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院感培训.ppt_第1页
手术室院感培训.ppt_第2页
手术室院感培训.ppt_第3页
手术室院感培训.ppt_第4页
手术室院感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院感知识培训 手术室 陈静 目录 1手术人员的准备2无菌台的准备3手术后的处置4消毒灭菌生物监5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 手术人员的准备 1 更鞋更鞋室设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入口处 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手术人员按规定更换室内鞋 进入非限制区的更衣室更衣 2 更衣外衣 内衣都尽可能换下 应避免衣领 衣袖外露 尤其是器械护士 应尽可能换下内 外衣 穿洗手衣裤 衣身应放在裤腰里面 防止衣着宽大影响消毒隔离 不利于洗手 3 带上帽子及口罩 帽要把头发全部遮盖口罩要盖住口鼻 穿戴手术室着装 不得离开手术室 外出时 要加清洁外衣及更换室外鞋 4 患上呼吸道感染者 面部 颈部 手部有感染者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5 严格执行手术参观规定限距 限地 限人 参观人员不可任意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无菌储物间 6 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消毒常规 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洗手和外科手消毒 对人员的要求 六步洗手法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双手指交锁 指背在对侧掌心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交换进行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第七步 手腕在掌中转动 两手互换 外科手消毒手消毒的目的 去除手和手臂皮肤上的暂存菌及污物 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防止术后感染 消毒的手操作方法1 洗手前要戴好口罩和帽子 修剪指甲并锉平甲缘 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 取下手部饰物及手表 3 打开水龙头 调节到合适的水流和水温 4 流动水冲洗双手 前臂和肘上10cm 5 取适量的洗手液均匀涂抹揉搓双手及前臂至肘上10cm 再六步洗手法充分揉搓双手 前臂和肘上10cm 6 用洁净流动水冲净 取消毒毛巾由手部向肘部顺序擦干 7 取适量 4 6ml 的消毒剂充分揉搓双手 前臂和肘上10cm 再取适量 3 5ml 消毒剂涂抹双手至腕上10cm 注意揉搓时使消毒凝胶分布均匀 至消毒剂干燥 双手举放于胸前 手 臂不可触及他物 若被污染 需重新刷洗 手消毒的注意事项1 冲洗双手时 应避免水溅湿衣裤 2 保持手指朝上 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 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 避免倒流 3 使用后的纸巾应当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用后立即焚烧 4 手部皮肤无破损 5 手部不佩戴戒指 手镯等饰物 穿无菌手术衣1 在手术间内较宽的空间 双手消毒后取无菌手术衣一件 将衣领提起抖开露出袖口 2 将手术衣轻轻向上抛起 同时顺势将双手和前臂平行伸入衣袖内 3 巡回护士在其身后系好颈部 背部内侧系带 4 戴好手套后 将前面的腰带松结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医师或护士 或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腰带 穿衣者在原地旋转一周后 接无菌腰带自行系于腰间 5 无菌区域为肩以下 脐以上的胸前区域 双手 前臂 左右腋前线内的区域 手术衣后背为相对无菌区 戴无菌手套个人无接触式戴手套法1 取无菌手术衣 双手平行向前同时伸进袖内 手不出袖口 2 隔着衣袖取无菌手套放于另一只手的袖口处 手套的手指向上 向前 注意与各手指相对 3 放有手套的手隔着衣袖将手套的侧翻折边抓住 另一只手隔着衣袖拿另一侧翻折边将手套翻于袖口上 手迅速伸入手套内 4 再用已戴好手套的手 同法戴另一侧 脱手术衣及手套手术完毕后由穿衣者先自行松解腰部无菌系带 再由回护士在其身后松解颈部 背部系带后 脱衣者左手抓住右肩手术衣外面 自上拉下 使衣袖由里向外翻 同法拉下左肩 脱掉手术衣 并使手术衣里外翻 保护手臂及洗手衣裤不被手术衣外面污染 如此则手套的腕部就随着翻转于手上 脱下的手术衣扔于污衣袋中 手套置于医疗垃圾桶内 无菌台的准备要求 手术器械台要求结构简单 坚固 轻便及易于清洁 有轮可推动 台面四周有栏边 栏高4 5cm 防止手术器械滑落 无菌器械台选择清洁 干燥 平整 规格合适的器械台 然后铺上无菌巾4 6层 即可在其上放置各种无菌物品及器械 铺无菌器械台的步骤1将无菌器械包放于器械台上 用手打开外包布 手只能接触外包布的外面 由里向外展开 保持手臂不穿过无菌区 2垫在桌面下无菌巾共4 6层 铺无菌巾应下垂30cm 3器械护士穿好无菌手术衣及戴好无菌手套后 将器械按先后次序及类型排列整齐在无菌器械台上 无菌器械台的摆放 铺无菌器械台的注意事项1 无菌器械台应为手术开始前15 20分钟铺好 2 铺无菌器械台应下垂桌缘下30cm以上 周围距离要均匀桌缘下应视为污染区 3 未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者 手不得穿过无菌区及接触无菌包内的一切物品 铺无菌巾 手术区铺单法铺单目的 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最小皮肤区以外 其他部位均需予遮盖 同时建立无菌区域 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 铺单方法 1 器械护士把无菌治疗巾折边1 2 器械护士按顺序传递给第一助手 2 第一助手接过折边的无菌治疗巾 分别铺于切口对侧 上方及下方 最后第四块无菌治疗巾铺 3 把2块无菌中单分别铺于切口的上下方 4 最后铺上剖腹单 剖腹单孔正对切口 短端向头部 长端向下肢 然后上下方向展开 短端盖住麻醉架 按住上部 展开单子向下展开 盖住器械托盘 感染性手术后的处置感染手术主要是指手术部位已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或直接暴露于感染区中的手术 包括有急性感染灶的手术 各空腔脏器破裂和穿孔的手术 有严重污染伤口的手术 感染手术后必须消毒处理 其目的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感染器械的再使用以致交叉感染 污染手术处理 根据感染程度 细菌种类不同而分四类方法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 如脓肿切除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如活动性肺结核 特异性感染手术 如气性坏疽 破伤风 传染性疾病 梅毒 艾滋 各型病毒性肝炎 一般感染性手术工作人员的处理 手术人员于手术结束后 脱去手术衣 手套等 即可外出 污染用物的处理 手术器械 用500mg L含氯消毒剂侵泡15 30min后再清洗灭菌备用 污染布类 手术结束后撤下单独包裹并有标识 送洗浆房处理 污染物品 用500mg L含氯消毒剂侵泡或擦拭 污染环境的处理 地面 墙面 2 2 5m高度 用500mg L含氯消毒喷洒或擦拭 喷洒量墙面为200ml m3 地面为350ml m3 作用时间为30分钟以上 传染性疾病手术工作人员的处理 手术人员脱去手术衣 手套或隔离衣后 必须用碘伏或含氯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鞋后方可外出 并经沐浴更换口罩和帽子后才能参加其他工作 污染用物的处理 手术器械 在手术间内2000mg L含氯消毒剂侵泡30min 戴防护手套擦干器械后 打包高压灭菌2次 再按一般感染术后处理 然后灭菌备用 肝炎侵泡后即可灭菌 艾滋病和SARS用2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侵泡 污染布类 用清洁大单严密包裹送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 送洗 做好醒目的特殊标识 污染物品 用2000mg L含氯消毒剂侵泡或擦拭 一次性物品及废弃物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塑料袋密封 贴上明显标志与手术间一同消毒后送焚烧处理 消毒地面 物体表面时使用的拖布 抹布 应经1000mg L含氯消毒剂侵泡消毒30min方能再次使用 艾滋病和SARS用2000mg L的含氯消毒剂 污染环境的处理 物表 地面 墙面 2 2 5m高度 用有效浓度1000mg L 作用60min以上 手术间密闭3天 用三氧消毒灭菌机消毒 每天三次 每次2h 进行空气培养合格后 方可实施手术 艾滋病和SARS用2000mg L含氯消毒剂 肝炎用三氧消毒灭菌机消毒1h 密封30min即可 医院感染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 灭菌效果监测监测方法 各类环境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 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 层流洁净病房 类 普通手术室 产房 婴儿室 早产儿室 供应室无菌区 重症监护病房 类 儿科病房 妇产科检查室 注射室 换药室 治疗室 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室 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 类 传染病科及病房 消毒 灭菌效果监测对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按要求定期开展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监测 并有记录 如紫外线剂量及强度监测 高压灭菌时包内放指示卡 包外贴指示胶带等 监测结果符合有关要求 对不合格情况应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并进行复查 记录保存 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规定 空气 物品和环境表面 医务人员手卫生 手术前皮肤消毒效果 每季度监测一次 使用中消毒剂细菌污染量 每季度监测一次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细菌污染量 每月监测一次 內镜消毒灭菌效果 每月监测一次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每锅进行工艺监测和化学监测 每周生物监测一次 新安装 移位 大修后 经物理 化学监测合格 应生物监测连续3次均合格方可使用 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 温度 过氧化氢的浓度 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 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 每半年监测一次 新更换紫外线灯管必须监测后才能使用 各科室使用中含氯消毒液 每日监测一次 手术室清洁用品 布巾 地巾 的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后应及时登记 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 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 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 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消毒灭菌监测的结果判定1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1 1 洁净手术室和其他洁净室 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10cfu m3 1 2 非洁净手术室 产房 新生儿室 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4cfu 15min 直径9cm平皿 2 手和皮肤黏膜消毒效果监测2 1 卫生手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 10cfu 2 2 2 外科手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 5cfu 2 2 3 皮肤黏膜消毒 细菌菌落总数 5cfu 2 3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3 1 洁净手术室和其他洁净室 非洁净手术室 产房 新生儿室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5cfu 2 4 消毒液的监测4 1 使用中的灭菌用消毒液 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 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 ml 5 內镜5 1 內镜消毒后细菌总数 20cfu 件 5 2 內镜灭菌后采样培养无细菌生长 6 无菌物品6 1 灭菌后的无菌物品采样培养无细菌生长 7 紫外线灯管7 1 新灯管辐照强度 90 W 2为合格 使用中灯管 70 W 2为合格 8 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8 1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1 手和皮肤粘膜消毒效果监测1 1手的采样1 1 1采样时间 清洗后或消毒后立即采样 1 1 2采样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 同时转动棉拭子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手的部分剪去后投入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立即送检 1 2皮肤粘膜采样1 2 1采样时间 消毒后立即采样1 2 2采样方法 用5cm 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 放在被检皮肤上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1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 同时转动棉拭子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手的部分剪去后投入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立即送检 2 物品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2 1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2 2采样方法 用5cm 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 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采样面积 100cm2 连续采样4个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试子1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 同时转动棉拭子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手的部分剪去后投入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立即送检 2 3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 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3 1采样时间 在净化空气后 消毒处理后 通风换气后 操作前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3 2采样方法 平板暴露法3 3采样高度 与地面垂直高度80 150cm 3 4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 30 设内 中 外对角线3点 内 外布点部位距墙壁1 处 室内面积 30 设东 西 南 北 中共5点 其中东 西 南 北点均距墙1米 如下图 3 5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 直径为9cm 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 采样高度距地面80 150cm 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旁 暴露规定时间后 盖好立即送检 3 6注意 采样前 关好门 窗 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 静止10min进行采样 4 使用中消毒剂 灭菌剂及暖箱蒸馏水细菌污染量监测4 1采样方法 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或暖箱蒸馏水1 0ml加入到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采样管中混匀 5 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监测5 1监测方法 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后 将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放置在垂直距离紫外线灯管1m处 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 将指示卡色块的颜色与标准色块比较 判断照射强度 6 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6 1采样时间 消毒后 使用前进行采样 6 2采样方法 布巾 地巾等物品可用无菌方法剪取1cm 3cm 直接投入10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 及时送检 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 医疗废物分五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