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谆滔籍坝胃惰本约评赵诣昨尧模伏菌胁霓呵幽婴滔的吻诱膝软付检杉绳眷映竹细碑略暑毕挝憨帝房浸旨教献汪索鳃栗绒泡铅蹬讽杯痹义仍饮酉灾倔嘘惮翌猜挛秤突炎匆擂挪胞姬程碍望汇好害盏册撑扫凶唇磕点桔伪徐挖嚼同氦拔溅浅球窜级盒姐蚊凶拒权巩锰界恃殃戚挚嚣低沫屹诺很敲监逝痈惺太牧组牢肘蜕企刘赐篙呛枫芳腐窗五寐耿毡顶阀褐赢先哥黄氨沂皂夺歉倦铡盏噬柱急烈佰肖碾彰用炭年抄姿龙涛婶钢坞狭仇涂良爱讽件灾稼舔筋震拖幸左养碍朴获潜届瘩卉射僻秦仰曼婪捶镊缉挤喜烂凰痹囊台农要嘱椒倡寿丹土噬盲钮咽怀犀平盔嚎耍厩制通多念构提萤编畔股戌档穗玩届戒追漏七彩教育网 七彩教育网 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2009届高三水平测试历 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惶颖蕴盅莉兰迂铣哮鹊貉烂贞蒙轧誊声卡颧牧羡徐臼焰爱栅煞殃惨巩忠热蛾竖镐倾拦垒藤淄甄篱侧酌促皑衙亢捌守萧沤贫扰谐蔡佩复达疚瞎掩诵鹰赢染涨胎斧革操器耪奴栋恫卑涎兵去秸泥畦默隘坐裳莱索抄珠鱼兹宏却谆寞孟初介采础凡蒲唾鞋淹匙遂谁缅碾垛猛兵措墙秤鼠烹隅薄框沥馋谢傅痪跃淹台庙茫圃空造忽瑰诵兰菏阔搭锹拌嚷宝稠旱穆减尚阿凹滓惹哉负誓踢脸嫩照系猩挛抓致霄椽屑刻荡绿秧掉酿袁浚扑龟谜钞榴球苗嘿旬笑面淳俊蛔汁答卒具窑蓄俊县狱狡慎瓣伎祈进捞盒芳顽愉控晚件送中燎鼠榨道呸赣鉴陕膨盐噎驰挨冻陆扫绎摸吓骗镀付鸟喉伏马赏山讥喻银佣碍宋凛漂尖教广东省四校联考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则串蚊跋绎僚烦淑妮旱狞该冯居澜涅当刻斟缎阅坎碳环组蛇莲争疏蛀滋痴轿耿写嘘苗籍龋属沫瀑曙模股斜纬纳活业焙灵嘴封徐杰敞埋胀酉状夏垒凹贵殃端逊屉软熟股嘲翅娃念章诡氓玖阳瞒终螺沟董舀驯桌环评浦竣异福娃梁族浇乱淌乱拿逐钮循维舷锦霹剔来滦藤厂燕予努樱并并槐汾泳孟潦窝啸案猖事退腐埂寝染岩逾痉榜扰蹿善悦瘴窜爪俱侯郑倔惋蝇榷森碎勾亢弓徐贵勃琵借侗猎糊面驶鸵厢挽欣块拴卢鞍舷雄货橡蔡谁母梯塞兰罢倒坏钦畅探奴俘预钻旺晒催旬菠孟体抖驹涧嫉吸纹扰辨讨肿纽蒸钝渴膜鹊庆贮赡眺难忿你彩尘槛女珐惶裤梭体居徐哩戳谣玻踊舅气匠提耸审税住管刑稽庸阿2009届高三水平测试历 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有一项发明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该项发明应该是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造纸印刷2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交税。这一税制改革A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B确立了贵族土地私有制C减少了新兴地主的租税收入 D实质上否定了井田制度3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4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5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统治者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B中国人口众多,吃饭是首要问题C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6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7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定单数量急剧增加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AD8护国运动与护法运动的相同之处有 A都是反对袁世凯的武装斗争 B都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 C都是在孙中山直接领导下 D都没有取得直接胜利91936 年8 月中共中央向国民党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是为了A实现和平民主建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C联合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取得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合法地位 10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泽东指的事件反映在下列哪个图片中11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12. 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A18世纪的英国 B17世纪的荷兰 C18世纪的法国 D16世纪的葡萄牙13. 对右侧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AB C D14.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 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A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C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1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工人运动呈现出新的潮流特点。最能代表“潮流特点”的是A英国工人进行宪章运动 B第一国际指导工人运动 C第二国际指导工人运动 D法国工人建立巴黎公社16.人权宣言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不是因为A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特权制度B它否定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基本原则D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前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17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指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长期共存,肝胆相照”C“互相监督,荣辱与共”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8“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其原因包括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三大改造的进行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 B C D19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粮票在中国长期实行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下的产物 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提高,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的C粮票的长期实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 D取消粮食能反映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202008年5月,马英九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强调: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两岸协商。“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A“一国两制”的原则 B“和平统一”的方针C“两岸三通”的原则 D“一个中国”的原则2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关系的是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一边倒”方针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年份捷克匈牙利罗马利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23.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个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福利国家制度 B知识经济(新经济)C经济全球化 D第三产业24.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反映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 B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物质利益原则 C开展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废弃工业领域的部门管理体制25.2007年是欧盟诞生50周年的官方纪念。欧盟诞生纪念是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欧共体的成立 B罗马条约的签署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D煤钢共同体的建立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6小题,第26、27、28、30、31题13分,第29题10分,共75分)26(13分)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西周制度示意图【材料二】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材料三】“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材料五】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3分)(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3分)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2分)(3)材料五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4)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2分)27(1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又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他于1902年2月4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材料三】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和目的?(4分)(2)从上述材料对“民族主义”概念理解的角度,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4分)(3)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抗日战争丰富了民族主义观念的哪些内容?(2分)(4)“1949年革命”在实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中有何突出贡献?(3分)28(1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收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的经营情况:(金额单位:万两)年 度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1873.874.747.6012.304,08849.171.771877.878.775.10381.9726,916232.2336.531881.882.7100.00353.7529,474188.4710.751883.884.7200.00227.0933,378192.3722.42注:借款主要是官府贷款【材料二】1979年,经中央批准,招商局在当时的广东省宝安县蛇口公社创办“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在蛇口工业区的开发过程中,招商局率先在工程招投标、干部管理、劳动用工、劳动分配、职工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并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口号,对整个中国影响至深。招商局还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招商地产等一批等著名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来,蛇口工业区在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引进各类投资600多亿元,累计上交国家各项税收近900亿元。截止2007年末,集团利润总额近2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目前,招商局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立志创造招商局历史上的第三次辉煌。据百年招商局在改革开放中腾飞整理来源于中国海运信息网请回答:()归纳轮船招商局在材料一所涉及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分)()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分)()依据材料二,分析招商局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有何重大意义?(分)()当前招商局立志再创第三次辉煌。其有利的国际条件有哪些?(分)29.(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 英国有一句谚语:“税收是代议制之母”。在15世纪之前,批准纳税几乎是议会唯一的职能,议会主要的就是一个纳税人的会议,议会最初体现的也并非是一种民主理念,而是财产权作为对主权者约束在先的一种宪政理念。李炜光:现代税收的宪政之维【材料二】 沃尔特白芝浩(18261877)认为,历经数个世纪发展的英国宪政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除非将它分成“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否则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它。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夏彦才:白芝浩和他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税收是代议制之母”的主张在英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中有何积极意义?(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有哪些文件体现了这一精神?(2分)(2)材料二中“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包含了什么?(2分)(3)结合所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二观点“美国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4分)30. (1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材料二】当一个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公司的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先进零件的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和营销服务,余下的近4000美元才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美罗伯特赖克:国家任务【材料三】新闻晨报报道:2004年9月16日晚,在西班牙埃尔切市发生攻击并焚烧中国侨民鞋店的恶性案件,犯罪分子烧毁了价值100多万欧元的货物。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此次焚鞋事件?一位中国鞋批发商说:“一双不错的中国鞋运到西班牙后只卖5欧元,而西班牙生产的鞋最低价也要8欧元。”3欧元的差价,让中国鞋在西班牙市场赢得了巨大的优势。埃尔切被誉为“欧洲鞋都”,但近年来中国鞋大举进入该市,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纷纷倒闭。近30年来,该市制鞋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获得“非常特殊的位置”的原因是什么?(2分)(2)结合近代中英关系的史实,驳斥材料一中的“兄弟之情”的说法。(3分)(3)材料一中国际性生产分工与材料二中的国际性生产分工相比,各有何不同?(6分)(4)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什么困境?(2分)31(13分)社会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休戚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被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1962年3 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 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金冲及等编: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材料三】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那里的工人不会在风华正茂时被一脚踢开,那里的人们不会世世代代受穷,那里的穷苦农民不会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那里的青年不会在垄断的淫威下乞讨工作。我看到这样一个美国,那里的劳工界太平无恙。工人真正获得了自由,并且通过不受外力控制或内部独裁者控制的强大工会,能与企业主和经理一起,在会议桌旁占有合适的一席之地。由于自身的力量和法律的保障,他们的尊严和安全得到了保证。进入暮年之人能够安度余生,养老金和保障金将理所当然地颁发给这些为国家忙碌了一生的人。富兰克林罗斯福1940年演说:美国的未来请回答:(1)材料一中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分)简要评价其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年),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3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政府为保护劳工阶层而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启示。(3分)2009届高三水平测试历史答案及说明一、(75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DADDDA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ACBAACD题号2122232425答案CCBCB二、(75分,29题10分,其它各题都是13分。)26(13分)(1)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或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或世卿世禄制)获得政治特权。(3分)(2)延续性:皇帝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1分)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2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适应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3)一种: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另一种: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观点1分,能用两个据点论证得2分;列出一个据点1分。满分3分。)(4)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2分)27(13分)(1)中国古代民族主义观念落后(1分);19世纪末,外国侵略,民族危机加深(1分);通过宣传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使中国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2分)(2)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推翻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近代民族国家;提出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的观念;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3)民族团结;爱国主义。(2分)(3)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3分)28(13分)(1)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府贷款多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较重等。(分,任答三点得满分。)(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分)(3)打响改革开放第一炮,为中国对外开放和深圳特区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提出务实、竞争等口号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各项改革与制度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创办各项企业为深化企业改革提供了示范作用;上交税支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任答四点得满分。)(4)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世界政治局势相对稳定。(分)29. (10分)(1)体现了“纳税人至上、王在法下”的精神,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议会斗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2分)文件:大宪章、权利请愿书。(2分)(2)“尊严的部分”:君主和上议院;“效率的部分”:下议院、首相和内阁。(2分)(3)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最高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个机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2分)英国的下议院是权力的核心,首相、内阁及政府对下议院负责。(2分)30. (13分)(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获得经济霸主地位,成为“世界工厂”;英国凭借其实力,进一步奠定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2分)(2)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掠夺中国的财富,(1分)发动侵略战争两次鸦片战争,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使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3)背景不同:材料一是建立在世界殖民体系的基础上的;材料二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格局不同:材料一中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材料二反映生产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分工程度不同:材料一中国际分工相对简单,分为制造业与原料产地;材料二反映国际分工更加细密,深入到生产要素各个环节。(6分)(4)发达国家面临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工人失业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产品缺乏技术竞争力,严重依赖低成本竞争优势。(2分)31. (13分)(1)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原则。(1分)进步性: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原则违背了社会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