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 十字头夹具设计说明书
- 04S202 室内消火栓安装
- 医疗设备强检计量目录(参考)
- 三年级硬笔书法课课件
- 佳发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标准版)
- 投融资部面试题本
- 汽车配件名称大全全
-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my-clothes-Part-B-Read-and-write-》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