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持久》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但愿人持久》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但愿人持久》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但愿人持久》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但愿人持久》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但愿人持久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2、但愿人持久 5、看图、听歌说说自身的所看、所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考虑: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身理解的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有是哪几小节? (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考虑: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示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难过。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他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 五、学习4-5节 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难过与埋怨。板书: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考虑: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学习并理解词语 (1)比较:吟诵-朗诵 (2)婵娟指什么?(本课指美丽月色)。 3、出示课文投影,放音乐水调歌头。 六、再次朗读古诗,放音乐,学生配乐读、指名读、背诵。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身理解的意思) 2、理解词的最后两句。 3、试着背诵4、5、6小节。 4、但愿人持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推和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七、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发明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中秋佳节欢欢喜喜 手足情深离别七年 2、但愿人持久埋怨:月圆人不圆宽慰许多 人生哲理:月有圆缺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绚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苏轼和其诗词的有关资料,以和有关“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读书交流会。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播放乐曲,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教师配乐范背。 3、指名背诵。 二、开展竞赛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1)学生展示自身搜集的有关苏轼的故事、诗词,进行交流。 (2)交流有关“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开展朗诵会。 文献摘录: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 课后练习: 一、根据拼音,填充词语。 unynzhnzhn 做()()诵眼()() yntnh ()约()下悲欢离() 二、比一比,再组词 廷()耍()尝() 挺()要()赏() 洒()慰()隐() 酒()蔚()稳() 三、按课文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再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_的时候变得这么_、这么_;但他想到世上原本就是_、_,就像天上的月儿_、_一样,他祝愿_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_,也能一起拥有_! 教学反思: 又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其实文的用意应该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诗(词)的含义,只是现成的文字对诗(词)句的描述,往往对学生来说会先入为主地理解诗句意思,反而少了一些想象。在这一课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我特意在设计教学设计时加入听歌、看图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