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3《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3《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3《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1.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洪涝灾害较少b.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不会有洪涝灾害发生c.锋面和气旋都会产生暴雨,形成洪灾d.洪水的形成只与降水的强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解析: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季风气候区,洪涝灾害频发。西北干旱地区降水较少,防洪工程较少,因此一旦气候异常,降水增加,也会出现洪涝灾害。答案:c2.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c.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d.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解析: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在亚洲而非南美洲;我国的大暴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气流下沉一般不会形成降水。答案:a3.常发生在黄河上游和下游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水土流失 c.地上河决口 d.凌汛答案:d4.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a.冰雪融化 b.冰凌堵塞河道c.人为因素导致大坝决口 d.臭氧空洞解析:洪水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如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大坝决口等。臭氧空洞与洪水的形成没有联系。答案:d5.有关流域汇水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越高,汇水速度越快b.土壤含水率越低,汇水速度越快c.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d.人口密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解析:汇水速度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与土壤含水率正相关,与地面坡度正相关。流域汇水速度与人口密度关系不大。答案:c6.有关河道排水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越顺直、越通畅,排水速度越快b.纵向坡度越小,排水速度越快c.河流含沙量越大,排水速度越快d.河道中障碍物越多,排水速度越快答案:a7.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防御洪灾的是( )a.在河流上游滥伐森林 b.大规模地围湖造田c.兴修水利工程 d.在分洪区种植粮食答案:c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降雨量的5080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洪涝灾害主要是由暴雨造成的。如1931年、1954年、1991年以及2003年的全流域性大水,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淮河干流全长1 000千米,总落差约200米,平均比降小,尤其是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速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黄河夺淮后,扰乱了淮河原有的水系,淤塞了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淮河水患。 随着当地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与水开始争地。人们围湖垦田,使淮河流域湖泊与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度下降。 据记载,近500年间,淮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50次。近半个世纪以来,平均每隔11年,淮河就发生一次大洪水。(1)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2)(多选)下列措施中,适合在淮河流域治理中实施的是( )a.开挖入长江水道 b.防止凌汛泛滥c.上游植树造林 d.利用中下游洼地修建蓄洪工程答案:(1)自然原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河流落差小,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黄河夺淮后,淤塞了淮河中下游河道,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人为原因:乱垦滥伐,围湖造田。(2)cd我综合 我发展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911题。9.(双选)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10.(双选)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11.(双选)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911.解析:我国受夏季风影响,5月华南进入雨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6月雨带移至长江流域;7、8月移到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期是北半球的冬季。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时气温低,是北半球的冬季。黄河在初春融化和初冬结冰时易发生凌汛。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水土保持的关键是植树造林、打坝淤地。答案:9.bd 10.ac 11.ad 读下图,完成1213题。1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修建了水利工程 开辟了运输航线 加固了防洪大堤 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 b. c. d.13.使该河流洪水灾害发生几率提高的人类活动是( )a.在河流滩上修筑定居点 b.跨流域调水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co2 d.迅猛的城市化进程1213.解析: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水库),会调节河流径流,使其季节变化幅度减小;破坏流域内植被,会使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能力降低,使地表经济增加。答案:12.a 13.a 2003年8月24日至10月5日,陕西全省连续暴雨,造成渭河流域50多年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但有专家指出,2003年渭河洪峰最高流量每秒3 7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三五年一遇的洪水流量。2003年10月31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把2003年渭河流域发生严重洪灾原因的矛头直指三门峡水电站。据此完成1415题。14.把2003年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原因的矛头直指三门峡水电站是因为(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导致渭河部分河段成为悬河 三门峡水库防洪能力低,加重了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三门峡水库蓄水水位过高,加重了上游泥沙淤积 汛期三门峡水库调度失误,没能发挥较好的防洪作用a. b. c. d.解析:三门峡水库修建后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形成地上悬河,同时三门峡水库水位的上升,加重了泥沙淤积。答案:b15.从气候方面分析,造成渭河流域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是( )a.2003年夏季风强盛b.2003年夏秋季节台风活动频繁c.当地气温持续偏高,多对流雨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稳定,使梅雨期延长解析:我国大多数洪灾的发生都与夏季风的势力强弱有关。在渭河流域,不会受到台风或者梅雨的影响。答案:a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完成1619题。16.甲湖是_,乙湖是_( )a.洞庭湖 太湖 b.太湖 巢湖c.鄱阳湖 太湖 d.巢湖 洞庭湖17.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18.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乙湖泊应主要防止湖水( )a.富营养化 b.毒素增加c.酸度增加 d.碱度增加19.根据上题内容,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措施是( )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