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 材料分析论证题(1).doc_第1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 材料分析论证题(1).doc_第2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 材料分析论证题(1).doc_第3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 材料分析论证题(1).doc_第4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高三历史 材料分析论证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朱河中学2014年高三历史 材料分析论证题刘坤一和张之洞会衔上奏的江楚会奏三疏(以下简称“三疏”),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实际上相当于整个清末新政的路线图。其内容如下:第一疏论。其大要分四端:一、设文武学堂。州县设小学及高等小学。童子八岁以上入蒙读书,十二岁以上可入小学,十五岁以上入高等小学。府设中学,年满十八岁而于高等小学毕业者,始得肄业。三年毕业后,再入省城高等学校,其课程为七门(经学、史学、格致学、政治学、兵学、农学、工学),毕业后入京师大学。二、酌改文科以变通科举。头场考试以中国政治、史事为限,名日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日通才;三场考四书五经,名日纯正。三、停罢武科。四、奖励游学,尤提倡赴日本留学。第二疏论。凡十二端:一、崇节俭,禁奢华;二、破常格,变通繁文缉节,官吏可直言正谏;用人宜少壮,不以常格限之;三、停捐纳;四、课官重禄。京城设仕学院,各省设教吏馆,以养成有用官吏,减少官场无益支出而增厚俸禄,使官吏办公有资。五、去书吏,改用委员。六、去差役,推行警察。七、恤列狱。八、改选法,凡正途、保举、捐纳之官,皆到省补用试用。九、筹八旗生计。十、裁屯卫。十一、裁绿营。十二、简文法,简省虚文无用之册籍而宽其例。第三疏论。其大要而切实易行者分十一端:一、广派游历。二、练外国操。三、广军实。四、修农政。五、劝工艺。六、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七、用银元。八、行印花税。九、推行邮政。十、官收洋药。十一、多译东西各国书籍。大要皆变而不失其正者为主。问题:(25分)(1)“三疏”的内容系统详备而具体,包容了此前 与 派别的大部分主张。(4分)(2)根据“三疏”所示的具体内容,概括完成(不超过15个字)。(6分)(3)你是如何看待“三疏”的?(15分)参考答案:(1)洋务派与维新派(2)第一疏论育才兴学,或所言以教育制度改革为主;第二疏论致治、致富、致强之道,或所言以整顿变通中国之成法为主;第三疏论采用西法。(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视角:如1“三疏” 并非是一般的泛泛而谈,而是通观全局后提出的系统变革方案,难能可贵的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可行性建议,实际上确立了清末新政的指导方向。如2清政府以“三疏”为范本,通过一系列政令和措施,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就这点而言,张之洞和刘坤一为清末新政开了个好头,也为近代中国走向现代的文明国家开了个好头。如3“三疏”程度不同地反映了中国时局和社会意识的变迁,反映了八国联军之役后官僚士绅的变革要求和社会心态。“三疏”存在着种种弊端(如新旧机构重叠、旧人办新政、在新政推行过程中引起种种纷争等),是清政府为扭转“残局,而摆出的改革姿态,非但没能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它的灭亡。上海租界(24分)1845年,上海英租界开埠。1850年,亨利.奚安门创办一种英文刊物,叫做北华捷报(northchinaherald,周刊,8月3日创刊)。后来北华捷报又出刊了一种日刊,名航务商业日报(dailyshippingandcommercial)。到了1864年7月1日,才改名字林西报(northchinadailynews)。这是上海最早的英文报。在字林西报前,北华捷报又先办了一份中文报纸,名上海新报,曾有12年历史,比申报还早了11年,这是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新报的发刊,意在报道市场消息,以商业为主;因此发刊启事中说:“所有一切国政军情,市俗利弊,生意价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上海春秋曹聚仁19世纪后半叶的上海,是中国变化最快的城市,这变化,多半来自于西方人对中国经济地理看法的改变,和太平天国在长江三角洲的闹腾。打了鸦片战争,占了香港,并且坚持要进广州城的英国人,后来发现真正能扼住中国脖子、获得最大利益的地方,其实是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的小县城上海。他们发现并开始经营上海的时候,运气非常好的是正好赶上了太平军进军苏南和浙北。在上海的西方人虽然当时还不够多,但却成功地将太平军挡在了城外,使得遭受太平军扫荡的江南富户,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中国最富裕地方的最富裕的一群人,涌入上海,托庇于西方人的门下,不仅使西方在上海本来没有根基的租界就此壮大起来,而且给了西方在上海的存在以坚实的物质基础。 张鸣 历史底稿租界是按西方模式兴建起来的城市。西方已成习惯的市民意识也被带了进来,租界西人有纳税制度,铺路筑桥,设警巡逻纳税人尽纳税义务,同时享有自治权利。租界还把西方城市管理措施移植进来,使市政管理法制化、专门化。报载,1872年,一位广东籍人在美国公馆门口便溺,被巡捕拿送会审公廨,会审公廨以其情节严重,“枷号三日,以示惩儆”。同年居民王阿保等十馀人,违反工部局关於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挑著无盖粪桶悠然过街,经巡捕劝阻不听,被拿送会审公廊,各被拘留一天。有无严格、合理、高效的市政管理,是市民能否养成文明的城市生活习惯的关键。上海县城的肮脏、不文明与租界的洁净、文明有明显的反差,这对於一切不甘蒙受落後、野蛮民族之辱的中国人,都不能不产生极大的刺激。从60年代起,一些有识之士就不断呼吁,采用租界那套先进的市政设施,仿效租界市政管理方法,使市政管理文明化、法制化、专业化。市民社会与上海近代“海派教育”请回答:(1)上海英租界是如何建立的?(3分)(2)根据材料回答,上海租界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6分)(3)你如何看待上海租界?(15分)参考答案:(1)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正式开埠。(1分)1845年,以虎门条约为主要依据的上海土地章程订立,宣告英租界的建立。(2分)(2)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干涉中国内政和领土完整。(2分)有利于推动西学东渐。(2分)推动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市政的现代化。(2分)(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根据材料反映了国际关系变化和中国社会形态更替时租界应运而生的必然性;理解上海租界在近代中国发展中产生影响的复杂性和时代性。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租界的进步影响和侵略性、非正义性;租界设立意图和设立行政管理,反映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干涉中国内政和领土完整,利用中国时势、资源获得巨大利益;租界在思想领域方面的自由,办报刊促进西学东渐;租界制度、市政建设对以上海华界为代表的现代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论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3-7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只能提炼一个视角。如指出租界的进步影响和侵略性、非正义性;租界设立意图和设立行政管理,反映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干涉中国内政和领土完整,利用中国时势、资源获得巨大利益;或者如租界在思想领域方面的自由,办报刊促进西学东渐;租界制度、市政建设对以上海华界为代表的现代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临时大总统(26分)材料一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虚无以副国民之望。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刻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职之观念又言,文所不敢辞也。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及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平和主义,与我友邦益增亲睦,使中国见重与国际社会,且将使其界渐趋于大同。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无阻,必使中华民国基础确立与大地,此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万万同胞鉴之。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国民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咨:前后和议情形,并昨日伍代表得北京一电,本处又接北京一电,又接唐绍仪电,均经咨明贵院在案。本总统以为我国民之志,在建设共和,倾覆专制,义师大起,全国景从。清帝鉴于大势,知保全君位,必然无效,遂有退位之议。今既宣布退位,赞成共和,承认中华民国,从此帝制永不留存于中国之内,民国目的,亦已达到。缔造民国之始,本总统被选为公仆,宣言誓书,实以倾覆专制,巩固民国,图谋民生幸福为任。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本总统即行辞职。现在清帝退位,专制已除,南北一心,更无变乱,民国为各国承认,旦夕可期,本总统当践誓言,辞职引退。为此咨告贵院,应代表国民之公意,速举贤能,来南京接事,以便解职。附办法条件如左: 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辞职后,俟参议院举定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解职。 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非经参议院改订,仍继续有效。此咨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咨参议院辞职文材料三 临时大总统孙咨:今日本总统提出辞职,要求改选贤能。选举之事,原国民公权,本总统实无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电北京有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君宣布政见赞成共和,即当推让,提议于贵院,亦表同情。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成,举为公仆,必能尽忠民国。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甚。此咨。荐袁世凯候选临时大总统之咨文回答问题:(1)这三则材料应该出现在哪一年?(1分)提出者(临时大总统)是谁?(1分)从文中内容概括他的政治理想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2分)对近代中国价值如何?(3分)(2)这位临时大总统在材料中所处的年代做出了哪些进步贡献?(4分)(3)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你如何看待这位临时大总统当时的作为?(15分)参考答案: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孙中山的行动对近代中国革命进步影响和民主贡献,但也看出其妥协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现实。观点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