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3(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3(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3(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3(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湘教版必修3(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 理解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及衰落的主要原因。3、 理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知识导学】1、鲁尔区在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试分析其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2、莱茵河流经鲁尔区,读德国图说出莱茵河水文特征?莱茵河水运发达,其便利水运条件极大地促进了鲁尔区的经济发展,试分析莱茵河发展水运的有利条件?3、什么是传统工业区?鲁尔区有哪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分析五部门之间的联系(可画图)?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近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查阅资料试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5、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措施,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试分析其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问题探究】6、阅读课本59页活动材料分析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并提出治理酸雨的措施?【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示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12题。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c钢铁工业铁资源丰富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5题。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4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酸雨蔓延 b市场收缩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5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鸡西市在发展非“黑”产业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顺利实现了产业由“黑”变“绿”的转变,“黑”与“绿”的比重由过去的82调整为37。据此完成下列68题。6有关鸡西市产业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产业主体是钢铁产业b鸡西市产业调整的方向把第一、三产业作为重点c药材开发、生态旅游不属于“绿”产业的范围d现在鸡西市70%为第一产业,30%为第二产业7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8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回答910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他513209.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1113题。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工业新水用量占工业用水总量比例(%)环渤海地区762.1627.708.48全国701.77119.8716.34注:工业新水用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中消耗的新鲜水量。1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特点是()a能耗较低,水耗较低 b能耗较高,水耗较高c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d能耗较低,水耗较高12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轻工业比例较高b重工业比例较高c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低d当地水资源丰富13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生态破坏加重a b c d二、综合题(共48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九个国家,鲁尔区是其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水资源也愈感短缺。材料三德国鲁尔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辽中南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条件的异同点,并填写下表。 异同点工业区相同点(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不同点(从自然条件分析)德国鲁尔区_辽中南工业区(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以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3)要想成功实现区域发展的转型,辽中南地区可向鲁尔区借鉴哪些措施?15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发端,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乙甲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1)萍乡市位于_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衰落的主要原因是_。(3)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4)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简述你判断的原因?16(2012广州测试)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1: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材料2: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河流某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的情况。(1)这里的“乌金”是指_。“乌金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_生产基地。(4分)(2)“乌金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的过渡地带,呈现典型的_规律。(4分)(3)根据材料2,“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是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关系是_。(4分)(4)分析“乌金三角”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5)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在开发建设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1:2011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消息日前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2)下图为山西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10分)(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山西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6分)答案1b2.d3.d4.d5.b6.b7.b8.d9.c10a11.c12.b13.a14(1)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答两点)不同点:辽中南工业区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而鲁尔区铁矿资源贫乏;鲁尔区水资源丰富而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2)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等。(3)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工业部门,扶持电子、信息等新兴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强交通建设;开展科技创新。(任答3点即可)15(1)江西自北向南(2)交通不便(地形崎岖)资源枯竭(3)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土流失,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红色荒漠化。(答出4点即可)(4)c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16、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煤炭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第(2)题,该区自东向西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本区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又以暴雨形式降落,植被较少,河流含沙量较大。第(4)题,该区煤炭丰富,邻近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加上国家支持,成为重要工业基地。第(5)题,开发煤炭资源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1)煤炭能源(煤炭、重化工)(2)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森林向草原)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3)降水集中,以暴雨为主流量大,含沙量大(成正相关关系)(4)煤炭丰富;临近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5)开发煤炭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工业三废污染严重;重工业需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17、解析:第(1)题,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基地,其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交通条件、消费市场和地形、水源等方面。第(2)题,根据题目“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联系的特点可以判断出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第(3)题,与20世纪初的鲁尔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