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 生物多样性保护 导学案【学习目标】1. 识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物种灭绝的原因。2. 理解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重点难点】1. 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2.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知识链接】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物多样性包括_多样性、_多样性和_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3/4生活在_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_中的物种最为丰富。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的平均寿命约_万年,地球历史最近2亿年来,每_年平均有90万个物种灭绝,平均_年灭绝一个物种。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类早期_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今则是由于污染和_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2措施严禁乱砍滥伐。重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严禁滥捕乱杀。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学习过程】一、物种灭绝的原因原因表现自然原因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人为原因人类社会早期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农业生产活动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全世界损失的物种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而且相当一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形势严峻工业生产活动【典例1】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解析】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是当前物种灭绝加速的主要原因。【答案】c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典例2】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离地保护【解析】四个选项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a【基础达标】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态多样性abc d2世界上物种主要分布在()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c高山地区 d寒带地区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灭绝是一种不幸的偶然事件b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600万年c地球历史最近两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d迄今人们还未能确切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少,但生物学家估计有5亿种5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物多样性减少6下图是“世界物种灭绝趋势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1)最近400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变化的趋势。(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_;人为原因:_。(3)人类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的原因是_。(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做工作?(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成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其划分依据是()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c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拓展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物种多样性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体现c物种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对此不必过于关注d地球上物种丰富,所以多样性的减少对人类影响不大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些物种的分布范围较大,这样就加大了保护的困难b物种灭绝将使人们抵御危机的可能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c人类的一些技术发明得益于生物的器官和行为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3我国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主要目的是()a为人类保护各种珍稀动物创造条件b保护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d为发展旅游业提供观赏内容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46题。4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 bc d5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6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种群退化a bc d读下面一组漫画,回答78题。7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8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二、综合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杨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能适应当地的恶劣条件,且生长迅速,因此,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老百姓清一色地选择杨树。材料2: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叫天牛的树心虫在西北地区蔓延成灾,使许多杨树枝枯梢断,空心烂肠,宁夏90%以上市县受害。在喷药救治无效之后宁夏砍了8 000万余株杨树,占1.4亿株林木总量的50%多,他们引以为豪的绿色长廊已不复存在。材料3:痛定思痛的西北人在他们对杨树过分偏爱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宁夏的二代林网,改变了单一树种结构,多树种、多层次、多林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林带结构。(1)根据材料分析杨树是怎样适应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的。(2)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当地杨树虫害成灾的最根本原因是_。(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三峡库区有144个植物群系,6 388种高等植物,3 418种昆虫,500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36个植物群系受到部分或全部淹没影响,4种地方特有植物的野生种群遭到淹没(1种全淹,3种部分淹没)。(1)三峡大坝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2)三峡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特别是一些珍稀水生生物如中华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不可逆转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3)对于受淹的陆生珍稀植物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学习反思】【参考答案】知识链接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热带珊瑚礁 500百万1.1狩猎破坏基础达标1. b 2. a 3. c 4. c 5. d6. (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的生物生存的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今后人类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迁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离体保护,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等。(5)a拓展提升1. b 2. a 3. c 4. a 5. a 6. a 7.c8.a9. (1)抗风沙、耐干旱。(2)树种的单一(3)必须多层次,改变单一树种结构,注重生物的多样性,乔灌草、多树种、多层次结合,形成稳定的林带结构。10. (1)水库淹没使一些陆生动物的栖息地丧失、活动范围缩小,使许多动物在蓄水时被淹没或被迫迁移他处;使一些陆生植物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