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问题思考】填一填阅读下列材料: 图图 图图 图图是_时期的长袍马褂图是_时期的西装与长袍图是_时期的列宁装图是_时期的红卫兵服装图是当代的女性职业装想一想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议一议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特点?想一想铁路的修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读一读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影响在人们的政治生活方面,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图一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合围起来的内院式住宅(图一),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东西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辅”。四合院反映出我国古代哪些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信息?图二2.图二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石库门民居建筑,其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此建筑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图三是中国城乡人均住宅面积(19782007)变化情况。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原因有哪些?图三4(关注新史观)从中西文明碰撞的角度看近代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挥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5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精讲(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2)从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渗透。(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但传统习惯却坚如磐石。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图四1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竟以马牵引机车,闹出了马拉火车(图四)的笑话。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观察图五,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主要交通建设成就。图五3据图六,指出这三份报刊(杂志)所宣传的主要思想。图六4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最快的是哪种?你能分析其原因吗?精讲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最快。原因:它集文字、图像和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衣食住行、社会习俗、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为第一阶段:随着西方近代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为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中国国情以及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并未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是第三阶段:党和政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接近和跨越小康社会。一、选择题1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2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断发具有一定政治色彩民众盲目模仿西方 a b c d3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当时第一次(1978年)来到中国的时候,整个中国连男女都分不出来,都是一片灰色。我觉得我为中国也作了一些贡献,就是把颜色带到了中国。皮尔卡丹能“把颜色带到了中国”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b经济的发展c思想解放,审美观点的变化 d崇洋媚外思想的影响4.1 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5在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有个叫辜鸿铭的学者,他出生在南洋的印尼,在英国读书,取个了日本的东洋妻子,在北洋政府做了部长,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妻是东洋、官在北洋”的奇人。他的人生阅历主要反映()a清政府积极派送留学生 b中国人和日本人通婚和睦c近代中国社会对外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6在京城有一支“奶奶街舞队”,平均年龄为50多岁。这支老年街舞队连续3年与年轻人同场竞技,在街舞大赛中获得季军、冠军,在全国万人健美操总决赛中获得自选动作第二名,频频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节目中亮相。“老年人跳街舞”反映了()a街舞最适合老年人活动 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 d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7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8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题号12345678答案二、非选择题9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材料二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材料三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学案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一、(一)1.(1)中山(2)西餐馆2(1)断发易服废止缠足(2)断发易服(3)废止缠足简约文明(二)1.(1)劳动就业(2)票证2(1)菜篮子工程(2)灰蓝色调(3)安居工程(4)环保二、(一)1.(1)胥各庄(4)宝成(5)一2(1)上海(2)筑路(3)汽车(二)1.(1)轮船公司(2)轮船招商局(3)国家(4)萎缩2(1)冯如(2)天津(三)1.(1)丹麦台湾(2)上海2(2)电讯产业3(2)思想观念三、(一)1.(1)中国丛报(2)702新华日报3人民日报4专业性娱乐性(二)1.(1)定军山(2)歌女红牡丹(3)左翼思潮渔光曲风云儿女(4)工农生活2(1)1958(三)1.19942第四媒介3生活方式问题思考填一填清朝民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文革”想一想(1)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2)技术:引进自制自研。(3)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4)对象:平民化、普及化。(5)进程:先慢后快。(6)种类:海陆空。议一议(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2)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想一想(1)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课堂活动区考点一1封闭式住宅是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心态的体现;严格的住房安排是封建家长制、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2近代西方殖民侵略,工业文明冲击,中西文化交汇。3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生活富裕,追求生活质量;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启动“安居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4c考点二1思想观念陈旧、保守、落后。2进步: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成就: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和青藏铁路。3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南宁市司法局招聘工作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洛阳宜阳县选聘县属国有集团公司部长10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健康局赴高校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淮南医院招聘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雅安市名山区茗投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合同制员工考试及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市永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公开招聘(9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电建2025届校园招聘全面启动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西咸新区秦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教学策略讲座稿
- 石化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洞察及研究
- 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 2025年邮储银行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可下载)
- 《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 公司管理层奖惩管理制度
- 2025年核电池项目分析及研究报告
- 兰新线N857次旅客列车神突重大事故30课件
- 拼箱货海运出口流程操作指南
- 《光学性质中的手性光学异构》课件
-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