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升级(期末)考试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至七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共70分)1.中国传说的“圣王”中,神农氏有显赫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创制耒耜,“能殖嘉谷” b.使用大镰收获 c.使用铁铧犁 d.推广牛耕技术2.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情况最为相关( )。 a.防止由于人口流动而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的农业水利工程d.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的兵源3.秦朝规定:“盗徙封,赎耐。”(“封”指田间的地界,“耐”指判处剃去鬚鬓)这一规定突出表明秦朝( )。 a.允许通过出钱来抵耐罪 b.利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c.严厉打击盗窃犯罪行为 d.明确维护土地私有制度4.山东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下图)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当今,它可以用于研究( )。 中国古代建筑史 清代商贸史 运河文化史 清代商帮的发展史a. b. c. d.5.史学家普遍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农业技术史上一次重要的农用动力革命。”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牛耕技术的出现 b.一牛挽犁的推广c.耦犁的广泛使用 d.水转翻车的发明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严格奉行“海禁”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7.汉书记载:“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贫富差距极为悬殊 d.地主残酷剥削农民8.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其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 a.段 b.段c.段d.段9.1922年,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说:“中国纱厂业的复兴与繁荣,必然在现状改变之后。”这里的“现状”主要是指( )。 a.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c.封建势力的严重束缚 d.民族工业资本的薄弱10.观察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1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有些近代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这主要是由于(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压 b.香港的经济政策自由c.内地的投资环境较差 d.企图与国际社会接轨12.一战期间,我国在大量进口钢铁的同时,铁矿砂却大量出口。这一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a.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b.外国资本所占的比重过大c.工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 d.重工业的布局极为不合理13.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开始于( )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5年14.阅读下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货币单位:亿元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官僚资本1.8442.32.2212.01.18民族资本2.5157.716.3288.012.41合计4.35100.018.54100.0a.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发展的措施b.国家统一,社会安定c.欧美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而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15.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交售粮食1976年35 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 300斤800斤200多元30 000斤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16.下表是1978年和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比较表。它主要说明了我国( )。 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78年1992年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80.8%51.4%集体所有制经济19.2%35.0%私有制经济城乡个体经济0%7.8%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0%5.8%a.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c.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d.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7.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我国( )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 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 b. c. d.18.在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引进与推广所产生的影响,最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c.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d.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19.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20.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 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21.1880年,刘锡鸿等官员认为,修建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致使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这说明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b.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c.资金和技术严重缺乏 d.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22.下列对下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上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 b.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的兴起c.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d.人造纤维开始投入实际使用23.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b.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西欧各国海外市场的扩大 d.劳役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24.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25.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 )。 a.深受工业革命影响 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 d.促进了资本输出2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27.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8.1925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说:“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这对美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工人阶级的生活贫困 b.加深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c.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祸 d.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29缓和了社会矛盾 减轻了政府负担 增加了就业机会 刺激了社会消费a. b. c. d.30.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 b.工业复兴,加强计划指导c.缩减耕地,稳定产品价格 d.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31.19351938年,美国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的目的是( )。 a.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 b.完善联邦制共和政体c.限制和 d.调节企业之间的关系32.1991年8月19日,苏联部分领导人发动政变并软禁戈尔巴乔夫。当时,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是( )。 a.经济体制改革被迫中断 b.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c.政治反对势力趁机 d.国家政权发生质的变化33.下表是苏联19611985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情况表。它所反映的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6.57.85.74.33.6a.斯大林模式的日益僵化 b.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c.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 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3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35.美国学者赫德里克史密斯在俄国人一书中,讲到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时,说:“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苏联的工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优越性c.经济体制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 d.工人阶级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二、材料解析题(共30分)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2年,中国进口额为四亿七千三百万两,1913年增至五亿七千万两。到了1914年,欧战爆发的一年,是五亿五千七百万两。1919年为六亿六千六百万两,1920年为七亿六千二百万两,1921年剧增为九亿两有余。对外贸易入超数1912年至1914年,每年达一亿两至二亿两,19151918年,入超降到两千六百万两,1919年入超一千六百万两,1920年达到两亿两千万两,1921年达三亿两。中国近代史文献资料材料二:惜我国工业基础未固而欧战即已告终。民国九年(1920年),中国国外贸易为先前未有之巨额,然查其进出口货,进口增六分之一,出口反减少六分之一。外货又来,经济压迫又来,经济压迫之幕又开。国人居此恶劣环境之下,不知振刷精神,亟谋补救,反于此时争设交易所与信托公司等投机事业,想谋意外之财,置本业于不顾,结果皆遭惨败。停厂者有之,杀生破家者有之,遂酿成民国十年(1921年)之经济恐慌。中国新工业发展史大纲请回答:(1)结合我国在19121921年间的对外贸易特点,说明制约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5分)(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是“民国十年之经济恐慌”?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5分)37.(10分)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18701910年世界远洋汽船和帆船吨位数(单位:百万吨)材料二 186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年份186018701880189019001913金额7.210.9514.721.6530.4246.52材料三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表位次1860年1870年1880年1900年1英国英国美国美国2法国美国英国德国3美国法国德国英国4德国德国法国法国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直接原因。(2)(2)依据材料二指出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影响。(3)(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问题?这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后果?(2)(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3)38.(10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请完成:(1)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2分)(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分)(3分)(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1分)(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的发明者,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转向农耕生产的情况。2.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选b项。3.答案:d解析:秦朝严禁移动田界并以相应的法律予以惩罚,是维护土地私有制的具体表现,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4.答案:c解析:山陕会馆作为濒临大运河的古代建筑,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相关,而商帮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因而对研究古代建筑、商业贸易、运河文化、商帮发展均有重要价值。5.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采用牛耕技术,从而实现了农业动力的巨大变革,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发生在汉代,d项出现在宋代,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不符。6.答案:c解析:清朝前期,专制王朝的统治者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从而出现“选择了陆地”的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18世纪中国的内外政策不符。7.答案:a解析:“强者规田以千数”等信息反映了土地兼并严重,而我国古代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a项符合题意。8.答案:d解析:19121956年,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迅速发展、迅速萧条、短暂发展、陷入困境、获得新生等阶段,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程相符。9.答案:b10.答案:d解析:民族工业由资本不足2 000万元发展到8 000多万元,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图中的有效信息及其内涵相符。11.答案:a解析: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从而出现了创办于内地但在香港注册的现象,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时间条件等要求不符。12.答案:a解析:钢铁大量进口而铁矿砂却大量出口,反映了我国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13.答案:d解析:“二十一条”签订后,随即爆发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二十一条”签订的时间是1915年。14.答案:a解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就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选a项。15.答案:c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从而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属于“根源”,d项与粮食增产没有直接关系。16.答案:c解析:公有制经济有所下降但居于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反映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表格中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不符。17.答案:b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解决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说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b项符合题意;和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不符,故排除a、c、d三项。18.答案:a解析:a、b、c、d四个选项均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但b、c、d三项都是a项的一个侧面,故a项正确。19.答案:c解析:“辫线斜拖三尺短”是留辫的典型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体现了婚姻和服饰的近代化,d项反映了女性放足的结果,均与民国初年的社会习俗直接相关。20.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男女之请离婚”等信息,说明妇女逐渐摆脱了“三从四德”传统观念的束缚,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21.答案:d解析:“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等信息,反映了封建传统迷信思想阻挠近代铁路的兴修,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22.答案:a解析: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船的发明和使用催生了远洋运输公司的出现,故a项与b处对应的时期不符;b、c、d三项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3.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24.答案:a25.答案:a解析:法国逐步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其根源在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干中“1860年”的时间条件,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26.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期间,海外市场的扩大、商品价格的提高和债务负担的减轻,均与罗斯福整顿银行业的措施直接相关,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27.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a、b、d三项推理错误。28.答案:c解析:柯立芝的言论实质上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29.答案:c解析:“为壮者提供工作”的主要措施是举办公共工程,有利于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缓和矛盾,故c项符合题意;与政府举办公共工程的史实不符,故排除a、b、d三项。30.答案:d解析:实行以工代赈和举办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失业人口,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要求。31.答案:a解析: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采取的措施,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均与两个法案没有关系,c项与两个法案的目的截然相反。32.答案:d解析:“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致使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故d项符合题意。33.答案:d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1985年,不符合题干表格中“19611985年”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